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三章 十八罗汉斗青龙(1 / 1)玄素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不不!可能是老朽没有讲清楚,小天师您误会我的意思了。”

“伍子胥和张老相公这两个潮神的在钱塘两岸香火都十分兴旺,但小天师若要行选拔之事,为了公平起见,却不能仅考虑他们两位……”

张牧之只觉得老龙王这话就跟车轱辘一样,绕来绕去也没讲清楚,于是忍不住询问:

“老龙君可否说的明白些?这钱塘水域正神之位自然要选声望、能力皆能服众的神明当之,难道还有别的讲究不成?”

西湖老龙在主位上拱拱手道:“小天师休要烦躁,且听老朽细细道来。”

“这钱塘江水系不同别处,不仅设了‘潮神’这等别处没有的神位,而且这潮神足足有一十八位之多!”

纵使以张牧之如今的道行,早已能将下界这些小神视作等闲,听到老龙君的话后也觉得不可思议:

“十八位?钱塘江才多大水域,这‘潮神’权柄能容得下十八位神明执掌?”

西湖老龙解释道:“小天师容禀,这‘潮神’之权柄,并非是鼓荡潮水起落,而是分潮定波,阻挡大潮害民之神。”

“钱塘江古称‘浙江’,其中这个‘浙’字,最初便是指江水折返,形成大潮之意。”

“杭州城隍爷生前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老龙当年同城隍爷闲聊时曾听他说过,其实这大潮是太阴星之力牵引潮水倒灌而成。”

“简而言之,潮水形成本是大道运转而成,并非神明掀动,然而自从钱塘君那孽龙被敕封此地之后,便将这潮水当做了自家震慑众生的手段了。”

“那孽龙乃真龙之身,法力十分广大,若是百姓供奉的殷勤些,他便在涨潮时约束下潮水不使其酿成灾祸。”

“若是百姓疏于供奉,或者是某些小事惹得他不快,他便要行推波助澜之事,让那大潮更加凶猛澎湃,使两岸百姓饱受潮水之祸。”

“甚至有时候这孽龙还会主动掀动大水,美其名曰‘神罚’……最出名的一战是当年他为了给自家侄女报仇,掀动大水同泾河龙王争斗。”

“最终钱塘君将泾河龙王之子吞吃而还,那一战杀生六十万,大水毁伤农田八百余里。”

张牧之听到此处不由得冷哼一声:“所以那孽龙最终死于我手,也算是罪有应得了。”

西湖老龙点头:“诚如是哉!正因从古至今钱塘江大潮在这孽龙治下屡屡成灾,故而历朝历代这江浙之地多有率民抗潮的英杰人物。”

“其中有散尽家财筑堤救灾的义士,有骑龙垮弓,箭射潮水的壮士,有慨然赴死,以身退潮的勇士,有官员,有武将,有少女,有船夫……”

“这些英杰生前为抗潮救灾而死,死后又屡屡显灵救助百姓,或受朝廷敕封,或是被百姓自发筑庙祭祀,其神职权柄皆为‘潮神’,如今共有一十八位。”

“十八路潮神之中有的如伍子胥、张老相公一般庙宇繁多,香火鼎盛,也有的仅在乡野之间享用香火,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是聪明正直之神!”

“其实钱塘江也有许多支流,这十八路潮神平日大多兼任各個支流的水神之位。”

“唯有每年八月十八日钱塘涨潮时,这十八位神明才会齐聚钱塘江上,履行其身为‘潮神’的职责,合力施法稳定大潮,守护堤坝,使潮水不至酿成大灾。”

这个平日里只想关起门来过日子,不太理会恩怨是非的西湖老龙说到此处,自龙椅上站起身来,郑重躬身道:

“老龙自知人微言轻,小天师要选谁继承这钱塘君水神之位,老龙自然没资格置喙。”

“不过老龙还是想劝小天师一句,十八位潮神法力虽有强弱之分,这抗潮救民的心都是一样的,请小天师给他们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吧。”

张牧之沉默片刻:“老龙君方才也说了,这大潮乃太阴星力牵引海水而成,这便等若是天地之伟力。”

“十八位潮神都是阴魂之体,法力神通应该不高,却持慈悲之心对抗天地伟力,这等德行着实让我倾佩。但因时间有限,我也不好逐一拜访这些神明。”

