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元年。
开封府地。
隶属于大宋国都的郊外。
一个小小的集镇。
说是集镇,其实就是老百姓自然形成的货物交换的地方,和城中的集市自然是没法比的。
一个穿着奇特服装的青年正四处观察着,寻找着中意的目标。
走到一个胭脂水粉的摊位前,青年眼前一亮。
“大娘,这胭脂给我装一盒。”
“天铭啊,今天又出来给你那小娘子买胭脂水粉呀,你别说,那小娘子可真是水灵,我看你俩就是天作之合,赶紧呀娶了她吧,到时候大娘一定包多些贺礼!”胭脂大娘笑着打趣赵天铭。
虽然在开封府旁,但这里毕竟是乡下,集镇并不大,乡里乡亲都很熟悉。
若是一般的小青年被胭脂大娘这么一打趣,自然会闹个脸红脖子粗。
但赵天铭却是十分的淡然,笑着回应着说道:“那我就等着大娘的贺礼了,到时候再生几个大胖小子,大娘的贺礼可要多些才是。”
胭脂大娘哈哈大笑,装了一盒胭脂递给了赵天铭。
“多少钱?”
“不要钱,就当我给你和小月的贺礼了。”
“那不成,”赵天铭呵呵笑道,“胭脂钱是一定要给的,到时候您的贺礼我就不推辞了。”
说着,赵天铭放下了十文钱,转身离开。
十文钱,只多不少了。
胭脂大娘看着赵天铭的背影,脸上的笑容生出了一丝感慨,“多好的孩子啊,若是赵家婶子还活着,一定可以看到自己的孙子娶妻生子吧?可惜了,赵家婶子过世了快十年了!哎!”
又在街上买了一匹布,赵天铭一脸欢喜地朝家走去。
赵天铭的家就在附近,也是这条集市上的一家店铺。
“赵记豆腐”。
来到家门口,赵天铭朗声喊道:“月儿,我回来了。”
“看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好东西?”
赵天铭一边朝里走,一边故意将手中的东西藏在身后,想给月儿一个惊喜。
他口中的月儿,是十年前捡到的一个女孩。
当时祖母刚刚过世,十岁的赵天铭便遇见了昏睡在路边野草之中的月儿。
将月儿救回来之后,赵天铭还询问了月儿的身份。
可惜当时只有五岁的月儿似乎对自己的身份一无所知,身上也没有其他可证明身份的标识,只有一个脖子上挂着的月牙型的坠子。
在这十年里,以往每一次赵天铭喊月儿的名字的时候,小姑娘总是会欢喜地跑出来。
从无例外。
可今天等了半天,也没有动静。
赵天铭愣了一下,神色一变,猛然冲进了屋内。
屋内,一个身穿麻衣的女子正坐在窗边发呆。
尽管只是粗布麻衣,但依旧遮不住她身上那风华绝代的气质。
只是此时她的眼中毫无神采,就像一个精美无比的艺术品,却没有了丝毫的生气。
“月儿?”
见到月儿没事,赵天铭松了一口气。
闻声,月儿转头,看到了赵天铭,脸上终于出现了一抹神采,刹那间简陋的屋子里似乎被映满了光辉。
“天铭哥哥。”
赵天铭将手里的东西放下,伸手摸了下月儿的额头。
“月儿,你怎么了?”
“怎么没精打采的,生病了吗?”
月儿眼中闪过一丝担忧,摇了摇头。
“没有,是,是我的家人来过了。”月儿手中摩挲着吊坠,情绪低落。“他们,手里有一模一样的坠子......”
赵天铭一愣,然后欢喜说道:“真的吗?那就太好了!”
当初救下月儿的时候,赵天铭也曾询问过身世的问题,可那时候的月儿似乎并不记得什么。
这么多年来,赵天铭也一直没有放弃寻找。
如今月儿的家人找来了,赵天铭自然是高兴的。
“我家......”月儿低头,悠悠说道,“他们看起来,挺富贵的,我......”
赵天铭愣了一下,随即笑道:“那挺好啊,家境富贵,月儿以后就可以享福了,自不用像现在这般吃苦了。到时候,我也可以沾沾光,哈哈。”
月儿没有说话。
赵天铭也沉默了。
就这样过了一阵子,月儿突然站了起来。
“天铭哥哥,你,喜欢我吗?”
赵天铭一愣。
“喜欢。”
“那,你今晚要了我,好吗?”月儿声如蚊蝇,但却异常坚定。
“这......月儿,我喜欢你,我想明媒正娶地得到你,我......”
月儿摇了摇头,“我,想要......”
......
月色如水。
佳人如玉。
......
月儿披起衣服,走到窗边,看着生活了十年的简陋小院,又转头看了看呼呼大睡的赵天铭,绝美的脸庞上出现了一抹嫣红。
继而又是一阵苍白。
“天铭哥哥,我们,会永远在一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