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6章北安服装二厂(1 / 1)无色非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熊贵清前段时间去管局咨询上税的事,得空去中央大街溜达。

在西三道街口不远处,看到了服装二厂的招牌。

这些不是主要的。

重要的是,厂门口张贴着一张告示。

对外承包。

因为自家媳妇儿是搞服装的,熊贵清也就当闲的看了看。

没想媳妇真就有了新目标。

做成衣就需要有定型产品,还得有厂子才行。

熊贵清也只是知道有承包这事。

这都过去一个多月了,也不知道厂子还在不在。

潘春梅得知有服装厂对外承包,她心里乐呵。

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孩子小,潘春梅自然不能离开。

这事的落实就得熊贵清出面了。

他也知道,自己就是个劳累命。

刚忙乎完饲料的事,现在又要去服装厂考察。

9月16号。

熊贵清一大早起来就鼓捣车。

前段时间老是小雨,虎头奔弄得跟泥猴似的。

这次去北安考察,他也不能就这么去啊!

起床就拎水洗车。

把车身上的泥巴都冲干净,玻璃擦好,又把车里的脚垫拿出来洗洗。

拾捣了一個多钟头才算完。

潘春梅抱着儿子站在一边看热闹。

还时不时的挑毛病。

“这边没洗干净,那边还有泥巴!”

把熊贵清忙乎的一脑袋汗珠子。

眼看时间快9点了,潘春梅问道:“你还走不走了?”

“咋的?”

“都九点了!”

“走,马上走。”

熊贵清把车子拾捣好,上车就走。

潘春梅站在路口一直看着车子消失了才回去。

余秀华接过孙子问道:“一大早贵清去哪儿啊?”

“去北安。”

见儿媳妇儿不想说,余秀华逗弄着孙子回去了。

她现在的主要关注点都在孙子身上,至于儿子?

他愿意咋的都行,别来烦我。

熊长禄一早去猪场巡视了一圈,也回来了。

一进院子就高喊道:“哎呀,我大孙子呢!志远啊,爷爷来了。”

客厅里传出老两口争抢孙子的声音,很是激烈。

潘春梅则表示无奈,这才哪到哪儿?一会儿更热闹。

果然,也就半个钟头吧,院门外就响起来喊声。

“哎呀,我的大外孙啊!姥爷来了!”

老潘也不去上班了,天天粘着小屁娃。

倪桂花也是个大喇叭。

“亲家母,快开门,我们来了!”

这顿咋呼。

没一会儿,院子里就跟开锅了似的。

孙子外孙的喊声此起彼伏。

潘春梅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喝喝茶,翻翻杂志,反正有这些老头老太太在,基本没她啥事了!

熊贵清一路疾驰,十点半左右就进了城。

金秋九月的北安,秋风渐冷,树叶渐黄。

环卫工人在大街上扫着落叶。

金黄的色调别有一番风情。

熊贵清没有心思欣赏秋色,他是带着任务来的。

车子从交通路拐上了三道街。

一路往东。

很快就来到了西三道街71号,北安服装二厂的门口。

他把车停在了马路的对面。

下车锁门,过街走了过去。

当初贴告示的地方已经空空如也。

门卫打着盹。

“师傅!师傅!”

熊贵清隔着窗子喊。

见没反应,他伸手在玻璃窗上敲了敲。

门卫一抬头,望着熊贵清面无表情。

伸手拉开窗子下的一个小拉门。

露出了一个方形的洞口。

“干啥?”

语气很生硬。

“师傅,我问一下,咱们承包的事定了吗?”

“承包?对外承包啊?”

那人嘴角咧了咧,发出“呲”的一声,有点嘲讽的意味。

“师傅,这里面有事啊?”

熊贵清赶紧从包里拿出烟来,先散了一颗。

门卫这才脸色缓和了些,慢条斯理的点上。

吐了口烟圈说道:“我们二厂是个大集体,从75年成立到现在,十多年了一直亏损。”

“那现在厂子还有多少人啊?”

“人可不少。本来建厂就是为了安排就业的,人能少吗?300多人呢。”

“一直亏,设备怕都没钱更新吧?”

“嘿嘿,这你可说错了。二轻局可没少投入!前年刚买的新机器,没用几回。”

“哎呀,可惜了,新机器咋不用呢?”

“用?你得有活啊?从服装一厂到服装四厂都没有自己的产品。全靠来料加工!现在没活儿,咋开工?职工都闲着,还得开工资!局里也是头疼。实在没招了才对外承包的。但凡有点办法,内部就承包了,谁把好处扔给外人啊!”

别看这人只是个看大门的,可思路还是清晰的。

“现在啊,只要有客户,还是能挣钱的。可是,像我们这样的厂子,没有自己的产品,全靠外来加工,挣加工费想要大发展已经很难了。这不,都快两月了,到现在也没人来承包!”

“承包还得找二轻局啊?”

“可不?我们厂自己可说了不算!你想承包?我可劝你想好了,别钱没挣着,亏得裤衩子都不剩!”

熊贵清点点头,把剩下的香烟从小窗口扔了进去。

“二轻局在哪儿?”

“在西头道街,兆麟剧院边上,工业局旁边。从中央街下去就到。”

“谢谢师傅啊!”

