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分三十六层,然青华长乐世界却不在三十六层天界之内。
青华长乐界又称东极长乐世界,为太乙救苦天尊应化之世界。
太乙救苦天尊即东极青华大帝,又称“寻声救苦天尊“、“青玄九阳上帝“等号,乃元始天王九阳之精气所化。
天尊乃天之六御之一,统摄三界六道十方万灵,持无量慈悲之心,化身恒河沙数,寻声赴感,救苦救难,普渡一切众生之疾苦。
自天地开辟以来,天尊有感于亿兆众生沉溺于苦海之中不得超脱,遂辟东方青华长乐世界,引渡亡灵投胎转世,并接引积德行善,晓道明玄之人与此方世界得享长生。
故而这青华长乐世界乃是太乙救苦天尊以无量法力开辟的法界,并不在三十六层天界之内,非赤诚向善之人、神不能到达。
且说张牧之在西湖水府灵境之中遁出阳神,化成一道金光直往东方飞去,并在心中默念太乙救苦天尊宝诰:
“青华长乐界,东极妙严宫,七宝芳骞林,九色莲花座,万真环拱内,百亿瑞光中,玉清灵宝尊,应化玄元始……”
太乙救苦天尊能寻声感应,张牧之以阳神之身刚念了几句,便感到有一股平和舒缓的牵引之力笼罩在自己身上,连忙循着那股力量朝上一冲。
宛若撞破了一个气泡,接着眼前一亮,阳神之身就感到一阵温暖的香风扑面而来。
张牧之定睛一看,发觉自己已经到了东华长乐世界之中。
眼前皆是七彩祥云,无数彩凤、丹鹤、青鸾等只存在于传说之中的神鸟在祥云中振翅飞过。
透过祥云之间的缝隙往下望去,可以看到一片辽阔的仙山福地,目之所及但见山川秀丽,青峰葱翠,流泉飞瀑,湖泊静美。
山林之中烟霞萦绕,又有飞檐斗角的仙宫点缀其间,许多气度不凡的仙人,仙子腾云乘兽在各处仙宫之中往来。
“这些都是些未成阳神的散仙,在这青华仙界中继续修行……不过长生已得,倒不必像凡间修士那样日日练功不得清闲了……”
有许多散仙感应到空中的张牧之,以为哪个上仙路过,纷纷停下云路遥遥拱手见礼。
张牧之一边飞行一边点头谢过,片刻之后就过了群山,远处出现一座浩大繁华的城池。
城墙高有十丈,大小门户尽皆洞开,也没什么驻守兵将把守,无数神情安逸的百姓步履从容地随意出入。
城池外围同下界一样环绕着许多乡镇、村墎、农田,屋舍田园之间有清泉环绕,鲜花盛开,田里禾稻常熟,四季瓜果飘香。
农人也无需苦苦劳作,只随意采摘享用便可。
而城中则是百业繁盛,人人诚实守信,各個谦恭守礼,买卖只是互通有无,不做逐利欺心之举。
“这应该是天尊以大法力接引的累世善人在此界中安享长生,无寿元病痛之忧,不必为生计烦恼,没有尔虞我诈,真是羡煞旁人……”
张牧之在云中感慨一句,继续循着牵引之力在七彩祥云中朝前飞行,下方数不尽的城池、国土飞快地往后退去。
以他如今的阳神之体,一念便可飞遁千里,然而在这青华长乐世界中一直行了一个多时辰,才感觉身上牵引之力渐渐消失不见。
张牧之连忙放缓速度,在云端朝前一望,忍不住欣喜道:“想必那便是太乙救苦天尊所在的东极妙严宫了!”
前方视野极远处出现了一座巨大的九色莲花,其大约有数千里,花瓣有成千上万层,正闪烁着灿烂的霞光。
莲花正中有一座华丽庄严的宫殿,飞檐斗角,宫墙巍峨,以青玉为瓦,以白玉为阶,宫殿门前华表庄严,各殿之中又有细长如弯月的虹桥彼此相连。
妙严宫上空有层层叠叠的华光瑞彩翻腾不休,瑞气祥云中神龙、麒麟、玄龟、仙鹤等长生瑞兽时隐时现。
在妙严宫坐落的巨大莲台外围簇拥着十来朵小一些的莲花,同样有千叶花瓣,绽放九色霞光。
这些小一些的莲花中央亦有华丽的宫殿坐落其中,只是气度比不上妙严宫,应该是太乙救苦天尊随侍仙神的居所。
“果不愧为天尊所居之地,如此玄妙庄严,让人一见顿生向道之心!”
