亶父已经当着太伯与虞仲的面,说想要传位给季历了,二人要是还不知趣,主动让位,那怕是难逃被病死的命运。
逃到蛮夷之地,总比继续留在周国,被病死要好。
“够了!”
见姜黎还要再说什么,姬发忍不住打断道。
姬发虽然不知道,姜黎从哪里了解的这些事,但他知道,不能任由姜黎继续说下去了。否则,谁知道接下来,姜黎还能说出周国多少隐秘。
“我黎国是蛮夷,吴国就不是了么,黎国可以灭,吴国自然也可以灭。”
“世人皆传西伯侯贤明,想来如此贤德的人,是不会做出牵连别人的事,更不会让兄弟之国,因为自己的缘故被灭。”
姜黎没有理会姬发,依旧自顾自的威胁道。
他知道,在周国的面前,黎国就是蝼蚁。但他同样知道,西伯侯并非是没有软肋的,吴国就是他的软肋。
不管当年之事,具体原因是什么,但周国对外宣称的是,太伯与虞仲主动让位。二人因此获得了巨大的贤名,姬昌一脉,也因此获得了实质的好处。
西伯侯姬昌,以贤德闻名于世。所以,倘若有人对吴国出手,他绝不能坐视不管,哪怕拼了命的,也要过去帮忙。
因为这是他的人设,他不出手帮忙的话,人设就彻底崩了。到时候,不知道会由多少流言蜚语针对他。
如西伯侯担心吴国公子回到周国与他的后代争位,所以特意借别人之手灭了吴国,以绝后患什么的。
设立的好,固然能带来很多好处,但也容易被所立的人设所绑架,西伯侯就是如此。
贤德人设是他的立身之本,因此他绝不能坐视吴国被灭。否则,他多年积累下来的好名声,就会一朝丧尽。
姜黎也差不多,他立的是忠义人设,因此绝不能主动背叛帝辛,也不能对任何帮过自己的人出手。背叛恩人,那忠义人设不就立即崩了。
就好比先前,姜黎一来辛城,就送给了辛城御史一枚珍贵的天相丹,这就是维持人设的手段。
知恩图报!
……
“哼!”
“我三弟就先放在你手里,倘若他有什么三长两短,我绝不会放过你。”
冷哼一声,姬发就匆匆离开了。
软肋都被人抓住了,再留在这里已经没有意义了,不如先回去联系西伯侯,向他禀告此地发生的一切,并请他做主,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至于用周国的九黎后裔,继续威胁姜黎。实际上,姬发心里很清楚,这一招的效果并不大。
周国的九黎后裔,除了与姜黎同祖之外,也没别的关系了,甚至连亲人都算不上。
姜黎狠狠心,真要不管他们的话,除了名声有些不好听外,实则根本动摇不了他的根本。
反倒是周国这里,管叔鲜是姬昌的儿子,姜黎可以不在乎九黎后裔,但姬昌却不能不在乎自己的儿子。
这件事,从管叔鲜落入姜黎手中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输了,且输的很彻底。除了乖乖认输之外,其余任何行为,都只会让他们更丢脸。
姬发走后,别的贵族不想掺合此事,告辞一声,也都跟着离开了。
唯有大商的铁杆,以及九黎一族的故交,留了下来,看着仍旧被姜黎抓在手里的管叔鲜,满脸的复杂。
他们也没有想到,事前会演变成这一步。从此之后,黎国与周国私下里的矛盾,算是彻底摆在明面上,再无和解的可能了。
说实话,这对黎国很不利。
以前双方的矛盾还未公开,其余诸侯国可以当做什么不知道,继续和黎国做交易。
但如今,随着双方矛盾的公开,其余诸侯国顾忌周国,怕是不敢与黎国有所接触了。
“西伯侯长子伯邑考,天生紫微帝体,生而就有紫微帝气环绕,天赋远胜姬发。”
“现如今,你抓了管叔鲜,西伯侯碍于身份,不会亲自出手对付你,但伯邑考肯定会来寻你的麻烦。”
东伯侯的侄子,姜文盛上前说道,让姜黎小心伯邑考。
紫微帝体,乃是传说中的禁忌之体。拥有这种体质的人,能够得到帝星紫微星的庇护,未来有极大概率的能够超脱十二境,迈入禁忌领域。
世间体质,从低到高共有九种,分别是凡体,宝体,灵体,神体,王体,道体,禁忌之体,祖体,超脱之体。
此九种体质,分别与修行的九个境界相对应。下三境,中三境,上三境,仙神境,神魔境,先天神魔境,禁忌之境,祖境,超脱之境。
伯邑考的紫微帝体,就是禁忌之体,与禁忌之境相对应。这种体质,上百万年来也不见得能出一个,罕见的很。
而且,紫微帝体可得帝星紫微星的庇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拥有这种体质的人,才是真正的真龙天子,为天生的帝王。
这种体质出现在帝辛的子嗣身上,没什么问题,可出现在西伯侯的子嗣身上,就很有问题了。
帝王之体没有落在帝王之家,反而生在臣子的家中。是天命所归?还是大逆不道?
