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22蒋瓛?蒋黄?多谢葛爷爷(1 / 1)萧声葡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元璋因为这蓝玉还有张天被人穿小鞋子,又查出来一大堆的东西。

他的心情也是烦闷啊!

这些文官真的是疯了!

咱的孙子也敢搞!

这不给他们整整!他们还不知道这皇家姓谁的名字了!

朱元璋懊恼,随后,跑到汤和的府邸中去!

汤和府邸内,随处能听到两老人开怀的笑声。

汤和的家眷全被接到了应天府,一家子其乐融融。

老爷子和汤和正聚精会神听着濮家发生的趣事之时,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小心翼翼走来。

朱元璋挥手,让左右离去,毛骧这才开口道:“启奏陛下,云南大胜,沐王爷的儿子已经占领安南王城,云南布政司请皇爷下旨。”朱元璋愣了愣。

他都没想到,云南都司居然这么快就攻下安南全境。

朱元璋蹙眉凝思。

打下一方国土容易,安南现在已经划入了大明国土,可要怎么建设安南,这需要费心思。“给沐家下旨,该赏的兵士都给咱赏,让他们先控制住安南,好好将这个年关过了再说。”

说完后,朱元璋挥手让毛骧离去。

汤和坐在一旁,拱手恭喜道:“重八,咱大明的版图又扩大了,嘿嘿,那小子真是神了,如此顺利且合情合理的打下一个政权不容易啊!”朱元璋认同的点头。

大明想对外动兵,更多的要考虑许多国家无形中的压力,所以必须师出有名,让别国找不到谴责大明的借口。

而今安南主动挑起战争,朱元璋恰好用了这個契机,直接将安南灭了,于情于理之中,大明都是站在正义的一方。

这个时机得拿捏的很好,如果迟一点,安南主动投降割地赔款,那朱元璋也不能顶着硕大的渔轮压力将安南继续屠灭。

所以张天当初的远见和眼光,对这一场战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汤和也没打扰朱元璋思考问题,对于安南如何建设,需要打造成什么样子的政权,这些都要老爷子去亲自踱定。

当然,更大的可能,这个重担,老爷子会交给张天,毕竟当时打下安南的好处,张天提过蓝图,虽然没细致的说清楚,但想来朱元璋会先将这地方交给张天试点,看看他治国能力究竟如何。

无论如何,这些都不是汤和该关心的事。

没多时,汤和见他见朱元璋似乎有了决定,便问道:“重八,今年年关,真不打算和张天一起过了?”

两个人再私下的时候,会称呼小名字!

朱元璋微微叹口气,道:“宫里面还有一大家子人,咱这些日子,将太多精力放在那小子身上,后宫的事也不能不管。”

汤和点头,笑着道:“其实只要亮明了那娃身份,一切都顺理成章……”

顿了顿,汤和苦笑道:

“不过咱知道重八你有自己的打算,让这小子委屈一个年关也没啥。”

朱元璋眼睑垂下,道:“他已经委屈了九年,加上今年,是第十个年头。”

“咱每每想到他往常大过年的衣不蔽体房不遮风就心疼。”

汤和从朱元璋嘴里,也多多少少了解张天过去的经历,听了这话,颇有些感同身受。

“是啊,刚开始吃百家饭,啥事儿都干不了,就算他一腔本事,也施展不出来,现在倒是还好了,至少也是一个七品县令了。”

朱元璋叹了口气,道:“不过,是龙就永远不会困在潜水,你看他,现在的能力,也都全都表现出来了,非常的了不得了!”

汤和道:“可不是么?就算抛开蓝玉那些人别有心思的帮衬,咱单看那小子自己,就算不当官,弄弄什么精盐,还有纺纱机等等都能够他富足一辈子,他的能力确实不简单,之前为了玉米,亲自下去挖水渠,差点被水冲走的事情,老夫也是了解过,真的是胆子大的很!”