张牧之赞叹之后再不迟疑,整个身形在云中散成了一道璀璨的金光朝中心那朵最大的莲花中心处飞去。
妙严宫前有一座浩大的广场,地面乃是光可鉴人的青玉铺就,广场中间华表柱上缠绕的神龙正呼呼大睡,口鼻间发出细微的鼾声。
两个仙官各自抱着一摞厚厚的书册正从宫中走出来,其中一个赤袍仙官见此情形,忍不住摇头取笑:
“天尊也是慈悲,任由这些天龙偷懒,若是其他帝君宫殿前的天龙敢如此懈怠,怕是早就上剐龙台了!”
另一位青袍仙官却道:“道兄也太过苛责了些!这些守卫宫阙的天龙就是些摆设,睡着醒着有什么关系?难道还有人胆敢擅闯妙严宫不成?”
“也是……”赤袍仙官刚欲说话,只听“轰隆”一声大响,一道金光从空中坠落地面,而后光芒朝中间一收,变化成了一个紫袍金冠的小道士。
张牧之拱拱手笑道:“两位仙官有礼了!”
这两个仙官虽然道行不高,见识还是有的,知晓能这般聚散由心的修道人至少也是成就阳神的神仙果位,连忙郑重躬身道:
“见过这位上仙,不知上仙叫住我俩有什么吩咐?”
张牧之连忙道:“贫道本是下界修士,欲要让天尊帮忙把自家随身兵马引渡投胎,不知该去寻哪个仙神料理此事?或者直接去见天尊?”
两位仙官顿时一愣,其中那名青袍仙官迟疑片刻后小心翼翼开口:
“我青华长乐界确实有接引下界纯善之人的魂魄转生投胎的职责,但向来是天尊化身亲自接引……”
“像上仙这样直接将魂魄送来,这等若是跳过了天尊化身甄别善恶这个流程……这不合规矩啊……”
赤袍仙官似乎觉得自家同僚说话太直,于是跟着解释了一句:
“并非是我俩刻意为难上仙……您想,若是所有修仙之人倚仗神通带着魂魄找到青华长乐界,要跳过阴司轮回带着记忆转生,这三界岂不是乱了套了?”
“我俩位卑职小,实在担不起这等责任,再者就算给上仙指明去处,上仙到了那里也有别的仙人拦着……”
这时广场中央那几根华表柱上盘绕的天龙都一起张开了眼睛,脸上露出人性化的嘲弄表情,静静地看着张牧之。
张牧之这才知晓自己莽撞了,以为自家修行境界到了便可随心所欲,刚欲退出青华长乐界往雷部想想办法,突然脑中灵光一闪,笑道:
“两位仙官说的有理,不过贫道情况有些特殊,且容贫道向两位解释一二。”
两个仙官连忙道:“上仙言重了,我俩岂敢让上仙解释什么,只是规矩如此,没奈何而已……”
张牧之哈哈一笑,摆摆手道:“两个仙官应当知晓,这青华长乐世界不似其他天界,只要修为高了便可去得。”
“青华长乐世界乃太乙救苦天尊以大法力开辟的法界,若无天尊点头,贫道纵使法力神通再高十倍,恐怕也到不了此处。”
两个仙官一愣,随即相互对视一眼,一起点了点头:“上仙说得有理!”
“故而贫道来此实为天尊首肯,天尊神通无量,焉能不知贫道为何而来?两位仙官尽管指路,断然出不了什么差错!”
那些华表柱子上的天龙又闭上眼睛睡了过去,两个仙官思索片刻,觉得这紫衣道士说的有理,于是就指明了方向:
“太乙救苦天尊总摄十方万灵,在天界则考核选拔诸位神仙;在人界则普渡众生,救苦救难,在冥界则超度亡魂,恩德无量。”
“天尊座下分东极青玄左府,长生保命左府,太乙元生左府,太一神局四处衙门,合称东极青玄四司。”
“其中东极青玄左府乃考核天界仙神之所,长生保命左府是普度众生,随身救苦之处。”
“上仙欲要送自家阴兵转世投胎,应当去太乙元生左府,那里是超度亡魂,引渡转生之地。”
“这太乙元生左府在妙严宫南向,乃大惠真人执掌,上仙去了那里让力士通禀之后,好好向大惠真人说明来意就是。”
张牧之躬身谢过两位仙官,又随口询问:“敢问天尊他老人家平日里在何处安歇?”
