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二章 楚王围宋,白氏出手(1 / 1)君子以懿文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庄王十八年,白国一百七十五年

齐顷公下令攻伐自恃有晋国撑腰的莒国,目的是为了摆脱晋国的霸权。而后齐顷公为瓦解晋国东方的战略碉堡鲁国,加大对鲁国联络。

此时鲁国三桓季孙、叔孙、孟孙夺得鲁国军政大权,分别与晋国卿大夫建立起较为牢固的跨国联盟。鲁宣公及东门氏认为应当在晋国霸业一片迷茫之时,积极联络齐国当权派以作为对抗三桓的资本。于是鲁宣公与齐顷公,一拍即合。

楚庄王十九年,白国一百七十六年

晋、楚争霸中原,争夺宋国是主要目标,宋之臣服与否,也是称霸的重要标志。昔日楚成王败于宋,齐桓公称霸中原;楚穆王屯田于宋国的孟诸,亦有实霸中原的标帜。

故楚庄王平定群蛮百濮后,即于楚庄王六年,与晋争夺宋国,于北林大败晋军。第二年,楚国又命郑伐宋,战于大棘,宋军又败,宋被迫筑城。其后,楚庄王重点打击陈、郑,对宋暂置一旁,宋则坚定附晋。

楚庄王为了彻底降服宋国,在邲之战后,把矛头指向了宋国。去年的攻宋只是教训性的,如今做好了准备但是苦于没有借口,这时伍参出主意说:

“君上,不如派遣一个和宋国有怨的人去齐国聘问,经过宋国时不要向宋国借路,依照宋人的性格一定会扣留下来,甚至杀了他,如此,君上不就有出兵的借口了吗?”

楚庄王听后有些犹豫,不过为了霸业还是狠心答应了下来,随后招来申舟,让他去齐国聘问,对他说:“不要向宋国借路。”又派遣公子冯去晋国聘问,也不向郑国借路。也借此试探郑国。

申舟自知因为在孟诸之役中得罪了宋国,最后的下场一定不会好,于是说:“郑国人明白懂事,宋国人昏聩糊涂,去晋国的使者不会被伤害,但我我却一定会被杀死,可怜我的妻儿父母啊!这么早就没有丈夫阿父和儿子啊!”

楚庄王说:“如果宋国真的杀了你,寡人一定会出兵去攻打他,以此为你报仇,另外你要有什么要求寡人一概同意。”

申舟见此立马将自己的儿子申犀引见给楚庄王,然后郑重的对着闭着眼睛一动不动的楚庄王行了一礼,然后转身出行了。等申舟的身影远去后,楚庄王才敢睁开眼睛,复杂的看向门外,一口叹息声回荡在宫殿内。

等到申舟到了宋国,宋国人果然拦住他不让通过。申舟见状立刻呵斥道:“让开,我是奉楚王之命出使齐国的使者,尔等蕞尔小国安敢阻挡大国使者的道路,还不快快让开,不然等我天兵一到,定叫尔等小国灰飞烟灭!”

带头的宋国将领果然十分生气,不过有些忌惮楚国的实力,并没有下一步动作,只是愣愣的挡住申舟的去路。申舟见状冷笑着嘲讽道:

“哼哼!既然惧怕我国的实力如何还不让开?难道是为了保护你们国家那点微不足道的遮羞纱吗?还不让开?尔等可曾听闻乖犬不挡道路?”

这时,宋国的华元说:“经过我国国境却不借路,这是把我国当作他们的属县;路过他国却出言不逊,这是把我国当成他们的属下。把我们当作他们的属县,就等于是亡国;把我们当作他们的属下,这难道不是羞辱吗?

杀死他们的使者,他们一定会来攻打我们,攻打我国的结果也是亡国。反正都一样是亡国,难道我们还要忍受他们的羞辱吗?”说完上前一剑将申舟杀了。

楚庄王听说使者被杀,勃然大怒,随后拂袖而起,往外便走,侍从追着送鞋给他,到前庭才赶上给庄王穿上;送剑的追到寝宫门外才送上;备车的追到蒲胥市才让庄王坐上车。

楚庄王尽起三军,很快就将宋国团团包围,宋国君臣惊恐,派乐婴齐赴晋告急求救。晋景公本想派兵救援,这时伯宗说:

“君上万万不可啊。古人有句话说:‘鞭子虽长,但够不到马肚子。’楚国现在兵精粮足,国内贤臣猛将如过江之鲫,这是上天正保佑着楚国啊,不能和他争斗。

晋国虽然强大,但是邲之战后,我国实力大损,比楚国还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国内令出多门,这也是上天的安排啊,难道我们能违背天意吗?

谚语说:‘高低上下,都在心里。’河流湖泊里容纳污泥浊水,山林草野中隐藏着毒虫长蛇,美玉上隐匿着斑点,国君必须要忍受耻辱,这是上天的常道啊,楚国总有衰落的时候,君上还是等待着吧!”