“后日便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涨潮之日,到时候我可根据他们抗潮时的表现选定钱塘君正神之位。”

“在此我也答应老龙君,到那时我当送这十八位潮神一场机缘,令他们能精进道行法力。”

西湖老龙放下心来,重新在龙椅上坐了,朝张牧之笑道:“钱塘君那孽龙在时只把这十八个潮神当苦力使唤,小天师过两日册封了新的主神,他们的日子也好过了。”

张牧之点了点头,又对西湖老龙道:“还要向老龙君借一队水族兵将,去给那伍子胥等潮神传讯。”

却说自张牧之当年以九九神钟炼杀钱塘君之后,那些原本侍候龙君的虾兵蟹将,螺女蚌娘等都四处逃散了。

如此这钱塘江水府灵境就空置了下来。

后来以伍子胥为首的一十八路潮神见新的钱塘水神迟迟不到任,就提议将这水府作为一众潮神聚集议事的所在。

八月十六日深夜,伍子胥、张老相公、文种、霍光、草娥等十八位潮神齐聚在水府大殿之中,共同商讨两日后应对大潮之事。

新的水神未立,正中主位上并无神明现身,只在大殿左右各安置了九把官帽椅供众位潮神落座。

正如西湖老龙所说,这十八位潮神形象各异,有文官,有武将,有少女,有船夫,有商贾,有力夫,都是历朝历代为抗潮救灾而死的英魂称神。

伍子胥是个身材高大,腰背挺直的白须老者,面目方正威严,铁甲之外又罩了一身青袍,更显得威严深重,此刻正手持一杆钢鞭坐在左侧首位。

旁边是一个身着白衣,头戴高冠的清瘦士大夫,正是当年同范蠡一起为勾践献计打败夫差,后来又被勾践赐死的文种大夫。

文种大夫笑着朝伍子胥拱手:“往年我等都是十七日夜间到此议事,今年伍相招我等提前一日到来,不知是何缘故?”

伍子胥从袖中拿出一张帖子递给文种大夫:“今日有一队水卒,自称从东海而来,传了这一封书贴给我,文大夫看过之后给众位同僚也看看。”

文大夫展开书贴观看,见上面落款是“东海龙王座下青蛟将军”。

书贴大意是说钱塘龙君遭劫,钱塘君水神迟迟不到任,东海龙王欲派座下青蛟将军接管钱塘江,并要把钱塘江作为练兵之处。

并嘱咐一十八路潮神摆好接驾仪仗,到十八日涨潮时青蛟将军将帅兵随潮水而来接管钱塘江……

文大夫看过之后把书贴传给一旁的汉大将军霍光,霍光传给汉孝女曹娥,如此待十八位潮神俱都看过,那书贴又回到了伍子胥的手中。

坐在右侧首首位的张老相公依旧是个朴实的船夫形象,只见他朝伍子胥拱拱手:“这书帖果然是来自东海吗?敢问伍相爷是如何答复那送信水军的?”

伍子胥沉声说道:“这笔迹之中有一股蛟龙的腥气,而且是一条即将化成真龙的青蛟,法力神通非你我可以抵挡。”

“我中原大地近千年都没有过走蛟之事了,蛟类都靠香火成就业龙之身,除了东海我想不到还有什么地方能有这等厉害的蛟龙。”

“这什么青蛟将军并无天庭水府的册封旨意,他东海兵将来我们这里属于是越界了。”

“而且东海水军若在钱塘江中练兵,势必会搅动大水,若再逢大潮起时,定要酿成灾难,我岂能答应这等乱命?”

张老相公点了点头:“伍相爷考虑的周全,我等身负分潮定江之责,无论如何不能让两岸百姓受难。”

“只是若那青蛟将军真要带兵前来,我等这些阴魂成神之辈如何抵挡?”

“每年八月十八日潮水大涨之时,我们几个为了挡住潮水几乎都要耗尽法力,届时怎么应付这些东海水军?”

