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9章 历史包袱(1 / 1)范仪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没有了

想要早点去地方分公司看看,结果需要处理的事有点多,推迟了一段时间。

随着各大高校的毕业生纷纷走上社会,今夕文化招聘的大学生们也陆续到岗,一个月的岗前培训,两个月的试用轮岗见习,基本上都能留用。

今年的校招,最大的收获不是京城本地,而是华中地区的二三线院校的学子,少数名校毕业生想要来首都发展的,也倾向于今夕文化。

无他,待遇确实不错!

基本工资给得够高,各种福利待遇也很很好,通勤住宿餐补加班费奖金等加起来,相当可观了。

除了正儿八经的全日制大学生,今夕文化还委托高职高专院校委培了一批掌握一技之长的人才,汽车驾驶,电器维修,电脑组装,程序码农,坐班文员,商务营销以及美术美工等,种类繁多。

很多将来几乎是常识的技能,这年头都十分抢手。

比如汽车驾驶,已经不是被人羡慕尊敬的好职业了,掌握的人依然极少;电脑互联网之类的,别说精通编程,会打字的业务员都是香饽饽;要求不高的艺术类、全职文员、电子商务以及文案编辑等,会吹牛的不少,真有本事的凤毛麟角。

别看都是些不起眼的基层职业,偌大的集团公司就看这些人撑起了半壁江山,没有他们的付出,很多想法都落不到实处。

如今的今夕文化已经度过了人手严重不足的阶段,可求贤若渴的态度还是要摆出来,身为老板的金尚,亲自去见了正在学习实习的后备力量,说了不少勉励的话。

最令人看重的殷牧野几乎无缝衔接加入了技术中心,成为杨琦的左膀右臂。

软件业务的很多产品,本来就有他和李蓉全程参与,对公司的运作模式也很熟悉,即便如此,作为同期加入公司的同事,人事部门在安排工作的同时,还是让他们参与到了新入职团建活动中,和未来的同僚熟悉熟悉,多打好关系。

正值世界杯如火如荼进行中的时候,金尚并没有熬夜看球,而是如往常一般作息稳定,也就是周末抽空看一下录播。

老板不太关心,公司旗下的报刊杂志以及综合门户网站可没有放过蹭热度的好机会,本来就是以文体娱乐以及本地生活为主要卖点的媒体,理所当然地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两位主编王燕和赵荣珍已经是公司内部资历最深的元老了,尤其是后者,还兼管着校园比赛和文创影视方面的工作;前者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能力很强,将《知音杂谈》发展成全国排名前三的周刊,也是唯一重点面向都市女性的知名杂志,自每月发行量超过七百万后,增速开始减缓。

市场就这么大,只能随着人口增加以及城市化率的提升而被动上涨,所以直到今年四月才艰难突破千万份。

这么大的发行量,每年光卖杂志的纯收入就接近一亿五千万,再加上接近八千万的广告费,净利润超过两亿。

成本发行方面的细节就不提了,要问为什么广告费为什么这么多,其实很简单,发行量起来了,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

以前《知音杂谈》还有求于合作商,现在主客易位,完全是客户有求于本方。

一个彩版广告费就超过十万,这个价格可比局限于本地的《京西都市报》要高多了。

即便如此强势,金尚依然强调服务意识。

在纸媒最后的辉煌时代,抓紧时间多赚点钱,然后顺势切线上,做好遭遇互联网冲击,降本增效,谋求转型的准备。

传统媒体可能会势弱,但永远不会消失,就好比《京西都市报》和《知音杂谈》,哪怕将来亏本卖,甚至白送,在报刊亭或者地铁站免费供应,也要维持住,只要广告费还有能盖住运营成本,甚至小亏都不要紧。

有了它,就像是有了招牌,可以为教材教辅教培以及线上业务背书。

遗憾的是,王燕主编婚后到了育龄,婚假产假哺乳假很长,很多重要的事需要助理代劳,好在现在联络方便,居家办公也不是问题,需要她做决策的,发个电子邮件就行了。

忙里忙外好多天,终于有空了,才以工作考察的名气,带着李萱出去转转。

——

从天上看,整个黄河口就是一片冲击大平原,这个季节正是好时候,绿化还行,甚至能看到一片片被灌溉水利沟渠分割开来的农场牧场;

地势西高东低,海拔有限,两岸土地说不上肥沃,但也凑合。

一下飞机,金尚就忍不住皱眉。

挽着金尚的胳膊的李萱也忍不住遮鼻子,略微抱怨道:

“温度还可以,明明在京城南边,温度明显更低,可这味道……看着绿化率还行啊!”

真不是两人过于敏感,习惯了京城的天气,雾霾一年来几次,偶尔还有沙尘暴的日子,什么没见过?

可到了这里,不得不感慨自己见识少。

“可能这几天空气质量不好吧!”

这股微微泛酸的感觉,应该是化工厂排气造成的,再就是滨海地区特有的海风吹来的咸腥味,混合在一起,还真让人有些气闷。

再就是可见度不佳,远远望去,像是盖上了一层薄薄的纱雾。

深呼一口气,嗓子干涩难耐。

两人正要说点什么,跟在后面下了私人飞机的秘书黄漪漪说道:

“那边的车,是来接我们的吧?”

“应该是!”

金尚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果然,不一会,从车上下来的洪仁全和二姑夫张华招手。

“这边这边!”

