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七章 华山论剑,任我行约战(1 / 1)莫愚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陆泽看来,任我行出山,是情理之中之事,但也有点意料之外的变化。

那老先生蹲了十几年小黑屋,精神必然出了问题,与自己一番交手,又引动了“吸星大法”的隐患,必须择地休整一段时间,而后重上黑木崖,夺回教主的位置。

过程虽然比较顺利,不过要说他能一举收服人心,那是妄想。

当年东方不败趁他武功出问题,下药捉拿,囚禁梅庄,顺利接掌日月神教,没有杀很多人来平息内斗。

此事背后肯定还有朝廷一些人的手脚,但也说明人家是众望所归,这十几年将魔教经营的好生兴亡,把五岳剑派压制的难以动弹,便是明证。

因此,陆泽在京城兴风作浪时,任我行也在为收服旧部而奔波忙碌。

他出京开始一路冲杀,刷出了当世绝顶的名号,那老先生估计也要坐不住了。

若是坐观他另立山头,再把五岳剑派捧起来,那任我行的教主威信怕是要动摇,他必须有所行动。

可两人都没想到,都折腾到这地步,东方不败还是听之任之。

陆泽甚至听闻,在南海遇到了二人的坐船。

莫非他俩要乘船远航,去周游世界?

这能忍?!

俺们都在打生打死的辛苦忙碌,你俩去享受二人世界,太不像话啦!

说实在的,陆泽也有些妒忌了。

这就叫同人不同命。

不对,东方不败那厮现在算不算是人,都还两说。

算了算了,各人有各人的造化,羡慕他作甚。

陆泽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确定任我行暂时没朝着他来,便继续当下行程,沿着运河,开始行使他作为护国真人的职能。

此时,罗教已经沿着运河传到山东,并有继续往南蔓延的趋势。

陆泽没空管北方罗梦鸿的总堂,先把眼目前儿看到的都收拾了,将一干信众就地发送给技工学堂,准备短暂培训之后,送到广东一并出海。

服管的就留下,不服的,杀。

时至今日,大明朝的土地兼并已经基本完成,新增人口和失地农民、破产小手工业者遍地皆是。

他们没有出路,朝廷官老爷只等着他们饿死,或者造反,或者信教来寻求互助,找一条出路和心理寄托。

这事光靠明君圣主根本无法解决,天灾人祸之下,越发保守内卷的大明朝,这类人只会越来越多,最终酿成王朝末年的大规模民变,又称农民起义。

陆泽只管解决表面问题,将成为麻烦的人拉走,地方官也不想得罪他,乐得假装没看到。

于是乎,他一路走走停停,从山东到杭州,收拢的青壮已有上万,拖家带口的分批培训、转运。

整个体系,在道门和五岳剑派、绿林豪强的配合下,匆忙上马,磕磕绊绊的运转起来。

陆泽回到西湖梅庄休息几天,又启程赶往南昌万寿宫,去那里主持江南工学院的揭幕。

这里是符箓三山老巢,也是陆泽选定的道门百工下院之总堂。

以他护国真人加道门天下行走,加无数绿林豪杰幕后主宰,加五岳剑派隐形太上长老的复杂身份,搞这么个教育机构,毫无阻力。

以南北道门和隐仙派合力,从天下道门选拔上千名年轻聪慧的道童,集合道门内外精擅数理格致的研究学者,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等科目。

以华夏祖先上万年的天文历法积累为根基,不做明面上观测天象那种犯忌讳的举动,纯以河洛象数和衍生的数学、几何为总枢,将先秦以来发展的力学、光学、电学、机械学、化学、医学等等成果,整理成体系,编制从开蒙到大成的教材,传授下去。

并在此基础上,陆泽提出几個明确的研究项目,一是钟表为核心的机械计时与测量工具,包括各类衍生的仪器仪表。

钟表的原理和机械构造,早在北宋,由大科学家苏颂主持建立的水运仪象台,已经囊括所有技术。

道门虽然搞不定完整仪象台,简单的计时工具是手拿把掐,很快拿出样品,并由此而制定时、分、秒的细致计量单位。

具体产品,又有怀表、座钟、航海钟等等。

另一项目便是蒸汽机。

同样是基础技术和条件齐备,用杜仲胶加麻绳解决密封问题,其余的制造根本不用陆泽操心。

再加上先前启动的电报机,由此延伸出的电磁电力相关领域,无需多说。

再就是化工院的三酸两碱,估计得有一些道门高人为此献祭生命。

一场空前的科技大开发轰轰烈烈发动起来,陆泽将修建他道场宫观的钱都挪用了,只为确保这点文明之光能持续燃烧下去。

这也就是道门有意振作,才允许他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另外也看出其中有巨大的利益,比以往坐收香火钱和过路费,好太多了。

至于江南士绅豪强,人家吃土地红利,三年回本,才舍不得投钱搞什么工业技术研究。

放着让他们做主,一万年也别想实现工业化。

整个开荒工作持续了近一个月,陆泽乐在其中,客串了博物讲师,甚至不想离开此地。

可他毕竟还是江湖一份子,一份邀请将他拉了出来。

任我行要上华山,通过论剑来决定华山派的命运,顺便解决他女儿任盈盈和令狐冲的感情问题。

至于邀请陆泽,理由很粗暴——“你不来,老夫杀光他们。”