这种事,真的不能细想。
“怪不得伯邑考,会在未来死在帝辛的手里。”
想到伯邑考的结局,姜黎隐隐有所明悟。他要是帝辛,也会想办法弄死伯邑考。
紫微帝体,威胁太大了。留着他去,不利于江山社稷的稳固,更会滋生西伯侯的野心。
话说,西伯侯明知道儿子是紫微帝体,却没有将其献给帝辛,这本身就是不忠的表现。
怪不得帝辛这么忌惮西伯侯。其反骨,都快长到脑门上了。
“伯邑考不止是紫微帝体这么简单,我听仙道的朋友说,在仙道的帮助下,伯邑考好似还觉醒了黄帝的九龙血脉。”
“要是别人这么说,还有吹嘘的嫌疑,但那可是仙道,因为当年相助黄帝陛下的缘故,他们的手里是真的掌握有黄帝精血。”
“若仙道真愿相助伯邑考的话,确实有能力助其觉醒黄帝陛下的九龙血脉。”
同样与仙道交好的有崇氏后裔,北伯侯之侄崇明,将自己偶然得知的消息说了出来。
炎帝十日,黄帝九龙。
在姜黎之前,能把九龙大道经修炼至九头祖龙之力的,就是黄帝轩辕人皇了。也是因此,九头祖龙化作血脉传于后世,便是大名鼎鼎的黄帝九龙血脉。
与炎帝的十日血脉一样,黄帝的九龙血脉,也是禁忌血脉。且两种血脉,各有所长。
十日血脉,主要是净化天地,焚烧一切,更有操纵时光之能。
而九龙血脉的作用,则与九龙大道经类似,在让后裔具备龙族能力的同时,更是能拥有无与伦比的力量。
觉醒黄帝九龙血脉的人族,实力可以说是比真正的祖龙后裔还要强大。
姜黎还要通过修炼,才能练成九龙大道经,而觉醒黄帝九龙血脉的人族,在觉醒血脉的那一刻,自然而然的就练成了这门道经。
“紫微帝体,黄帝九龙血脉,伯邑考真要这么强的话,为何我从未听说过?怕不是以讹传讹。”
帝辛的铁杆,南伯侯鄂侯的侄子,鄂余反驳道。
他觉得,几人越说越离谱了。紫微帝体他信,九龙血脉他也信,可两個加在一起,他就不怎么信了。
伯邑考真要这么强,名声也不至于只有这么一点,早就传遍万域了,甚至就连天界也要惊动。
可直到现在,也没见祖地派人接走伯邑考,可见传言不可信。
“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真真假假掺在一起,才能让人看不透虚实。说不定伯邑考就是这么特殊,所以西伯侯才会发出一些是似而非的消息,好让人无法分辨真假。”
姜黎在旁悠悠的说道。
关于伯邑考之事,无论是真是假,他都要将其变成真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坚定帝辛打压西伯侯的决心,从而起到削弱周国的作用。
也别把周国,以及别的诸侯想得太过于强大,距离九黎被灭,已经有三十万年了。大概所有人都以为,经过三十万年的发展,各地诸侯肯定会越来越强。
可现实却并非如此,实际上,现在的很多诸侯国,甚至还没有刚刚建立时强大。就连大商,也没有逃脱这个命运。
首先,修士是有劫数的,百年之劫,千年之劫,万年之劫,十万年之劫,这些劫数一个接一个的爆发,足以干掉很多修士了。
也正是因为这些劫数的存在,让天地间所有的势力,实力增强的都极为缓慢。
其次,倘若这三十万年里,各路诸侯国都在安心发展,那说不定真的会越变越强。