门卫点点头,把桌子上香烟揣进兜里,望着过街的熊贵清。

看着这个小伙子上了一辆大轿车。

嗯,这个有点老板的样,没准真能承包呢!

谁知道呢!

又快月底了,这个月的工资能发给我就行啊!

秋白菜该买了!

根据门卫的指点,熊贵清开车来到了头道街。

果然离兆麟剧院不远,就是北安工业局。

二轻局就在工业局旁边,两家紧挨着。

熊贵清在门口按了下喇叭。

门卫是有见识的。

见是进口大轿车,立马抬杆放行。

停好车,熊贵清昂首挺胸进了办公楼。

二轻局设有秘书股、财务股、生产股、劳资股、技术股、保卫股、组教股、供销处等八个部门。

全市的集体企业都归他们管。

熊贵清也不知道自己找哪个部门啊!

正好秘书股开着门,他就敲门询问。

“同志,我想打听一下,对外承包的事我要问哪个股啊?”

办公室里有三个人在忙着。

其中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抬起头来,确认道:“你说的是服装二厂吗?”

“对,就是服装二厂,我想问承包的事。”

“这事就是我们股管着。”

小伙子跟对面的人说道:“大姐,服装二厂承包的。”

小伙对面办公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妇女。

齐耳短发,很干练,也戴着黑框眼镜。

她嘴里自言自语道“服装二厂……”

在办公桌上翻找了一阵,从一大摞文件里抽出了一叠文件来。

这才抬头看向熊贵清。

“你想承包服装二厂?”

“呃……”

熊贵清本想说自己媳妇儿承包,可这与自己承包有啥区别?

他略一犹豫点点头。

眼镜大姐起身走向一旁的会客区。

见熊贵清还站着没动,就招呼道:“过来坐。”

大姐坐在硬木沙发上,低头翻着文件,说道:“服装二厂成立于75年,到今年十三年了,是二轻局成立的集体企业。”

见熊贵清在对面坐下,她看着熊贵清介绍道:“一直以来,都是做着来料加工的业务,这些年一直亏损。”

“不过,刚刚更新了一批设备,还有200名在职职工。”

“同志,我听说二厂有300多职工?”

“哦,有100多退休的。”

“这是我们的承包方案,你先看看。”

眼镜大姐从手里的文件中抽出了薄薄的几页纸,交到了熊贵清的手里。

这就是二轻局制定的“北安服装二厂承包方案”。

承包者可使用现有的厂房和设备,可以继续使用原厂职工,也可外聘。

使用原厂职工必须保证职工的工资发放。

承包后涉及到的生产成本费用由承包者承担。

承包者可使用服装二厂的厂牌厂标,可以二厂的名义对外开展业务,签订合同,开发票。

可使用二厂的银行账户收支业务款项。

承包者每年给二轻局支付承包费5万元,承包年限为三年。

熊贵清连续看了三遍,然后又问了些问题。

最后他问道:“能不能去厂里看看?”

“可以啊!小霍儿!你陪这位同志去厂里看看。”

刚才的那位那小伙答应一声,起身拾捣了一下,拿着自行车钥匙说道:“走吧。”

“我有车,坐车去吧?”

“不用,很近的。”

俩人出了办公室,一边往楼下走一边聊天。

到此熊贵清才知道,此人姓霍,霍元甲的霍,可不是什么“小伙儿”,人家是“小霍”!

原本要骑自行车的小霍还是跟熊贵清上了车。

当虎头奔出现在服装二厂大门口的时候,门卫大哥看见从车窗伸出头来的小霍,赶紧打开了大门。

车子驶进了厂区。

在外面看,服装二厂只有临街的一个大门。

可进到里面熊贵清才看见,里面是一个很大的广场。

一座红砖平房是办公室。

办公室的后面是生产车间。

办公室的西边是成品仓库,东边是原料库。

小霍陪着熊贵清在办公室里走了一圈。

从中间的大门进来,北侧是一条走廊。

西边是厂长室、书记室、工会等办公室,房间锁着门。

东边是值班室、设计室、打版室等业务科室。

这些办公室都没锁门。

两人进去看了看,办公室有点乱。

值班室有一部电话机,是拨号盘电话。

看完了办公室,两人又看了下仓库。

成品仓库锁着门。

通过门缝可以看见,库房里还有些东西。

原料库掩着门,却没有锁。

两人推门进去。

原料库基本是空库,看样子好久没有进原料了。

有几辆空推车胡乱的堆在里边。

再往车间去。

车间里倒是一排排的机器设备。

熊贵清看了下。

下料车间是一个大型的手动布料切割机或者叫断布机,用来成批裁剪布料的,相当于大剪子。

缝纫车间里,是按照供需排列的设备。

布料锁边机、电动缝纫机或者叫工业缝纫机。

打眼机,专门打扣眼的。

服装熨烫机。

后面就是人工折叠服装和包装的工位了。

也算是流水线。

小霍指着缝纫机说道:“这些机器基本都是新的,86年才更新的。”

车间里没有开灯,有些很阴暗。

“能开灯吗?”

熊贵清问。

“呵呵,不好意思,没交电费,断电了。”

小霍有些尴尬的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