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改变主意的朱元璋(1 / 1)维度蚂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伯温的讲话可以说是深入浅出。

从实事求是出发,更是将大明如今的情况,一五一十全盘托出。

为的就是说服朱元璋,至少这个商业税你必须得收,你以前的政策并不是全错,但是你要随着时间的推进而改变才是一个——实事求是。

刘伯温说完分析完这奏疏里面的关于商业税改革的内容后。

上前一步,迫不及待的,对着正在深思熟路的陛下,行礼作揖,紧跟着劝道:“陛下,你想想,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难道错了吗?这是臣奏疏之中反复强调跟调查实际情况而感悟的!

这就是好比当年陛下你攻伐元朝,剿灭陈友谅,如果你一直听从那群老派淮西勋贵们的,怎么能听从与老臣与陛下实际调查后,得出的——‘广积粮,缓称王’呢?”

用当年的切身实地经历过的事情来举例子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可以说是一个极其怀旧的人。

修元史也好,还是编纂自己的祖训录,本身就是一个英雄的晚年,想要留给子孙们一些东西,然后追忆一番自己的峥嵘岁月。

但这样的一个过程,必然就会从历史过去之中,获得很多的以史为鉴的教训。

刘伯温入手的这個切入点非常的不错。

这就使得朱元璋反复不断的思考着刘伯温这一句话之中的含义。

实事求是也好,还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罢。

这都是能从朱元璋内心深处出发,一下子说动他的。

甚至连朱元璋都不由得反思起来。

扪心自问:

自己是不是真的跟不上时代了?

现如今已经是洪武三年了,而不是当年的至正年间。

也不是小明王还在的时候。

现在是他老朱家的洪武三年。

天下太平,四海升平。

商品货物的繁荣,江南商贾们的大量建立工坊。

甚至开始大批量雇佣各类的工人……这些都是恢复到前朝商业最为繁荣水平时期的一个前兆。

既然已经这样了,自己收缴一些商业税,那确实没有任何问题。

正如刘伯温说的那样!

拿出一点钱来,分享给天下人,这不是这群巨商富豪们应该做的事情吗?

各地的乡绅们,被称之为乡绅,那都是因为他们要修桥补路,更是要建设学堂。

但是单单就是依靠他们的自觉来分享财富出来。

这不是一个很符合人性的事情。

所以朝廷这个时候就是需要出面。

朱元璋想通这里后,对于刘伯温的建议,单单就是关于商业税改革这一条,倒是同意了,出声说道:“建立可以,税务院的工作,必须要直辖于户部管辖,钱财需要由户部直接进入国库来分配,这些事情你都要盯着,至于税务院院长的品级跟谁来担任,这些都是后面你要上心的,知道了吗?丞相!”

朱元璋想到了什么!

又嘱咐刘伯温道:“后面大朝会的时候,让户部臣工,还有各省科道官们配合,各地的巡商御史们,都各自拿出一份折子出来,调查出各省商户经营情况和组成部分……甚至账目等等!”

“陛下,还有各地承宣布政使司也要出一份总览报告!”

“有理!重点是江南各地!”

“是,陛下!”

刘伯温闻言心中那是一阵阵的喜悦不已,没有想到自己真的劝动了固执己见的朱元璋。

看样子自己小儿子说得不错,哪有劝不动的人,关键得看你们怎么来说话!

劝人,特别是规劝皇帝,那就是讲究一个技术的。

这一门技术掌握好了,为臣者那就是飞黄腾达。

做不好,就只能留下一个死谏之臣。

然后青史留名的落下一笔。

随后被皇帝推出去杀了!

是忠臣也是直臣,但是一定不是一个能臣。

刘伯温长出一口气,对于接下来要进一步的打算,也有了一个底气。

朱元璋不出声,继续阅览着手中的奏疏。

对于刘伯温奏疏里面提议的,他没有完全否定。

但是也不是全部赞同,这是朱元璋的固执。

还有刻板的守旧。

朱元璋总觉得自己做的一切,比读书人们考虑还要长远。

甚至为了大明千秋万代,后世子孙们,最好都按照自己的做。

这也是他留下《皇明祖训》的一大原因。

所以被刘伯温说动一半,已经是极其不易。

刘伯温也知道,欲速则不达,更别提来之前。

自己儿子刘玘就提醒过他,能进一步就进一步。

但是如果朱元璋不悦了,那就打住,下一次继续劝也不是问题。

这并不是一世一时的政策,这些政策,甚至要贯穿大明好几代。

甚至大明整个朝代一生那也是说不一定的。

所以不急于一时,毕竟是为万世开太平。

容不得有半点的马虎!

朱元璋看完大半后,对于钱庄,也就是成立大明国有银行这个全新的钱庄,打从心底里倒是十分称赞,甚至觉得妥当。

这才是一个最为吸引朱元璋的一点,将钱给搜出来,然后掌握在国家的手里。

这不是很配合自己的大明宝钞的想法吗?

如果这钱庄做得起来,就能规避掉前朝后续财政无继的教训。

朱元璋是造反元朝起家的,对于前朝的任何教训,他都十分在意。

都是想着规避,甚至追溯到两宋的各类教训。

也都是相当的吸取其中的教训。

他想要开创出一个盛大的大一统王朝。

而不是两宋这样的国家,所以他需要打好地基。

他想要在自己这一代,在洪武年间,就做好一切。

这是朱元璋的自信,也是他的野心,更是他宏伟的企图。

“这个钱庄法子很好,民间的钱财不会太少,前朝商业繁荣,江南一带金银更是满地,但是他们全部都藏在自家家中,不论是金银还是铜钱,每家每户江南地下都有不少,这是户部之前就提到过的,但是他们没有办法,总不能去抢自己老百姓吧?”

朱元璋说着,瞧向站在书桌前的刘伯温,那谨小慎微的样子,更是满意,点头称赞道:“咱看你这个法子很不错,刘伯温你确实是咱离不开的臣子!世人只是知道你大才,殊不知伱的才干,可以令那汉初的张良萧何都会汗颜!”

“陛下谬赞了,这都是为臣者,应该做的。”

刘伯温也谦虚一番。

牢记自己儿子的警告。

不能太狂,也不能硬顶着朱元璋的脾气来。

就是要乖巧,但是拐着弯的劝谏朱元璋。

老朱这种极其聪明的皇帝。

可以自己回味过来。

同时还不伤害他的颜面。

这也就是,伴君之道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