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这几日异常繁忙,前两日秋收遗留的事情太多,导致朱元璋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然而锦衣卫的情报,又让他不得不搁置其他事宜,来处理眼前的大事。
奉天殿,朱元璋,朱元启,李善长,汤和,徐达,常遇春等人,尽皆在这里。
“锦衣卫情报传来,方国珍被逼退至庆元路以及台州路部分地区,而徐寿辉手下大将丁普朗,没有继续攻克庆元路以及台州路,而是率领大军来到杭州路,对咱们的湖州路,以及嘉兴路虎视眈眈,你们觉得该如何?”
朱元璋话音刚落,底下武将纷纷怒了,心中则是尤为欣喜,他们正想打仗,只是被朱元璋按着,没法打,如今徐寿辉的人敢主动挑衅?
那简直太好不过了,一部分人甚至巴不得这个丁普朗立即出兵,他们好带上大军过去,灭了这丁普朗,再攻下杭州路。
“吴王,淮王,打吧,这些人当真可恶,还在与元廷干仗,就想来侵犯咱们的地方,就该给他们一个教训!”
“是啊,吴王,淮王,这丁普朗竟然如此猖狂,势必要狠狠的教训一下他!”
“末将请战,愿出兵擒下此人,献与吴王,淮王!”
“末将请战!”
汤和,徐达等人没有说话,他们知道,他们身为武人,朱元璋说打,他们就打,至于往哪里打,打到哪里,同样是朱元璋与朱元启说了算。
朱元璋与朱元启都暗自点头,看来这些人,是真的憋坏了。
“这丁普朗竟然敢觊觎咱们的地方,当真可恶,但是,如今他们没有先动手,咱们也不能先动。
常遇春,陈桓,全旭,你们去往湖州路,给咱防备好这個丁普朗,若是他胆敢进犯,无需上报,直接出兵,给咱灭了他!”
常遇春三人当即站出。
“是,谨遵吴王之令!”
安排好此事之后,朱元璋看向其余人。
“你们下去,务必操练好大军,做好随时出战的准备,都明白吗?”
其余人皆是心中一叹,这一次,出战的机会又没捞着,然而听着朱元璋的话语,又开始振奋起来,这般命令,不就是代表着,要打仗了?
“是!”
朱元璋随即让众人下去准备,留下了李善长与朱升。
李善长与朱升还以为朱元璋还在为徐寿辉大军的事担心,还在想着该怎么回应,而殊不知朱元璋压根就不是为了这事。
昨日在接到锦衣卫的情报之时,朱元璋与朱元启就商议过,徐寿辉定然不会出兵。
如今秋收已过,天气逐渐转冷,除非徐寿辉有绝对的把握,能下冬季之前,结束大战。
另外徐寿辉还在处理江西行省以及湖广行省的元军,虽然元军一路溃败,可毕竟还没有解决不是?他徐寿辉敢在这个时候来惹朱元璋?
而叫常遇春几人过去,也是为了以防万一,而且,两兄弟还想着,日后一旦对徐寿辉用兵,江浙行省一带,在有了常遇春几人的情况下,连调兵都省了。
“百室,允升,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情报,来自大都,元廷在商议,是否对韩宋进行围剿,这个情报,乃绝密,外人不可知,即便是在大都,也只有上面那些人知道。
然而元廷迟迟没有定下的原因,便是他们一旦围攻韩宋,会担心徐寿辉以及咱们会大肆进攻,你们觉得,我们该如何做?”
这个情报的获取,锦衣卫可以说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同时也表明锦衣卫在大都的力量。
这些年来,张桦用了极大的精力,动用的钱财与古玩字画,更是不少,才逐渐建立起了强大的情报站,锦衣卫在大都的力量,远比其余任何一方安插的人手以及所用的钱财,都要多。
就是为了能够及时知道元廷的动向,毕竟在朱元启看来,最终和他们过招的,还是元廷,而且将来收复北方,都是和元廷打。
这个消息朱元璋与朱元启在知道时,也是极为惊讶,随后了解到始末,又觉得正常。
毕竟刘福通打下汴梁之后,竟然直接将亳州的韩林儿直接接了过去,重新大肆征召劳役,重建皇宫,亳州的大臣,也先后被接了过去。
而过去之后,元廷的人,尤其是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直接火了,兵锋直指大都就算了,你还把都城给迁到汴梁,这是想做什么啊?
