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2章 动力充沛的感觉,真爽!(1 / 1)十月廿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种级别的改动,虽然谈不上升级整个标准,但确实会给设计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性。

要知道飞机设计其实是个很复杂的工作,除了像宋闻聪、杨韦、常浩南他们这些做总体设计的人之外,其实还有很多不太会被关注到的、负责子系统或者更细节部分的技术人员。

他们未必有特别高的天赋和逆天的能力,但却是完成一个项目的中坚力量。

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项目的决速步骤。

重生之前的常浩南,应该算是这一部分人里面相对比较重要的一個。

而这种设计方法论层面的改进,对于他们来说有着非常巨大的意义。

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提高整个项目组的工作效率。

当然,这方面的工作并不需要常浩南做什么,自会有蓉飞集团专门负责规范设计方法的人来负责。

如果效果好的话,就会逐渐推广到航空工业旗下的所有单位,并最终在下一次标准更新的时候正式成为标准。

就像是数字化设计,以及脉动生产线一样。

这也是整个航空系统维持全国一盘棋的好处。

如果真按照上一世的办法,把航空工业平行拆分成一集团和二集团,很多地方就会自然而然地慢慢产生差别。

徒增很多内耗不说,哪怕未来再想合并回来,都是个麻烦事。

“说起来,04号原型机那边也已经进入总装的最后流程了,要不要去看看?”

已经很久没开口的许德突然提议道。

他毕竟是负责飞机生产的副总师,虽然干到这个级别也不可能对设计一窍不通,但在常浩南和杨韦两个人面前,总归还是插不上什么话。

“04号……你们造原型机的速度相当可以啊……”

这才首飞小一年的功夫,排除用于静力破坏试验的02号机以外,竟然马上就要有第三架可供试飞用的飞机了。

“这个么……今年国家给航空产业的总体拨款都提高了不少,具体到咱们十号工程这种央管重点项目的话,今年的预算额外在原来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将近四分之一,资金方面自然要充裕一些……”

宋闻聪在旁边回答道。

虽然直接管理项目预算的应该是总工程师薛炽夀,但总设计师心里面对支出也绝对是有数的。

毕竟不是什么项目都能像常浩南那样靠逆天的高效率来省钱——

涡扇10和模锻压机的支出特征,都是把原本预计五年拨出去的款项集中到两年里花完,然后飞速把成果掏出来回笼资金。

这种烧钱方式要是搁在其它人手里,非得把预算部门给吓死。

聊起这个话题,许德也顿时精神了不少:

“是啊,我能感觉出来,上面对于航空产业的看法正在逐渐变化,尤其是财政系统,已经逐渐把咱们从烧钱的无底洞当做中短期有效投资了……”

“在这一点上,倒是全国的同行都得感谢浩南同志才对……”

缺钱的难处,蓉飞的众人可以说是最清楚不过的。

如今虽然也没到可以放开手脚随便花的程度,但相比于过去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乃至于总师带头上街摆摊卖面条维持生计的情况来说,实在是好了不知道多少。

因此,停机坪上一时间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实际上,总装车间其实没什么好看的,因为原型机都是单架生产,而且每一架之间都可能有不一样,所以也用不上什么新锐的总装技术。

只不过是许德既然提了,于情于理也不好拒绝。

就当是参观的一部分了。

真正的重头戏,还是第二天的十号工程ii类原型机技术研讨会。

由于理论上,空军还没给这个装备正式命名,所以算是蓉飞今天目前内部的正式叫法。

相对应的,使用二元可调进气道、目前已经在试飞的版本,自然是叫做i类原型机。

当然,一般的场合下,就直接叫歼10e和歼10a了。

……

孙惠中带着的贵航工业团队第二天上午乘坐一架包机的航班抵达,然后便以最快的速度被接到了蓉飞。

“宋总、常总,杨总,太抱歉了,耽误了大家一天时间。”

进门之后,领头的孙惠中逐一跟十号工程这边的负责人握了握手。

“没关系,事出有因嘛,再说,项目也不赶这一天功夫。”

宋闻聪当即表示无妨。

“是啊,正好我有大半年时间没来蓉飞,昨天还能有半天时间看了看这边的变化。”

常浩南也跟着补充道。

紧接着,在前往研讨会现场的路上,又聊起了贵航集团的情况:

“对了,孙工,之前我在空军航校那边,听说他们好像也已经准备采购新的高级教练机了,有消息没有?”

提起歼教9的事情,原本脸上还带着些许疲惫的孙惠中登时眼前一亮:

“有的,我之前还想为了这件事打电话感谢您来着,结果那时候您不在京城,所以没联系上……”

“那边目前是订购了一批26架,其中6架是跟八一表演队一样,带编队指示器的版本,而且交货周期要的很死……”

“……”

一番寒暄之后,与会人员陆续来到会场,各自按照所负责的任务分区落座。

常浩南此时注意到,之前跟着孙惠中去京城的那位林同鑫,这次也跟在他后面,而且还挂上了个研究室副主任的头衔。

显然进步速度飞快。

当然,也是吃到了贵航集团前两年实在是无人可用的红利。

参与这种技术会议的,都是纯纯自己人,也用不着什么开场白。

宋闻聪简单说了一下今天的主题之后,话筒就交到了常浩南的面前。

“同志们,在讨论具体的技术问题之前,我先来总体概括一下ii类原型机的改进方案。”

他说着翻动电脑上的ppt,展示出了一张大致的效果图。

短暂的寂静过后,场下一片哗然。

“这……”

“这个方案,跟咱们现在的i类原型机相比,差别有点大啊……”

“是啊,不说更详细的地方,这机头形状、还有机翼都略微有了点变动。”

“……”

坐在下面的技术人员不禁窃窃私语,就连宋闻聪和杨韦这种之前听常浩南画过饼的人,都感到有些意外。

虽然总体外形仍然还维持着歼10的特征——翼身融合、中距耦合鸭翼+大三角翼、机腹进气道、单发单垂尾、明显的蜂腰结构……

但细看之下,区别还是不小的。

虽然总体尺寸仍然没有脱离原来的水平,但整架飞机变得更加饱满了。

尤其是机身横截面,由一个近似正圆形变成了左右更宽的扁圆型。

甚至稍微有点台风战斗机的影子。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就是在三围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飞机的可用容积变大。

不过代价么……显而易见的更“胖”了。

“浩南同志……”

宋闻聪觉得脑门上出了点虚汗:

“你之前……可没说要有这么大的手笔啊……”

他说话的声音很小,显然是担心这句话被下面的人听到,会影响他们的工作信心。

“而且这飞机,我看着至少得比现在的设计空重高出上百公斤,再加上改变面积率增加的阻力……”

杨韦的眼神也有点颤动:

“咱这飞机虽说是中型机,但也不能完全放弃超音速性能吧?”

这个时候,常浩南总算继续开口了。

并不是单单对另外两名总师,而是对现场所有人:

“我知道各位现在的顾虑是什么。”

说到这里,他直接把ppt翻到了后面一页:

“就在上个月末,预计装备在ii类原型机上面的国产涡扇10发动机已经完成了参数标定。”

“量产的第一个型号,也就是涡扇10a,海平面最大推力可以达到13.2吨。”

“而专门的单发型号,涡扇10b,经过特别调整,可以把海平面最大推力提高到14吨,相比于目前的al31n提高了12%,而且针对高空和超音速推力做过专门优化。”

“所以,无需过于担心改动之后的飞行性能!”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