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六章;都卷起来吧!(1 / 1)恰在时节逢上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元启的话音落下,让奉天殿内一阵议论纷纷,大部分都在想着,他们的明王,要给他们带来什么奖励。

虽然具体的不知道,但起码在这个朝会上说的,绝对不会小了,不然,用得着如此兴师动众吗?

而李善长等人,却是在思考着,朱元启这样说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他们这些人可不会单纯的以为朱元启是看他们辛苦,要给他们谋好处。

要知道,就在刚才,这大殿里,可是被带下去了好几个人,而且之前那三府之地,可是人头滚滚,这個关口朱元启提出这些,越是美好,里面暗藏的危险就越大。

他们能走到现在这个位置,可都不是单纯的人,单纯愚蠢的人,也坐不到他们现在的位置。

朱元璋同样是一脸好奇的看向朱元启,他现在也是迷糊,朱元启究竟想要说什么。

而朱元启这时转过身来,看向百官。

“诸位,本王今日,为你们谋取一个福利,什么福利呢,就是关于你们晋升的,关于你们名声的,甚至是关于你们流传千古的。

不仅是你们,所有大明的官员,都将会参与进来,这将会是大明前所未有的,也是历朝历代,都未有过的盛事!”

朱元启话音落下,大部分人的心更是激动难耐,他们现在十分的想知道,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好事了。

提升名声,升官封爵,流芳百世,这哪一个,都是他们这些文人所看重的,一些人不由得呼吸都有些开始急促。

而李善长等人听后,却是眉头皱得更深了,心头更是沉重,带来的好处越大,就代表着这事越大。

他们现在无心去理会朝堂上的那一部分蠢人,那些人没有能力吗?其实是有能力的,有的功利心太重,有的恰恰是因为有能力,而缺少了人情。

他们都是进入朝堂,想要再进一步,却是无比艰难的人,所以他们才渴望朱元启所说的。

朱元璋这时也是有些沉不住了,实在是朱元启说的,在他看来越来越不靠谱了,他可不想朱元启脑门一热,承诺给这些人什么什么,到时他拒绝也不是,不拒绝也不是。

朱元璋的声音很快传来。

“弟,究竟何事,你先说说给咱与大伙都听听。”

朱元启听见朱元璋的声音,转过身,看向朱元璋,随即沉声开口。

“皇兄,三府之地的事,包括整个大明,我日思夜想,究竟应该怎么样,才能让大明的官员能够更加用心去做好自己的事务,更加用心的去发展民生。

随后我就想到,那就是给他们新的晋升渠道,并且将他们所做的事,通报整个大明进行夸赞宣导,同时将他们,全部记入史书,并且是进行详细的记入,以供后人参考。

而我要说的,就是让整个大明都动起来,如今我大明官员的晋升,都以吏部考核为标准,但我这一法,便是不经吏部,由皇兄亲自给他们安排晋升。

我的法子就是,在大明境内,举行百强县,十佳府,劳模部以及年度个人优秀楷模等这样的大赛!”

朱元启说到这里,暂时停顿,随即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这时一脸沉重,因为他在想着朱元启说的话,眉头都快皱在一起了,越想,越是不得其中的要领。

那就是朱元启说的这些,究竟是什么意思,百强县?十佳府?劳模部?年度个人最佳楷模?

这些都是什么意思?朱元璋听到最后,只知道朱元启是要搞一个大赛,就是关于整个大明的比赛,胜者可以得到晋升、名声,以及记载史书,供后人参考,得以流传千古。

但具体是什么样的,哪怕朱元启现在说出来了,他都不得要领。

而下方的李善长等人,同样是皱着眉头沉思着,实在是朱元启说的这些,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尤其是朱元启说的那几个词,众人都知道这是其中最重要的点,但这些词,每一个字他们都认识,都知道,但组合在一起,偏偏就不知道了。

哪怕是李善长、刘基以及朱升等等这样的人,此时也是与朱元璋同样的模样,那就是朱元启这个大明所有官员的比赛,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东西?

其余人则是纷纷开始议论起来,相互探究着朱元启的用意,然而,议论了一会,还是一个人都没有猜出来什么,心中更是好奇了。

至于武将这边,他们听得就很是纯粹了,百强县?他们不知道,但在他们心中,这百强,总不能是每个县打一架吧?

像在军中,就是以打架来分谁强谁弱,简单直接高效,而且人人信服。

什么十佳府,劳模部,年度个人优秀楷模,他们就更不懂了,讨论了一会,这些武将纷纷摆烂,直接看向朱元启。

反正他们是猜不出来了,而且朝堂上的人都没有猜出来,他们也懒得去费那脑力。

此时所有人都没有出声,大部分人在等待着大佬发文,而各部大佬以及李善长等人在等着朱元璋去问朱元启,而朱元璋在等着下面的人去问,毕竟他也什么都不知道,这该怎么问?

朝堂上突然陷入寂静当中,而这时,终究还是刘基站了出来。

“敢问明王,不知这百强县,十佳府,劳模部,年度个人优秀楷模,这些都是代表着什么?