伍子胥只是对其他十来位神明道:“我等今日齐聚,正好商定此事。”

于是殿中众神就开始交头接耳地商量起来,又说递折子向天庭水府告状的,又说向杭州城隍或西湖龙君求援的,大殿中一时之间乱成了一团。

其中一个叫石槐的潮神,身上衣着是个力夫装扮,手中拿着一柄铁锹叹了口气:“要是那钱塘君还活着,东海这青蛟定然不敢来此……”

这石槐是唐朝时为了修筑堤坝而累死在潮水中的苦力,这都称神了好几百年了,依旧改不了骨子里那懦弱的性子。

旁边有个叫周凯的潮神,形象是个身高九尺的大汉,背着一张漆黑大弓,手腕上缠绕着一条白色小龙,笑着拍了拍石槐的肩膀:

“老弟你这可想岔了!那钱塘君是什么好鸟?哪次涨潮时他不趁机吃几个百姓?依我看,他被那龙虎山的小天师杀了才是活该!”

石槐连忙点头:“周大哥说的不错,是我一时口不择言,只是这东海来的蛟龙将军确实不好抵挡……”

“伍相爷人家好几千年前就是用兵如神的人物,这点事儿还用咱们操心?说不定人家早想好办法了,我们只等着听命就是了!”

周凯这话一说,顿时有好几个潮神一起朝坐在上首的伍子胥望去。

果然见伍子胥正气定神闲的和文大夫说话,哪里有丝毫慌乱的样子?

这些潮神也不傻,哪里不知道人家心中其实早有了主意?于是也就各回自家位子上坐好,不再开口说话。

依旧是张老相公笑着朝伍子胥拱手:“伍相爷是我等众潮神之中法力最高者,生前也是安邦定国的人物,想必您老早有了对策?”

伍子胥一手持钢鞭,一手抬起抚了下长须:“莪胸中确实已有计谋,只是仍需各位倾力配合才能建功。”

张老相公等一众潮神都一起答应:“伍相爷但请吩咐便是,吾等俱都听从!”

伍子胥点头:“这东海来的水军精锐,凭我们那些虾兵蟹将定然是挡不住的。”

“所以到时候我们也不同他大军拼斗,而是由我出面以言语激他,让这蛟龙同我们几个斗法。”

“当然,我们几个鬼神之体,自然也斗不过人家,故而还得找外援才行。“

张老相公忍不住问:“伍相爷准备请谁来助阵?杭州城隍爷麾下赵大将军倒是带了一路强军,可是您又说咱们不斗军阵……”

伍子胥笑道:“我曾听闻如今佛门诸罗汉、菩萨都将分神收回西天极乐世界去了,杭州灵隐寺里有十八尊被供奉了几百年的罗汉像,我可前去借过来。”

“真罗汉分神不在,我等十八位潮神都是阴魂之体,正好进入十八尊罗汉塑像之中,借其中十八罗汉遗留的法力、香火愿力镇压那蛟龙。”

张老相公依旧有些不放心:“我们都去斗那蛟龙,谁来镇压潮水?若到时候大潮冲毁堤坝,淹没两岸农田村镇怎生是好?”

文种大夫建言道:“可请西湖龙君帮着镇压潮水,那老龙平日里虽闭门不出,但是他能同杭州城隍那等正直之神为友,想必他自己也是仁德正神。”

“只要我们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不怕老龙君不出手相助。”

众潮神都觉得这话有理,于是一起笑着赞叹:“伍相爷和文大夫一文一武,真乃绝配也!”

接下来伍子胥就安排文种大夫前往西湖劝说老龙君,而他自己则亲自往灵隐寺寻方丈求借十八罗汉神像。

两个时辰后,伍子胥和文种大夫皆乘清风回归钱塘江底水府大殿。

东汉孝女草娥忍不住询问:“伍相爷!文大夫!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伍子胥和文种一起点头,而后众潮神都大笑起来。

待场中安定之后,伍子胥从袖中摸出一串佛珠,解开绳结之后给每个潮神分发了一颗珠子,然后嘱咐道:

“灵隐寺方丈施展法力将十八罗汉神像封进了这串佛珠之中,我等待同那蛟龙争斗前都先将这佛珠攥在手心里。”

“只等我将那蛟龙引到我们中间来,咱们就将魂体入驻佛珠内的罗汉像中,便可化身十八罗汉之形。”

“我等十八位潮神正好结成罗汉大阵,也无需将那蛟龙杀死,只把他痛打一顿,想必他就再没脸面提什么在这里练兵的事儿了。”

众潮神都点头示意明白,然后伍子胥又从袖子里拿出一张图纸:“这是十八罗汉大阵的阵图,你我先熟记了,明日先演练几遍,后日潮起时正好克敌!”

