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决心(1 / 1)涉世未深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辛志明躺在床上思考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之所以说这个问题很严肃,是因为这个问题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三个之中的我到哪里去。

我是谁辛志明还是明白的,我从哪里来对于他来说也不是什么难题,关键的是我到哪里去这个问题。

今天见识了被称之为铁人的先贤,对于辛志明来说,这确实是先贤。

而这位铁人身上的气息,或多或少影响到了辛志明。

这就使得其在这一天的时间当中,总是心不在焉,魂不守舍。

进而发展成了迷茫。

我知道未来会走向何方,可是我无力改变。

这就是辛志明的困扰。

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辛志明就一直在尽力回避这个方向的思考。

对于辛志明来说,如果他重生到了战国,他可能会跟随始皇帝一统天下。

如果他重生到了汉朝,他可能追亡逐北,大破匈奴。

在唐朝远征西域,见证贞观,在明朝改革中兴,铸就辉煌。

可是到了这个时代,他不敢对这个时代进行任何大的改变,因为蝴蝶的翅膀。

这里一点点小小的改变,可能对未来那个即将崛起的国家造成极大的变革。

无法判断这会使得其变得更好或者更坏。

对于辛志明来说,可以不变得更好,但是变得更坏那是绝对不会允许的。

所以,辛志明在思考之后得到了答案。

可以做出改变,但是是那种隐性的改变,是那种可以确定将会使得未来更好的改变。

辛志明起身来到了办公室,拿出了草稿纸。

在第一行写下

“三部曲之论意识形态之争在大国对峙中的重要性。”

没错,辛志明最终还是决定先把自己知道的,已经被证明是对的知识记录下来。

这很危险,但是不得不做。因为现在不做,以后做更危险。

而之所以先写意识形态之争,是因为这是最为隐秘而又最为有效的斗争。

辛志明在草稿纸上继续写,

当一个国家在意识形态之争中失败,则这个国家的信仰将会轰然倒塌,随后而来的便是国家解体或者沦为附庸。

写到这里时,辛志明仿佛看到了那个强大的联盟,在意识形态之争中的落败,然后轰然解体。

人们只能看到表面上联盟解体是经济体制和国家政府的原因,但是这只是表象,其解体的本质,是意识形态的崩溃。

毕竟,正面博弈只能使得一个国家缓慢衰弱,但是想要通过正面博弈使得一个超级大国解体,根本不可能,同归于尽是正面博弈能取得的最大战果。

辛志明将自己所知道的关于意识形态之争的起源在草稿纸上写完之后继续写到

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开始瓦解,而意识形态就是一把无形的利剑,可以穿破敌人厚厚的盔甲,直达心脏。

在此之后辛志明写了意识形态之争的重要性。

而在最后一部分,辛志明开始写具体的意识形态之争的方式。

如电影,音乐,广播,商店,舆论等等等方式,防不胜防。

即只要有接触,意识形态之争便可以发动。

意识形态之争的胜利标志是,敌国的大部分人,认同了己方的历史,文化,以及制度的优越性。

辛志明写完以后看了看,一篇近万字的陈述,这已经足以将意思形态之争的重要性表达出来。

有了这个东西,希望到时候能够让国家早点认识到意识形态之争的重要性。

希望能够少一些崇洋媚外的知识分子,商人,官员。

希望让更多的人能够坚信,我们终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因为我们的意识形态,经历过五千年的洗礼,是最坚固和优秀的意识形态,在这颗蓝色星球。

五千年,这么久远的历史使得我们有走下去的勇气。

自盘古开天,三皇定国,五帝开疆。

凡国之大事,男当在祀与戎泯躯祭国,即聚骨成丘,溢血江河,亦不可辱国之土,丧国之疆。

士,披肝沥胆。将,寄身刀锋。帅,血染征袍。王,执辉利刃。

吾等无长幼尊卑,无先后贵贱,必同心竭力,倾黄河之水,决东海之波,征胡虏之地,剿倭奴之穴,讨欺汝之寇,伐蛮夷之戮。遂沧海横流,儿立身无愧。

写完以后,看着这分论述,从办公桌里掏出一份密封袋,将其放入其中。

然后将其放进抽屉当中。

看了看墙上的钟表,已经是凌晨两点了,写了五个小时,腰酸背痛,手也很累,辛志明便回到了休息室躺下。

等到以后有机会了,或者自己的身份地位上升之后,这份东西就能够上交了。

毕竟在这份论述当中,没有什么敏感的东西,加上这篇里边暗示的双方跟国家关系都不是很好,这就是政治正确,没人能够有有疑问。

沉沉睡去,到了八点左右,下班回家。

毕竟值夜班的第二天休班,对于辛志明来说相当于放了一天假。

回到四合院,发现这个点院子里的人大部分都上班去了,只有没工作的和一群大妈坐在院子当中。

大妈们坐在一堆糊火柴盒,糊好了以后可以拿到居委会。

一个人一天也能挣两毛钱对于这些大妈来说。

一个月下来虽然不多,但是还是能略微改善家里的生活水平。

只是在这群大妈当中没有贾张氏,贾张氏正坐在旁边和另外一群大妈聊天。

另外这群大妈都是家里条件比较好的,比如一大妈,家里不缺那点糊火柴盒的收入。

贾张氏之所以跟这群大妈在一起,不是因为她家里不需要这点火柴盒的收入,纯粹是因为贾张氏根本就没干过活。

从年轻时就娇生惯养,后来养成了好吃懒做的的坏习惯。

只要别人一劝她糊火柴盒补贴家用,她就会说儿媳妇心疼她不让她干。

而她的儿媳妇秦淮茹劝她去糊火柴盒的时候,她就会说秦淮茹不孝,

拿出那个死了的儿子的遗像苦恼,秦淮茹也不再敢劝。

这些都是辛志明跟傻柱喝酒的时候听傻柱说的。

傻柱是听秦淮茹说的。

毕竟在这个故事当中,秦淮茹是那个可怜人,一人承担家庭重担,还有个讨人厌的婆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