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北方秋收
虽然有些瑕疵,但有总比没有好,许大茂三人自然同意何雨柱的提议,
阎解成跟刘光齐更是笑着对何雨柱表示感谢,
“谢谢了柱子,那咱们就这样说定了。”
“成,那就这样!”
吃过晚饭,刚刚收拾完碗筷,何雨水就拿着学校今天发的崭新的课本向哥哥显摆,
“哥,你看这是今天学校发的新课本,
跟晓娥姐姐拿到轧钢厂来教我的课本不一样,不过两个课本雨水都喜欢。”
接过妹妹递过来的课本,何雨柱仔细看了看,
发现手上的是一本今年才出版的《初级小学国语课本》,
至于何雨水嘴里说的娄晓娥带到轧钢厂的课本,何雨柱倒是知道是什么,是一本《开明国语课本》,因为他读小学的时候也是用的这个。
然后他就看着妹妹说道,
“雨水,两本书当然不一样啦,晓娥姐姐给你的那是很久以前的课本了,以前哥哥读小学的时候也是用的那个课本。
可现在是新社会了,当然要用新课本啊。”
接着,何雨柱就关心起了妹妹的学习情况,“今儿是第一天,师都教了你们什么呀?
伱和招娣觉得课文难不难?”
听到哥哥问,何雨水想也没想就摇了摇头,“不难哥哥,不难,
晓娥姐姐都教过我的,我都会,
而且招娣也说老师教的盼娣姐姐也教过她,我们都觉得不难。”
何雨柱知道妹妹以后自己就能上高中,自然也相信她说的话,
“成,如果有什么不会的就来问哥哥,
别看哥哥小学毕业,但教你这个小学一年级还是可以的。”
“知道了哥哥,那我现在去找招娣,然后一起做作业。”
“嗯,去吧。”
……
几天以后,早上,何雨柱和许富贵照例像往常一样送何雨水几人出门上学,
只不过刚推着自行车来到前院,
就发现易中海他们几个没有像往常一样急着去上班,而是在院子里和邻居们说话,
而李良军他们几个的打扮,也跟平常不一样,
于是他就有些疑惑的问道,
“李叔,看你们这身儿打扮,好像不是出摊或者去上班啊,这是要去哪儿?”
何雨柱刚问完,就听见站在旁边的易中海说道,
“柱子,现在麦子快熟了,到了收割的时候,你李叔他们是去顺义乡下帮你李大爷他们秋收的。”
易中海说完,李良军几人也点头确认道,
“柱子,老易说得对,
老爷子前两天托人带信来,乡下的老把式说这两天麦子就到蜡熟期了,马上要抢收,要我们下去帮忙的。”
所谓的蜡熟期,何雨柱倒是知道是怎么回事,
就是用手指甲划过麦粒,麦粒由以前的出现水状物质,变成出现蜡状物质,这就是蜡熟期,
这是小麦8成熟的标志,也是小麦产量最高的时候,
而且蜡熟期就只有短短两三天,然后就会进入完全成熟期,加上大风大雨等极端天气,到时候麦粒就会出现大面积的脱落,造成严重的减产,
所以一定要在蜡熟期这两三天之内完成抢收,
在北方甚至还专门催生了一个特殊的职业,麦客。
想到这里,何雨柱就看着李良军他们说道,“李叔,那你们这次下去不得在乡下待好几天啊?”
闻言,李良军笑着点了点头,
“是,是得在乡下待好几天,把麦子抢收完以后得晒干、归仓,然后还得帮我爹他们把公粮交了,
这些事儿都做完,我们才会回来,
算起来怎么着也得在乡下待个一个多星期吧!”
李良军说这话的时候,阎埠贵恰从家里出来,刚好听见了他这番话,
想起过年的时候,李大爷的显摆,就关心起了收成的事儿,
“老李,你知不知道李大叔他们今年在乡下的收成怎么样,粮食产量是不是跟那些土生土长的乡下人一样,也是大丰收。”
而李良军自然也想起过年的那件事,
只不过事情都已经过去大半年了,他早就没那么在意,
“哪儿能呢,他们这些从城市下去的,才第一年,哪里赶得上那些土生土长的农村人,
前些时候去乡下的时候,我们这些外行都能看出差距,
那麦穗看着明显就不一样。”
虽然李良军不介意,但其他几个一起去乡下的邻居,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点芥蒂,
所以他刚一说完,他们就催促道,
“行了,老李,咱们又没自行车,去顺义得走小半天,咱们该出发了,不然赶不上今天的午饭。”
李良军一想也是,然后就不再跟易中海他们掰扯下去,打了声招呼,就跟着邻居们出发了。
看着他们高高兴兴的出门,阎埠贵就感叹道,
“还是家里人口多好啊,你们看老李他们,搞不好这次秋收以后,后面大半年都不用自己买粮食吃,
关键是老家儿在乡下种地,还不耽搁自己个儿在城里赚钱,多好!
还好,我们家人口也不少,
等孩子们长大了,我家也能这样,到时候就富裕了。”
三个儿子的阎埠贵这样说,同用三个儿子的刘海中也不甘示弱的说道,
“确实是这样,老阎,
不过我们家也不比你们家差,我也是三个儿子,到时候也跟你一样。”
只不过他们两个说得高兴,完全没注意到他们说的话,把没儿子的易中海和只有一个儿子的许富贵给气了个够呛,
然后何雨柱就看见两人不约而同的黑着脸出了四合院的大门。
见状,何雨柱就招呼道,
“得了三大爷,咱们该走了,不然一会儿上班就该晚了。”
而这时候刘海中跟阎埠贵两人看着自顾自往前走的易中海和许富贵,虽然看不到他们的脸色,但也知道自己刚刚有点得意忘形,
于是连忙追了上去,
“老易(老许),等等。”
看着着急忙慌的两人,何雨柱也笑呵呵的带着何雨水他们往外走去。
当李良军他们几个去乡下秋收的邻居次回到四合院的时候,
已经是一个多星期以后的傍晚,
而且他们几人都不是空着手回来的,走进四合院的时候,每个人的肩膀上都扛着好几十斤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