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
朱元璋嘴里,轻轻的叨念着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汇。
思绪,也从应天府的大殿,飘飞到了凤阳的山中。
“上次玩儿游戏,还是跟徐达他们放牛的时候,玩儿当皇帝的游戏吧!”
“一转眼,当上了真正的皇帝,身边的人,反而少了。”
想到这里,老朱不由得有些伤感。
不过,老朱嘴上,却是丝毫不留情。
“吴泰平,别在朕的面前搞那套奇淫技巧,有什么话,直说。”
对于老朱的话,吴泰平丝毫不以为意。
“陛下,这个游戏,便是能解释,您刚才说的问题。”
接着,吴泰平将头转向朱标。
“太子殿下,烦请,让厨房拿几双筷子来。”
朱标听罢,虽然对于吴泰平有些不满意,但是一向仁厚的他,还是朝着一旁的宫人,挥了挥手。
不多时,那个宫人便回到了大殿,将一把筷子,交到了吴泰平的手中。
“陛下,草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这个游戏,比较神秘,只能您和太子殿下在场。”
老朱愣了一下,这个扫把星,不是想谋害朕吧?
旋即转念一想,自己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不知道多少,难道会怕一个文不成武不就的扫把星?
朱元璋随意的朝着身旁的宫人挥了挥手,宫人立即出了大殿。
之间吴泰平将手中的筷子,小心翼翼的摞起来,最后形成了一个帐篷的形状。
“吴泰平,这就是你说的游戏?”
“跟小孩子过家家有什么区别?”
老朱看着眼前这个不伦不类的帐篷,有些失望。
如果未来的股肱之臣只会摆弄筷子,那大明得成什么样子?
“陛下莫急。”
“这个游戏,叫做栋梁拆。”
说罢,吴泰平轻轻的从摆好的筷子堆里,抽出来一根。
只见,筷子堆没有任何的变化,还是一如之前。
“陛下,太子,请看。”
“权且,将这一堆筷子,比作一间房子。”
“如今,草民拆掉了其中的一根,没有任何的变化。”
“草民再拆一根。”
说罢,吴泰平手指轻动,再次将一个筷子,抽了出来。
接着,吴泰平一连抽掉了六七根筷子。
整个筷子堆,就剩四根筷子支撑了。
“陛下,草民要再拆一根了。”
吴泰平将四根筷子中的一根,轻轻抽掉。
本来已经摇摇欲坠的筷子堆,再也受不起这种损失,轰然倒塌了。
“你的意思是?”
老朱从一个乞丐,能华丽的转身,成为大明江山的掌舵人,自然是个极为聪明的人。
他看的出来,吴泰平摆出来这堆筷子,乃是讽刺他杀害功臣的事情。
杀掉一个功臣,大明还在。
杀掉两个功臣,大明仍然能正常运转。
当杀到一定限度的时候,大明的江山,就会像这堆筷子一样,轰然倒塌。
“乱臣贼子,杀之不尽,除之不完,少拿这种小孩子把戏,妖言惑众。”
“真当朕,不敢砍了你吗?”
吴泰平轻轻摇摇头,老朱既然看明白了自己玩儿这个游戏的用意,估计短时间内是,是舍不得杀自己了。
“陛下,您要杀草民,不过一句话的事情。”
“不过陛下慧眼,应该看得出来,当支撑建筑的柱子少于一定数量的时候,建筑就会倒塌。”
“大明立国十余载,胡惟庸案牵扯的人里边,难道就没有,冤枉的,或者是不该死的?”
吴泰平此言一出,朱元璋,一张脸黑的,仿佛能烙饼。
而朱标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这个吴泰平,倒是有办法。”
“把止杀的劝解,融入到一个日常的游戏中。”
“即使父皇恼怒,也不会多杀人。”
此时的朱标,隐隐的有些相信,眼前的吴泰平,真的可能是大明未来的股肱之臣。
“陛下,盖一座房子定然不容易,盖房子的人,也会希望子孙后人,多住几代。”
“这房子,定然是要传于后世的,到时候,如果柱子没了,盖房子的人,恐怕也不会放心吧!”
吴泰平依然没有点破自己真实的想法,反而是不断用盖房子的比喻,去劝导老朱放下屠刀。
“烂了的柱子,自然是不能留。”
朱元璋冷哼一声。
“烂了的柱子,如果确实腐朽到家了,那自然是要换掉的,但是那些只有小虫蛀咬的柱子,用个几十年也不成问题,也要一起换了吗?”
“贸贸然一次性换掉大量的柱子,房屋肯定会有所毁损。”
“如果家门口的雪都没有扫干净,就去换家里的柱子,一定会引得,柱子不稳。”
老朱看了一眼吴泰平,心中暗惊。
自己真的是小看了这个扫把星了。
居然能用几根筷子,去跟自己讲明白,坐江山和对待功臣的道理?
不过,以朱元璋的性格,又怎么会服软。
“外边的雪,朕很快就能扫清。”
吴泰平知道,朱元璋这是准备对北元用兵了。
就在这年冬天,朱元璋派大将付友德,蓝玉,一路追到云南,扫灭了北元的梁王。
“陛下,雪不止这一块,还有东边的,东北的。”
吴泰平暗暗提醒一句,他看东边和东北那两个地方,不顺眼已经很久了。
如果能忽悠老朱,对这两个地方用兵,那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东边,东北?”
老朱有些诧异,东边的倭寇,东北的高丽,老朱根本没有放在眼里。
“陛下,家里的柱子,毕竟是家里的,外边的虫子,才是主要的。”
“何况,陛下应该也知道,一个家里,几个兄弟打架,就算打的再凶,在面对外边的欺辱的时候,还是会拧成一股绳的。”
朱元璋听出来,吴泰平的意思是,让他通过对外战争的方式,来缓解朝廷内部的矛盾。
这种话,之前也有别的谋士跟朱元璋说过,但是朱元璋始终坚信,先解决好内部问题,统一好思想,再去考虑外边。
现如今,吴泰平的提议,好像给朱元璋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
“吴泰平,那你说,大明下一步,应该如何是好?”
一听朱元璋这么问,吴泰平顿时喜上眉梢。
看来,今天自己没有白忙活,让老朱高看自己一眼的机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