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那怎么行?”
“为人子,要孝顺父母,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停停停……”
萧沐年连忙打断朱标。
“殿下,不是说不让你孝顺父母,是要你反抗,对的咱要听,错的咱就要反抗。”
“知道不?”
朱标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看到朱标这样,也不知道他听没听懂。
“算了,不说这个了!”
“先生,依你之见,这宰相制应不应该废除?”
“应该!”
“为何?”
朱标看着萧沐年,眼神中充满了求知欲。
“宰相制,已经传承一千多年了,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
“而且历朝历代,宰相权倾朝野,最后取而代之,那可是比比皆是啊!”
“想要不被取而代之,那就未有废除,陛下此举是为了后世着想。”
萧沐年摸了摸鼻子缓缓说道。
“如此一来的话,那天子的工作量肯定会大大增加,长此以往,身体怎么受得了?”
朱标眉头微微皱起,开始担心起了朱元璋的身体。
“殿下,可以设立一个机构分担皇帝的工作量,这不就行了。”
“嗯?”
“还请先生明示!”
朱标朝萧沐年作揖。
“设立一个机构,介于天子与六部之间,有数人乃至十数人组成。”
“他们梳理六部报上来的事情,给出合理的建议,由天子来决定。”
“他能议政权,建议权,但没有决定权,如此一来,不仅分担压力,权力依旧在天子手中。”
朱标闻言顿时恍然。
“先生大才啊!”
“朱标佩服佩服!”
朱标打心底里佩服,看着萧沐年的面积比自己还小,居然有如此大才。
心里既佩服又高兴!
心里打定主意,这样的人怎么都要留在朝中,不管是怎样,打也好,骂也罢,就是杀不得。
有他在大明一定能越来越强,而且年纪还这么轻,如果后世之君依旧重用,大明还能兴盛百年。
一想到着朱标就有些压抑不住内心的兴奋。
“殿下,过誉了!”
“没什么我就走了!”
“啊!殿下留步!”
见朱标还想送,萧沐年笑道。
“那先生慢走!”
朱标朝萧沐年拱手道!
目送着萧沐年离开,直至不见了身影。
这才转身离开,迫不及待的去找朱元璋。
……………………
………………
乾清宫!
“父皇父皇!”
“标儿,你这是怎么了?”
朱元璋眉头微微皱起,他从来没见过朱标急匆匆的样子。
“父皇,儿臣刚刚不是去送先生了嘛?”
“在他那儿臣得到一个能帮父皇解困的计策。”
“哦?”
“是何计策?”
朱元璋顿时来了兴趣。
“呃……”
朱标刚想开口,突然想到,朱元璋要废除宰相制,还从未跟人提过。
现在说出来,那不是揣测圣意吗?
这事暗地里可以作,但是要是放在台面上来说,那就是大忌啊。
“标儿,怎么了?”
“说呀!”
朱元璋疑惑的看着朱标!
“父皇,您能先赦儿臣无罪吗?”
朱元璋微微一愣,这是怎么了?
不过朱元璋还是点头答应。
见朱元璋答应,朱标悬着的一颗心这才放下。
“父皇,之前先生就说过,您是要废除宰相制对吗?”
朱标小心翼翼的问道,虽然朱元璋之前同意了,但说的时候,朱标还是有点紧张。
“是有这个打算,先生真不愧是神人,居然连咱内心的想法都能看穿。”
朱元璋点头说道,看不出有一点生气的迹象。
看到朱元璋没有生气,朱标这才彻底放心下来。
“标儿,先生都跟你说了什么了?”
一旁的马皇后忍不住好奇道。
“先生说……”
朱标将萧沐年的话一字一句全部都复述下来。
“先生果然是大才啊!”
“之前要还想着累就累一点吧!”
“没想到先生竟然这么轻松的就解决了,先生真是咱朱元璋的卧龙啊!”
朱元璋怎么也没想到,还可以这样的操作。
果然还是人家聪明啊!
“父皇,废除宰相制之后,您打算怎么处置胡惟庸?”
朱标看着朱元璋,毕竟胡惟庸也算有功之臣。
如果处理不当,朱元璋就成了忘恩负义的人了。
“还没想好,也还没想好怎么对付胡惟庸,现在他的党羽遍布朝野。”
“急不得!”
“还是先解决税收之事!”
“这个关乎我大明的根本!”
朱标点点头,道:“父皇,要不要想跟大臣们商议一下?”
“跟他们商议?”
“恐怕他们没一个同意!”
“不过咱还是想听听他们能说些什么?”
“王景弘!”
“陛下……”
王景弘连忙小跑进来,恭敬的行礼。
“去,传旨!”
“让胡惟庸,李善长他们入宫!”
“是!”
说完!
王景弘转身离去!
……………………
……………………
御书房!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平身!”
“谢陛下!”
“诸位爱卿,召尔等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希望诸位爱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臣得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
朱元璋看着他们,转头看向朱标。
朱标则给每人发了一张纸,上面大概写着萧沐年说的税收制度。
官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
“陛下,这是……?”
胡惟庸第一个说话,他是当朝宰相,位极人臣。
“咱准备改革税收制度,这是大致的草案,你们决定如何?”
朱元璋微微笑道。
“陛下,这是您想出来的?”
胡惟庸看着朱元璋,他很聪明,想要知道这是谁想出来的。
如果是朱元璋想出来的,那自己就算不同意,也要说的委婉再委婉。
如果不是,那不好意思,直接开骂。
这特么就是来损坏自己利益的!
自己好好的,不用交税,现在搞得自己也要交税。
胡惟庸利用手中的权力,不知侵占了多少良田,这要是交税一切不就都露馅了吗?
“是一位先生想出来的,咱可没有这么大的能耐。”
朱元璋笑着摆摆手说道!
众人纷纷转头看向李善长,都以为是他想出来的。
毕竟除了他,还有谁能想出这样的国策?
他们都看得出来,这是利国利民好政策,只是不利于他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