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有微物触碰,她黑夜视物如同白昼,此时竟然不见一物,原来双眼被人用布蒙住了……
小龙女惊骇无已,欲待张口而呼,口舌难动,但觉那人以口相就,亲吻自己脸颊……
她心中一荡,惊惧渐去,情欲暗生,心想原来是杨过这孩子却来戏我……
小龙女无法动弹,只得任其所为,不由得又是惊喜,又是害羞。”
一大清早,李安坐在办公椅上,手上拿着一份报纸看得津津有味,有人推门进来他也没在意,直到对方喊了他一声,他才有些意犹未尽的把手中报纸放下。
心里却不由恶趣味的想,这龙骑士的情节一出,想必明报报馆今天就要收到不少热心读者的刀片了吧。
“老板。”
见到喊自己的是冯慧雅,李安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时间,才早上七点半,还不到上班时间,他伸了懒腰,打了个招呼:“这么早就过来啦,吃早餐没有?”
李安的态度很随意,冯慧雅能力非常不错,两间公司注册下来,她就规划好了公司架构。昨晚花曼还同他讲,十间便利店接连营业,有冯慧雅帮忙操持日常工作,每一件事都能处理得有条不紊,丝毫不显乱。
“我吃过了。”
她递过来一份文件:“组织架构是公司内控机制的重中之重。这是招聘计划,你看看。”
李安把文件接在手里,上面是一些关于财务会计师以及雇员的招聘计划。
“我觉得任何一间连锁超级市场都是由公司总部、铺面和配送中心构成。这三大部分相当于超级市场的头、身子和脚,缺一不可。弥敦道超级市场就快开业,我建议再租一间仓库,刚好能兼顾便利店的货物配送,这样能节省不少人力物力。”冯慧雅语气干练地说道。
“没问题,仓库、以及招聘的事你同花曼讲就可以了。”
李安笑了笑,放下手中文件。
“对了,地产代理公司你筹备的怎么样了?”
“雇员都已经招好,这两天我安排他们去接触了不少唐楼的房东。”
“你准备先从唐楼租赁业务打开局面?”
“是。”
冯慧雅点点头,回答依旧是言之有序:
“对于一间新公司而言,打开局面并建立稳定的市场地位,是最难的一件事。我特意了解过,分散业权的商贸大厦因为地处黄金地段,租金高昂,掮客竞争激烈。而那些居民楼,则与之相反。租金低廉,房屋租赁与买卖大多是由房东自己本人操持。现在我们公司主动上门,帮他们一手操办,不再需要他们自己花钱找律师草拟合同文件,贴广告单找租客,也不需要他们付一毛钱的佣金,无疑是双赢的事。也能更快的帮公司打开局面。”
“你分析的没错。”
李安对冯慧雅制定的公司策略还是比较认同的,他思考了一会,说道:
“不过,你还是保守了一点。尖沙咀这边的商业街不能放弃,人工低廉,我们完全可以多招一些雇员接触业主,商业街与居民楼的业务可以同步进行。”
“知道了老板。”林慧雅点头道。
“当然了,每个行当为了垄断资源,都会立所谓的规矩,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公司雇员接触业主时,难免会触动那些掮客的神经,如果有人找麻烦,你可以打电话去尖沙咀警署,找猪油仔,他会帮你处理好。”
掮客这行当,三教九流。决定做中介这门生意时,李安就已经面面俱到的考虑过了,连警署也早早打过招呼。
“走吧,同我去见个人。”
李安起身往外面走去,临出办公室,他想到什么,又折转回来,拿过桌上的报纸,这才出门。
………
………
办报是一件苦差。有一个笑话流行于办报人口中:“如果与谁有仇,最好鼓励他办报。”
言下之意,是一旦办报之后,就有许多困难接踵而来。不论其成功抑或失败,必须付出极大的精力。如果将这份精力放在别的事业上,必定可以收获加倍的利益。
孙立文办报多年,也尝尽了办报人的甘苦。大抵新闻工作最苦的地方是日夜颠倒,别人好梦正浓的时候,他们才开始最紧张的工作,每每到凌晨三时才停止。大量的消耗脑力,到三时以后,又不能就此休息,因为头脑还没有松弛下来。必须和三二友好,到附近馆子中吃点东西,聊聊天,把过份紧张的精神打发掉,这才能谈到睡眠的问题。回到家中,宽衣漱洗,躺到床上时,已经是早晨了。
除了工作时间的颠倒之外,在报馆工作,目力与精神的消耗,都远比别的工作要多,新闻界的朋友不是很瘦,就是很胖,这都不是健康的现象。
昨晚为了赶稿,孙立文又是一夜无眠,李安来报馆找他时,他正准备去吃点早茶,松弛一下紧绷的头脑。
“李先生,找我有事?”
