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0章 入主南京(九)(1 / 1)灵灵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左良玉的头颅滚到地上,满脸的惊愕与不甘。

“爹!”

左梦庚惊叫一声,随即醒悟,要往营帐外跑。

郝效忠大步向前,一把薅住其后衣领,一刀捅了左后腰。

帐内几个左良玉家丁这才反应过来,下意识要冲上来跟郝效忠厮杀。

郝效忠拎着滴血的刀,喝道:“我杀左良玉,是为咱们求一条生路。怎么,你们难道要下去陪左氏父子?!”

几人听见这话,顿时犹豫了。

倒不是他们打不过郝效忠,而是不知道身边同伴是否有郝效忠这边的——郝效忠毕竟是左良玉家丁统领,谁知道他暗中收服了多少人?

郝效忠见几人心怀忌惮,不敢上前,这才向侯家父子一拱手。

却把侯恂、侯方域吓得连连后退。

两人见郝效忠杀鸡似的宰了左氏父子,生怕也被宰杀。

“两位特使,郝效忠愿率领左部五千余家丁降崋!”

侯恂终于回过神来,吞咽了下干涩的嗓子,应道:“好,好。”

左良玉是这剩余三四万明军的主心骨,其麾下五千余家丁则是这些明军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队伍。

若郝效忠真能带领这五千余家丁降崋,其他明军残部多半也会就此投降。

如此,他侯恂的劝降任务也算是完成了吧?

···

南京城。

三月十二。

这是崋军接管城防的第五日。

因南京城池巨大,人口高达百万,且很多贫民家中柴米都是隔几日买一次,因此在昨日崋军就结束了军管,允许商家开市、百姓上街、行人进出城。

不过进出城的马车、船只都会进行严格搜查、盘问,避免城中的南京勋贵、大户巨贾大规模转移财产。

因为崋军进城后不仅迅速平定了兵乱、民乱,且纪律严明,对无辜百姓秋毫无犯,甚至救治了不少在混乱中受伤的百姓,取得了南京百姓的初步信任。

再加上不少贫苦家庭都需要靠日活(日结活计)维持家中生活所需,于是,在军管结束后,很多百姓便都出城忙碌起来。

城中虽然不如之前繁华,却也恢复了六七成。

成贤街,聚贤楼。

杨廷枢、徐汧、何楷、李模四人在二楼一包厢内相聚,吃菜喝酒,闲聊饮茶,偶尔透过窗户观察街上走过的崋军巡逻队伍。

四人中三个是进士,徐汧赋闲在家,何楷、李模则在左近国子监分别任监丞(从八品)、典籍(从九品)。

四人年龄相近,都是四五十岁。可论名气,却是举人身份的杨廷枢最大。

一则,杨廷枢乃崇祯三年南直隶乡试解元;二则,自去年复社盟主张溥病逝,张采不理事务,杨廷枢作为曾经的复社核心之一,隐有成为新盟主之势。

为了更方便地观望城中崋军,几人都站到窗边。

年龄最大、头发已经花白的李模道:“我看今日城中崋军巡防、盘查已经松了不少,维斗(杨廷枢字)、九一(徐汧字),不如早些出城回苏州。”

徐汧不做声。

他和杨廷枢都是苏州府治长洲人(苏州城吴县、长洲皆为附郭),儿时便为好友,之所以会出现在南京,纯粹是陪着杨廷枢。

至于杨廷枢来南京,却是听闻崋军从湖广东下,将要攻打南直隶,特来南京为国效力的。

可来到南京后的所见所闻,所经历之事,却让杨廷枢大失所望。

他的一些建议托人送入南京兵部衙门后如泥牛入海不说,南京城防竟忽然被左良玉接管!

那段时日,左军各部将士经常在城中欺辱百姓,甚至是当街抢掠,南京刑部衙门以及府衙、县衙竟不敢制!

杨廷枢等人这才明白,大明朝廷对左良玉等将领已失去控制,彼辈大半成了军阀!

随后形势急转直下,左良玉退入南直隶后,竟仍难挡住崋军,一败再败,不到一個月,便丢了南京城!

杨廷枢几人原以为南京为贼所据,必遭大难,不知会有多少人死亡。

谁知崋军进城后,不仅迅速平定混乱,纪律严明更是远超大明官兵,与良善百姓秋毫无犯,令城中迅速恢复了秩序。

同时,崋军在剿灭乱兵、乱民时所表现的战斗力,也让几人暗暗吃惊。

心中一些想法也随之有了颠覆性变化。

此时,杨廷枢闻言道:“我还想在南京多呆些日子——崋军虽占据了南京,可左良玉等诸多大明将领毕竟逃了出去,南直隶战事说不定还有反复。”

闻言,监丞何楷冷笑道:“能有什么反复?以左良玉等人的德行,难不成还能打回南京?”