下方的元臣也不干了,平日里这些贼离他们远,他们还没有感觉,这突然到了面前,才发现这事情重大,必须得解决。
很快,元顺帝与几个重要暗中商议,一定要把这刘福通的韩宋给灭掉,不然,他们就危险了。
这个战略,很快就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然而有一个问题却是没放在了台上,这刘福通都这么强了,另外的徐寿辉与朱元璋,他们能差吗?
尤其是朱元璋与朱元启,大破脱脱百万军,哪怕脱脱现在已经死了,但没人能否认,他的能力。
要是在他们集中力量,围攻韩宋之时,这两人突然起兵,他们该如何?那时候可没有更多的力量去抵挡这两人了。
而这个事情,就因为这个原因,就被搁置了下来,最终还是没有一个结果,只是加强了对刘福通的防备。
朱元璋与朱元启最后也是想到一块去了,就是这个情报,不透露给刘福通,毕竟这事,还没有发生,他们若是透露过去,反而吃力不讨好,还会暴露他们的情报能力。
而朱元启想的却是,元廷不敢围攻韩宋是因为有他们与徐寿辉,那要是他们和徐寿辉打起来了呢?而且还是那种必须得分出胜负,投入大量兵力的那种,那元廷不就可以出兵韩宋了?
而这个事情本来不会拿出来问李善长与朱升的,朱元璋却是想试试这两人。
李善长与朱升心中很是震动,这样的消息也被锦衣卫给探明了?这个锦衣卫,他们两人突然觉得有些可怕了,随即便开始想着朱元璋为什么要跟他们说。
对于元廷想要出兵,却没有出兵,这个问题,不在出兵之上,而是在于这个情报,该不该传给韩宋。
两人很快就明白了朱元璋的用意,李善长率先开口。
“禀吴王,淮王,在下认为,我们什么都不用做,继续做好我们自己的事便可。”
朱升这时也站起身来。
“禀吴王,淮王,在下附议。”
朱元璋与朱元启顿时笑了。
“好,咱们听百室与允升的,这事就当没有发生。”
李善长与朱升下去之后,朱元启脸色顿时垮了下来。
“哥,你这疑心也太重了,他们俩怎么可能呢,尤其是百室,跟了我们这么久了。”
朱元璋摇摇头,看向朱元启。
“臭小子,有你这么说哥的吗?咱这也叫疑心病重?你啊,还是太年轻了,要时刻谨记,人心,都是会变的,像咱们之间的感情,世间难有。
对于下面的人,一定要谨记一点,他们的话,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涉及到重要问题,必须得自己去看,不能只凭借他们来说。”
朱元启一脸不耐。
“哥,这些不用跟我说了,我不懂,也不想懂。”
这些东西,朱元启同样知道,只是他不想去面对,而且,这权衡之道,他学了有啥用,主要还得是朱元璋明白。
朱元启不得不说,朱元璋的变化真的太大了,这才几年时间?
唯一不变的,就像朱元璋说的,是他们之间的感情了,他们两人的相处模式,无论两人怎么变,唯独这个没变。
这天过后,各大营地纷纷开始了火热的操练,大军所有人都处于随时能够作战的状态之下。
而李善长也在抓紧调配各项物资,运往湖州、广德。宁国、芜湖等地。
朱元璋这大规模的举动,尤其是湖州路突然冒出数万大军,让杭州路的丁普朗心头一紧,立即将这里的事上报给徐寿辉。
丁普朗也是有些无语,他不过是想吓一吓他们,同时也是为了降低方国珍的警戒之心,他来杭州路,所带的大军并不多,主力仍然在庆元路以及台州路方向。
结果没想到朱元璋这边的反应这么大,搞得他现在只能以假为真,调集兵力前来杭州路,他是真怕这些人上来就干仗。
另一边知道这个消息的方国珍瞬间就高兴了,巴不得两边早点打起来,这样他好坐收渔翁之利,然而等了几天,一点动静没有,方国珍无奈大骂。
丁普朗也是暗中松了一口气,正要上报给徐寿辉,便得知徐寿辉给他派了五万人过来,这让丁普朗瞬间惊喜。
当即决定,自己暗中去往庆州路方向,调集大军攻方国珍。
这一下,直接打了方国珍一个措手不及,庆州路丢了一半,方才稳住,这让他更气了。
而在湖州路的常遇春,心头很是凝重,这丁普朗越是出彩,他就越需要重视,毕竟明年若是开战,他必须得尽快突破才行。
常遇春随即将大军操练以及防备的事宜交给陈桓与全旭,自己开始了解丁普朗这个人的信息。
时间来到十一月,奔雷军总算是掌握了火绳枪的射击,一百五十步以内,枪法个个都不差,这也是用了大量的弹药培养出来的。
这些花销,让朱元启都忍不住一阵心痛,想着火绳枪大军要是扩充,不能再这样任性无节制的操练了,必须得控制。
奔雷军如今已经是人人手拿一把火绳枪,这让朱文正与李文忠原本带着的人,一阵羡慕,但也没有办法。
剩下的这段时间,朱文正与李文忠一直在研究着战场之上该如何运用,按照军中填充弹药的时间,三十到四十个呼吸可以填装完成。
即便第一发弹药可以事先准备好,但这个时间间距都比较长,两人随后想到,分成队列的方式,形成三个纵排,第一排先开枪,随即第二排,第三排,如此重复。
两人想到之后,当即开始验证,然而验证之后发现,中间遗留的空档时间,仍然有些多,即便保持节奏,也有二十个呼吸左右的间隙。
随后两人又想到在由三个纵排增加到四个或者五个,随即就开始进行操练。
而在操练过程当中,一个接着一个问题,不断出现,让朱文正与李文忠都险些崩溃,最终也只能自我调节,再次开始思考解决办法以及验证办法。
当朱元启来到之后,两人当即向朱元启说出这个办法。
朱元启看向两人,这个办法也确实可行。
“不错,那每一个纵排,安排多少人?”