坐上小车后,出了站,又换成了平稳的中巴,几人喝了点水润润嗓子,才稍微舒服一点。

“有点不习惯吧?刚来难免的,过两天就好了。”

洪仁全笑呵呵地说着,金尚不由得说道:

“没有到难受的地步,可要是一天到晚都这么个样子,着实有点难熬。”

“这里是工业区嘛,胶东半岛石油化工最密集的城市。”

全国第二大油气田,华北最大的能源化工基地,近半个世纪以来,为华北、华中,华东地区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哪怕这些年钻井难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越来越高,依然无法忽视它的重要性。

不仅如此,这三十多年来,为了改善黄河口的环境,当地也做了不少左右成效的建设。

多年以前,这里什么样?

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种九不收,糠菜半年粮!

这片由黄河入海淤积而成的土地,是东部沿海盐碱化程度最高的几个地区之一,整个胶东半岛千万亩上下的盐碱地,这里就有约三百五十万亩,超过三分之一。

如今这里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灌溉设施,沟渠遍地,施用有机肥,改良土壤,上农下渔,深沟条田,平整地块,集中连片,节水高效,宜机作业,这不仅仅是埋头苦干能做到的,还需要工程,生物和农艺等支持,什么暗管排盐,坑塘蓄水,低压强排和水肥一体等,很多手段,都是技术人员和当地农户千辛万苦摸索出来的。

就连二姑夫张华这个专家,在给金尚的文件里,也盛赞了这一模式的优越。

俱轮泊的成功经验,是不能生搬硬套到这里使用的。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各地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土地条件相差极大。

总体而言,北方偏盐,适合作物生长,南方土质略偏酸,相对而言略差。

人类文明起源于温带,多在北方,驯化的作物自然也是不喜酸性土质的。

有一句老话叫做“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

松树和柏树,都是喜欢偏酸性土壤的,与之类似的,还有桑树之类。

南方很多地区有诸如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鱼米之乡的美誉,但是很少有人会说土地肥沃,相对而言,北方土地确实要更适合种地,且大平原较多。

至于湖广和江南等地为什么会成为鱼米之乡,妙就妙在这个“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尤其是雨热同期这一点,简直是得天独厚,老祖宗能将农业文明发展到巅峰,雨热同期也至关重要。

简而言之,就是光照强烈,气温升高的时候,也是雨水充沛的时候。

与之对应的,还有“雨热交替”、“雨热不同季”,为什么偌大的北美和非洲在古代压根不适合种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夏季阳光强烈,万物生长的时候,是旱季,雨水稀少,灌溉不利,而雨季到来的时候,作物生长的黄金期早就过了。

所以,传统的男耕女织,种地养蚕,四季轮转这种理所当然的事,其实是老天爷的馈赠,世界上很多地方梦寐以求却求而不得。

回到东营这片土地上,虽然石油化工以及配套产业的污染有点严重,但也不是不能解决。

本地绿化率高,防风林,行道树,堤坝固土,经济速生林等不少,一部分盐碱地经过多年治理,已经变成了熟地,亩产千斤的上田也有不少,而寸草不生的重盐碱地,自然也有很多。

本来就是重点垦植区,金尚和张华想来这里做试点也很正常,这么多年过去了,临河滨海待治理的土地还多着呢。

只是……

“看了姑父的调查资料,我才知道,这一行的水有多深。”

“不试一试,哪里知道咱们玩不玩的转?”

张华咧嘴一笑道,

“这里本来就有几个农牧场,产值嘛,超过一亿的都不多……”

其实有几千万的总GDP,已经很可观了,以前的张华家里就是这种,只是这几年生意做大,眼光高了。

第一产业的产值和经济带动量本来就很一般,比不了动不动就几十亿几百亿的大型石油化工。

可问题是,这几年关于环保和碳排放的压力越来越大,管得越来越严,当地想要转型也是理所当然。

整个东营,搁在半个世纪前,就是个不毛之地,一个黄河口岸边的小渔村罢了,因为附近发现了大油田而骤然崛起,和西部那些发现了煤炭、贵金属和天然气而一夜暴富的矿业企业城差不多。

“您说的地方和企业的关系,一直就这么差?”

“说差已经很含蓄了,完全可以说是水火不容。”

“诶?”

迎着金尚的目光,张华有些无奈地说道:

“崛起太快,从一个贫穷的小渔村,成为一个全省份人均GDP名列前茅,甚至一度遥遥领先的地级市,原因是什么?”

这还用问?

当然是发现油田了,全靠石油化工撑起来的。

“那你觉得,石油化工厂和原来的小渔村,谁得的多?”

闻言的金尚一愣,旋即反应过来。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央企和地方的关系,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都不可轻忽。

绝大部分情况下,两者是可以相容,甚至是彼此支持的,可问题是,年产值上千亿的大集团,和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哪个更加强势?

不仅是在东营,油田上到指挥部下到钻探冶炼分公司,和整个胶东半岛的大大小小地区关系都不怎么样!

在全国以经济建设为主基调的背景下,这里的地央矛盾居然如此突出,也算是蝎子粑粑独一份了,妥妥奇葩。

“不止是官面上不来电,民间基层更是老死不相往来,东城和西城,连出租车都不通。从这里发现大油田开始,短暂的蜜月期后,就是长久的竞争对抗。爷爷小时候和石油子弟打架,儿子和牛气冲天的石油工人干仗,孙子上学了还要和石油大院里的公子打群架。哪个要是在和对面开片的时候怂了,想要抬起头来,可就难了。”

“这么野的么?”

究其本质,还是现代版的土客矛盾,又掺杂了一些经济,地盘和彼此认同方面的因素,导致了现在的结果。

本质上,东营是一个新造的,强行捏合在一起的新兴地级市,各方都在努力和解,改善环境,可历史遗留的包袱,没那么容易甩掉,今夕文化这条“过江龙”入场,是好事还是坏事,还不好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