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拍摄不是很顺利。
道具,服装,灯光,场务,群演,轮番出错。
你方唱罢我登场,深怕被别人落下。
演员表演不到位的情况也时常发生。
这些问题导致剧组拍摄进度很慢。
林轩对此表现的很淡定。
他拍过十几部戏,知道新剧组要经过一段磨合期。
就跟提了新车要磨合千把公里一个道理。
《绣春刀》剧组有一百多号人,算上群演直接奔三百去了。
人又不是机器,不可能永远按照既定程序运行,一点错误不犯。
三百号人在互相协作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哪怕在拍摄期一人犯一个错,那也有三百个错误在等着。
林轩允许他们犯错,不代表他没脾气。
失误他可以容忍,态度不端正那就不配待在剧组里。
无论哪个行业,都有一帮混吃等死的老油条。
林轩当众发了一通火,开除了三个混子,剧组运行明显顺畅许多。
每个人干活时都加倍小心,深怕出错又惹他发火。
《绣春刀》夜戏比较多,一场戏拍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有的事。
演员收工后可以回酒店睡觉。
林轩身为导演还得拉上剧组主创开会。
分析今天的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讨论明天的拍摄计划以及需要注意的点。
会议经常开到后半夜,躺下睡几个小时,又得起来开工。
如果不是升级过精力属性,林轩肯定熬不过来。
剧组主创没有外挂,只能猛灌咖啡硬撑下去。
每次剧组转场,或者午间休息,就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候。
可以补半个小时觉,恢复一下精力。
…………
几天后,剧组开始拍摄抓捕魏忠贤的剧情。
这场戏是电影里很关键的一场打戏,同时还是一场雨戏。
当天横店没有下雨,剧组用水泵抽水往天上喷,模拟下雨的状态。
化妆间里,林轩跟几位演员讲戏。
李建义老师不用他操心,人家进组后一直在钻研剧本,揣摩人物。
电影中魏忠贤树倒猢狲散,身体和精神状况大不如从前,人物肯定是消瘦的。
李老师在开拍前就开始减肥,足足减掉二十多斤。
林轩给演员开会的时候,特地说了这件事,让这帮年轻演员多学着点。
李兵兵饰演的魏延是魏忠贤的义女,忠心机敏,出手狠毒。
这人物比较脸谱化,文戏演起来不难,重点是武戏。
李兵兵虽然拍过不少武侠剧,但用西洋剑还是头一回。
锦衣卫三兄弟。
胡君,邓超演好武戏就行了,关键还是严屹宽。
他要跟李建义飙戏,一旦接不住,那今晚就有的慢慢熬了。
好在开拍前,他多次找李建义请教,私下也经常排练。
有了老戏骨的指导,让他对人物的理解和把握精准了不少。
化好妆,换好戏服,演员来到片场准备拍摄。
《绣春刀》的武打动作非常写实,角色使用的兵器也很有讲究。
就拿这场戏举例,沈炼的雁翎刀攻守兼备,可以单手持握,也可以双手持握。
卢剑星的雁翅刀,形如大雁的翅膀,刀身较重是一种双手刀,刀法大开大合,气势如虹。
靳一川的兵器是双刀飞燕,是种双持的短兵器,适合贴身近战,讲究以快取胜。
魏延使用的西洋剑,擅长挑,刺,配合步伐攻势迅捷,专破锁子甲。
这些武器的特点,在武打训练的时候林轩就讲过,还亲自上手教导他们用法。
可惜除了吴晶能学出点门道,其他演员都是花架子,只会依葫芦画瓢照着练。
这场院子里的打戏拍了几十条,花了三个多小时才拍完。
剧组转场,拍摄二楼的戏份。
镜头先给到李建义的背部特写,严屹宽把刀架在他脖子上,视角跟着他缓缓移动。
魏忠贤正翘着腿悠闲的玩骰子,还特么是黄金骰子。
手腕一抖,扔出三个六。
他头也不回,用阴森森的语气说道:
“总旗大人,摘了我这颗脑袋,你们回去也交不了差啊!”
“杀了你,为何交不了差?”
“崇祯那个小儿为何要杀我?是我恶贯满盈……那你就把皇上想的太简单了!
