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哪敢贪天之功,赶紧解释,所有工作都离不开县尊的支持和县尉大人的帮忙,最应该谢的是县尊,而不是主簿。
众人又对李天宝一番感恩戴德。
郝昭终于找到缝隙,拱手道:“主簿大人以冰造屋,简直神乎其技,郝某大开眼界,大开眼界啊!”
郭威心道,幸好我爱看电视,当下谦虚道:“县尉大人,这不算什么,不是县尉大人鼎力帮助,也没有这冰屋。”
李天宝看不下去俩人相互吹捧了,道“你俩怎么还以官职相称,依我看,早该互称表字。”
郭威、郝昭闻言都是一愣。郭威是因为敬重郝昭,才以官职相称,以显郑重。因为郭威后来想起郝昭乃是历史名人,再过三十来年,诸葛亮会帅军北伐,有一次魏军准备不足,郝昭作为魏将独守孤城二十余天,扛住了诸葛亮的日夜轮番攻打,实属守城奇才,且意志坚韧不拔。可以说是郭威在三国遇到的第一位名将,但毕竟郝昭在后世没那么大名气,可笑郭威第一次遇到还英雄相见不相识。
郝昭也是同样的原因,自认识以来,郭威奇谋妙计,神鬼莫测:献火烧长社之计,敌我双方,天气地理,尽皆算到;言雪花落地,父女相聚,又分毫不差;更兼以冰雪造屋,岂是人力可为?如此种种,郝昭对郭威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没想到两人客气的过了头,连李天宝也看不下去了。当下两人哈哈一笑:
“伯道!”
“石串!”
……
郭威跟李天宝昨日在县衙已经初步制定了简单的策略,又跟郝昭商议了一下,就实行了:
第一,发放木筹,让众人凭木筹领粥;
第二,所有人登记造册,方便管理;
第三,把众人中青壮挑出来,每6人一队,共挑了37队,每队选出一个带头的;
第四,调拨吏员管理这37队,每人管5队,调了8名吏员,由李胜管理这8名吏员。
李天宝讲了几句话,首先保证了让众人人人足食,不使一个人饿着;又宣布了县里采买的布匹,多则半月,少则十天就能抵达,到时给众人发放布匹,赶制冬衣,不使一人冻着;最后又动员众人中的壮丁,跟县里的匠人们一起搭棚造屋,不使一人居无定所。
众人尽皆欢呼,无有一人不感恩戴德。
名不正则言不顺,郭威请示了李天宝后提拔李胜做了工书,李胜喜不自禁,赌咒发誓自己一定好好干,不辜负县尊和主簿大人的期望。
郭威要对李胜面授机宜,还没开口,李胜激动道:“主簿大人于小人真如再生父母一般,如果大人不嫌弃,我愿拜大人为义父!”说罢,就要拜下。
郭威心道我才二十多,这都哪跟哪,一言不合就要拜义父,你是吕布啊。赶紧扶住他,不让拜下。
李胜一脸失望,道:“看来大人跟小人竟没有父子缘分!”
是没有。郭威也不纠缠了,直接给他提了工作要求:首先青壮们要协调好,有纠纷及时处理,勿使小事坐大,不好处理;其次其他老弱妇孺也别让他们闲着,没事织织席,编编草鞋之类的,刘备那个糙汉都能做,别人没理由不能做,而且做的不好也比没有好;再次众人的住所要保持卫生,于下风处专门修建厕所,如果听到有人随地大小便的消息,便为李胜是问;现在正值冬季,倒不怕疫病,但是也要防范,棚子屋子造好后要撒上生石灰……
郭威提了不少要求,李胜一直哈着腰点头聆听。
“这些要求能做到吗?”
“回大人,能!”
“你把我刚才提的要求复述一下。”
李胜也不拖拉,开始复述,郭威认真听了一遍,居然一个都没遗漏。这小子是个人才啊。
郭威也不吝啬夸奖,让李胜好好干,干好了还有奖赏。
李胜又是一番赌咒发誓。
郭威摆摆手让他滚蛋,就去找李天宝了。
李天宝正跟郝昭一起讨论着什么,见郭威来了,都望向他。
郭威道:“李胜这小子是个人才,这里的事情可以交给他。”
李天宝道:“石串的眼光,我是相信的。现在咱们三人讨论下怎么征兵吧,这是眼下最重要的事。”
郝昭早就有话想说,也不藏着掖着了,道:“眼瞎最困难的是缺少人手,我县尉署本身人手不足,现在大半人手都在此地维持秩序,剩下的要维持本县治安,别的什么也干不了了。”
李天宝也道:“我县衙的一百多衙役,三十人被石串调去北仓库,处理买粮事宜,剩下的人三班六房一分,也没几个人了,现在顶多能抽出10余人。可是我县一万八千余百姓,分散在100多个村落里,挨个去征兵,恐怕耗时日久。”
郭威一听,恍然大悟,自己根本没想过人手不足的问题,因为郭威没想过征兵。
中国唐代以前,都是实行征兵制,国家的每一个百姓都有义务当兵,一纸文书容不得你拒绝,你就带着干粮乖乖来报到就行了。秦朝时,不止要自备粮食,甚至要自备衣甲武器,后世著名的“黑夫木牍”就是秦朝时期的士兵“黑夫”和“惊”写给家里的家书,两人不约而同的写到,快寄钱来,我们要扯布做衣服,再不寄钱要出人命了,急急急!可见秦国是完全没有给士兵准备衣服的,士兵服役时间过长,换季的衣服也要士兵自己掏钱扯布来做。
郭威一开始想的就是募兵,所以不可能人手不足。
当下郭威微微一笑,道:“县尊、伯道,我有一计,可迅速完成招兵。”
李天宝、郝昭对视一眼,不约而同道:“何计?”
郭威只恨没有一把鹅毛扇,不扇一扇浑身不得劲儿,微笑道:“我能有什么计策,县尊和伯道不妨猜上一猜。”
李天宝最烦猜谜了,因为他很不擅长这个,闻言也不说话了,就让郝昭去猜,郝昭这小子还是很有潜力的,县尊大人很看好他。
郝昭想了一会儿,不确定道:“莫非,石串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