但很可惜,自从人域建立以来,人域就没有安定过,一直都在爆发战争,或是忙于内乱,或是与其余种族大战。总之,就没有消停过。
三十万年时光,其实就是一部诸侯国的兴亡史。
强如大商,也经历过九世之乱,贵族之乱,差点就亡国了,若非碰到中兴之主,早在很久之前,大商就忘了。
自那以后,大商的国力就衰弱了,别说是与巅峰时期相比,就连开国时期都比不上。
就这,还是因为迁都的缘故,恢复了几分元气,否则,大商也撑不到帝辛继位了。
而现在的最强诸侯国周国,别看其现在很强大,可在三代之前,周国也差点被亡国了。
姬昌的爷爷,亶父时期,周国不敌戎狄,不得不举族迁移,搬到了周原,也就是现在周国所在的区域。然后与姜姓有台氏联姻,两族共同抗衡戎狄,这才有了周国今日之兴盛。
所以,不要觉得这些诸侯国一个个的都传承了几十万年,就以为他们都极为强大,事实并非如此。
强如周国,也不过是三代人的基业。哪怕是大商,也差点亡国,因此元气大伤,至今没有缓过气来。
大商周国皆是如此,其余诸侯国也好不到哪里去。
他们或许有些底蕴,但为了撑过亡国的危机,就算有底蕴,也早都用光了。
除此之外,又有多少诸侯国,是与黎国一样的情况,因继绝兴亡,这才得以重新复兴。
诸侯国传承三十万年,一点劫难都没有经历过的,可以说是一个都没有。不然,三十万年的底蕴,说不定都够他们推翻大商的了。
还有,不是传承的越久,实力就越强大。
这是仙神显圣的世界,修士的寿命极为悠久。传承几万年的家族比比皆是,但他们就一定很强大吗?
并不是的,只要找一个偏僻的地方猫着,绝对能传承很长时间。但这样做,受制于地域与资源,这个势力永远也不会发展起来,传承的再久,也只是小势力。
一个势力想要强大,必须要参与争斗之中,争夺资源,争夺地盘,争夺气运。
而争斗一起,就会消耗实力,赢了还好说,可败了,那很可能就会覆灭。
除此之外,强大的势力,还要提防内乱。如大商,在最强大的时候迎来了九世之乱,为了争夺王位,王室成员互相内斗,以至于大商元气大伤。
……
周国不过是三代人的经营,就有今日之鼎盛,姜黎不认为自己比别人差,周国可以,他当然也可以。
更别说,他还有周国的经验可以借鉴。摸着周国过河,黎国的发展肯定会比周国更快。
“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这句话倒是有些道理。伯邑考终究是臣,与紫微星扯上关系,不是好事。西伯侯故意放出一些假消息混淆视听,倒也说得通。”
几人点了点头,觉得姜黎说的有些道理,暗暗将这件事记在心里,准备回去告知长辈,好好查查伯邑考。
“但不管怎么说,伯邑考不简单终归是真的,你以后见到他,最好还是小心一点。”
这时,辛城御史出声提醒道。
姜黎表现出的实力,虽然极大的震惊了众人,可他们依旧不认为,姜黎会是伯邑考的对手。
无论是紫微帝体,还是九龙血脉,都是传说中的东西。众人不知姜黎底细,觉得他不如伯邑考,也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