不知明王所说的大赛,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大赛?

还请明王解惑,在下实在不知。”

刘基说完,包括朱元璋在内,所有人都看向了朱元启,无论他们是怎么想的,但现在,每一个人心中都很是好奇,特别想知道答案究竟是什么。

朱元启看了看朱元璋,又看了看朝堂众人,心中也是笑了。

这些东西,都是朱元启根据后世所知,给整出来的,在朱元启看来,许多人为官,为的不就是这三样吗?当然,还得再加一个财。

朱元启想得也很简单,那就是将大明官员的心思,全部引到这上面来,省得他们整天就去惦记其他不好的。

当朱元启给他们把这些重要的问题解决,朱元启相信,许许多多的文生,会去追求的,权力,金钱,地位,名声,以及流芳百世,朱元启不信,有人能挡得住这个诱惑。

只要这些人挡不住这个诱惑,那他们就得卷起来!

没错,朱元启就是要让这些人,都卷起来,形成一条良性的竞争。

只有让他们主动去卷,他们才会使出浑身解数去做,去执行,去将事务做得更好,更完美。

朱元启看向刘基,随即缓缓开口。

“本王提出的百强县,十佳府,劳模部,年度个人优秀楷模,还有这个大赛,现在便与大家一起说说。

当然,本王说的这些,都只是本王的想法,诸位听后,若是有补充的,可以将其一起完善,本王求之不得。

首先便说说这个百强县吧。”

所有人都聚精会神的听着,哪怕是朱元璋,也不愿漏掉任何一个细节,任何一个字。

尽管他心中恨不得现在就下去脱下鞋子好好抽一抽朱元启,让他记住自己给他说的话,但现在依旧无比安静的听着与看着。

朱元启也是紧接着再次开口。

“百强县,顾名思义,就是挑选大明治内,前一百名的县,而本王所说的大赛,就是用来决出大明这一百个百强县。

凡是进入百强县的,尽皆有赏,至于赏赐,就是本王刚刚说的那一部分,除去那些之外,额外的钱粮赏赐,也是不少。

并且,百强县的前十,得到的赏赐更加丰厚,甚至包括爵位在内,都有。

那么这个百强县该如何比拼诞生呢?那就是以吏部为准,协同其余各部,中书省牵头,锦衣卫、监察部监察,对各个县进行了解之后,给大明的每一个县,分配指标。

这个指标又是什么呢?这个指标首先就是百姓的生活,百姓的生活的越好,就说明这个指标越高。

除了百姓的生活,那就是每年上缴的赋税,赋税上缴的多少,同样决定着指标的高低。

除此之外,县里的人口,县城的规模,百姓子女的学习的学堂,以及百姓生病就医等等,所有的民生事项加在一起,所形成的指标。

指标越高,说明这个县的县长,就越有能力。

而这个指标,并不是统一的,是根据每个县情况的不同,来分别决定的。

就如同应天与边陲小城,如何能比?应天一年的赋税的,够边陲小城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凑齐的,至于百姓的生活水平,以及各项关乎百姓的民生政策,都定然不如。

所以,才需要各部联合,了解各县情况之后,再下达指标,每个指标,任务期为五年,其中达到指标的县当中,选取一百名指标完成度最高的。

因为有的县,比如给他定下的指标,税粮一万斤,结果最后却是收上来两万斤,比如百姓从吃不起饭食到能糊口,再到能吃饱,比如原本只有一千人,定下发展为两千人,最后却是能够发展成为五千人。

等等这些因素,共同决定的指标,完成度前一百的县,进入百强县,只要进入百强县,就可以得到制定的奖赏。

同时对达到指标的,同样也要进行奖赏,只不过奖赏力度,比起百强县的奖赏,要低很多。

而百强县的前十,从第一到第十,奖赏逐步减低,进行额外的奖赏。

同样,有奖赏,必定就有惩罚,对于没有完成指标的,经清查过后,该革职的就革职,该入狱的就捉拿入狱,该流放的就流放。

而且对于没有完成指标的倒数前三的县,不止县令,包括县衙等一系列主干人员,全部问责,轻则入狱,重则流放或者斩首,甚重者,诛族!

同时与百强县,过后也要经由各部检查,确认是否弄虚作假,同时监察部、锦衣卫一同监察各部执行,以防有人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为其他人或是自己谋取利益。

这些,就是百强县的比赛,凡是进入百强县者,尽皆录入史书,同时将他们为何能够将一县之地,治理得如此之好的法子与经验,一同录入史书,并且通传整个大明,不仅以让别人学习,还将为后人,做出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些,就是我大明的百强县!”