八月十八日,午时过后,凤凰山、江干、以及海宁盐官等处聚拢了无数观潮的游人。

极高的天空上漂浮着一朵白云,张牧之乘坐墨麒麟,带着玉罗刹,黄白二童子、吴天禄和西湖老龙在云层中现身。

“那伍子胥到底有什么布置?十几位鬼神居然有信心同即将成就真龙的青蛟争斗?”张牧之开口询问站在一旁的西湖龙君。

老龙君笑着摇头:“那文种大夫只说让老朽什么都不必管,只负责控制潮水,不让大潮酿成灾祸便好!”

张牧之心中有些不放心,于是就对吴天禄细细叮嘱:“伍子胥和文种这两人生前都有谋国的本事,你自己小心一点,免得被他们坑了。”

“不过也无需太过担心,你以东海龙王座下水军将领的身份出场,他们也不敢真的对你怎么样。”

“我就在这云头观战,万一情况有变,我会亲身来救。”

今日的吴天禄将人身变得有八尺高下,面容俊朗,猿臂蜂腰,穿一袭银色盔甲,手持长枪,胯下乘坐一只避水金晶兽,身后大红披风随风飘扬,正是一副英武将军的扮相。

当然这身盔甲、兵器和坐骑都是从西湖老龙君那里借来的,据老龙君说这是他当年随关元征讨蚩尤时穿的披挂。

张牧之想了想,也觉得没有什么要说的了,只好道:“既如此你就下去吧,老龙君麾下那些水卒都等着你呢!”

吴天禄手提长枪刚要动手,却又被张牧之叫住。

然后就见张牧之手中出现一柄方天画戟,两个月牙刃上直冒寒光:“这是那敖明太子的兵器,你拿着它更稳妥些……伍子胥这家伙,蔫儿坏……”

吴天禄连忙将长枪还给西湖老龙,然后双手接过画戟,心中升起豪情万丈:“师父放心,弟子定然不会给您丢脸!”

张牧之摆摆手:“丢脸什么的倒是无所谓了,万事以保身为要。”

吴天禄点了点头,乘着坐骑在云上往下一跳,身化一道青光朝水面上落去。

下方突然传来千百人的惊叹声,尖叫声,原来钱塘江上大潮已经开始朝这边涌来了。

云层上西湖老龙收起兵器,全神贯注地观察这潮水,随时准备出手压制大潮的波浪。

张牧之无心观看大潮,只是三目齐张,看着下方那那一员小将手提方天画戟,乘骑避水金晶兽,同千百名水族兵将一起踏着潮水冲了过去。

水面上,以伍子胥为首的众潮神显出身形,也没带领什么兵将,只这十八位鬼神面对吴天禄的大军。

按照事先商量好的计策,伍子胥骑着白马,手提钢鞭来到最前,指着吴天禄声情并茂的说了一通。

吴天禄也不好真的带兵攻打这十八个潮神,于是装作勃然大怒的模样,提着画戟催动坐骑攻了上来。

伍子胥驱马上前持金鞭抵挡了几下,发觉自己这鬼神之身确实斗不过那小将,于是调转马头就往回跑。

张牧之看着吴天禄追了过去,然后被十八位潮神围住,刚刚摆动方天画戟朝左右划拉了几下,就见十八位潮神身上都有金色佛光亮起。

然后这十八个鬼神就变成了十八尊金身罗汉,降龙伏虎,笑狮长眉等等各个罗汉一个不缺,将吴天禄围在中央就打。

“好个伍子胥!贫道只是试试你的本事,还想着封你做钱塘君正神,你却勾结灵隐寺的那些贼秃欺辱我的门人!”

“佛门西天极乐都关门了,灵隐寺的这些和尚后台都没了还敢嚣张,这事儿没完!”

张牧之在云上骂了几句,就看下方吴天禄越战越勇,居然纵身一跳站在避水金晶兽背上,手持方天画戟杀向十八颗光头。

“果不愧为我的门人……这方天画戟也是好宝贝……”张牧之心里又不生气了,决定先看一会儿再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