大宋这一次打仗,搞的是双线作战,四路出击。
事实上打吐蕃确实不是大宋目前的主要工作,全局工作也都是赵光美在抓,大宋目前的主要工作内容还是伐蜀,这才是赵匡胤亲自在抓的大项目。
然后,千不该,万不该,赵匡胤给伐蜀的前线将领秘授了一套阵图,告诉前线将领们就按照这个阵图的方法行军布阵,且到达战场之前不要打开,这是我的锦囊妙计。
而且还特意强调,一定要严格按照阵图阵型来搞,一丝一毫也不能有差错。
整得赵光美都无语了。
虽然他很清楚结局,这一仗大宋打赢了,而且赢的很漂亮。
因为赵匡胤这一战实在是已经准备的太充分了,前线将领们打开阵图一看,阵型和地形都是严丝合缝的,甚至是完完全全卡住了蜀军阵型要害的,完全是针对性部署,所以才会严厉的强调,前线将领一丝一毫也不能改的。
所以……稍微有点常识的人也猜得到他赵匡胤手里有敌军内应啊!而且这内应级别肯定还不低,早在开战之前就拿到了蜀军的全部署。
虽然他自己说这是神机妙算,但皇帝也是人,赵匡胤也有装B的需求么。这要真是他远在千里之外掐指一算算出来的,那这就不叫军事家,而是叫神棍了。
智商正常的人呢,按说都应该是分得清这种装逼和现实实际的,大家给这位开国太祖皇帝一个面子谁也别说破就得了,但……
谁又能想到,可能真的会有人分不清呢。
谁又能想到历史上的赵光义居然也敢玩阵图相授这样的把戏呢?
感觉那二哥有点魔怔了,有点“大哥干过的事情我都要干,大哥没干过的事情我更要干”的感觉,然后结果,自然就扯到蛋了么。
虽然这一世,自家二哥想要顺位继承的概率好像是已经不大了,但是,很难说咱赵家的后辈子孙里面有没有缺心眼啊。
至于说,伐凉的战事么,赵光美就什么都不懂了。
别说搞什么阵图了,他也就只能玩玩战略,也就是负责下令:“给我削他”
然后具体怎么削,他就不管了。
顶多看看战报。
目前,整個开封城也同样是阴云密布的,每个人都紧张万分,因为随着大宋的这两线四路大军全部开拔,扔去的兵力已经接近十五万,还不算各种辅兵,开封城的守卫力量已经彻底的空虚了下来。
整个开封,还剩下的兵卒只有六万都不到了。
而且这六万人中还几乎没有了大建制的骑兵。
宋军的骑兵确实是少,能派出去的都派出去了。
于是乎在两线之外,大宋的河东边境也不太平,契丹人的侦查骑兵也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肆无忌惮。
接替李筠主持西线战事的郭进,以及其他节度使防御使毕竟业务都还不够熟练,对河东地区的军事情况还有好多不熟悉的地方,确实是干得没有人家李筠好。
而且他们也知道大宋现在主力禁军一处在西北一处在西南,只等这两处战场陷入僵持,他们就算是想抽身回去也回不去了,开封的禁军都没剩下多少了,到时候他们敢救援么?就算是救,他们也不是太怕,大不了跑呗,不敢说打下河东,但趁机来抢一笔,问题肯定还是不大的。
虽然大辽现在和大宋是战略互信的阶段,但……互信的是北边,跟他们西边有什么关系?
