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看着三人殷切的目光:
“每人十两银子,银子。”
“是。”
花云从怀中掏出六枚五两的银锭。
看起来非常喜人。
他把银子放在桌子中间:“此钱不许拿去赌嫖,要不然我回来找你们要。”
“啊,好好好。”
三人看着这笔意外横财,激动都站起来了。
这可是十两银子啊。
灾荒之年卖一个孩子也不过四五两,一亩田才几两银子。
朱标脑海中回忆出胡之栋这张脸。
是时候要处理这个人了。
不过目前要解决的还是吴淞江的事情。
吴淞江也就是后世的苏州河。
更是上海的母亲河。
在这条大江的南岸孕育了距今五千年的崧泽文化。而上海历史中的“沪渎”其实就是苏州河上的渔民和捕鱼工具。
吴淞江是太湖下游的主要入海水道,是上海地区最大的河流。
吴淞江的繁荣与衰落极大的影响了上海地区城镇的形成。
唐代的吴淞江烟波浩渺,宽20里,外洋及内地的船舶进出频繁,云集于大港青龙镇。
吴淞江曾经孕育了数千年大半个古上海。
从宋元年间开始,吴淞江逐渐收窄,至元朝中后期吴淞江的淤塞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这是因为太湖东部西低东高的地势、太湖水东流时携带泥沙的堆积,以及海洋潮汐的三重作用,吴淞江的泥沙淤积现象尤为严重。
于是治理吴淞江成为地区水利的首要任务。
元代水利专家任仁发沿吴淞江修建了一系列水闸。
不过没啥吊用,因为这条河压根就不是水闸能管的了的。
太湖的水需要排泄。
就像你去撒尿,需要找个厕所排泄。
而不绑起来。
最后憋急了,不还是喷洒出来吗。
而且宋元两代朝廷为了扩大航道和水路,都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疏浚吴淞江。
然而,这时候地理环境遭到了破坏,是不可逆转的事情。
谁来疏通都没用了。
这条河就像个破车一样,经不起再修了。
只能换车。
换该怎么换,古人又不知道。
到了明代,经过无数次疏浚工程的吴淞江情况进一步恶化,下游几乎淤成平地。
最终还是五朝名臣户部尚书夏元吉采用了开凿黄浦江来疏解吴淞江水患的方法,百余年间上海的水系经历九次大规模疏浚。
最终找到了排泄的出口。
从此以后,黄浦江成为太湖下游唯一的大河,吴淞江改道从今外白渡桥处引向黄浦江,吴淞江成了一条波澜不惊的内河,成为黄浦江的一条支流,形成今天的格局。
吴淞江和黄浦江就这样完成了一次干流变支流的的位置更换,吴淞口从是苏州河的出海口随之变成黄浦江的出海口,黄浦江取而代之成为上海的母亲河。
但是这只是明初。
而且是替换,人们的传统理念中,吴淞江仍然是干流,黄浦江是支流。
到了嘉靖年间,这条河又堵塞了。
堵的一年比一年严重。
这时候决定上海人命运的超级大英雄出来了。
上海除了感谢夏原吉,还有海瑞。
历史上有名的大清官海瑞。
没有这个人,上海如今就登不上中国的顶级城市舞台。
苏州河年年堵塞,发水,很多船只压根就过不了。
这条河从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就开始修理一直修到了明朝
在永乐时期,主持国政的尚书夏元吉当时大学士还只是国务院秘书长,文臣的领袖是曾经同时兼管户部、礼部、兵部和都察院的夏元吉,就已经开始主持疏通苏州河。
带领二三十万民夫,相当于半个省的男人都去修河了。
结果干了两三年,还不如之前。
并不是夏元吉不懂治水。
而是他没有看出问题所在。
就比如我们观念中的一加一等于二。
他虽然等于二。
可是放在数学怪才手里,这个一加一能写出几十万的公式。
最终等于二。
不光是洪涝灾害,淤塞也导致了太湖流域向长江的航线变成了肠梗阻,在一些季节甚至连半米吃水以内的内河小船都无法通行。
等于说你驾驶个小鱼船都过不去。
堵成这个样子,可想而知那些靠水吃饭的人心情怎么样了。
更别提那些装货物和粮食吃水的大船了。
这样的情况下,长江下游地区的工商业发展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实际上吴淞江问题一直都很明白的摆在面前,明朝对吴淞江组织了十几次大规模的疏浚工作。
每次都是十几万民工上阵,花了无数的银子,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一点鸡毛用没有。
因为人们的理念错了,都以为吴淞江才是太湖入长江的干流,而当时的黄浦江只是支流,拼命的在吴淞江上修河。
就像去城市打工,都认为走高速才是硬道理。
实际上中国不光有高速,还有高铁。
当海瑞担任巡抚后,这一年又他娘的堵了。
有经验的民夫已经开始做准备干粮出发了,官员上报朝廷。
朝廷拨款,然后组织修河。
然后第二年接着堵。
随后第二年接着赚朝廷的羊毛。
可海瑞不一样,他本来就与别人的思维不同。
自古以来能留下名字的,他们的思想就与旁人不同。
他沿着吴淞江和黄浦江各转悠了一圈,又看了看地图。
才发现。
他娘的吴淞江只是支流,黄浦江才是干流。
以前人们都搞反了,都以为吴淞江是干流,黄浦江是支流。
结果自然很简单,一万多人,两个多月。
就彻底解决了困扰上海上千年的问题,至今黄浦江没有发过洪水,和堵塞。
上海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海瑞和徐光启,从一个普通的小县城变成国际大都市也算是个奇迹。
因为在以前,太仓才是国际大都市。
而上海靠边站着去。
说完话,日头已经开始下落,三人千恩万谢的离开了。
这时候下人匆匆来报,说是王观求见。
苏州出了要紧的大事情。
话还没有说完,便看到王观率领着一位年轻人火急火燎的跑了过来。
“殿下不好了,嘉定,上海大水漫灌,死伤无数,已经有不少难民往这里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