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章 取襄阳,攻荆州!(1 / 1)别叫我上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东,鄱阳。

周瑜雄姿英发,白袍银铠,披挂红袍。

五万江东士卒,衣甲鲜明,杀气腾腾。

“甘兴霸何在!”

甘宁应声而出,拜伏在前。

“命你为前部先锋,领兵三千,战船八只,攻打长沙!”

“喏!”

甘宁领命,刚要退下。

“大都督,我不须三千人马,只要两千,必取长沙,现于帐下!”

一人负气而出,拜伏在地。

众人视之,正是前江东猛将凌操之子,凌统是也!

昔日甘宁本是荆州战将,跟随黄祖镇守江夏!

孙权为报父仇,起兵征伐黄祖,不想初战失利,凌操因为冲锋过猛,来不及撤退,被甘宁射死在乱军之中。

那个时候,凌统不过十七八岁,但勇悍无匹,带领五十家将,奋勇冲入敌阵,夺回了凌操的尸体。

但自那之后,凌统便和甘宁结下了杀父之仇。

往后三年,甘宁因被荆州氏族排挤,不得重用,因此反出荆州,投靠在江东周瑜账下!

周瑜爱惜其才,委以重任,但和凌统却水火不容,屡次发生摩擦。

此时凌统因见甘宁被选为前部先锋,心中不忿,所以挺身而出,要夺先锋之印。

“大都督,我也不用三千人马,给我两千人马,定要斩韩玄的脑袋,前来交令!”

甘宁对昔日杀凌操,不过是各为其主而已,之后对于凌统,也有负疚之心,可是这时候看到凌统那副不可一世的骄横模样,也忍不住火起,登时起了好强之心。

“大都督,我不要两千人马,给我一千铁骑,五只战船,足矣!”

凌统面红耳赤,怒声说道:“甘宁,你要做什么!”

凌统与甘宁剑拔弩张。

周瑜忽然拔出佩剑,一剑砍在桌角之上。

众人震惊!

吕蒙轻轻挽住凌统的胳膊,安抚他的情绪。

凌统怒目而视,盯着甘宁,恨不得上前立刻宰了他!

“把他们两个推出去斩了!”

周瑜怒声喝道,便唤左右刀斧手,要把凌统甘宁押出帐外行刑。

众将苦劝,周瑜固执不听,定要斩凌统甘宁。

“大都督,临阵斩将,主军不利……”

黄盖,向前一步,拜伏行礼:“盖愿将先锋一职,让与凌统甘宁,勠力同心,共成大业,请大都督看在军情紧急,宽恕他们二人!”

周瑜怒气未消,用宝剑指着凌统与甘宁:“若非公覆求情,今日非要斩你们二人,以明军令,正军威!”

凌统甘宁没想到死里逃生,整顿衣冠,恭恭敬敬的跪在周瑜面前:“凌统拜谢大都督活命之恩!”

吕蒙看着凌统的背影,低声说道:“大都督,凌统此行,恐怕会有闪失……”

周瑜微微点了点头:“甘宁,你再领一千人马,随后而行,若凌统建功,你不必干预。若是他有危难,你可出力帮他。”

“喏!”

甘宁躬身领命,退在一旁。

“其他众将,随我一起,往长沙进发!”

周瑜还剑入鞘,振臂喝道。

“喏!”

“喏!”

三军将士,齐声高呼,震彻水面。

……

拂晓,前部凌统,已到长沙。

长沙太守韩玄,龟缩城内,早就已经成了惊弓之鸟。

自从刘备起兵伐荆州,韩玄便哆哆嗦嗦,天天担心着新野之兵。

关羽、张飞、赵云、陈到!

哪一个他都惹不起!

尤其近日,襄阳城的告急飞鸽,每日都有十几只抵达,蔡瑁催促韩玄,即刻发兵,往救襄阳。

但韩玄早就吓破了胆,避之唯恐不及,哪里敢引兵出城,主动去襄阳找死!

天未亮。

凌统带领两千骑兵,以前步兵,突然对长沙城发动了攻势!

