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世民收到扶余璋的书信时,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
看完书信,李世民当场勃然大怒。
他就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打仗的时候你来帮忙打,现在打不赢了,又想来求和,没那么容易。
李世民被困在这里这么久了,已经是难受的不行!虽然是打下了一个国家,但是,回不去啊!
这里离长安太远了,足足有三千多里路。现在这种天气,如果走路回去,他不知道这些士兵能不能受得了。
于是乎,他也只能先待在这里了。
怒过之后,李世民又沉默了,紧接着,嘴角上扬,露出了笑容。
李恪说两个月拿下高句丽。他李世民却搞了半年。这样回去,不知道会不会挨笑话。
但如果李世民把百济也拿下了,那就不一样了。一出来就灭两国,这就算是放在历史上,那也是荣耀啊!谁敢笑话他?
对,就这么干了。
李世民果断给扶余璋回了一封书信。让他主动投降,把百济划入大唐的国土版图。
然后,他可以像高藏王那样,到长安去当一个闲散王。如若不然,大唐大军杀过去的时候。就是他扶余璋全族的末日。
事实上,从平壤到百济,没有多远的路。就算是天冷,有棉衣羽绒服这些东西,李世民也照样能杀过去。
嘎……
扶余璋看到黎世明书信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了。
是的,他麻了。
如果这封书信是从长安发出来的,他一点都不怕。但是,从平壤发过来的,那就有点可怕了。
毕竟,从长安发兵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从平壤发兵,那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再加上,大唐还有新罗这个盟友,那就更加可怕了。
扶余璋不知道怎么办了。最后,他的谋士给他支了一招。让他准备好重礼,写信跟新罗和解。
只要两国交好,有新罗王在那里帮忙周旋,这一仗估计就打不起来了。
于是乎,他低声下气的写了一封信,拿了几箱黄金白银,让人去送给新罗女王。
让他灭国,他是打死也不愿意的。
然而,新罗女王收下了黄金和白银,对他的提议,却是置之不理。更是连信都不回一封。就当没收到,然后再把送信的人砍了就行了。
什么,跟你百济联盟?新罗女王除非脑子进水了,要不然都不可能这么干。
这都跟你打了多少年了,怎么可能联盟?最主要的是,跟你联盟了,大唐那边怎么说?新罗女王也怕怕啊!
李世民左等右等等不来扶余璋的消息,火大了。
眼看不下雪了,天气回暖一些了。李世民果断下令,大军开拔。
两天之后,苏定方的先锋军就打到了百济,一路势如破竹,直接攻下了百济五座城池。
百济没有办法了,最后只能妥协,答应了李世民的条件。
没办法,不投降不行啊,在这个年代,家族真的很重要。嗯,最主要的还是命。哈哈。
扶余璋俯首称臣,大唐又多了一片土地,虽然只是屁大那么一点土地,最起码,也算是开疆扩土了。
而苏定方,作为先锋军最高将领,也直接完成了双杀,成就了一战灭两国的壮举。
从此,大唐的将军如果你没灭过一两个国,你千万不要说你是名将。会被人家笑话的。
当然了,跟着去打酱油的也行。就怕连打酱油的你都混不上,那就悲剧了。
从此,朝鲜半岛上就只有新罗一个小国家了。
新罗现在是大唐的同盟国,李世民也不可能去打他。人家妹妹都还在你大唐作客,还准备嫁给你儿子了呢!你好意思打人家吗?
捷报传回长安,长安一片沸腾。
我们陛下真威武,不出去则已,一出去就拿下了两个国家。
朝堂上。
李承乾坐在龙椅之上,看着下面的大臣,整个人眉飞色舞。大殿之上也是一片沸腾。
高句丽,百济,全都被拿下了。大殿之上,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
只可惜,现在李世民还没回来,还不是庆祝的时候。
最重要的一点是,李世民在信上说了。这一战,李恪是头功。
李恪及时把保暖衣物送到了战场,保住了30万大军,保住了这一场胜利。
所以李恪头功,当之无愧。
鉴于李恪这个功劳,李世民特意发了圣旨,在圣旨上说,即日起,升李恪为尚书令,统管六部一切事务。
没办法,这是李世民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等他李世民回来,跟李恪商量,李恪肯定不干。
这样直接把圣旨发回来,李恪你不干也得干。
最主要的是,李世民回不来。他怕李承乾顶不住这么久,怕朝堂出事儿。
这个时候让李恪上位,可以辅助李承乾。那李世民就可以放心了。
大殿之上,一片哗然。
最主要的是,李恪他还不来上朝。
高位之上的李承乾说道:“小安子,你跑一趟东山,把这个圣旨送过去吧!告诉他,立刻来上朝。”
东山上。
李恪照常在讲课。数学,他会的基本上都讲完了。他现在教的,是拼音和新文字。
你猜的没有错,就是简体字。李恪不仅要教会他们学拼音,还要教会他们简体字。
讲台上的李恪,让一帮老家伙和小家伙都敬佩不已。
一个能创造出新文字的人,无一不是拥有惊天伟地之才的大家。
而李恪,仅仅14岁,竟然也能创造出如此完美的新文字,这想不让人佩服都不行啊!
最恐怖的是那个拼音,以后,他们大唐的书的字上面都会标有拼音,只要学会了拼音,那这些字基本上就都会念了。
不得不说,这又是一项惊天动地的大发明啊!
李恪本来只教数学的,孔颖达不管,可是他现在还搞上新文字了。这孔颖达就不能不管了。
于是,孔颖达又一次杀了过来。可是听了一堂课之后,孔颖达也不走了。李恪的课堂上又多了一个爱学习的老学生。
李恪也很欣慰,孔颖达接受了他这些文字,以后,这些文字就可以发扬光大了。
就在李恪在那里讲的吐沫横飞的时候。小安子拿着绳子来到院子门外,扯着公鸭嗓喊道。
“圣旨到,蜀王殿下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