当初谈判的也是萧家的人么,萧思温在燕云中的燕说话很好使,但在燕云中的云,说话就不是那么好使了。
辽国么,自有国情在此,大宋又不是不能理解,历史上,宋辽在这个时期也照样是西边打得热火朝天,北边和平共处相互克制谁也不增兵,甚至还能发展边贸。
而此时,赵光美却是已经没精力去关注战事了,反正他关注了也没用。
前脚刚把那三家党项的节度使送走,后脚,归义军的使者也来了。
赵匡胤和赵光美都借口忙没有第一时间见面,但是身为齐王的赵光义却是给出了远超规格的待遇,亲自出开封城三十里,带着文武百官相迎,甚至还直接调派了班直在出城之后分列成了两排充当仪仗队,而后洒水静街,鲜花铺路,几乎已经把能拉起来的规格给拉到最慢了。
要知道这归义军来的根本也不是节度使曹元忠本人,而是他跟他那回鹘老婆生的混血儿子曹延禄,这待遇简直比李彝兴都高出不知多少了。
而,借口忙碌,压根都不出现,甚至两天之内都不打算跟他见面的赵匡胤赵光美两个人,此时却是悠闲地站在城墙上的瞭望塔上,身穿着变装,一边吃着瓜子一边居高临下地审视着这位归义军来使和他的使团。
看上去这俩人倒是都神态轻松,丝毫没有半点为前线战事感到忧心的模样。
“又是来献马的,看这规模……也就几百匹吧。”
赵匡胤自己都忍不住冷笑:“就是稍微意思一下以示朝贡么,人家是归义军么。”
赵光美也叹气道:“是啊,人家是归义军么,难办啊,招待的要是不好,后人怕不是要骂咱们的,可招待的要是太好,只怕以后就不好拿捏了。”
“呵呵,西北孤忠?忠啊,真特娘的忠啊。”
不得不说,后人,甚至也别后人了,即使是宋人,对归义军也是有些神话了的。
这支军队的诞生实在是太传奇了,哪朝哪代的人,听了归义军的故事又不会热泪盈眶,甚至是热血沸腾呢?
中原板荡吐蕃攻,雍凉故土不属东。英雄奋起呼振臂,瓜沙义民起兵锋。历战光复河湟地,再开旧路走廊通。独守敦煌二百载,使知西北有孤忠。
这故事真的是不管怎么听,都觉得是如此的传奇,张议潮说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之一,说是中华文明的底色,是灵魂也不为过了。
可是问题是,张议潮毕竟是已经死了一百多年的人物了,现在的归义军早就不是当年的归义军了啊。
但偏偏这个归义军的光环却还是在的,即便是宋人对他们也是有着天然好感的,况且大宋要继承盛唐法统,归义军的这个光环就必须得认下来。
哎~
看到归义军的人,赵光美都想萧绰了。
历史上的归义军,就是被萧绰以极高明的战略手段,生拽到辽国阵营成为辽国盟友,最终导致北宋在西北的博弈一败涂地,惨不忍睹的。
啊~
上火。
晚上必须给萧绰扎几针败败火。
赵匡胤和赵光美这兄弟俩实在也是没有办法,这才不得不让赵光义来负责当这个吉祥物,他来负责尊敬,他俩负责疏离。
高帽给戴高高滴。
正事儿,晾几天再谈就是了。
前线打仗反而是给了他们哥俩一个晾着来使的理由。
不是说他们俩对归义军的人有什么意见,事实上赵光美对历史上最后成为契丹盟友的归义军也没什么意见。
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古往今来,什么时候,战略自主这四个字也跟小国没什么关系,尤其是在热点地区。
整个西北都注定会是大宋与大辽相博弈的棋盘,所有人都只能是这个棋盘上的棋子,谁想抱哪根大腿,还是要取决于宋辽两国各自的战略利益的,自始至终这个决定权都不在他们自己手里。
定难军最让人难绷的地方就在于,他们实际上跟大宋就是外交的关系,有朝一日即便是大家接壤了,想削调曹家的兵权可能都需要两代甚至三代人的努力一点一点的来。但偏偏名义上人家还保持了君臣的关系,而且是那种近乎于政治正确的君臣关系。
大宋越是想将唐朝作为正朔,就越是不得不对归义军礼贤下士,归义军这三个字本身就带着光环,而光环太大,宗会觉得刺眼,以至会反过来影响大宋的实际利益。
搞外交这种事最是需要软硬兼施,甚至是两面三刀非,各种手段都得使,总得张弛有度吧?