估计这俩仙官第一次听有人以“老人家”称呼天尊,呵呵笑了几声指点道:
“天尊一般在妙严宫中莲池旁静修,上仙若要见天尊,且直接顺着中路去寻力士通禀便是。”
“不过天尊随念而化,时而为童子相,时而为帝君相,时而为道人相,时而为老者相,种种化身不可计数,上仙只以‘老人家’称呼却是有些不妥。”
张牧之再次谢过两个仙官:“多谢两位指点,贫道感激不尽!”
两个仙官连忙还礼,然后便抱着厚厚的书册离开广场,飞往妙严宫外东侧一朵莲花上的宫殿中去了。
张牧之不敢在妙严宫前疾驰,只好踏着一朵青云往南侧太乙元生左府的方向而去,飞了片刻后又停了下来,心中嘀咕道:
“大惠真人执掌太乙元生左府,负责引渡纯善之人在这青华长乐界中投胎,每日里不知有多少事情忙碌。”
“我来此本来就算走后门了,又一下子拿出五百阴魂……而且我跟这大惠真人也不熟悉,怎好贸然开口?”
“若那大惠真人表面答应,暗地里只要稍稍疏忽一下,赵强他们就不知要等多少年才能转生了……”
张牧之站在妙严宫前在合计片刻,又想到自己来时身上的那股牵引之力,索性把心一横,直往中路飞来:
“天尊想必早知我的来意,我还扭扭捏捏作甚?不如直接去寻天尊说话!”
“好不容易来一趟,不趁机见一见这等先天地而生的大神,下次再想见就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张牧之也是平日里野惯了,不像别的修道人一样将诸天神圣视作高不可攀,踏着云飞了片刻就来到了妙严宫正门前。
门口有两个身高体壮,皮肤靛青的威猛力士正在守门,张牧之以阳神显化的身躯只到两个力士的膝盖。
“你这仙人好没规矩!今日不是天尊讲道的日子,你怎么往中宫来了?不怕惊扰了天尊?还不速速退去!”
两个力士低着头朝张牧之呵斥,声音滚滚似雷霆炸响。
张牧之抬起头拱拱手道:“两位力士容禀!贫道是受了天尊的召唤而来,实是有事求见天尊,烦请两位代为通禀!”
两个力士都是实心眼,自然想不到这胆大包天的小道士敢随口乱说。
“既然是天尊召唤你来的,那你且在这里稍候片刻,容我进去禀告。”左边的力士语气缓和了些,说着就抬脚走进宫门之内。
张牧之站在宫门外笑着点头,心里却有些发虚:“天尊无事不知,无事不晓,我能来到此处,应该算是受天尊召唤而来……吧?”
且说那守门力士大踏步往宫中走来,刚进了一重宫殿,就见一个青衣童子骑着一头青狮自内里走了出来。
力士连忙停住,恭敬地抱拳行礼:“青玄童子不在天尊面前伺候,怎地往外面来了?”
青衣仙童抓着青狮子的鬃毛呵呵笑道:“门外来了个有意思的道人,天尊令我来引他进去。”
“那人果然是天尊招来的……”力士心中暗道,随后转身领着青玄童子往门外走:“那道人正在门外候着呢,童子且随我来。”
青玄童子随力士一起到了门前,从狮子背上跳下来朝张牧之见礼:“见过灵威弘道真君,天尊命我前来领真君进去。”
张牧之还礼道:“仙童有礼,有劳仙童引路。”
青玄童子抬手指了指旁边那威猛高大的青狮:“真君初次登门,天尊让真君乘坐这狮子前去见过,如此才算是待客的礼数!”
张牧之有些受宠若惊,满脸惊喜地搓了搓手:“这……这怎么好意思呢……”嘴里说着就抬脚上了青狮背上端坐。
“这道士果然有意思……”青玄童子笑了笑,领着狮子朝妙严宫深处去了。
门口两个力士互相看了一眼:“这道士来头不小啊,天尊居然让青玄童子牵着青狮来迎客……只是这什么真君的封号怎么没听说过?”
