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6章农场的女人漂亮起来(1 / 1)无色非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从潘春梅的服装店开起来后,有事没事往服装店跑的老娘们小姑娘逐渐的多了起来。

这里成了除供销社外的第二家集会场所。

春梅服装店的名字在三分场家喻户晓。

虽然是年后才开的店,可一点不耽误这些女人们对美的追求。

服装店里最吸引人的还不是色彩鲜艳、料子新颖、款式时髦的服装。

而是店里书架上的时装杂志。

这是熊贵清给潘春梅买的。

只要有机会去北安,熊贵清就会买回来很多时尚杂志。

不仅有时装类杂志,还有电影电视类的杂志。

还想方设法的购买一下国外的杂志。

目的无外乎是开阔眼界,睁眼看世界。

那些初中生高中生回家就往服装店跑,这里有她们喜欢看的东西。

尤其是那些刚嫁过来的小媳妇儿,更是喜欢来店里聊天。

潘春梅也喜欢交流。

刚开业一个礼拜,她就接了十几个订单。

有来料加工的活,也有买料子订做的单子。

潘春梅一下子就忙了起来。

熊贵清每天的生活是有规律的。

上午在猪场转悠,中午去服装店看媳妇儿,下午去场部加工厂转一圈。

到服装店把潘春梅带回去吃晚饭。

有时候,时间太紧,潘春梅晚上要加班,熊贵清就陪着。

时间一进入三月,天气逐渐回暖。

中午的时候有化冻的迹象,屋檐上滴滴答答的会滴下水滴。

熊贵清踩着湿哒哒的雪水走进了院子。

他在院子里使劲儿的跺跺脚,地面留下了一個湿湿的脚印。

“春梅,我来了。”

熊贵清嗓门大,隔着老远都能听着。

店门开着,屋子里有好几个女人坐着,听见熊贵清的动静,就嘻嘻哈哈的笑道:“你天天这么准时,是不是怕你家春梅跑了啊?!哈哈。”

“有你们在,我当然怕了!”

这些都是要叫嫂子的小媳妇。

见熊贵清跟她们开玩笑,屋子里就哄堂大笑起来。

潘春梅在工作间里,正画着图样。

抬头见院子中的熊贵清,就微微一笑。

每天准时出现的丈夫,成了她的报时器。

此时正是12点。

“行了,你们两口子聚吧,我们回家做饭了。”

“你们还知道回去做饭啊,你们也不看看几点了。”

几个娘们扭着肥硕的屁股走了。

熊贵清跨进门来。

“吃饭了。”

这是老妈做的中午饭。

每天都是熊贵清送来,能不准时吗?

“哎,马上。”

熊贵清搬出靠边站,又把饭菜摆上。

他先坐下。

潘春梅放下手里的东西,先去了厨房洗手,然后过来坐在熊贵清的旁边。

“啥好吃的?”

“你看看,咱妈怕你累着,给你做的红烧肉。”

“哎呀,又是红烧肉啊,我都吃胖了。”

“你看看,现在谁说自己胖?就你!”

熊贵清怜爱的摸了下媳妇儿的小脸蛋。

说道:“吃饭。”

“嗯。”

两人吃了饭,这些碗筷都拾捣好,晚上一起拿回去。

熊贵清去工作间看着图样,问道:“这是啥?裙子?”

“嗯,这是我从杂志上看到的新款式,我先画出图样,再去北安买布料。”

“有人订吗?”

“有啊,订了三条呢。”

“行啊,我媳妇儿真行。要是我以后养不成猪了,你都能养我了!”

“那当然,我的手艺可不是吹的!”

潘春梅对自己的手艺是自信的。

她相信,只要有想法,自己一定能做出来。

她的针线功夫可是连师傅都要夸赞的。

“一会儿还要去场部吗?”

“去也行,不去也行。”

熊贵清连续多日跑场部,加工厂有老方盯着,也没有突发事件。

可他没事,农场有事啊!

昨天,他可就听说,奶牛场开建了。

正在平整土地呢。

熊贵清倒是没有无聊到去现场看热闹,他知道有这个消息就行了。

“既然这样,就别去了,下午你陪陪我呗。”

“我在这不耽误你干活?”

“那耽误啥?你看杂志我干活,挺好的。”

“再过几天就得下地了,他们机务队的都去农具场了。”

“你还怪知道的。”

“每年这个时候都保养嘛。”

两人闲聊了一阵,潘春梅专注自己的工作了。

熊贵清翻看着杂志。

这些大部分都是他买回来的,可他还真没时间仔细看。

这会儿也就是粗略的翻翻。

潘春梅忙了一个段落,又有人来做衣服。

小妮子又忙活开了。

熊贵清是真帮不上忙。

见到潘春梅额头上都出汗了,他是真有点心疼。

其实,潘春梅做服装能挣钱吗?