你叫我一声大哥,我给你一点帮助,那你总得让我适当拿捏你一下吧?就好像几天之前的时候赵光美都把李彝兴给拿捏成什么样了。
可人家归义军这个金光闪闪,西北孤忠的招牌一亮,赵光美和赵匡胤就不好意思拿捏人家了啊。
事实上他们还真就是这么想的,明明大家都不熟,
但面对归义军,就不太好这样拿捏了,至少,得把姿态给做得足足的。
然后,作为归义军使者的曹延禄,明明是第一次来,明明大家也不熟,但是见了赵光义,面对如此大的排场,他却是立刻就翻身下马,跪伏于地,然后放声大哭,那哭声大的,恨不得让半个开封城都听到一样。
赵光义也是头一次遇到这种场景,就问道:“何事,竟让你如此伤心啊?”
“呜呜呜,回殿下,臣,这是激动啊,臣,终于由看到开封,终于能够朝拜大宋了啊!殿下不知,自那凉州吐蕃,断绝两界以来,我归义军前前后后,共派遣了足足一十六波的时节啊,全都是石沉大海,今日,终于,终于……让我等西北遗民,又能再一次的踏足中原了啊。”
“开封啊!开封~!”
然后曹延禄跪在地上,硬是从原本干干净净的道路上抠出来一把土,放在脸上使劲地闻一下。
“我终于到了开封啊。”
赵光义:“…………”
“殿下!归义军苦啊,我等西北孤忠苦啊,我们,缺衣少食,四处皆敌,还有那沙洲,沙洲的回鹘已经越来越多了啊,可恨那甘州回鹘一直欺我汉民,辱我汉民,可恨那吐蕃狗贼,一直亡我之心不死,断我朝贡之路不绝,呜呼,呜呼啊~”
赵光义显然也是没想到,这曹延禄好歹也是曹元忠的亲生儿子,居然……能干出这种事来,直接给他整得不会了,一时间手足无措的。
毕竟这是大庭广众之下,而这个曹延禄,他的嗓门也是真的大。
整得好像赵光义若是不能当场答应下来,然后给这归义军整个百八十万贯的物资送给他们,显得他对待这些西北孤忠冷漠了一样。
一下子,赵光义就明白为啥大哥和三弟明明早就料到他会来,也盼着他们派人来,却偏偏关键时刻躲着他们的来人的原因了。
实在是这西北孤忠,这四个字太好用了,对于归义军来说,不用白不用么。反正哭一嗓子,又没什么损失,说不等一嗓子下去,就真苦出来几十万贯的赏赐呢?
赵光义都忍不住在心里吐槽:‘你们当我们不知道你三十年前时还想要向契丹称臣,只是没称上的破事儿么?’
一百年前的归义军或许确实是再怎么捧都不为过的,可这一百年后的归义军,早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啊。
但表面上赵光义还是得一脸真诚地将他搀扶起来,使劲握住他的手。
这货也是个被耽误的好演员,三秒之内,说哭就跟着哭了出来,一边流着眼泪珠子一边握着曹延禄的手猛摇:
“好,好,来了就好,来了就好啊,你们放心,大宋,永远是你们的靠山,我的大哥和三弟一定不会不管你们的,来,先进城吧。”
说罢,却见城门之外,好多陪同他进行迎接的军民百姓,乃至文武大臣,居然全都是面有戚戚之色,不乏有人还在暗自垂泪。
不由感叹,归义军这个名字,可真是好用啊,怪不得虽一度改名成了金山国,却又给改了回来。
说白了,这就看他们大宋这头的志向了,若是自认为大唐正朔,甚至将整个西域看做自己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人家搞这一套你就必须得吃。
要是像历史上北宋中期那样完全放弃了西域,归义军来人再搞这一套,朝廷的官方就叫他们回鹘曹氏,或是瓜州回鹘了。
当即,赵光义亲自与来人把臂并肩而行,与他共同上了马车,缓缓绕城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