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脑残面对康校长的批评,屁都不敢放一个现在他们才知道王洛这个不是大学生的人是个很牛逼的存在,真能当他们的老师,而且康校长亲自邀请,直接就是副教授的头衔,人家都能直接拒绝,得了,自己这是嘴欠,碰到硬茬了。
不管怎样,反正王洛的气是出了,就没必要在这里呆着了,要是在说出什么话来,那就是对康校长的不尊重了,拒绝了他的挽留,直接开溜,自己一大堆的事情要忙,没必要浪费在这里。
“行了,康校长,没什么事情我就走了,今天就是闲着没事干,过来溜达一下。”
“真不考虑一下啊,你这简直是浪费你的能力啊,国家现在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啊。”
“志不在此,再说了,我还有自己的是也要忙呢,真抽不出这个时间来。”
客气一番,王洛潇洒离去,他是走了,但今天的辩论让不少人知道了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别觉得自己是個大学生就是什么天之骄子了,总之印象是很深的。
。。。。。。
三天,三天时间,六厂的孙寒卫亲自带人拉着一车配件到了王洛的厂里。
“王洛,你这里怎么还没挂牌子啊?”
孙厂长进来的第一件事就是问牌子的问题。
“等啥时候样车造出来再说,到时候举行个开业典礼,您可一定要来啊!”
“那必须要来,咱们以后就要经常打交道了,来,先把配件卸下来看看符不符合你的要求,看一下质量。”
招呼了一声,一群小青年一拥而上,开始卸货。
“这可真够重的,要是铝合金的就好了!”
当王洛上去卸了一个发动机缸体的时候,感叹道。
这年头的发动机基本上都是铸铁的,所以死沉死沉的,不是王洛不想用铝合金的,是真没有,起步本来就晚,制造量那更是少的可怜,到了1983年国家才正式成立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确立优先发展铝的方针。
现在铝合金冶炼业那是少的可怜,不要说王洛这个民用的机械厂了,就是一汽啥的也没有这玩意啊,大部分铝合金都运用到航空方面了,想使用铝合金制发动机还是要等一段时间的,没办法,少啊。
不过铸铁的也不错,制造技术条件低,且工艺成熟,铸铁发动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承受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不足是,发动机重量过重,散热不及铝合金好。
唉,条件有限,先用着吧。
“那个你就不用想了,呵呵!”
孙寒卫听王洛这么说,只能无奈的摇头。
“大双,小双,来,来,来,按照图纸,你们给我测量一下数据,每一个件都要检测到。”
大双,小双,就是马师傅的俩女儿,迫不得已才来到了王洛的厂子,就被他任命为质检人员了,培训了大半个月,今天终于上岗了。
毕竟是女孩子,你让他们干力气活也干不了啊,正好质检这个活即轻快,又需要耐心,细心,他们干正好合适。
俩人拿着量具一个一个的开始检验,后面王洛跟着,他们检验完了,王洛在检验一遍,预防出现错误。
整整俩小时,才把所有的配件一件不拉的检测完。
“厂长,检验完成,除了再加工的毛胚件以外,全部合格!”
大双,小双拿着小本本,把检验报告拿了出来。
“可以,很好,一点差错没出,孙厂长,费心了啊!”
看了一下后,王洛满意的点了点头,对孙寒卫说道。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我整整盯了三天,出来一个零件我们就检验一个,争取一点错误都不出。”
孙寒卫此刻那是很骄傲的,他就怕王洛说他们厂生产的配件不合格,现在终于放下了心。
。。。。。。
既然配件合格,那就好办了,直接开整,等孙寒卫他们走后,王洛带着一群手下直接开始干了起来,这种样车加工全是老师傅们上手,主打的就是一个精细,学徒工们也只能看着,打打下手,递递工具啥的。
虽然单缸发动机制造并不复杂,可毕竟是王洛事业的开始,所以多少还有些紧张的。
但这帮老师傅们丰富的加工经验,让他感觉有点紧张过头了,可能他们使用的各种机床精度达不到后世的那种相对精密的要求,不过丰富的经验能够弥补这一块的缺陷。
一直到了晚上快下班的时候,最后一个配件才被加工出来。
“下班了,下班了,不干了,明天再干吧,今天第一天,能把这些配件加工出来就可以了,至于组装,明天再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一看表都到点了,王洛宣布下班。
“别啊,厂长,既然加工出来,咱们直接连夜组装起来得了,先试试机,要不然大家伙回家也睡不着觉!”
王洛话刚说完,一群员工倒是不愿意了,这可是检验他们劳动成果的时候,到了这么关键的时期,怎么可能半途而废呢,直接要求加班,先看看劳动成果再说。
“呃?”
直接把王洛给整无语了,你们怎么能要求加班呢,下班回家跟家人吃个饭,喝个小酒他不香吗,从后世来的他可是太熟悉员工们的心态了,加班,绝对不可能加班,到点就跑,他在北方的时候都这样的。
没想到现在员工们却主动要求加班,这只能说现在跟后世是不一样的,他还是不太了解这个年代的人,现在大家讲究的是集体主义,只要是涉及到集体的事情,大家都是积极的,而且他们的努力都会得到相匹配的回报。
而后世却不一样,老板们只会画大饼,你付出再多的努力,你也是拿那点工资,什么加班费啊,相应的福利啥的,这些都没有,你只是个打工仔,拿着那点微薄的收入刚刚够生活罢了,就这样,谁还愿意奉献啊。
网络上不是有个段子吗,说的是今天看着老板开着崭新宝马在大楼前停下,我不禁露出了艳羡的目光。老板似乎察觉了我的眼神,便对我说:“只要伱肯好好努力、发奋工作,到了明年这时候,我就能开上一辆更好的车啦!”
虽说是个段子,但也反映出了为什么员工们都没有80年代那种以厂为家,为厂奉献的精神了,反正你干的再多,也不是你的,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