朱文正当即站出。
“每个纵排十人,五个纵排五十人,奔雷军可分为百个阵列,作战之时,每个阵列再相互配合作战,且若是在狭小的地方作战,每一个阵列的五个纵排,也可相互配合作战。”
朱元启点点头,从这里看得出,他们两人确实下了很大的功夫。
阵列与阵列之间,阵列内部的纵排之间,说起来相互配合作战简单,但做起来,这个难度可就不小了。
“这个想法不错,那选择一部分人手出来,进行相关操练,操练之后进行验证,若是可行,则推广全军。
另外,既然是以纵排区分,那每一个纵排,安排一名牌头,每一个阵列,安排一个百户,若是战时,牌头与百户,至关重要,他们将会是直接影响阵列转换的人,一定要选好。
另外,其余大军与奔雷军该如何配合作战,也要尽快制定出来。”
朱元启随即给朱文正和李文忠说了不少自己的猜想,让他们去进行验证。
两人都听得很是认真,到最后直接找出纸笔,开始记录,生怕漏掉一点。
“如今时间紧急,最好要在明年形成战斗力,你们必须得抓紧,操练你们可以将奔雷军分成两个部分,一人带一部分操练或者验证一种方式,这样速度会快一些,当可行之后,再让全军进行操练。”
朱文正与李文忠也知道如今时间紧急,他们剩下只有半年时间,再出去冬季,这个时间还得再缩减一半。
两人都没有抱怨,也没有说其中的困难,这些即便他们不说,朱元启也知道,但是没有办法,明年开春后动兵是一个预估,是否会推迟,还不知道,但必须得按开春后出兵的这个时间点做准备。
“请淮王放心,末将定当竭尽全力!”
看着两人坚定的眼神,坚毅的神态,朱元启也相信他们两个,尽管这个过程会非常苦,非常折磨人。
在所有人都在积极整军备战之时,朱元启来到朱元璋这里,正商议着重要的事。
“哥,你觉得我这个想法怎么样?给招募的那十万新军,练一练,顺便也能检验一下这段时间他们操练得如何,以及其余大军的成色。”
朱元璋一脸凝重,实在是朱元启说的,又是一件从未有过的事,他也摸不准到底该不该做。
朱元启去到各处大营,看见每一个大营热火朝天的操练景象,突然就生出了一个军事演习的想法,当这个想法一出现,就怎么也停不下来。
这些新军,因为当初湖州、嘉兴等地的战事结束太快,很大一部分还没有上过战场,朱元启就准备用一场演习,不仅想看看新军这么久的操练到底如何,还想看看其他大军的战力。
而且,演练还能提升士气,这何乐而不为?
当朱元启把这些告诉朱元璋,朱元璋却是沉默,在他想来,即便能达到朱元启说的这些,那这所谓的演习,得消耗多少钱粮?
另外,虽说着演习,但打着打着,突然变成真打又该如何?这些情况,朱元璋不得不考虑。
但同样的,朱元璋对于朱元启说的这个演习,又十分好奇,想看一看究竟是什么样的。
“弟,你说的这个演习,需要多少人?”