我魏忠贤八年来大权在握,如今树倒猢狲散,别的没剩下,钱我有的是!
西北匪患,辽东又有皇太极,皇上缺的是军饷,我的钱就是军饷!
拿不到我的钱,你们要怎么交差?”
李建义不仅演技好,台词功底更是没话说,不用加字幕都能听清楚台词。
他在老版《三国演义》里饰演陈宫,给许多角色都配了音。
魏忠贤的表演方式,林轩并没有按照原版路线走。
此刻魏忠贤走投无路,人物癫狂些很合理,但金士杰演的稍微过了点,少了几分上位者的稳重。
沈炼这等人物在他眼中就是蝼蚁,放到过去连见他一面都难。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就算魏忠贤落魄了,手里又有钱又有人,随手抓一把黄金,就跟打发叫花子一样。
这枭雄一般的人物,怎么可能在锦衣卫总旗面前如此失态。
大佬该有的腔调,还是要拿捏住的。
收着演容易,放开演也容易,这种半收半放之间的表演才最考验演技的。
“你一年俸禄才几个钱啊,这儿随便抓一把就是你三十年的俸禄啊!”
“这些钱会要了我的命!”
“杀了我,我那些子子孙孙找你们报仇,你们仨还有活路嘛。不如赌一把。”
“沈炼……沈炼……”
院中传来卢剑星焦急的催促声。
沈炼此刻进退两难,魏忠贤则露出戏谑的表情:
“快拿个主意啊,晚了,你那两兄弟可就保不住了……”
即便排练多日,跟李建义飙戏的严屹宽,还是有些接不住。
没办法,老戏骨的演技和气场,不是三五年能学会的。
严屹宽的发挥已经算不错了,要是换成未来那些小鲜肉,估计只会全程面瘫。
“咔!收工!”
这场戏拍完,林轩扭了扭酸痛的脖子。
他抬头一看,骂道:“握草,天特么都快亮了。”
严屹宽赶紧低头道歉:“对不起导演,是我耽误了剧组进度。”
林轩摆了摆手,毫不在意道:“选你们演戏的时候,我就预料到了。
新人嘛,拍的慢,失误多,这些都很正常,好好努力就行了。”
“谢谢导演。”严屹宽对他很感激。
…………
几天后,终于轮到丁修的戏份。
林轩坐着化妆,造型师给他剃头发,戴假发,把他这些天留的胡须修剪一下。
做好造型,换上戏服,林轩扛着一米六的苗刀,吹着口哨,晃晃悠悠的来到片场。
不知道的,还以为哪来的街溜子。
这时候他已经有些入戏了,气质和动作都神似丁修。
他的戏在晚上,但片场很热闹,里三层外三层围的都是人。
有演员,群演,以及其他工作人员。
林轩虽然是个六边形战士,影视行业多面手,但他最成功的职业还是演员。
听说今晚要拍导演的戏,这帮人连觉都不睡,也要过来瞧瞧。
第一场是丁修跟靳一川的戏。
“看什么呢?”
丁修吃着包子,左右瞅了瞅:
“怕你那几个当差的朋友看到我……甭担心,都已经走得很远啦!”
靳一川:“…………”
“咔!邓朝你特么哑巴啦!”
剧组副导演起身骂道。
“对不起,对不起林导……我太紧张了,忘词了。”
他连忙鞠躬向所有人道歉。
“放松!”
林轩拍着他肩膀:“我又不是吃你,你紧张什么啊。”
两人回到原位继续拍,这次他总算没忘词。
“师兄,拿了银子快走吧。”
“哎,苍蝇再小也是肉啊!”
“最后一次了,别再来找我。”
“你真以为穿上这身飞鱼服你就是个官了?贼就是贼,你这秘密啊,我吃一辈子!”
“不服?哼哼,我给你三天的时间,你去给我凑足一百两银子!”