能挣。

可她挣的那点钱在熊贵清眼里已经是小钱了。

仅靠个人的力量你能做多少衣服?

一年顶天做300套。

一套衣服能挣20块已经不错了。

也就6000块。

要是搁在一般家庭,这就不少了!

可在熊家,连个零头都算不上。

熊贵清完全是为了满足小妮子的爱好,根本就不靠她挣钱。

等人走了,熊贵清说道:“春梅啊,这样不行啊!”

“咋的?”

“你一个人不行,必须要带徒弟。”

“带徒弟?不行,我不行。”

潘春梅可没想过自己能收徒。

熊贵清说道:“我说的这个徒弟跟你以前的徒弟不一样。”

“啥意思?”

潘春梅坐下听熊贵清讲。

“你招人来,只教他干一件事。比如让她裁剪,但是不让她缝纫。或者你让她缝纫,不让她裁剪。”

“嗯,你带两个学徒就行了,让她们干不同的活,这样效率可就提高了。大不了咱们发工资。”

“哦!”

潘春梅一想,明白熊贵清的意思了。

这样两人只会其中的一样活,也不会轻易的抢自己的饭碗。

“这样行吗?”

她还是有点犹豫。

“你按我说的做,一定行。”

“那我上哪儿找学徒去?”

“找个纸板,写个牌子挂在栅栏上就行了,有人会主动找你的。”

“那多少工资合适啊。”

“就按你以前的工资。”

就这样,春梅服装店招牌边上就立了个牌子,上面写着三个字“招学徒”。

果然,三天之后,就有人找来了。

30块钱的工资还是有好几个女孩找来。

这些女孩有的小学毕业,有的初中。

共同点就是毕业后在家待着。

因为没有就业岗位,只等着岁数到了嫁人。

潘春梅经过挑选,确定了两个女孩。

具体叫什么名字,熊贵清没有关注。

只知道一个小红,一个小娟。

两个姑娘都是三分场的,在家闲着呢。

姑娘心灵手巧,也愿意干缝纫裁剪的活。

有了这两学徒,潘春梅就不用那么早去店上了。

早上这俩姑娘一来就是打扫卫生,不仅是店里,连院子都要打扫。

然后是烧开水,把茶水泡上。

呃,这是熊贵清的要求。

他现在陪着潘春梅来上班。

要先喝一杯茶再走。

中午,小姑娘回家吃饭,下午1点半再来。

晚上6点下班回家。

“明天我要去北安,你陪我去呗。”

“行,不过,以后你自己学开车,有了车你就自由了,想去哪儿都行。”

“哎呀,我可不开,怪吓人的。”

潘春梅对开车无感。

难怪,这会儿女孩没有几个想学开车的。

也没有这个意识。

一入四月,拖拉机的轰鸣声就在三分场周遭的田野里响起。

春耕开始了。

拖拉机挂载着农具开始了整地工作。

把去年秋天翻的地耙平整,为春播做准备。

眼瞅着农忙时节已经到来了。

蛰伏了一冬的男男女女们,走上了各个岗位。

为的都是一个美好的期许,一个金灿灿的秋天。

第二天,熊贵清还是带着潘春梅进了城。

她需要杂志上出现的新布料。

这些熊贵清不懂,不过他听话,让他去哪儿就去哪儿。

在北安转了一天,终于淘腾到了需要的布料,潘春梅高兴的不得了。

赶夜路回来她也高兴。

公婆的担心虽是难免,也会说些埋怨的话,可总体还是支持的。

尤其是余秀华。

她自己不识字,娶个儿媳妇不但是文化人,还有手艺。

这是她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

在心里还是高看了潘春梅一眼的。

她对这个儿媳妇是满意的。

要是在过去,你个养猪的想要娶个手艺人那是做梦。

不说别的,就是潘春梅给自己做的几身衣服就让老太太满意。

这样的儿媳妇,做不做饭的不重要了。

因为有了婆婆的支持,潘春梅现在干劲十足。

几天时间,崭新的裙装就挂在了衣架上。

四月的天气,早晚还在结冰,可中午已经有些炎热。

地面的积雪正在融化,田野里的野草吐出了绿芽。

家属区里的大杨树已经从冬眠中醒来,一片片崭新的绿叶吐露芳华。

分场的小媳妇们,中午的时候就会穿上单薄的衣服,在阳光下走动。

展示着自己的美丽。

潘春梅把新款裙子穿上,腿上穿着厚绒裤。

紧身的裤子有点像袜子一般,紧紧的贴在腿上。

配上高跟鞋的衬托,一位妥妥的气质女展现了出来。

那些见识了潘春梅魅力的小媳妇们,啧啧夸赞中,下了订单。

三分场这个闭塞的农场,如今有了新鲜的颜色。

正如这融化的冰雪,一个新的春天出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