朱元启看着满是犹豫与纠结的朱元璋,也是有些着急,听到朱元璋的话,也顿时松了一口气,也知道了朱元璋担心的问题。
“哥,你放心就是,人数不会多的,不然这得耗费多少钱粮啊,我准备从每一个大营调出两千人参加,同时回回炮也一同列入演习。
至于新军,选取六千人加入到两边,其余新军全程观看,让他们见识一番,至于所用武器,全部用木棍就是。”
朱元璋听完,还是有些担忧。
“弟,你有没有想过,若是他们打出火气,即便用的是木棍,下手重了又该如何?出现伤残又该如何?还有如何判断哪一边失去作战的能力?
即便这些可以去防范,他们打起来之后,若是不遵守又该如何?总不能将这么些人,全部处罚吧?”
朱元启听完,瞬间陷入沉默当中,他这时突然发现,他想的还是有些天真了。
朱元启本以为制定出规则,他们就会去遵从,但他漏了一点,就是自觉性以及军士的火气。
另外在这个医疗条件落后的时代,因为这个演习,伤残之后,难以医治,说不定就得退出作战序列。
这样搞下来,说不定还会降低士气,想了很多的朱元启,也是觉得朱元璋还有一点没有说,凭借那些人的火爆脾气,若是打出真火,有可能大军还会发生哗变。
想通这些,朱元启也是一阵失落。
“我知道了。”
朱元璋看着朱元启这幅失落的样子,走到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弟,咱觉得你这个想法还是可以的,只不过咱们再规划一番就可以,比如,每个大营出一千人,直接进行大比,第一名,咱们奖励一些东西,而大比的地点,就放在新军大营,这样新军也能看了。
另外回回炮嘛,咱们同样拖过去,放几炮来听个响声,让那些新军感受感受,也是可行的。
就这么说定了,咱这就去找汤和,徐达他们来,把这个事定下来。
至于这个大比,不对,演习,咱也没弄过,全程你来安排,咱也听你的,你说怎么整就怎么整。”
朱元启抬头看向朱元璋,没有说话,点点头,一切尽在心中。
朱元璋开心的笑了,朱元启也跟着笑了。
随后,朱元璋便召集一众武将,当大比,不对,演习的事一说,一个个都沸腾了,哪怕是汤和,徐达,也有些激动。
这场演习,在他们看来,拿第一,就是武人的荣耀,下去之后,一个个都精心挑选着人手。
每一个人,他们都亲自看了之后,才会选入,这架势,俨然比挑媳妇还认真。
而在外的武将,收到传信之后,一个个的也安分不下来,其中就包括了常遇春。
他亲自挑选了一千人,又与朱元璋,朱元启去信说明这边的情况,得到了同意之后,亲自带着一千人参见。
其他知道常遇春亲自带兵参见之后,一个个暗骂常遇春不要脸,随即纷纷亲自下场。
最兴奋的,莫过于新军,他们在知道演习在他们营地举行时,一个个都像吃了兴奋剂一样。
而最心塞的,当属奔雷军了,他们还得操练,不能参见,朱文正与李文忠即便想去,但想到身上的担子,也放弃了。
经过半月准备,演习在新军营地,正式举行。
在朱元璋与朱元启一番演说之后,首先出场的,就是回回炮,如今的回回炮,射程达到了近六百步,然而这已经是极限了,陶成道等人也无法再次进行改良了,只有重做。
十二架回回炮,在炮手的操作,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老兵还好,毕竟都经历过,这些新军,可是深深的见识了。
初听初看之时,还引起了一阵骚乱,过了好一会,才稳定下来,直到回回炮已经发射三回,所有人才回过神来。
望向回回炮,一个个都像在看绝世美人一般,那眼神,恨不得直接把回回炮给融化了。
随后,在朱元启一声令下,演习便开始。
这次演习,可以说就是正面的千人阵列对抗,看谁能坚持到最后,赢下所有人。
足足用了近四个时辰,才分出最终的胜负。
常遇春,获得了第一,其他人,都被他带队给打趴下了,而常遇春能赢,那就是靠着简单粗暴的斩将,哪怕像徐达,汤和,布置得再严密,也被常遇春直接以武力击溃。
这也是其他一些谋略型武将吃了人数,以及固定地形、模式的亏,但也没人抱怨,大部分人反而恭喜常遇春,这毕竟是正面打出来的,他们都服。
随后朱元璋奖励了不少肉食,酒,银钱给到常遇春以及下方的军士,比完又是一顿大餐,吃好了第二天,方才各自回去。
回去之后,输了的人操练起大军来,更加频繁用心了。
时间就这样过去,来到了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