晋景公听后停止发兵,同时为了不让宋国投降过快,派了解扬到宋国去,说:“晋军已经倾国而出,就快要到达了。你们一定要坚持住”

还说:“晋国支援了很多兵器和粮食,就在路上,只要挺过这段时间,等到晋兵一到,宋国很快就会恢复过来的。”叫宋国不要投降楚国。

宋国君臣认为凭借城防之力以及晋国的援助很有底气,听后果断答应说:“绝对不会投降楚国的。”

这边楚庄王看宋都城墙晋国华元的加筑,是又高又硬,感觉无处下手,于是下令包围,不能让一颗粮食进入宋都。

楚庄王二十年,白国一百七十七年

五月

楚军已经围困宋都前后快九个月了,宋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甚至都已经有人易子而食,这时,城中有一对爷孙见此情况马上请求面见宋公,说:

“如今都要将近九個月了,晋军还没到,我想应该是到不了了,如今城中已经有易子而食的情况出现,宋公难道无动于衷吗?”

宋公听说国人已经开始易子而食了,都不和自己说要投降,哭着说:“只要能够让楚王撤军,保存我这一城百姓,什么条件我都答应。”

老者说:“什么条件都行吗?”

“什么条件都行!”

老者点了点头,说:“那好,我就为这一城百姓为你宋国走这一程,还请照顾好我这孙儿,另外你们需要派一个说话能算数的人和我同行。”

随后宋公派了华元与老者同行。

两人从城墙吊下去,很快就来到楚军门口,楚军将士呵斥道:“什么人?”

老者作揖回道:“楚国令尹孙叔敖故人前来拜访!”

孙叔敖营帐,孙叔敖见到了老者,作揖后问道:“前辈别来无恙?”

老者回礼道:“多谢关心,不过今天我是为宋国而来!”

孙叔敖有些难做,老者取下额头上的白布,露出那一抹神印。

“你是白氏子?”

老者微微笑道:“正是,莪是当代白公的三弟白德,原本我是并不愿参与到楚宋之间的战争的,这也不合白氏誓言,不过为了宋都百姓,我不得不来。”

“宋都怎么了?”

“令尹可知,宋都之中已然出现易子相食的情况,这已经不再是诸侯之间的战争了,已经是消灭国人的屠杀了啊!”

孙叔敖虽然很难受,但是也不该做主,白德继续说:“如今楚军已然围困九个月之久,就算楚国的千里国土都是良田,恐怕也供给不了三军长时间在外征战吧?”

孙叔敖也没办法隐瞒了,说:“不瞒您说,我楚军也剩不了多少的军粮了啊!”

白德说:“楚国这次的目的是降服宋国而不是消灭宋国对吗?如今宋公托我给诸位说,他愿意投降,你们目的不是已经达到了吗?

如果你们还要围困,除了得到一座占据不了的死城,获得被列国可以随意讨伐的恶名,还能有什么利的地方呢?而且我已经去信回白国了,如果你们还是不撤军,十日之内,白军必到。我想就算是天下诸侯也不能说我白国的这次的出兵不道义吧!”

孙叔敖仔细思量后决定同意白德的提议,于是带着白德和华元前往面见楚庄王,楚庄王听完后也是担心军卒久在国外,国内田地无人耕种,势必荒芜,酿成来年粮灾。认为再围困下去,也无利可图,反而还会有害处,也就同意和宋国议和。

很快,楚庄王和宋公筑台盟约,约定宋国以华元为质,楚国释围罢兵而回。

在班师的路上,楚庄王对着孙叔敖说:“白德是个真正的君子啊!有礼有节,有德有仁,另外还不失才能,要是给我楚国多好啊!”

孙叔敖回答说:“白国多君子,其中以白氏子为甚,他们是天下人的标杆,也是天下人的镜子,有这样的镜子,天下才不会太过于残暴啊!我也是受他们的恩惠颇多啊!”

楚军一退,三天后,白国支援宋都的粮食车队很快就到了,很多是白国在周围国家购买的,所以才会这么快。饥肠辘辘,饿的骨瘦如材的宋国人,看着一辆辆粮车,在看着车上身穿白衣的白国人,仿佛看到了洁白的天神下凡解救黎民。

有的人甚至不自觉的朝拜了起来,惹得白国人不断解释安慰,在放粥的时候,一个人喝着粥却突然嚎啕大哭了起来,有人问他哭什么,他说:

“就一天,只要再扛一天,我女儿就不会死了啊!我是畜生啊!为了自己活命,却和其他人交换女儿相食。”突然他站起来,看着一个白氏子,怨恨的说:

“你们为什么不早点来,再早点来一天,我女儿也不会死,为什么?为什么?”说完一头撞墙而死。

白德对着赶来送粮食的白虞说道:“这就是我白氏存在的意义啊!”

楚庄王围困宋都的意义是十分大的,围宋,前后达九个月之久,晋国始终不敢出兵,足见楚国霸势强盛。虽以楚国无功而返告终,但诸侯列国见楚国居然能够支持三军在外征战半年,却没有后顾之忧,更是感到畏惧了。

-----------------

楚庄王逼宋从楚,不轻易举兵攻城,后见其穷困难支,又主动撤兵。这种兵临城下,围而不破、逼其诚服之举,也属我国军事史上罕见的战例,具有深远的影响。

——《论古代战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