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五章 勤王,晋楚相争(1 / 1)君子以懿文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晋文公元年,白国一百三十五年(公元前636年)

晋文公继位后修明政务,向百姓广施恩惠。奖赏跟随他一起流亡的人以及有功的大臣,功劳大的赏赐城邑,功劳小的授予爵位。很快晋国的局势就被晋文公稳定了下来。

周王室,洛邑

经过齐桓公调停的王子带盗嫂事发,周襄王气急之下与王子带火并,王子带兵败逃跑,又跑到狄人那里联合狄人攻洛,周军大败,周襄王逃居于郑国的汜,并告难于诸侯:

“告天下诸侯书

今有王子带,寡人之胞弟也,忤逆天子是为不忠,色淫兄嫂是为不义,勾结外戎是为不仁,罔顾誓约是为不信。此不忠不义不仁不信之徒,妄为宗室子弟,天下姬姓诸侯可共击之。

烟起洛邑,天子独木难支,故狩猎于郑,幸得郑公护卫左右,得以免受戎狄之辱,但防守有余,进攻不足,此为天子之威仪乎?天子乃天下共主,诸夏之人该尊之护之,今戎狄乱我中原,害我诸夏百姓,掠我周朝财物,此不有罪与天下,有罪与诸侯乎?

寡人闻家犬不可有咬人之心,若有,应尽快除之,今日咬人,他日岂不有人会葬身犬腹?天子是姬姓大宗,诸侯为小宗,昔日周公成王大封宗亲,不正是为今日之事?大小宗俱出于文王,血溶于水且浓于水,躯干受损于枝叶何利哉?

今寡人居于汜,望各诸侯不吝兵车前来勤王,寡人定翘首以盼,设宴以待。寡人有言在先,先到之诸侯,必有重赏,封地财帛,寡人岂可吝惜。”

秦国

秦穆公看着手上的《告天下诸侯书》,问百里奚道:“百里相,我该怎么办呢?”

百里奚说:“君上有争霸天下之心乎?”

“当然!”

“那君上现在就可起刀兵了,欲争霸天下,必先称霸中原,欲称霸中原,必先扬名于中原,欲扬名中原,必先有强大的国家实力,欲国家强大,必有明君贤才。如今君上五有其二,现在正是我们名扬天下的时候啊!

如今还有比勤王救驾还要大的名声吗?”

秦穆公听完高兴道:“哈哈,我秦国的强大从我任好始。”

说完就下令出兵洛邑。

晋国

晋文公也得到了《告天下诸侯书》,正与亲信商议对策。

赵衰说:“争夺霸权最好的方法就是拥护周天子,周王室与晋国同为姬姓,如果晋国不抢先护送周天子回京而落在秦国之后,天下会如何看我晋国?

君上既有称霸之心,如若不做,我们将来还能在天下发号施令吗?因此今天尊敬周天子就是晋国接下来称霸的资本。”

晋文公采纳了赵衰的建议,立马带兵前往勤王。晋国毕竟比秦国更近,因此晋国很快就接到了周襄王,并带着周襄王返回洛邑。

四月,晋文公协助周襄王杀死了王子带。周襄王大为感动,把京畿的阳樊、温、原、攒矛等南阳八邑赠给晋国。这样,王畿之北皆为晋土,周王室再也不会遭受狄人的侵犯了,狄人侵犯周王室一定会经过晋国的领土。

晋文公在接纳南阳八邑的过程中,贯彻“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十分注意人心的归附。从此,晋国在太行山之南的王畿有了自己的封地,使晋国挺进中原,争霸天下,有了桥头堡的阵地。

秦国

“可恶,就差一步,被重耳抢先了。”秦穆公惋惜的说

“君上不必气馁,这次既然晋国抢先一步,那就趁此时间我们好好修理一下国政,常人说:君子待时而动,国家也是这样啊!”百里奚安慰道。

楚成王三十九年,晋文公四年,白国一百三十八年

自从楚成王继位后,楚国不断扩张土地,不断攻灭小国和蛮夷,楚国的土地已经扩张到了千里,是当今天下土地最广的诸侯国了。

三十三年时,宋国的宋襄公想要举行盟会,以此来效法齐桓公称霸,召楚成王参加。楚成王感觉受到了侮辱,发怒说:“竟敢召我去,我会以好的态度去参加盟会的,然后借机攻打他,羞辱他。”

于是出发到达了盂地,在盟会之后,楚成王突然发难,果真俘获了宋襄公,并把他带到了楚国,以此来侮辱宋襄公,不过很快又把他送了回去。

第二年,楚成王又攻击宋国,在泓水击败了宋军,并射伤了宋襄公,不久之后宋襄公便因箭伤发病而死。

三十五年时,晋国公子重耳路过楚国前往秦国,楚成王以招待诸侯的礼节宴请了重耳,并且馈赠他很多礼物,还派兵送他前往秦国。

今年,鲁僖公前来请求楚国派兵攻打齐国,楚成王派申侯领兵攻打齐国,并夺取了谷邑,并将齐桓公的儿子雍安置在了谷地。之后齐桓公的七个儿子全都逃奔到了楚国,而楚成王把他们全都封为大夫。

夏季,楚国又出兵讨伐宋国,宋国自知不能抵抗,于是派公孙固向晋国告急求援。公孙固见到晋文公便说:“晋公可还记得宋国是如何对待您的?当年您在列国游学,行至宋国,车辆马匹皆毁,是襄公认为您是仁德之人,有君子之风,故而送您良马香车。

如今宋国有难,您报答恩人,进而称霸天下的时机就在今天了,宋国也是诸夏后裔,您救了我们,当您要称霸天下时,难道我宋国不会支持您吗?”

