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章 张良计,过墙梯。(1 / 1)参差十万人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麓书院如今有七宫,每一宫的宫主都是当世大儒,宫中所授的课业也不尽相同。

据说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宫不宫的,只是大儒们在招收弟子之后授课的地方相对固定。

于是一些弟子私底下便以授课之处的地名来自称,或称呼其他大儒的弟子。

久而久之,书院也认可了这种称呼的形式,但凡有大儒愿意收徒,选择了一处宫殿作为授课地点后,便以某某宫为名。

苏羽以前还疑惑,为啥教书育人的书院里的建筑地名要叫某某宫。

不过在听秋筠说起书院的来历之后,倒是清楚了。

这显然是沿用了长生殿时期的一些宫殿名。

而眼前这秉笔宫,宫主便是大儒何永丰。

南麓书院,或者说前身的长生殿,是一个规模大到难以想象的建筑群。

秉笔宫虽然只是其中不起眼的一处,可规模却也极大。

至少苏羽印象里的那个故宫,肯定是没有眼前的秉笔宫大的。

秉笔宫的宫门前是一个小湖,湖边有供游人休憩赏景的廊桥。

与推演中的情况差不多,此时廊桥上有许多穿着儒衫,书生模样的人正在焦急的等待着。

里面不少人苏羽甚至都能叫上名字。

这些全都是何永丰的记名弟子,也就是人均花了三千两找成功学导师听课的冤种。

此时落第了,许多人自然就想着来找这位名义上的师傅,看能不能走点门路,搞个一官半职的。

若是成了,那些银两倒是也不算白费。

不过他们基本上都成不了就是了。

毕竟人家何永丰当时招这些记名弟子的时候可没说毕业包分配工作。

大部分人当初来这里当个记名弟子,除了想聆听一下大儒教诲,看看能不能给脑袋开开光之外。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如今大炎的官场极为混乱,科举舞弊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若是没什么背景的读书人,考官一句话便可以把试卷上的名字换成某个权贵子弟。

而进书院走了一遍自然就不一样了。

记名弟子名义上也是书院弟子。

若是自己没本事考不上,那自然是没什么好说的。

可若是考的没问题,却因为官场上的原因受到了某些不公的待遇落榜。

那么这个南麓书院记名弟子的名头,可就有用了。

这等于是在打书院的脸,一旦闹出这种事情,书院不可能不管的。

因此,书院弟子的名头,对于这些参加科考的读书人而言,还是一种保障。

这也是为什么苏季砸锅卖铁也要送苏羽来书院镀金的原因。

也是绝大部分记名弟子愿意花这么多钱的原因。

本质上就是你花钱,书院保证舞弊的受害者不会是你。

大家心知肚明,你情我愿的事情。

三千两银子,送给官场上那些足以影响科考结果的大员,人家还以为你在打发叫花子。

而只要三千两,书院就愿意保你一手,还有大儒给你上课。

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南麓书院已经相当厚道了。

现在自己没考上,却还想借着这层关系来书院找门路,何永丰不愿意见其实也很正常。

……

苏羽来到这里之后,倒是没有跟其他人一样焦急的上蹿下跳,各种商量对策。

有熟人上来攀谈,他也只是礼貌性的应付了一下。

随后便坐在廊桥的长椅上闭目养神。

等待着何永丰出题。

等了差不多快两个时辰,眼看着暮色将至。

廊桥里的人不仅没有少,反而越聚越多。

秉笔宫中的何永丰也终于是有些不耐烦了。

如模拟器中模拟出来的结果一样,他派人出来传话,声称自己正在与好友赏菊,近日不便见客。

可见众人等的辛苦,念在师生一场上,他便以菊为题,让众人在天黑之前赋诗一首。

若是能够入眼,便可进去见他。

然而廊桥中的一众学子在听到要赋诗才能进之后,顿时一阵哗然。

“赋诗?这这这,仓促之间,如何能写出精妙诗词来?”

“眼看还有半个时辰就要天黑了,区区半个时辰,这如何赋诗?”

“何师这也太难为人了。”

然而,面对众人的抱怨,带着一众仆役出来传话的书童脸上却没有丝毫波澜。

淡定的依次给众人分发笔墨纸砚。

苏羽见他似乎一点都不意外,也丝毫不怯场的样子,眉头挑了挑。

这看着怎么对流程这么熟悉呢?

待到这唇红齿白的可爱书童给自己分发笔墨的时候,他一边接过这些东西,一边有些好奇的问道:

“往年何师也是这般让人赋诗吗?”

书童诧异的看了他一眼,随即笑了笑,没有说话。

算是默认了。

这些人没考上功名,又亏了钱财,不甘心如此,便想借着大儒爱惜羽毛的毛病,来这里碰碰运气,看能不能走个后门。

毕竟怎么说也算是师生一场,若是一点机会也不给,未免也太过于不近人情。

而何永丰的解决办法就是出题让他们写诗。

机会给你了,写吧。

什么?写不来?

你几把连首诗都写不来,这水平还想当官啊?快特么拉倒吧!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了属于是。”

见书童转而去忙着给别人发东西的样子,苏羽失笑着摇了摇头。

看了眼面前的文房四宝,当即从湖里弄了点水研墨,随后想都没想,提笔便写。

待到书童终于发完了笔墨纸砚,路过苏羽身边准备去廊桥外等待的时候。

却见苏羽懒洋洋的伸手拦住了他的去路,手上夹着的宣纸,已然写满了蝇头小楷:

“喏,写好了。”

书童一愣,随即震惊的看了眼苏羽,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默默的点了点头,小心的将墨迹未干的宣纸接了过去。

从头到尾都没有说一句话。

“你……不会说话?”苏羽憋了好一会儿,还是忍不住问道。

刚转过身去的书童脚步一顿,随即回头白了他一眼,用清脆的声音道:

“你才不会说话呢!”

说着,便头也不回的拿着苏羽的诗,小跑进了秉笔宫中。

就在此时,湖对岸的石阶上。

专门换上了一身女款儒衫的秋筠有些匆忙的赶到了这里,看着廊桥上乱糟糟的那些学子,不由得松了口气。

不过她一开口,便是与她那一身书卷气极其不符的粗鄙之语:

“他娘的,借钱借了一下午,差点误了老娘大事。”

“还好还好,看样子何永丰那老东西好像还没出题,再晚点来,以那小子的文采,搞不好他还真能临时赋诗过了这关,到时候可就难办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