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真的兵变了。
荒唐的是,这是一只鸡引发的兵变。
更荒唐的是,同样的一幕三十多年前就发生过一回。
当年明朝大将祖大寿被金军困在大凌河城,崇祯帝命登莱巡抚孙元化派遣花费重金打造的新军出关支援。
孙元化接到旨意后立即命麾下将领孔有德率新军骑兵800人先行前往支援,可由于孙元化打造的这支新军多是辽人,因此新军与本地山东人关系极差,导致山东人处处排挤新军这些所谓的外来户。
因此当孔有德率先头骑兵出发后,沿途本地商贩皆是闭门罢市,使得孔有德部有钱都买不了吃的,士兵们是苦不堪言。
等到了一处名为吴桥的地方时,天降暴风雪,饥寒交迫的新军士兵互相依偎在吴桥镇外取暖。
一名士兵因为饿的实在受不了,就偷了本地望族王象春家仆养的一只鸡。
这个王象春很有来头,是万历三十八年的榜眼,于当地势力极大,名望极重。
因此被偷了鸡的那个王家仆人仗着主家势力直接闹到孔有德这里,得知自己手下偷了人家的鸡,且对方在山东颇有势力,孔有德只好捏着鼻子将那偷鸡的士兵“穿箭游营”,想以此息事宁人。
但这一举措却让本就怨声载道的新军士兵们群情激愤起来,实在气不过的士兵们一拥而上把王家的仆人直接打死。
这下孔有德慌了,本想花钱了事,未想那王象春的儿子得理不饶人,非要揪着此事不放,还说要进京控告孔有德治军无能。
王家真告了,孔有德这个“丘八”铁定完蛋。
结果,自感走投无路的孔有德在部下李九成的蛊惑下索性带兵把王家给灭了门,然后回军登州在耿仲明内应下破城,自号都元帅。
由此掀起明崇祯初年关内最大的一场叛乱,波及山东、河北两省,死难军民数十万,不仅葬送明朝花费重金打造的六万新军,更为后金输送了有名的“三顺王”和先进火器技术,由此奠定后金崛起基础。
明亡清兴的转折点有很多,如萨尔浒、如辽阳、如大凌河、如锦州
但吴桥的这只鸡也具有举足轻重地位。
夸大一点说,明亡于一只鸡,清兴于一只鸡。
在荆门偷鸡的士兵叫张双喜,是前营把总李斯手下的伙头兵。
李斯的姐夫就是守备张所蕴。
张部并不属湖广绿营建制,前身是洪承畴的亲军标营,曾随征南将军卓布泰攻占过贵阳,也曾参加磨盘山一战,是清军绿营部队中比较精锐的存在。
但张部自从“老领导”洪承畴因病归京后,一直就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打胜仗功劳是湖广绿营的,打了败仗却总是背黑锅。
因此原本湖广提督董学礼准备将这支兵马转为地方驻汛使用,若非荆州发生叛乱张部作为邻近兵马第一时间被派去平乱,很有可能这支洪承畴的亲军已经被湖广方面拆解,彻底失去“番号”。
参与围困期间,因“后娘”养的缘故,张部得到的物资也低于其它兵马,全营上下真如当年在吴桥兵变的孔有德部般,是又饿又冷,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应。
要不是张所蕴始终坚持“老领导”洪承畴教诲,要做一忠贞爱国之人,恐怕早就振臂一呼反他娘的了。
但人都是会变的。
忠贞爱国的前提是没有性命之危。
有吃有喝有官做有钱拿,忠君爱国就是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
反之,啥都没有,那忠不忠、爱不爱就不好说了。
张所蕴能从乱军中成功突围并安全撤到荆门,绝非其给上峰湖北巡抚胡全才公文中所言是拼死杀出,险些力竭殉国,而是为了活命给追击明军指明满洲大营所在,从而将明军的注意力从他身上转移到了康亲王杰书和几千满洲将士身上。
这個真相知道的人很少,除了小舅子李斯和一群亲兵,就是明军那边了。
不过明军压根不知道张所蕴是谁,也不知道他们放跑的究竟是哪家的部队,因此这件事只要张所蕴自己不说便没人知道。
从荆州逃出来后,见大军惨败又不知康亲王下落,张所蕴以为这位大将军王可能被俘,担心朝廷降罪便带人在当阳一带聚拢溃兵,加上其本部人马没几天就收容了近2000人。
并摆出一付誓死守卫荆门的姿态,以求将功赎罪。
湖北巡抚胡全才出于用人为先原则,加之也是无人无兵可用,便命张所蕴率部进驻荆门,替朝廷守好襄阳的南大门。
只要上面还用,自是不必担心秋后算账。
张所蕴欣然领命率部进驻荆门,未想隔日荆门就来了一群八旗兵,人数只三百多人,但带队的是满洲副都统阿密达。
这群八旗兵都是一脸狼狈样,一半人连座骑都没有,进城后就吵嚷着让衙门赶紧给他们弄吃的。
一群人包括那位阿副都统跟饿死鬼投胎似的把个饭菜一扫而光,看的衙门的那帮官吏眼都直了。
吃饱喝足,荆门驻军的指挥权很自然从张所蕴手中到了阿密达那里。
他一个绿营守备再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跟满洲副都统争权。
只要能守住荆门不给叛军北上机会,谁指挥都无妨。
问题是荆门是小地方,境内人口三十年战乱下来如今不过十来万,前番因为给大军筹措粮草物资,当地官府已经是竭泽而渔,搞的百姓家无余粮。
后来又闹出流民,最危险的时候流民甚至组织了上万人围攻州城,要不是流民组织力度和武器都差的很,弄不好还真能拿下州城。
现在前线大军惨败,导致荆门境内不仅有流民作乱,还存在大量溃兵打家劫舍,朝廷和抚衙那边一时半会也不可能及时给予救济,种种因素下就导致荆门官府能给驻防清军提供的给养有限。
知州文安义能想到的办法都想到了,能借的也都借了,也只能保证守城官兵一日一餐。
就这一日一餐还得优先保障满洲。
什么意思呢?