杨廷枢道:“无需他们打回南京,只要他们能撤入浙江,也许苏淞常以及浙江的嘉兴、湖州等地便要沦为战场。

我等须得弄明白局势,才好带领苏州父老做出应对。”

何楷是福建镇海人,与李模同为天启五年进士,当年在朝中以率直感言著称,特别喜欢弹劾权臣。

不过他倒也不乱喷,而是抓住别人的糟点、污点喷,先后弹劾掉两个巡抚、一个巡按,后来还参与弹劾温体仁、王应熊。

再后来,杨嗣昌得势,他又弹劾杨嗣昌。

却不知崇祯当时寄望于杨嗣昌剿灭流寇,于是踢到铁板,直接被贬为南京国子监丞。

如今杨嗣昌已死,可何楷心中对崇祯依旧有气。

此时闻言便道:“依我看,大明亡国有日,两位无需多想,待崋军传檄至,带着苏州官吏士绅降崋便是了。”

杨廷枢听了微微皱眉。

他虽然也觉得大明不行了,可心里终究还有点念想。倘若大明还有救,他未必不能毁家纾难。

就在他开口想说什么时,便听见远处有马蹄声迅速接近,还有人高声呼喊——

“茅山大捷!”

“左良玉、左梦庚皆死,六七万明军投降!”

街上百姓、店里商贾都不禁循声望去,一个个满脸震惊。

随即议论、惊叹之声四起。

“左良玉就这么死了?”

“没听见嘛,六七万官军都降了,这事还能有假?”

“我早就说了,官军靠着南京城都不敢跟崋军打,何况逃了出去,必输!”

“这下江南怕是没谁是崋军对手了···”

直到报捷的骑兵经过成贤街,举着露布奔往其他街道,楼上杨廷枢等人才回过神来。

“真没想到,左良玉竟死在了茅山。”杨廷枢此刻情绪很复杂。

一方面,他厌恶左良玉这样不听朝廷号令还祸害地方的军阀。

另一方面,左良玉毕竟是大明的宁南伯,可以说是大明当世第一武将,为大明征战一二十年,就怎么死了,他这种心中还怀有大明的人,多少有点悲伤。

何楷却是拍着栏杆笑道:“左良玉等六七万明军都降了崋,此后怕是不止南直隶,便是浙江都可能传檄而定!”

一旁李模闻言不禁问:“玄子(何楷字)可是决定仕崋了?”

何楷道:“京师那位昏庸无道,大明江山必定亡于其手,刘崋则有定鼎天下之势。

既如此,你我为何不早些降崋,助刘崋早日平定天下,也好让百姓少受些战乱之苦?”

李模听了这话,一时也颇为心动。

他是苏州吴县人,跟杨廷枢、徐汧算是同乡,眼下情势崋军恐怕轻而易举便能拿下苏州。他若是仕崋,对家族也有好处。

另外,他原本为监察御史,只因看不惯真定分守太监陈镇夷凌辱将帅、克扣军饷、纵兵劫掠、卖官鬻爵,数次上疏弹劾。

结果陈镇夷屁事没有,他却被宦官严密监察,处处针对。因一时罗织不到他的罪名,竟以莫须有的结党之罪,将他贬为南京国子监典籍。

这种朝廷,着实让人没了任何期待,也许只有改朝换代,才能让一切好起来。

兴崋王所任命的应天府尹章旷虽未拜访何楷与他这等末流小官,却已传出话来,如今南京各衙门皆需官员,旧明官吏以及有功名者,若元仕崋,皆可投书信到府衙自荐。

杨廷枢、徐汧听了何楷、李模的谈话,不禁对视了眼。

随即徐汧便道:“维斗,我们或许该回去了。早些将南京见闻告知苏州父老,免得他们弄不清情况,对抗崋军,惹出大祸。”

听见这话,杨廷枢便知道徐汧也决定降崋了,不禁一叹,“也罢,我们今日便回。”

···

皇城。

奉天殿。

刘升却是比城中百姓还先一步得知“左良玉身死、茅山明军皆降”的消息。

因为消息就是先送到他这里,他才让骑手持露布游街报捷的。

刘升在这南京城中也没几个人可商量大事,便将马士英、章旷都叫了过来。

二人来到奉天殿见礼后,马士英便道:“恭喜大王,此番茅山大捷,定可让南直隶剩余几府传檄而定!”

刘升听了一笑,道:“若能传檄而定,自然是好。不过这檄文须得找个文笔上佳又有足够名望的人来写才好,不知二位可有人选举荐?”

马士英上次举荐两人刘升只接纳了半个,这次便谨慎很多,一时不言。

章旷这几日却是对南京的原大明官员有了更多了解,当即道:“微臣以为,或可以让姜曰广执笔拟写檄文。”

“姜曰广?”

刘升隐约记得这人似乎是历史上南明弘光朝阁部重臣之一,可具体信息却是记不得了。

这人现在就在南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