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隋开始,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以科举考试为主。
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到明朝的时候,科举考试这套体系已经非常完善。
这套考试系统,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各种各样优秀的人才。
让更多的普通人有了一个可以向上奋斗的公平途径。
普通人可以通过读书改变自己乃至整个家族的命运。
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套强大的考试体系维系着国家和民族的统一。
但是,这个体系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它选拔的人才比较单一。
换句话来说,它偏科比较严重。
所选拔的人才,基本上都是理论型的选手。
他们写文章,写词,写奏折骂人很厉害,但现在情况有变,单纯地读书人已经不能满足大明的需要。
洪兴需要很多专业技能型的人来负责他很多现代化的项目。
理论型人才要有,但像钟洵那样实战型人员也不可或缺。
特别是现在开了那么多的厂子,更加急需技术型人才。
钟洵现在被洪兴一个人被掰成几个人来用。
全国百分之八十的项目都有他的身影。
没办法,他专业技术过硬,又是技术方面的专家。
不抓他抓谁。
他从广州被调来南京之后,洪兴就让他赶快带几个能扛大梁的人出来。
钟洵心里也苦啊!
不是他不想带,而是手底下真没有人。
在古代,读书是普通人唯一的出路,没有之一。
登科及第,入朝为官是所有读书人终其一生都想实现的梦想。
这千百年来的思想禁锢着所有人,你要是不读书反而去研究读书以外的东西,是会遭到身边人指责的。
你身上背的骂名包括但不限于:不务正业、奇淫技巧、游手好闲、不肖子孙……
当然,有两种人例外。
第一种人,是大明一朝的藩王。
这个藩王主要是指永乐帝以后的藩王。
朱老四造了他侄子建文帝的反,很害怕以后的人也学着他乱来。
于是他对后世的藩王出台了很多残酷的规定。
这些规定只要一违反,重则掉脑袋,轻则贬为庶民。
之前提过,在明朝的藩王,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因为朝廷会出钱养着他们。
你这辈子哪也不能去,只能乖乖呆在在你家院子里躺平就行,哪怕你要出个城扫一下墓都不行。
没有皇帝的批条,你敢出城就可以直接弄死你。
因此,大明的藩王除了身体不自由,什么都是自由的!
这看起来很矛盾,但确实如此。
另一种人就是皇帝。
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一点自己的小爱好。
嘉靖皇帝爱炼丹修仙,追求长生不老;
隆庆皇帝好美女春药,就喜欢那一瞬间的快感;
万历皇帝喜欢不上班,直接罢工三十年,主打一个随心所欲;
泰昌皇帝还没来得及把自己的爱好发扬光大,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就死了;
天启皇帝朱由校,他的爱好跟其他人都不一样,他喜欢做木工,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木匠皇帝。
你看,只要你是这两类人中的一类,你干什么都不会有人说你是不肖子孙。
如果是普通人,还是好好头悬梁,锥刺股,好好挑灯夜读吧!
洪兴想要打破这个固有的观念。
普通人的出路不止登科及第这一条。
入新学堂,学专业技术,有过硬本领,同样也能报效国家,同样也能光宗耀祖。
技术型人才一样是人才。
有了这个想法,洪兴就派人下去做一个问卷调查。
调查反馈回来之后,毫无疑问,他的这一举措几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
理由跟上面说的大差不差:奇淫技巧,不务正业,不肖子孙……
有一些言辞激烈的老学究竟然直接上奏大骂洪兴。
“胡乱改革,误国误民,不肖子孙!”
……
大明一朝的官员骂起皇帝来那是相当不客气的。
句句见血,字字诛心。
洪兴是一个很听得进意见的皇帝。
他看到大家都心照不宣地站到了他的对里面,觉得此事还是开个会好好讨论一下。
洪兴五年三月的某一天早上,春寒料峭,河水初融,嫩柳抽芽。
大明洪兴皇帝和他的大臣们在大殿之上展开了一场关于新学堂的激烈讨论、辩论、争论。
正方辩手:洪兴皇帝。
反方辩手:除了洪兴皇帝的一众大臣。
气氛剑拔弩张。
洪兴:新学堂的设立,是为了选拔技术型人才,填补我大明技术空缺的空白,为大明工业化打基础,是大势所趋。
大臣:你搞了这个新学堂,那我们是十年寒窗苦读不是白读了吗?
洪兴:没白读啊,技术人才肯定需要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才行,要不然扁担倒了都不知道是一个一字,要你何用?
大臣:不行,皇上你开的那些课程自古以来都没有,你这是乱了祖宗的章法。
洪兴:革新革新,不改革如何出新。以后的世界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到那时候我们再来改革,就来不及了。
大臣:新学堂出来的人,他们的工作如何安排?工厂的配套设施是否完善,会不会出现新学堂学出来之后连工作都找不到?
洪兴:新学堂的课程基本上都是为了向各大机械厂培养人才。只要入了机械厂,一辈子衣食无忧基本没问题。
大臣:那咱们的科举考试怎么办?
洪兴:什么科举考试怎么办?考试照旧啊!(天王老子来了也不敢在这个时代动科举考试!)
大臣:我们以为皇上要废除科举考试,大力发展新学堂。
洪兴:我不敢。
大臣:皇上,误会误会,刚刚我们声音有点大,我们向你道歉。
到这里,洪兴终于是明白了。
原来这些大臣是担心洪兴创办的新学堂会替代科举考试,所以大家的情绪才会那么激动。
归根结底,还是利益的问题。
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是什么心态?
无非是想通过科举考试求取功名利禄罢了。
这是千百年来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但这些大臣肯定不会在朝堂之上自己打自己脸。
他们要脸,也要功名。
用那句比较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既想做B子,又想立牌坊。
而新学堂出来的人会挤压传统读书人,这是动了命根子了,他们自然极力反对。
现在事情讲清楚了,皇上不会废除科举制。
而是在大明的疆域内,同时开设科举制和新学堂。
两个制度共同为大明服务,不存在对立关系。
只要不动我的蛋糕,那咱们就是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