就是如果单纯是绿营兵驻防,那每人每天可以得到五到六两食物,但在满洲优先的前提下,绿营兵每天分到的食物就得减半。
减下来的食物自然是保证满洲大兵以及他们的战马吃饱。
这种事情没什么不对,虽然不是明文规定的国策,却是上下通行的潜规则。
前年四川总督李国英贵为封疆大吏,都不惜放下身段将自己的座骑孝敬给满洲兵,更况一小小知州了。
当然,文安义也及时给绿营守备张所蕴打了招呼,无非困难是暂时的,让弟兄们忍上几天就好,届时巡抚大人调拨的钱粮一到,肯定不会亏待绿营将士。
张所蕴能怎么办?
只能不吭声。
因为吭声也改变不了现状。
作为守备大人,张所蕴肯定能吃的饱,下面的士兵却就真是苦了。
一人一天二三两食物,别说守城了,就是提刀力气都不见得有。
要过去的话,士兵们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肯定会将主意打在百姓身上。
但张所蕴下了严令,不许士兵扰民,更不许抢劫百姓,有违者立斩不赦。
倒不是他张大人有多么爱民,实是因为担心前番兵败旧账还挂在那,这要再闹出抢掠民间的恶行来,巡抚胡全才恐怕饶不过他。
须知那位胡抚台能从道台升任巡抚,靠的就是安民抚民的政绩,属于眼里进不得沙子的人。
反正用不了多久肯定会有粮食送到,加上城中还有满洲人在,张所蕴自然不想多事。
小舅子李斯是个识大体的人,知道姐夫的难度,当然不会乱来。
却架不住嘴馋。
不能抢,还不能偷吗?
于是授意手下亲兵张双喜去偷只鸡来。
张双喜屁颠屁颠就去偷了,且很顺利的就偷到了一只下蛋的老母鸡。
主家根本没有发现。
事情到这和兵变压根不沾边。
问题出在张双喜提着鸡回来的路上叫几个满洲大兵给看到了,几个满洲大兵不仅把鸡给抢了过去,还毒打了张双喜一顿。
要不是被人发现及时抬到军营,这个张双喜多半就得死在外面。
本就因为吃不饱一肚子情绪的绿营兵们顿时炸了窝,一个个义愤填膺的咒骂起满洲大兵下手太毒。
“他妈的,这帮鞑子打仗没本事,欺负咱们倒是来劲!”
“有这打人的本事他娘的跟叛军使去,跟咱们凶什么凶!”
“要不是咱们绿营,他鞑子能坐稳江山!”
“”
事情的失控往往在于你一言我一语,尤其是在气头上总会有人说出让人震惊的话。
“曹他娘!他鞑子是爹娘生的,咱们也是爹娘生的,凭什么他鞑子吃的饱穿的暖,咱们就要忍饥挨饿!是男人的提上家伙给双喜报仇去!”
不知是谁带的头,呼拉一下围在帐篷中的几十个营兵立时冲了出去,就连李斯也是脑袋一热跟着冲了出去。
这节骨眼,纵是还清醒也得去。
没法子,下面的人去给双喜报仇,他这个把总却缩在后面当乌龟,往后下面人谁服他?
人群叫嚷着就冲出了营门,听到动静的营兵都跟了上来,没一会功夫就聚集了几百人。
后面发生的事连李斯也是稀里糊涂,反正路上撞见一群满洲兵,也不知道是不是殴打张双喜的那帮人,总之双方很快发生争吵谩骂,然后有人拔刀动手了。
火拼的结局是十几个满洲大兵惨死当场,绿营兵也死了七八个。
望着倒在血泊中的十几个满洲兵尸首,李斯知道不好,正不知如何收场时,其手下有个叫夏成龙的哨官却道:“大丈夫做事岂能婆婆妈妈,今日之事既已无法善了,便当先下手为强斩尽杀绝才好!”
“对,杀光那帮鞑子!”