孙立文打了个哈欠,看上去有些困倦。
“孙主编一晚没睡?要不你先去休息,我下午再过来。”
孙立文摆手道:“不碍事,忙了一夜,刚好我准备去吃早茶,我们去茶楼聊。”
“好。”
听到这话,李安应了下来。
出了报馆,三人来到就近的茶楼。
“吃点什么?”
有茶楼伙计麻利的走了过来。
三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孙立文伸手示意李安。
“我们吃过了,你点吧。”
孙立文不再客套,对伙计说道:“上几样茶点,一壶热茶。”
“稍等。”
伙计快步走开了。
孙立文打量着冯慧雅:“这位是?”
“哦,冯慧雅,我秘书。”
李安相互介绍两人:“孙立文,远方报馆的主编。”
“你好,孙主编。”冯慧雅礼貌地微笑。
“你好。”
孙立文朝冯慧雅点头致意,然后看向李安。
“李先生,你找我有什么事?”
“孙主编,你了解明报么?”李安把手上的报纸放在孙立文面前。
“查良镛,以前就职于新晚报,先后连载过多部小说,去年创刊明报,现在连载的神雕侠侣收获了不少读者,但销量只在千份之间起伏,亏损严重。”
这时期香港的报纸大体分为二类,一类为时事新闻,另一类为小报,以风月为招徕,应和男性读者的低级趣味。
而这时期的明报主要以小说及趣味资料为主,每日出版一张,利用小市民感兴趣的话题,配上武侠小说吸引读者,属于走偏锋的小报。
孙立文放下报纸:“李先生,你问这个是?”
“我觉得远方日报应该再增加几版副刊内容,用来刊登一些文章与小说。”
李安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冯慧雅听得有些惊讶。
远方日报属综合性日报,出纸对开一张,正刊大量采写社会新闻,以吸引读者,时效快,报道面广,所以销量非常不错。
难怪老板敢夸下海口,常年留出一版用来给公司打广告,原来远方日报是自己老板的。
五六样精致的茶点端上桌,冯慧雅起身接过伙计手中茶壶,倒了三杯热茶。
“李先生,报业协会有定价标准,增加报纸副刊版面,势必会增加成本,减少报馆利润。”
孙立文思考了片刻,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水,对李安说出了自己的顾忌。
李安却是摇头,他自然有考虑到报馆的成本问题,此刻从容不迫地说道:
“只是由原先的对开一张,增至一张半,纸张成本并不会增加多少。孙主编,报纸最重要的是销量,增加半张副刊,我们可以大量刊登新闻界、文艺界名家文章及小说,以迎合更多的读者,这样势必会带动报纸销量的上涨,反而赚的更多。至于最大的支出,名家的稿酬,我也考虑过了。你预留一块板面,常年用来刊登我公司的广告,稿酬会由我那间公司的广告费来支付。”
李安看重的从来都不是报纸能赚多少钱,他在乎的是报纸的销量,进而对新闻界的影响力。
每月支出一笔广告费,既能提升报纸的销量,又能给公司打广告,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