“这老家伙是不想活了啊。”

陆泽有点恼火,但他知道,任我行真有那个能力,这才是最麻烦的。

他当初设法帮忙放任我行出来,是想借他之手去试探东方不败,最好这两年能缠住对方,让自己有更多侧面观察的机会,避免决战时两眼一抹黑。

奈何东方不败直接避开所有人的视线,任我行此时无人掣肘,顺利接过教主大位,现在还要坏他的好事,这不能忍啊。

于是,在嘉靖元年的冬天,陆泽再次北上,以最快速度赶往华山。

故地重游,山河依旧,一切看起来恍如昨日。

其实早已物是人非。

华山派修复了旧时宫观,扩建多处宅院,山下都立了牌坊,并收了更多的徒弟,再无当初捉襟见肘的困窘模样。

岳不群亲自迎接他上山,并陪同来到思过崖秘洞。

陆泽没有搜寻到风清扬的气息,那老先生是彻底撒手不管了。

便随口问道:“我进去看合适吗?”

“五岳剑派多赖真人帮扶,才有今日盛景,如今大敌来犯,正要借助真人天纵睿智,帮我们一窥先辈遗泽的奥秘。”

岳不群说得谦虚。

其实他们这几个月来,与其他四岳高手参悟切磋,将秘洞中的剑法招数都学会,剑意却很难速成。

并且,老一辈已经思维僵化,反而不如令狐冲那一代弟子获益更多。

陆泽也不客气,随他入洞观看。

石壁上插满了火把,亮度足够普通人看清每一笔画。

陆泽先来到衡山派的那部分,信手比划,几乎毫无障碍的将那些剑招模拟了出来。

他以指为剑,剑意由心而发,自然凝成剑气,嗤嗤破空锐啸,随着手腕转动,震动的山洞嗡嗡回响。

以岳不群的修为,也感觉耳膜向内凹陷,头脑微微发晕。

这是衡山剑法应有的威力?

还是他守和真人以更强的修为来催动,更上层楼?

没等转过念头,忽见陆泽剑式一变,将“天柱云气”、“雁回祝融”两招剑诀用出来。

霎那间幽暗的石洞中涌起一阵狂澜,剑意气象凭空凝聚,恍惚来到七十二险峰林立的衡山之上,随着陆泽的手指挥动,所有火把的焰头都横移拉直,往来飘动,一股沛莫可御的威势往来穿梭,忽然射向深处一根石笋。

噗!

沉闷爆响中,圆桌粗的笋头化为烟尘。

岳不群心里狠狠抽了一下,这剑式,他可能下半辈子也练不成!

令他震惊的还不止如此。

陆泽收了剑气,洞内气流回卷,吹得火把摇曳恍惚,映照的他面色变幻不定。

他盯着石壁又看一会儿,忽然再次射出剑气,这次却是剩下的“泉鸣芙蓉”、“鹤翔紫盖”、“石廪书声”三招剑诀。

有前两式做参照,有整套剑招为依托,陆泽又亲身游览过衡山,虽未尽窥其自然造化之妙,却能模拟个三五成,足以凝聚“神剑”,勉强凑齐。

待他演示完毕,岳不群强压复杂情绪,抚掌赞道:“真人今日创举善莫大焉,相信衡山众位兄弟必定欢欣鼓舞,感激不尽。”

陆泽给他看,就有不瞒着其他人的意思。

“这是托了衡山两位前辈遗泽,贫道做个顺水人情而已。”

他嘴里谦虚着,又去看其他四派的剑法,也没忽略了十大神魔的破招之法。

果然是只对人为造成的破绽而发,若是换成他来用,根本破不了。

由此可以推断,当时的五岳剑派高手,武功实力比不过十大神魔,本门武功的剑意、心诀也没全部练成,因此无法教给后辈弟子,造成部分失传。

观其他三派的武功,因没有衡山二老那种垂范,陆泽一时也难以推演出“神剑”妙谛,只模拟剑意发挥,威力更上层楼。

最后是华山剑法,他算是最为熟悉,又有风清扬留书的剑意启发,没太费劲便推演出几分精髓,却是岳不群费了好几年功夫,才勉强达到的水准。

至于令狐冲,早都跨过门槛,却限于粗通文字的学识,能练不能教。

不过有了陆泽的参悟成果,相信一定能为华山派带来极大的助益。

二人呆了几个时辰,天黑时下山回镇岳宫。

次日,五岳剑派大队人马开始汇聚。

其余四派也一直有人在华山,加上从各方赶来的掌门与核心成员,前后加起来估计能有上千人。

此番任我行二下黑木崖,只是河北地界就有上千人跟从,到了河南时,已暴增过三千,另有许多人正兼程赶来。

若是全都进入陕西,粗略估算,怕不有五千人往上。

如此兴师动众,沿途官府跟瞎了一样,不理不睬。

少林武当也派人来援,道门也出了百十位高手,但拼人头,毫无胜算。

华山上,五岳众人加紧练剑备战。

这日,陆泽与五岳高手们讨论完各派剑术,侧头看见了令狐冲,忽然一笑,提议道:“干说不如实战,且让贫道与你一起演练一番,可好?”

“好!”

令狐冲跳入场子,一剑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