一众因为见血而情绪激动的营兵哪容李斯在那犹豫,上前架着他就冲向了满洲兵驻防的南城。
浑然不知城中已经生变的满洲副都统阿密达当时正在给燕京写奏折,听到外面动静声放下笔出来查看,未等弄明白怎么回事耳畔就传来铳响,继而一群杀红了眼的营兵冲进来就将他乱刀杀死。
300多好不容易从荆州逃回来的满洲大兵也是无一逃脱,不是当场身死,就是在逃跑过程中被营兵射杀。
有两个满洲兵慌不择路逃进茅房,结果外面的营兵用长矛将他们逼的自个跳进了粪坑,活生生被营兵们用长矛戳死在污秽之中。
事做了,人杀完了,下面怎么办?
李斯反应也是迅速,先让人控制城门和州衙官员,然后带人去将住在驿馆尚蒙在鼓里的姐夫请出来主持大局。
“你们疯了不成!”
“完了,完了!”
“你们这是要害死我啊!”
得知小舅子带人把满洲大兵给屠了的张所蕴魂都叫骇飞了,双腿无力“扑通”一声瘫坐在地。
“姐夫,事到如今你杀了我清廷饶不过你,不杀我清廷也不饶你,与其憋屈死不如跟他鞑子干了!”
李斯知道自个对不住姐夫,也害苦了姐夫,可事情走到这一步他也没办法。
“大人还是个男儿么!”
那名提议将满洲人斩尽杀绝的哨官夏成龙气愤的上前一把将守备大人从地上拽起,“如今天下人都知道鞑子已不能战,既然如此,我等何须再为鞑子卖命!若大人不肯为我等出头主持大局,便是叫我等死无葬身之地!”
一众进来请守备大人主持大局的军官和士兵纷纷附和,都说出了这种事清廷绝对不会放过他们,想要活命就得竖起义旗同他清廷拼了。
“是死是活,是成是败,总归搏一搏才知,哪有搏都不搏把脑袋伸出去叫人砍的道理!”
夏成龙说完带领众人跪在守备大人面前。
见此情形,也知自个没有选择的张所蕴无奈只能长叹一声,答应众人请求。
又见夏成龙颇有见解,便问其下一步当如何做。
夏成龙建议当务之急是马上派人联络荆州明军,否则以他们这点人手很难守住荆门。
只要明军能及时赶到,或许还能一举拿下襄阳。
张所蕴也没有更好办法,当下采纳夏成龙意见派人火速南下联络明军。
又命人找来被控制住的知州文安义,请这位文大人帮助安抚百姓。
迫于张所蕴威胁,文安义只得照办,但提出城中粮食不多,若张所蕴真要反了朝廷就先放百姓出城,一来不使百姓遭殃,二来也能省下大笔粮食以做长期打算。
张所蕴微一思虑便同意下来,但不许百姓出城往北,只许往南。
这是为防荆门反叛消息传到襄阳。
在知州衙门做书办的小吏赵福源第二天就收拾东西带了一家老小出城欲往西南的宜昌,结果半路遇到扮作清军的王五一行。
不知对方真实身份的赵福源如见亲人般将自己所知一一吐露,请求眼前这位王副将能趁荆门叛军不备火速带兵入城平息乱事。
平叛,王五当然是义不容辞。
二话不说快马加鞭率部赶往发生兵变的荆门。
不忘将那陈福源带上。
这把赵福源弄的极为忐忑,王副将能成功收复州城他肯定功劳不小,但要收复不了那他小命怕就悬了。
毕竟王副将手下这支骑兵看着只有几百人,城中的叛军却有三千多人。
但此时也是身不由己,哪敢跟人王副将要求放他走。
“伱无须担心,我麾下儿郎俱是健勇,皆能以一当五,区区叛军不足为虑。”
快到荆门城时,王五特意安慰了下脸色一直比较紧张的赵福源。
于马上伸展手臂活动时,不忘顺手摸了下脑后的辫子。
防止突然掉落。
那样,就无趣了。
“是,是。”
赵福源能说什么,只能不断点头附和。
想到一事,王五不禁问道:“对了,你说的那个八旗副都统是哪个旗的?”
赵福源忙道这:“回大人话,是满洲正白旗的阿副都统。”
“有这么个人么?”
王五扭头问身边的狗剩。
狗剩挠挠脑袋,不太确定道:“有这么个人,好像是叫阿密达,什么他塔腊的,”
说完,补了一句,“噢,对,这人是跟董额的,张大人说八成是苏克萨哈的党羽。”
“那怎么叫他跑了的?”
王五眉头微挑。
“五哥,咱们就那么点人,清军却有几万人,就是几万头猪一晚上咱们也抓不全啊,跑掉几头不是很正常么。”
狗剩咧嘴对着赵福源嘿嘿笑了笑。
“嗯?”
边上的赵福源越听越不对劲,但哪里不对劲一时也没会明白,总之心头很是不安,隐隐有种很不妙的感觉。
见状,王五忙安慰这位类似某局办公室副主任的吏员:“你不用多想,没事的,等我拿下荆门就放你回家。你不是俘虏,所以没有优待一说,但正因你不是我的俘虏,所以我没理由扣押你。”
“啊?”
王五不说还好,一说赵福源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了。
嘴巴张了张,“大人,你们,你们”
“没事,没事。”
王五依旧笑容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