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一章 用兵如神的韩信(1 / 1)君子以懿文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代国,国君是陈馀,原来的代王是赵歇,等到陈馀联合田荣将张耳驱赶后,扶持赵歇为赵王,赵歇为了报答陈馀,就封陈馀为代王,不过因为陈馀常年待在赵国国都巨鹿,代国的一切事务由代国相夏说处理。

韩信军十万进入代国,代相夏说并没有得到丝毫消息,等到韩信军攻到阏与时,才得到韩信军到来的消息,连忙召集军队迎敌,不过由于代国国力弱小,只能凑齐三万人,所以只好据城而守。

等到韩信大军抵达代县,代军早已严阵以待。韩信观察代县城池,并不高,所以他决定强攻,下令围三阙一,留下城西。不过他在距离城西五里处设下伏兵,防止代军逃脱。

激烈的攻城战开始了,虽然代军占据城池之利,不过士兵并不精锐,因为最精锐的士兵都在北方的长城防御匈奴人的南侵。

虽然如今中原打得水深火热,但是在边关,还是有这么一群人在默默守护着诸夏,沿着长城,各诸侯都十分有默契的在此设立重兵。

比如刘邦在北地设立了五万人防守,白卿也在云中放置了五万,代国实力弱,但也放置了精锐的两万,然后就是燕国的五万,不然的话,匈奴人早就趁着中原大战,源源不断的涌入长城。

三日后,代县被攻破,一万多人从城西逃跑,不过被韩信在那里的伏兵所擒获。夏说也被擒获,拿下代国后,韩信军的后勤压力终于小了些了,不过还是多有不足。

拿下代国后,韩信亲自去信边关,表示后方换人了,不过让他们安心戍守,后勤不会被阻断。

赵国得知有敌人进攻代国后,派出赵将戚威带领五万大军前去支援,但是他们错估了韩信的军力,以为只有几万人,等到戚威带人赶到,发现代县已经被攻破了,然后果断带人撤退。

韩信发现他们,下令大军拔营追击,在邬县将他们围困。戚威发现汉军不是几万而是十几万,心慌之下,竟然丢下部队跑了,汉将曹参带人追击并斩杀了他。

韩信收编了城中的五万赵军,韩信军力来到十七万。

韩信决定兵分两路,自领十万向南进攻赵国的恒山郡,张耳带领五万人向东由怀安进入上谷郡进攻燕国。

赵国得知援军全军覆没,立马召集大军前往抵抗,赵王深知这一战的重要性,所以几乎穷尽赵国全部的力量,召集了二十万大军,在阜平驻军,阻挡汉军南下。

赵军主将是代王陈馀,陈馀有个谋士叫李左车,因为素有奇谋,被赵王封为广武君,他又是古赵国名将李牧之孙,所以深得赵王信赖。

军议上,李左车道:“韩信渡过西河、掳魏王豹、擒夏说、血洗阏与。现辅以张耳,乘胜欲下赵国,其锋不可挡。可我听说:‘千里运粮,士卒就有挨饿的危险;吃饭时才去打柴做饭,军队就不会吃饱!’

这阜平位于山口之处,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列队,行军数百里,其粮必落于后,望您暂拨我三万兵,我从小路断其辎重粮草;

您深沟高垒不与其战,汉军前不得战,退不得回,我的部队又断绝了汉军的后路,不出十日,韩信的头颅就可悬在您的旗下。”

原本赵军占据有利地形,并凭借城池之利,身后又是本国国土,就算韩信有几十万大军,也不能轻易攻破,可是陈馀见韩信只有几万人,所以想要主动出战,毕其功于一役。

而陈馀又曾是一个儒者,常常自称正义之师不用奇谋诡计,所以十分反感。

最终对李左车道:“从兵法上讲,兵力十倍于敌人就可以包围敌人,兵力一倍于敌人就可与敌人开战。现在韩信虽然号称兵力十几万,其实不过数万人,千里迢迢来奔袭我们,可见士兵早已疲惫之极。

若是我们避而不击,以后更强大的敌人前来,我们又将如何对付呢?我想诸侯一定会认为我们胆怯,能够轻易地攻打我们,到那时,赵国还能有安稳之日吗?”于是没有听从李左车的计策。

韩信正苦恼,如何攻破这個二十万人驻守的坚城时,有细作来报,将陈馀没有采纳李左车计策的事告诉了韩信,非常高兴,也知道了陈馀的想法。

于是大胆引兵前来,离阜平仅仅二十里驻扎了下来,派遣二千轻骑兵,人持一面红旗,从下游一处小路渡过面前的河流,去到对岸山坡上伪装隐蔽起来,窥视赵军,并告诫他们:赵军见我军出击,一定会倾巢而出,到那时你们就乘机迅速冲入阜平,拔掉赵国旗帜,插上汉军的红旗。