朱元启话音落下,朱元璋心中大受震撼,朱元启说的这些话,在朱元璋脑海中,甚至逐渐形成了大明欣欣向荣的一片盛事与繁华。

尽管这个百强县,从未听闻,历朝历代,也没有任何文献作为参考,但朱元璋心中,就是相信这个法子能行。

至于为什么能行,那就是朱元启抓住了这些文人,想要的是什么。

无论这些人当官是为了,但无非就是权力、地位、钱财、名声、被录入史书流芳百世,亦或者为了自身抱负,而朱元启给出的,无论是为了哪一项,无一例外的都能够得到满足。

只要这些人能让自己所在的县,在整个大明的比拼中进入百强县,只要这些人自己所在的县,指标完成度足够高,那么得到的,就越多。

同样,连基本指标都没有完成的,必然要有惩处,使所有人,心中都有敬畏之心,同时对没有完成指标的倒数前三予以重罚,重惩,也是为了让所有人,都要去更加努力的去做。

尤其是根据每个县情况的不同,来分别进行指标的下发,而且还是以多部共同参与,也是尽可能的杜绝了徇私舞弊,即便不能做到全面公正,但起码,让那些真正有抱负,有能力的人,能够更加快速的脱颖而出。

经过这个比赛,有能力的人与没有能力的人,只需要每间隔五年时间,就能快速鉴别。

而且除去各部参与制定,监察部与锦衣卫一同监察各部人员的执行,则是更加杜绝了不公正的可能性。

朱元璋越想,就越是心动,这个法子,在朱元璋看来,简直不要太符合他心意。

朱元璋热切的看着朱元启,那眼神,恨不得将朱元启直接融化了一般。

朱元璋心中高兴啊,他现在又看见了最初时,那个挥斥方遒,智谋入妖,胜过诸葛武侯的那个朱元启的,他的弟,又回来了。

尽管这个百强县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需要讨论,许多细节需要制定,比如就是奖赏、惩处与指标标准等等,很多细小的问题需要处理,但这些,在朱元璋看来都不是事。

只要有这个法子,只要有大方向,这些细小的问题,只需要一些时间,就能全部制定完成。

而下方,李善长、刘基等人,纷纷惊骇的看着朱元启,在他们眼中,朱元启这是将整个大明作为棋盘,大明官员为棋子,但偏偏这个法子,拿捏住了他们这些人,使得甘心为棋子。

朱元启的这些奖赏,其他人先不说,哪怕是李善长,都十分的心动。

权力、地位、钱财这些,李善长都不看重,因为他现在本来就有了,他已经成为朱元璋与朱元启两人之下的大明丞相。

李善长心动的是,录入史书,供后人参考,同时通传大明境内所有地方,供天下人学习。

尤其是百强县的前十,依照朱元启说的,即便是史书,也必然是大书特书,如此名声,如此流芳百世,让后人敬仰,他李善长这个时候,都想去做一县令了。

只要能够达到百强县前十,这些,都能拥有了!

然而李善长很快就将心中激动的思绪平复下来,因为他知道,这不现实,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元启,亦或者朝堂众人,都不会让他这样做的。

李善长此时不由得越发期待起来,那个十佳府、劳模部以及年度个人优秀楷模了。

同时,李善长看着朱元启的目光,炙热的同时,又满是警惕以及畏惧,如今单单只是一个百强县,就已经这样了,让他都险些把持不住,怎能不让人惧怕。

尤其是李善长现在更是看不穿,看不透朱元启的谋略究竟有多深了。

而刘基心中更是沉重,朱元启的这个百强县,在他看来,对大明有利无害,是必须值得推行的。

但朱元启的这个谋略,也是让刘基心惊,一出手,便是这么大的手笔,并且目标直指人心,实在有些过于可怕。

在刘基心中,朱元启越是强大,越是深不可测,他反而越是放心不下,但刘基心中同时又很纠结,这么一个深不可测的朱元启,也是大明的福音。

刘基心中顿时又是犹豫起来,两种思想的交错,让他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而朝堂上的其他人,反应就要慢很多了,他们在沉思一会过后,才逐渐明白朱元启所说的这个百强县,究竟是什么意思。

但就是因为明白了,他们一个个的都有些眼红了,站在这里的人,为什么的都有,而这个百强县,却是什么都能满足,尤其是载入史册,通传大明这两样,所有人都无法抗拒。

他们做官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这些吗?而如今呢,一条无比清晰的道路出现在他们眼前。

这条路,有标准,不用担心各种不公平的待遇,只要自己有能力,就能实现得到。

而不是像他们现在,很多都是模棱两可,模糊不清的。

他们无心去感叹朱元启的强大,因为他们已经在想着,百强县都已经如此了,那接下来的十佳府、劳模部以及年度个人优秀楷模又该是什么样的了。

既然朱元启都已经说出了百强县,在他们看来,朝堂之上,必然也有他们相应能够得到这么丰厚奖赏的比赛。

不然,若是朱元启真不给他们这些人安排比赛,那他们就敢去当一个县令,看看这个奖赏,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

至于没有完成指标的惩处,以及倒数前三的重罚,他们都没有去在意,若是连指标都不能完成,这样的蠢人,也不适合做官。

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在想着,家中有哪些人,以及身边还有哪些好友有才能了。

而汤和、徐达等武将听着朱元启说的这些,眼中也是一阵热切,那载入史册,流传千古,他们这些武夫丘八,同样很是看重啊。

只不过他们都没有开口,只因为他们相信,朱元启定然不会忘记他们,而且,现在朝堂之上,他们也不能去拆朱元启的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