号角齐鸣,喊杀之声,响彻天地。

长沙守军,士气低下,军心涣散,不到一个时辰,外围城防,全部落入江东之手。

但长沙城头,依旧负隅顽抗,弓弩手,滚木礌石,纷纷而下。

凌统几次发动冲锋,都无功而返,却因此而损失惨重。

一千步兵,死伤过半。两千骑兵,也有近半数受伤。

凌统震怒,再加上立功心切,不顾安危,催促三军,再次发动猛攻!

“冲!”

“给我冲!拿下长沙!”

凌统一马当先,奋声呼和。

“嗖!”

刚到城门下,一支暗箭,挟风而至!

乱军之中,声音嘈杂,凌统浑然不知!

便在此时,忽然一人拈弓搭箭,一箭将刁翎射落,救了凌统一命!

此人弃了弓箭,手执铜链,几个起落,已顺着步兵所搭起的云梯,跃上了城头。

铜链挥动,城头上的弓弩手纷纷逃命,乱做一团。

凌统趁机而行,夺下长沙城!

抬头看时,才见救了自己,相助攻城的,正是死敌甘宁!

凌统心中感激,虽然并没有道声感谢,但从此之后,言归于好,再也不跟甘宁见面就玩命了!

凌统一支兵马,入城便擒拿了韩玄,掌控城中秩序。

天大亮,旭日东升之际,周瑜统领五万兵马,陆续进城!

……

襄阳城内。

长沙的斥候,在纷乱陷城之际,将江东攻城的消息传回襄阳。

四大氏族,惶恐不已。

“蔡将军,你前日还说,只要我们坚守,零陵、长沙、桂阳之兵,早晚必到,那时候内外夹击,就能大破刘备,把那丢失的城池,再夺回来!”

“可是不到三天,长沙也丢了!你如何解释!”

庞德公以拐杖击地,怒声质问着蔡瑁。

“就是!长沙乃是我们南部的门户,城防最是坚固,长沙既然不能坚守,那零陵、桂阳早晚不保!我们襄阳的出路,又在哪里?”

黄承彦此时跟庞德公早已结成了同仇敌忾的占线。

三日之前,蔡瑁召集四大家族,商谈坚守城池之事,其目的,就是要四大家族割肉放血,捐钱捐物,辅助守城!

而实际上,蔡瑁主管军事,蔡家分文不出!

蒯越和蒯良皆是荆州府内的谋臣,虽然明面上积极听从号召,实际上也是出工不出力,一毛不拔!

反而是庞家与黄家,每户都出了三千石粮米,五千匹布帛!

却没想到,等来的却是长沙陷落,外援无望的噩耗。

他们立刻明白,是蔡瑁忽悠自己,上了当了,因此才怒气填胸,无法遏制。

“你们若是不服,自然可以出城去!”

“我襄阳城里,多你们几個不多,少你们几个也不少!”

蔡瑁冷笑一声,面露杀气!

此时深陷绝境,日夜的城防压力之下,蔡瑁也快精神崩溃了。

大不了破罐子破摔,临死之前,也要拉上这些人垫背!

“将军息怒……”

“各位前辈,且息雷霆之怒。如今大敌当前,合则两利,分则两败俱伤!”

张允眼看着襄阳城内,就要来一场耗子动刀窝里反,自己人先互掐起来,急忙出来打圆场。

“张允,你说!”

“咱们襄阳,到底能不能守得住,还能指望谁来救咱们!”

庞德公看着城外的明亮的天空,声音已经有些发颤。

雪已经停了,那明亮之处,便是刘备新野之兵的大营!

雪停了,意味着敌人随时都会发动攻城。

“曹丞相已经发兵,许昌到襄阳,不过四五百里,若是快马轻骑,不过两三日,便到到达。各位稍安勿躁,一定村耐心!”

“咱们襄阳的粮米军备,足够支应一年。只要曹丞相的援兵到达,城池危难解除,蔡将军早已许诺,到时一定将所借的诸公之物,加倍奉还!”