同时命令副将传令开一顿小餐,说:“今天打败赵军之后就会有大会餐!”将领们谁都不相信,但是赖于韩信的威信只好假意称是。

之后韩信又召集将领们分析,认为赵军如今已先占据了有利的地势,他们在未见到汉军大张旗鼓之前,定会认为汉军遇到了阻险而退兵,是不肯轻易发兵攻打我们的。

于是韩信派一万人为先头部队,渡过阜平前的河水,背靠河水摆开阵势,赵军见汉军摆出只有前进而无退路的绝阵,都大笑不已,嘲讽韩信不知兵。

天刚蒙蒙亮,韩信便让人打起了大将军的旗号和仪仗,吹角击鼓,大摇大摆的渡过河水,休息片刻后大军做出进攻阜平的样子。陈馀见状,只觉得信心满满,果出城列阵,双方大战良久,韩信弃鼓扔旗,佯装打败,退到河边的军阵之中坚守。

因为背靠河水,加上韩信超绝的调度,赵军无法轻易将他们打败。

这时韩信所派的二千轻骑兵,等赵军倾巢而出追击汉军,争夺战利品的时候,立即由山坡冲下,赵军被杀得亡魂皆冒,连忙往城内赶去。

汉军轻骑则不慌不忙在后尾随,待看到大量赵军在城门口拥挤,使得城门无法关闭时,汉军轻骑立马提速,尾随赵军成功冲入城中,杀散城门四周的赵军后,又重新关闭城门,拔掉城头赵军的旗帜,竖起了二千面汉军的红旗。

另一边,河边的赵军久战不胜,想要退回城中,却见阜平城头遍是汉军红旗,大惊失色,认为汉军已经把赵王及其将领全部俘虏了,于是阵势大乱,四散奔走逃告。

陈馀虽斩数人,竭力阻止,却仍然不见成效。这时阜平城中的赵军已经被汉军击溃,顺带着还俘虏了赵王歇,休息片刻后,打开城门,一千余轻骑直击赵军后阵,赵军两面夹击,赵军阵型溃散,大败,此外汉将曹参在河水旁斩杀了代王陈馀。

因为韩信下令不许杀李左车,有能擒者赏千金。因此想要乔装躲避在战俘中的李左车,被一个双眼通红的士卒死死的捆绑了起来,生怕自己的千金跑了。

见到李左车后,韩信亲自上前松绑,请李左车面东而坐,自己执弟子之礼,想要向他请教平定燕齐的计策。

李左车得到韩信的尊重后,也没有固守俘虏的身份,坦然自若的接受了韩信的拜请,成为了韩信的私人谋士,针对韩信说的攻取燕齐之事,李左车说:

“我曾听人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所以说即使是犯人的话,圣人也可以有选择地采纳。不过恐怕我所献的计策不一定值得采用,但我仍愿献上我的愚见。

代王陈馀虽有百战百胜之计,可一招失算,军败阜平,身死河水。如今将军渡过西河俘虏了魏王,擒夏说于代县,一举攻下了阜平,在不到一上午的时间就打垮赵二十万大军,诛杀了代王,名闻海内,威震天下。

使敌国百姓放下农具,停止工作,吃好的,穿好的,专心倾听您下令进军的消息,这些都是您的长处。然而将士疲惫,实际情形是难以用兵。

如今将军要率领疲惫劳苦的士卒,停顿在燕国坚守着的城池之下,想战又恐怕拖得太久,力量耗尽而不能攻克,实情暴露,而弱燕不肯降服,齐国也必然固守边境以图自强。燕、齐相持不下,那么汉王和霸王的胜负也就分不出来。这是将军的短处。

我认为‘北攻燕、东伐齐’的计策是失策。因为善于用兵的人常用己之长击他人之短。将军不如按兵不动,休整士卒,安定赵地,抚恤遗孤,日日以牛肉美酒犒赏将士,摆出攻打燕国的态势。

而后遣辩士去游说燕国,把自己的优势充分显示在燕国面前,燕国一定不敢不听从您。燕降服后再派辩士以燕已降汉说齐,齐必从风而服,即使有再聪明的人也不知道该怎样替齐国谋划了。

像这样做的话,天下的大事就好办了。用兵之道,本来就有先声夺人,再动实际的策略,不是吗?”

韩信听了李左车的计策后,只觉得醍醐灌顶,连忙引之为心腹,随后下令让赵王亲自书写投降信,要求赵国所有的城池投降,如此韩信轻易地就得到了赵国所有的城池。

然后依照李左车的计策一一实行,派使者去燕国,燕王臧荼听到韩信以数万降兵击败赵国二十万大军战绩的消息后,只觉得后脊发凉,立即就表示愿意向汉王投降。

同时韩信去信刘邦请求立张耳为赵王,镇抚赵国,刘邦同意了,封张耳为赵王。

是夜,韩信大获全胜,下令履行承诺,下令全军大会餐,诸将都前来祝贺,有人不解的问到:“将军,兵法上说,布阵应是‘右背山陵,左对水泽’,如今将军却背水为阵,早前还说破赵军之后会餐,当时我们都不服,然而今日却取胜了,这是什么战术?”

韩信端着酒杯一饮而尽,站起身,迎着众将的眼神,笑着说道:“我今日所用的战术也是在兵法上啊,只是诸位没留心罢了。

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但是我平素并没有得到机会训练诸位将士,而士卒中又多魏国和代国投降的降兵,这就是百姓常说的‘赶着街市上的黔首去打仗’。

在这种形势下不把将士们置之死地,不使将士们都为了保全自己而战;如果给他们留有生路,那就都跑了,又怎么还能用他们取胜呢?”

诸将听了都自叹不如,更加佩服韩信的用兵之术了,都说韩信用兵如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