提到这些往事,就连汤和回味之后,都忍不住倒吸凉气。

真有本事的人,人脉对他来说是如虎添翼,若没本事的人,给他再多人脉,也闯不出好歹。

张天这小子肚子里有货,而且装了很多东西。

不能单单觉得是因为有许多贵人在帮他他才能扶摇直上,抛开外界所有因素来看,这小子自己趟出来的成就,已经足够让太多的人望尘莫及。

尤其让汤和感慨的是,他才十八岁岁!过了今年,才十九岁而已!

朱元璋重重的点头:“这才是咱看中这小子的根源,在看咱另一个孙子,虽说朱允炆也不错,可真和这个大孙子比起来,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现在若是给朱允炆放在外面,让他一个人生存,能活得下来么?他就是有个好出生罢了,许多事交给朱允炆去做,依照那小子的性子,他不行。”

“但是……老大那小子,他可以!”朱元璋目光坚定。

汤和很认同的点头。

他已经了解了,谁掌大明未来的江山,与他来说,关系不大。

所以汤和不会参与这些皇子皇孙的争斗,更不会左右朱元璋的决定,这也是朱元璋能将这些话肆无忌惮的给汤和分享的原因。

汤和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他也认为,张天那小子将来的成就,一定不会比任何皇子皇孙低。

他只不过欠缺一些机会,和对大明更加全面的了解罢了。

“重八,那小子对你提过将藩王召见入京给你过寿,你怎么想?”

“你莫嫌咱啰嗦,咱就觉得秀英先走,标儿又走,现在沐英也不在了,你一个人在这应天实在太孤独。”

“退一万步说,咱这把老骨头还能活多久谁又能知道呢?见一面少一面,咱说实话,那小子的孝心,真是一片赤诚,人说的也没错,你也不要和他怄气。”

朱元璋气笑了,“咱和那小子怄啥气啊?上次怄气了一次,可没将咱后悔死。”

他点点头:“不过他的提议也不是不行,咱回去召见臣僚,将这事推行下去,只要不叨扰沿途百姓,就让孩子们回来聚聚吧。”

汤和点头:“好,好,呵呵!是该团聚了,很多小娃子,现在变成啥样了,咱都不知道,咱就记得老大老三老四这些家伙,都和咱一起打过仗,你老朱家的孩子,真是一个比一个猛!”

朱元璋会心一笑,不过也有些头疼。

这些藩王要入京,还不知道要折腾出什么事,走一步看一步吧!

朱元璋看着汤和,起身拍了拍腿:“成了,你有空让咱大孙来你这做客,收拾收拾家吧,咱去他那里瞅瞅。”

汤和也跟着起身:“咱送你出去。”

朱元璋背着手走在去往张天府邸的道路上,眉宇拧成了川字。

安南……

安南!

左右不过不毛之地,只要它攥在大明手里,对大明将来从南疆踏板出海以及威慑周边番夷就有莫大的作用。

这点,朱元璋是同意张天的看法的。

至于怎么稳定战后局势,如何驯化当地百姓,防止再度造反等等,这些都需要朱元璋去操心。

不过他现在看开了,与其自己操心,倒不如将这地方交给张天去折腾,只要政权不丢,随便张天怎么去折腾吧!

也顺带着考验一下,张天究竟能不能治起一方国土。

......

张天他此时在自己的院子之中,这精盐又是给他炼出来了上千斤了!

这些精盐,自然是要交给葛爷爷去搞的!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响起来了敲门声。

一瞬间,张天便是被吓到了!

这大雪天的,还有谁啊?

“谁啊?”

“葛家派过来的。”

对方如此的说道。

张天一听,是个男人的声音!

嗯哼?

这还真是没有想到啊!

是葛爷爷派过来?

张天随后便是过去开门了。

于是乎,看到一身穿着黑衣的的男人。

月末四十岁,看上去很是严肃。

但是看到张天之后,他也是强露出笑脸。

“老爷让我过来帮衬您,说您的手边没什么人。现在又是要造精盐.....”

张天这才了然!

这葛爷爷,想的果然还是十分的周到啊!

知道自己的身边没有什么人,所以给自己送过来了一些人了!

“好!”

“你叫什么名字?”