“一百两?我一年的俸禄才二十两,上哪儿去凑一百两。”
“嗯……去卖屁股吧。京城这么多达官贵人都有龙阳之好,这么好的身板,一百两银子很容易。”
林轩的外挂演技可以硬刚老戏骨,演个丁修自然是手到擒来。
开场简单的几句台词,从眼神,到表情,再到语气,哪怕是细微的肢体语言,都挑不出任何毛病。
把一个流里流气的混蛋,演得入木三分。
相比之下,邓朝的演技就不忍直视了。
哪怕是围观的人都能看出来,邓朝直接被秒了。
再次重新拍摄,邓朝有些心烦意乱。
他刚才为什么紧张啊?
除了导演的身份让他有些放不开手脚,更多的是担心接不住林轩的戏。
这场文戏分成几个镜头,前后拍了八遍才过。
邓朝来不及喘口气,接着就要拍武戏。
丁修的武器是苗刀夜莺,又称御林军刀。
刀长一米六,可步战,可马战。
因其刀身修长形似禾苗,才被称为苗刀,跟苗寨苗族没半毛钱关系。
苗刀的前身是唐刀,唐刀传入岛国演变成倭刀,戚继光改良倭刀发明戚家刀,后发展为御林军佩刀。
靳一川起身飞扑夺走苗刀,随后转身双手握刀横斩丁修。
丁修丝毫不慌,第一刀后退闪过,第二刀用刀鞘挡下,同时伸出右手握住苗刀刀柄。
他用单手的力气,轻松夺下靳一川双手握持的苗刀。
短短三个回合,两人的功夫就高下立判。
“又想杀我!”
林轩缓缓收刀,神情自若,语气轻蔑。
“我真不知道师傅看上你哪一点了,你这个肺痨鬼!三天……”
说完,丁修扛着苗刀扬长而去。
“好了,这段过了!收工!”
林轩看完回放,招呼他们收拾东西回酒店。
…………
剧组开拍半月,磨合期已过,拍摄进度开始加快。
这天中午,剧组收工放饭。
林轩端着盒饭坐在监视器前,边看回放边大快朵颐。
这时,身为制片人的陈虹走过来。
“咋啦,虹姐。”
“外面有十几家媒体来探班,要采访你。”
“行,我去应付一下。”
“态度认真点,媒体宣传很重要的。”
“知道啦,我盒饭放这儿,别偷吃我鸡腿啊。”
“…………”陈虹翻了个白眼。
电影拍摄期间是有媒体探班日的。
主要是聊聊拍摄进度,谈谈演员的发挥,剧组里的趣事。
人们常说互联网是没有记忆的,其实现在的观众也差不多。
《绣春刀》刚宣布立项的时候,关注的人很多。
这才过去半个月,网络上就没什么人讨论了。
媒体探班日就是为了重新炒热话题。
肯定有人疑惑,为什么不等到上映前再宣传炒作?省钱省事效果还好。
这种想法不能算错,只能说不够全面。
从电影立项开始,剧组的宣传机器就开始启动。
不时放出拍摄花絮,讲一讲拍摄进度,好让电影名字多次出现在观众脑海里。
这玩意就跟广告一样。
看一次广告,你可能不会买。
但看一年的广告,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广告影响,大大提升购买的概率。
一部商业电影想要成功,不能光满足一小部分人的喜好,要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喜好。
因此剧组不光要宣传,策略也要不停的改变,主打的就是全面。
想吸引爱吃瓜的观众,就要安排剧中演员炒绯闻。
要吸引真实的电影迷,就要介绍电影的剧情,宣传它的特点。
如《绣春刀》的特点就是,写实的武打,十几种刀剑兵器的交锋。
要吸引饭圈脑残粉,就要拉几个顶流明星过来坐镇,哪怕戏份不多,也要大力宣传。
就像原版《天下第一》里,张卫剑就是个酱油角色,宣传时硬生生吹成了男二号。
总之,电影想要成功,宣传绝对是重中之重。
原版《绣春刀》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这么优秀的原创武侠电影,就因为没钱做宣传,结果票房连一个亿都没有。
除了以上几种常规的宣传方式。
还有剑走偏锋,容易得罪人的方式。
碰瓷热点人物,热点话题,张继忠的惯用伎俩。
发小作文阴阳怪气,骂人打人,冯晓刚新电影上映前都会这么干。
巧合的是,媒体探班的时候,有记者提到了这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