这时狐偃说:“楚国刚刚占有曹国,而且初次与卫国通婚,假如攻打曹国、卫国,楚国一定救援,那么宋国就得到解脱了。”于是晋文公决定出兵,先讨伐楚国的同盟曹、卫。

原本卫国是白国的盟国,有几代互为联姻,可是卫国到了后面,诸公子是越来越差,不仅才能差,品德也有瑕疵,导致白氏宗女不愿远嫁卫国,故而卫白之间的联姻断了。但是白国在卫国的影响力还是十分深厚的,经常有卫国人前往白国求学。

晋文公五年,白国一百三十九年

晋文公以荀林父为御戎、魏犨为车右,率领晋军八百乘南下就宋。

冬季十二月,晋兵首先占领了太行山以东的地方,并将原邑封给了赵衰。

在讨伐曹国时,他向卫国借路,卫成公不答应。晋军只好迂回从南渡过黄河攻打曹国,讨伐卫国。正月,晋军攻下五鹿。

二月,重耳与齐昭公在敛盂结盟,秦穆公也派了将军带兵来参加。这时,卫成公见晋大军压境,而晋、齐又结为盟好,还有秦军助阵,感到害怕了,于是请求参加结盟,但是晋文公不答应。

卫成公转而又想与楚国结盟,结果卫国人反对,并把卫成公赶出卫国,想以此讨好晋国,换得晋军不打卫国。于是卫成公住在襄牛,公子买在卫国防守。楚国来救援卫国,但是被卫国拒之门外,怒而攻城,但未能取胜,不得不退兵。最后晋军不战而得卫国。

三月,晋军南下攻曹,丙午日,晋军攻入曹都。

晋军攻击曹、卫,本欲引诱楚军北上,坐收以逸待劳之功。但楚军并不上钩,而不断猛攻宋国,宋国再次向晋军告急。晋文公想救宋,就应攻打楚国,又因为楚国曾对自己有恩,晋文公便不想攻楚,可宋国也对晋国有恩,如若不救,必会失宋,以至于陷于战略被动地位,晋文公为此举棋不定。

这时,先轸说:“君上,我们可以分割曹国、卫国的土地给宋国,楚国便会急于营救曹国、卫国,如此一来,楚国就会解除对宋国的包围了。”

晋文公听取了先轸的意见,楚成王真的率军离开了宋国。

楚将子玉骄傲自负,反对楚成王撤军,坚请与晋一战。子玉说:

“君上,您对待晋公仁义至厚,不仅以诸侯之礼待他,还派兵送他出境,这是何等的大恩啊!如今他明知楚国与曹、卫两国关系好却有意讨伐它们,这是轻视您,以及背弃仁义的举动,天下人一定不会帮助他,这正是讨伐他的时候啊,这时我们攻打他,就是白公也不能说什么,我实在不知道您在忧虑什么?”

楚成王说:“重耳在外逃亡了十八年,受困受苦的时间太久了,如今终于返回晋国。因他尝尽了艰难险阻,因此他就能正确对待百姓,这是毋庸置疑的,这是上天为他的开路啊,他是不可阻挡的啊!”

子玉坚持请战说:“我不敢说这次一定能取得胜利,只希望因此能封住那些进谗言之人的口。”楚成王十分生气,给了他很少的兵力。

子玉决定先激怒晋文公,以让他作出失礼之举,这样和晋军之战,才能更好地战胜。于是派宛春告诉晋文公说:“请您恢复卫侯的君位并归还曹国的土地,这样我也会解除对宋国的包围。”

大夫咎犯说:“子玉太无礼了!”

先轸却说:“能使人心安定就能称之为有礼。如果楚国的一句话能够使三个国家安定,可是您的一句话却能使这三個国家灭亡,那么就是我们无礼。

而如果我们不答应楚国,那就是放弃了宋国。不如暗中答应恢复曹侯、卫侯的地位,让他们与楚断交,以此来引诱楚国,同时扣留宛春以激怒楚国,等战事发生后再另想其他的计谋。”

晋文公于是就把宛春扣押在了卫国,并且私下答应恢复曹国、卫国。曹国、卫国于是与楚国绝交了。子玉听后非常生气,率军攻打晋军,晋军不断后退。

这时晋国的将士都对晋文公不断下令撤退感到疑惑不解,于是派了一个军吏请求询问原因。晋文公说:“从前我在楚国时,曾与楚成王有过约定,交战时晋军会向后撤退三舍之地,我怎么能背弃自己的承诺呢?”

晋军都知道后退的原因,原来不是晋公畏战,而是为了报恩,于是将士们虽然不断后退,但是士气却越发高昂。因为楚军已经在外征战很久了,都想撤退回家,可是子玉不答应。

四月戊辰日,宋成公、齐将、秦将以及晋侯在城濮驻扎。

己巳日,与楚军交战,楚军被打败,子玉带领残兵逃走了。

甲午日,晋军班师回到衡雍,在践土为周襄王修建了宫殿。郑国也曾帮助过楚军,如今楚军战败了,郑国很是惧怕,于是派使者向晋文公请求结盟。晋文公同意了,于是与郑公订立了盟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