“这青狮可是货真价实的神兽,比我那杀孽之气化生的劳什子墨麒麟强多了,估计这一头狮子都有天仙道行……”
张牧之坐在青狮上感觉十分新奇,时不时摸摸毛皮,或是伸手揪一下其颈上鬃毛。
那青狮性情温顺也不着恼,只是抖动下耳朵,依旧不徐不疾地往前走去。
张牧之骑着青狮走过几重宫殿,一路所见仙童、力士、仙娥等见了青狮都停下脚步躬身行礼。
这些都是侍者之流,张牧之也不好还礼,只是微微点头示意。
如此行了片刻,张牧之只觉得眼前视野一阵开阔,前方出现了一座十来亩地大小的方形水池。
池子里潭水清澈,朵朵莲花次第盛开,这些莲花其中大者如磨盘,小者如海碗,或为五色,或为七色,或为九色,俱都呈现圆满之相。
莲花下则是田田荷叶,密密麻麻在水面上铺开,透过荷叶的缝隙隐约可见池底各色卵石,以及锦鲤、金鳌、鱼龙等在水中游走。
青玄童子来到莲池边便驻足不前,那青狮驮着张牧之抬脚走入莲池,踏着荷叶往中央走去。
几息过后,狮子停下脚步,张牧之朝前一望,正见池中有一朵磨盘大小的九色莲台。
太乙救苦天尊头戴紫金莲花冠,身披青色霞衣正在莲台上端坐,垂足两朵小莲花中,身旁有八九头哈巴狗大小的青狮共捧其座,口吐火焰绕天尊之身。
於火焰中别有九色神光遍及周身及顶,光焰锋铓外射如千万枪剑之形,天尊脑后生光轮,面容平和而慈悲,却又透露出宝相庄严之意。
驮着张牧之前来的青狮低吼一声,将身子同样缩小至几尺大小,归入天尊莲座前去了。
“弟子拜见太乙救苦天尊!”张牧之在莲叶上俯身而拜,心中唯有一片赤诚,不敢存丝毫跳脱念头。
天尊轻笑一声:“你之来意我已知晓,不必多礼,且坐在一旁说话。”
“多谢天尊赐座!”张牧之再拜之后选了一朵小一些的五色莲花正襟危坐,面容肃穆地聆听天尊吩咐。
太乙救苦天尊轻抚一下长髯,开口道:“你身上承负着拖延末法劫数的天命,费心谋算以求增进自家底蕴,这也是无可厚非之事。”
“你带那些阴魂到此处来转生虽然于理不合,但我本着随缘救度之念,助你一助倒也无妨。”
张牧之连忙躬身道谢:“多谢天尊慈悲!”
太乙天尊笑着点头,随后又道:“但那些兵将若要转世再修正法,非二三十年不能成事,而你在下界每一年都有无穷变数,再等二三十年确实太久了。”
“也是天数使然,今日我这莲池中有五百朵五色莲花同时盛开,另有一朵七色莲花也已孕育圆满,绽放便在顷刻之间。”
“你且把那军旗拿来,待我以莲花助你麾下兵将炼形,如此十年便能铸就法体,且一出世就有斗战之能,正好助你做那件大事。”
张牧之暗自思量:“现在是正统四年,而十年后正是扭转局面的关键之时……”
他想到此处心中顿时大喜,连忙从袖中拿出正位军旗:“多谢天尊助弟子行此大事!”
太乙救苦天尊随手一招,那正位军旗便飞起来悬在莲池上方,正在此刻,张牧之面前有一朵脸盆大小的五色莲花正缓缓盛开。
“时候到了!”天尊伸手一指,军旗中五百位火铳兵连同赵强的魂魄同时飞了出来,变成一颗颗豆大的蓝色光点落入下方一朵朵莲花之中。
接下来那五百余朵盛开的莲花就开始缓缓朝中间合拢。
“你可将你要传授给他们的法门印入莲花之中,如此十年后他们一出世就有神通法力。”
“十年后你若要行那大事,上界雷部诸神不一定能插手人道王朝气数之争,这五百名神兵是你自家兵马,当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张牧之在莲台上俯身再拜:“天尊法力神通无量,能洞悉过去未来之变数,弟子多谢天尊相助!”
随后张牧之将右手手掌朝前平平伸开,掌中飞出五百余点黑色的玄光朝莲花中飞去。
片刻之后,五百莲花完全合拢,要十年后才会再次盛开了。
太乙救苦天尊笑着点头,坐在莲花台上再次开口:“当年地府阴司初定而酆都大帝未出时,我曾化身十方救苦天尊入驻幽冥世界,治理九幽神鬼之事。”
“你前些时日入地府平定阴司动乱,此举甚有功德,然那地狱深处血海之中依旧有隐患未除,我再传你一篇经文助你应对此事。”
张牧之连忙再次拜谢,只听太乙救苦天尊念道:“这经文唤作《太乙救苦天尊说拔罪酆都血湖妙经》。”
“尔时救苦天尊,徧满十方界,会集十方天尊仙众,说诸因缘。时有妙行真人出班奏曰:臣今下观欲界,酆都罗山,血湖二十四狱,岱岳锋刀,十八地狱,大铁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