张允为了安抚军心,此时也只好信口雌黄,胡说八道了。

其实他虽然已经猜测,曹操会在秋日农事结束之后用兵,但是到底何时到达荆州,无人知晓。

“嘭!”

突然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

整个襄阳城,似乎也跟着震颤,久久不能平稳。

“何事!”

“发生什么事了!”

蔡瑁张允等惊恐万分,各自握紧了手里的兵器,往外就闯。

“报!”

“报!”

“不……不得了了!”

巡城校尉连滚带爬的踉跄而入,跪伏在地。

“发生了何事,快说!”

蔡瑁眼睛变得血红,瞪着溜圆看着校尉。

“大将文聘,勾结魏延,引领三百亲兵,诈开了城门,放新野兵入城了!”

校尉惊慌失措,带着哭腔匆忙禀说。

“魏延!文聘!狗娘养的!老子跟伱们拼了!”

蔡瑁怒声高呼,紧走几步,跨上马背,冲破府门,往军营而去!

张允紧随其后,也不管这府中聚集的众多氏族,挥鞭赶上蔡瑁踏,尘而去。

……

襄阳东南处,执掌防御工事的,乃是蔡瑁的一个远方亲戚。

蔡瑁用人,从来都是非亲不用,非钱财而不取。

原本这里,属于文聘的管辖。

但自从刘表病故,文聘便托病不出,一直隐居在家。

刘表在日,蔡瑁尚且不能容人,多次排挤外人,何况刘表已死?

文聘每日忧心忡忡,焦虑不已。

尤其刘备兵围襄阳,城池风雨飘摇,朝夕不保。

文聘私下和魏延商议,想要出城投敌,以保全性命,但又唯恐被蔡瑁发觉,不但无法走脱,恐怕合家老小,一个都活不了!

魏延告诉文聘:我有诸葛军师的书信,待大军到来,里应外合,破开东南城,迎接关羽入城。

文聘心惊肉跳。

大战未起,刘备便已经派出了内应?

原本文聘还想坚持,但长沙陷落的消息,令他失去了所有的幻想,也终于铁了心!

只要能出城,其他都顾不得了!

这是目前唯一的求胜机会!

他们猜测,大雪一停,刘备的兵马,很快就会攻城!

因此才不顾一切,诈开东南的城门,率兵迎刘备军入城。

出城不过数里,忽然一声大喝!

一人断喝一声,手提青龙偃月刀,拦住去路。

“云长!我乃文聘,特来归降!”

文聘看到关羽怒声喝道,心中惊慌不已。昔日便是这匹马,这口刀,斩杀了颜良,诛灭了文丑!

若是一言不合,也把我两个送上断头台,岂不是死得冤枉!

关羽定睛一看,已认出了文聘。

他在初来荆州的时候,也曾随刘备多次出入荆州府内,和文聘有数次相见,虽然并无什么交情,至少混了个脸熟。

再看旁边一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手提大刀,甚是眼熟!

“将军,此人怎么跟你,如此相近?莫非将军家中,还有堂兄堂弟么?”

身后的周仓揉了揉眼睛,仔细打量那人,低声在关羽耳边说道。

“难怪我看起来很是眼熟,却想不起究竟是谁,原来是跟我自己相像……”

关羽内心尴尬的苦笑一声。

“在下魏延,拜见将军!”

“早闻将军大明,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魏延背刀在后,马上行礼说道。

“周仓!”

“你带他二人,往后营去!”

“吹动号角,与我攻城!”

关羽忽然大喝一声,丝缰一提。

赤兔马前蹄悬空,长声嘶鸣,原地踏了两步,如离弦之箭,径奔襄阳!

守城的军马,早被文聘和魏延的兵马冲散,此刻哪里还敢迎击新野之兵?

关羽入城,指挥三军,饶到四方,大开四方城门。

赵云、张飞、陈到、刘封等四路兵马,看到开门的乃是关羽的新野之兵,齐声呐喊,杀入襄阳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