中年人笑了笑,说道:“小主,我叫蒋黄。”

蒋黄?

这名字听着还真是有些熟悉呢。

不过张天一时之间,倒也是想不起来了是在哪里听过!

张天这时候也是点点头说道:“也罢!来了就行。”

“刚好,这些精盐,刚刚炼好,你去找点人,运到葛府那边过去,让葛爷爷去安排吧!然后顺便过去找一些人手过来,我要教授他们怎么炼制精盐。”

蒋瓛听到这话,这才蒋目光放到了这才刚刚炼制好的精盐过去,一下子,他就被惊讶到了!

这精盐居然好的了这个程度?

他怎么说也是锦衣卫的二把手啊!

竟然从未见过这么好的精盐?

这江宁县的县令的名声,他早已经是见过了。

可百闻不如一见!

这果然了不得啊!

不过明面上,他还是没什么表情的点点头!

然后去让人将这一千多斤的精盐,一同给送上到皇宫过去。

哪有什么葛府!葛府就是皇宫啊!

只不过张天不知道罢了!

“那小主子,我就先运送这些精盐过去了。”

张天摆摆手:“去吧回来的时候,记得给我弄来几十个人手。”

“是...”

于是乎,这蒋瓛这样的一个锦衣卫二把手,本来即将要在朱元璋的手中,快要成为一把手的他,就这样成为了张天的小跟班!

....

入夜,年关前最大的一场雪在应天骤然下起。

从傍晚时分,大雪就开始扑簌不停,短短两个时辰,应天城的雪,已经盖过了脚踝。

朱元璋忧心忡忡的踏入张天府邸。

张天的大院子内,灯火如昼。

张天百无聊赖的在堆雪人。

朱元璋走来后,看到这一幕,有些哭笑不得:“多大人了,还和孩子一样?”张天有些无语。

老爷子这不可谓不双标,当初我和你说我是大人了,你说我多大都是孩子。

现在又说多大人了,还和孩子一样。

话音落下,朱元璋手里拿两胡萝卜头:“这个,要插在雪人的眼睛里面,这样才逼真!”

额。

张天瞪眼看着朱元璋。

老爷子微微笑着,眼中带着一抹憧憬:“小时候,咱堆雪人也是一把好手!”张天点头:“噢,原来这样啊。”

“对了,老爷子家里那边年货置办齐了么?上次我以为你会在这过年,就没寻思给你也备点了。”

朱元璋捏了捏张天的肩膀:“好孩子,咱知道你有孝心,爷爷我啥都不缺,现在不比以前,以前过年吃口肉是奢侈,现在家底子厚了,啥都有了,再说了,就年关那一天罢了,啥时候馋了,就来你这吃!”

张天点头:“好!”

朱元璋叹息道:“莫急,咱明年一家子人,再一起过个好年。”张天有些憧憬:“那感情好。”

朱元璋嗯了一声,忧心忡忡的抬头看着天:“过年都不让人好好过啊!这么大的雪,还不知有多少人家要流离失所,典卖土地,咱大明……难啊!”

虽说大明现在比以前富足了不少,但想靠着朝廷拨款去救济难民灾民,这不现实。

这是无底洞,朝廷投多少钱都会很快被吸收,而且这个口子一旦开了,人心是贪得无厌的,朝廷根本添不满。

但这也不意味着朝廷就不作为,该派粮食和钱财下去,还是要派,只是如此一来,大明的财政预算,又要重新分配,造船的钱、修长城的钱,都得暂缓。

一场天灾,影响帝国的方方面面不是一言一语就可以说清楚的。

古代没有哪个帝王是不怕天灾的,人祸尚且可控,天灾,就算再伟大的帝王都无能为力。

张天搀着老爷子来到门前躺在摇椅上。

张天则搬个小凳子托腮坐在朱元璋旁边。

“精盐我已经打造了又1000多斤,已经让你给我派过来的手下送到你的葛府中。”

哦?蒋瓛?到了?

“好,知道了,你小子,不错不错。”

“那家伙就当你的跟班就行了。”

“多谢葛爷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