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03章 拨云见日(1 / 1)七七家d猫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03章 拨云见日

“与歌同行”剧组……磕磕绊绊,命途多舛。

从筹备阶段就遭遇诸多困难,兜兜转转多年之后好不容易才开拍,本来以为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却万万没有想到,真正准备开机的时候,一波全新的灾难纷至沓来,根本没有留下喘息时间。

拍拍停停,停停拍拍。

意外和事故一个接着一个,以至于剧组工作人员都已经生无可恋地放弃抵抗,最后心安理得地接受一切风暴——

相似的情况出现次数多了,也就没有必要次次大惊小怪了。

然而!

真正神奇的地方在于,戏外一波三折麻烦不断,戏内却顺风顺水一泻千里。

自从那个晚上,安森“入戏太深走火入魔”,甚至传闻安森精神分裂病情严重,每天都需要医生照顾,但安森却义无反顾地回归剧组,重新投入拍摄工作,在那以后,剧组拍摄进展一帆风顺——

不怪传闻有鼻子有眼,因为安森似乎真的打通任督二脉领悟表演精髓,入木三分又层次分明的表演完完全全唤醒约翰尼卡什的灵魂,不要说剧组其他演员了,就连制片人詹姆斯基彻也彻彻底底折服。

剧组里里外外都知道,基彻是约翰尼卡什的朋友,不仅关系亲密,而且还是约翰尼卡什传记电影的唯一授权人,一直以来基彻也以约翰尼卡什专家自居,对剧本、表演、服装造型等等剧组工作意见不断。

在基彻看来,约翰尼卡什是唯一的,同时更是载入史册的、不可复制的。

尽管基彻没有在安森面前指指点点,但他在卢卡斯面前从来没有保留意见,总是直言不讳地发出声音。

但就是这样的基彻,一脸乖巧地闭上嘴巴,全神贯注地欣赏安森的表演,甚至常常看着监视器里的安森出神,一言不发地坐在那里,一坐就是数个小时,似乎沉浸在自己和约翰尼卡什的记忆里无法自拔。

不需要其他语言。

仅仅在基彻身上,就能够感受到情绪的变化。

难怪剧组工作人员越来越相信,安森可能真的入戏太深无法自拔,方法派演技却把自己陷入角色里,这样的情况数不胜数,从罗伯特德尼罗到丹尼尔戴刘易斯,他们都曾经多次出现过无法出戏的情况。

而现在,则轮到安森了——

这段时间的拍摄,约翰尼卡什正在经历生命里最黑暗最痛苦的岁月,持续不断地在无尽混沌里浮浮沉沉;而安森完完全全进入约翰尼卡什的世界,在迷茫和绝望、在煎熬和折磨之中一点一点失去理智。

难以置信的是,不管是镜头前还是镜头外,剧组工作人员都能够看到约翰尼卡什这个角色正在缓缓进入安森身体的变化,在拍摄结束之后,安森身上那股明亮阳光、潇洒自如的慵懒气质似乎正在被黑暗吞噬侵蚀,蹒跚的步伐和迷蒙的视线之中似乎可以看到约翰尼卡什的挣扎。

一切,看在眼里。

不知不觉地,整个剧组也被卷入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似乎重新回到那个年代。

正是在安森的影响下,演员、工作人员、群众演员和临时演员,上上下下牢牢团结在一起,这使得“与歌同行”的拍摄工作格外顺利。

不管戏外发生什么状况或意外,但只要摄像机开始运转,剧组就能够进入状态,保持高效地完成拍摄。

本来,意外一个接着一个,状况持续不断,剧组私底下窃窃私语表示担忧,拍摄进度的拖延似乎已经在所难免,甚至可能比计划整整晚一个月——

如果是“蜘蛛侠”、“泰坦尼克号”那样的投资级别,延期一个月拍摄的事情常常发生,不要说一个月了,延迟六个月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但“与歌同行”这样级别的投资,而且还是颁奖季作品,延迟一个月简直就是彻头彻尾的灾难,往往也预示电影的失败:

原因,非常直观。因为延期,往往意味着剧组拍摄出现问题,要么是导演的“艺术创作”遭遇瓶颈,要么是剧组合作完全没有能够契合,在好莱坞如此成熟如此完善的制作工业体系里,小成本小规模的艺术作品延期一个月,这已经是少数事件,延期时间越长、问题就越多越遭。

结局,可能就是……扑街,天崩地裂的史诗级别扑街。

不管是类型电影,还是艺术电影,延期都不是一件好事——

只有非常非常少的特例。

然而,所有猜测全部都错了。

“与歌同行”的拍摄,不仅没有延迟,而且比拍摄计划整整提前了十天,进入整部电影的最后一部分拍摄。

十天!

考虑到剧组开机时间已经晚了半个月的情况下,现在居然还能够提前完成拍摄,完全称得上奇迹。

不要说其他人了,就连“与歌同行”剧组自己也是满脸错愕,亲身经历全程也依旧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

请问一下,我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正是因为如此,再次看向安森的眼神就充满了敬佩和惊叹。

显而易见地,答案就在这里。

此时再回首一下剧组开机之前的怨声载道,恍若隔世。

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与歌同行”都是安森职业生涯非常特别也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

在进入这部传记电影的拍摄之前,质疑不断,甚至在种种原因综合作用之下,推向一个全新巅峰。

而安森却浑然未觉,一系列出人意料的举动为剧组带来麻烦,一个接着一个,似乎在挑战好莱坞的神经。

这些情况让电影拍摄过程面临诸多挑战;然而,伴随时间的推进、伴随工作的展开,安森却用实际行动推翻一个个偏见,甚至在“暖暖内含光”大红大紫的背景之下,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对演员工作的野心。

行动,永远比语言更有力。

比任何话语、任何宣传、任何公关都更加直观也更加震撼。

其他人不知道,但毫无疑问地,“与歌同行”剧组上上下下都能够感受到心态的变化,再次看向安森的时候,就看到一个截然不同的形象。

后来,消息不胫而走。

在好莱坞这样巴掌大小的圈子里,消息的传播总是飞速。

然而,其他人并不相信——

“与歌同行”是森林影业的首部作品,谁不知道森林影业是伍德兄弟的公司,这些传闻一看就知道是卢卡斯为了扭转安森形象放出来的风声,假,简直不能更假了,不仅虚假,而且虚伪,谁相信谁是小狗。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