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7章 崇祯帝的无奈(1 / 1)狠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7章 崇祯帝的无奈

“轰轰轰…”

“杀呀…”

经过一番试探后,皇太极也发现了防守东营的明军实力最弱,于是集中了三十门红衣大炮,先是一顿猛轰,轰击的东营的明军陷入了大乱,这才让孔有德带着两万汉军旗冲杀。

而真正的女真骑兵和蒙古骑兵则是在后放箭掩护。

“给我顶住,谁敢后退,老子宰了他…”

“快,去向卢总督禀报,就说敌军攻势太猛,要挡不住了,请求增援!”

王朴带着家丁一边咆哮喝骂那些畏缩想要后退的士兵,一边急着朝传令兵大叫道。

心里却是恨的牙痒痒,这建奴从哪里进攻不好,偏偏就从他驻守的东营进攻,还一下将大炮都拉了过来。

王朴的两万兵马虽然战力拉胯,但也知道一旦让建奴攻进大营大家都得完蛋,加上身后又有家丁督战,所以也都鼓起了勇气守在了土墙壕沟后。

一时间双方打的是热火朝天,建奴的汉军旗,无论是装备,还是士气,明显要比明军强上一个档次。

卢象升一直在关注着东营的战事,直到王朴快挡不住了,才派了两千天雄军去支援。

而随着天雄军的加入,已经快要冲进大营的汉军旗立即就被打退了出去,看着神勇无比的天雄军,其他明军受到感染,士气也是大涨。

就这般,双方在东营一激战就是整整三日。

三日下来,建奴不但没有攻进大营,反而折损了上万汉军旗,士气也下跌的严重,这让皇太极不得不停止猛攻。

明军虽然也损失不少,但建奴停止进攻后,卢象升就将王朴和八位游击将军进行了对调,相互换防。

此刻建奴的大营内,皇太极的脸色非常的难看。

孔有德和尚可喜则是跪在地上,耷拉着脑袋。

“起来吧!”

皇太极摆摆手,他知道不是两人不卖力,而是明军的兵力太多了,再加上依托工事,又有敢打敢拼的天雄军居中增援,想要仅凭五万汉军旗攻破对方的大营,恐怕不现实。

“谢皇上!”

两人都是重重的松了口气。

起身后,尚可喜才说道:“皇上,其实明军的战力不高,我军有数次都已经攻进去了,只是每次都会被增援上来的天雄军打退,他们人数虽然不多,但几乎个个都是敢死之士,想要破营,非得也以敢死之士带头冲杀不可!”

“强攻硬冲怕是不行,还得另寻良策!”

皇太极摆摆手。

显然舍不得让女真的勇士去和天雄军直接拼杀,去年和今年他们折损在那伙马匪手中的勇士太多了。

陆陆续续共损失了两万骑兵,两万步兵,虽然这四万人中真正的女真勇士才六千余,但依然算得上伤筋动骨了,他们女真的勇士如今是真的不能再折损了。

甚至连汉军旗和蒙八旗,都不能有太大规模的伤亡了,否则大清就真的要伤元气了,所以在折损了一万汉军后,他才果断的停止强攻。

八旗的一众王爷贝勒们也都明白,女真勇士不能再损失了,所以都保持了沉默,没有像往常一般那样嚷着请战。

接下来的几日,皇太极都没敢在发起强攻,而是一边让大炮不间断的轰击,打击明军士气,一边不断的试探,想要寻找明军的破绽。

奈何卢象升的防守简直是滴水不漏,除了强攻,根本就没有丝毫的漏洞。

无奈之下,皇太极也只能让阿济格带着两万铁骑南下,看能不能突破长城攻入大同,逼卢象升回师救援。

可惜卢象升上任后就开始大力整顿边防,各地的卫所也早就接到卢象升的严令,要严防死守。

所以阿济格带着骑兵在长城外转了几圈,都没寻到突破口,不得不无功而返。

看着携带的粮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消耗,皇太极一时也变得焦急起来,最后只得向河套的土默特各部发出了征召,但同样都被委婉的拒绝了。

理由还让皇太极非常的无奈,那就是女真人没有做到当初的承诺,保护好他们,导致他们三个土默特部落被娜木钟屠杀殆尽,所以现在除非皇太极将娜木钟的人头提来,绝了这个隐患,否则各部落都不会再为女真出战了。

皇太极自然不敢用强,他知道土默特各部其实一直都是心向大明的,和大明的关系也最好,当初也是迫不得已才投靠他们女真,如今河套局势再起动荡,十万明军又杀出了长城,他们不投靠大明就烧高香了。

毕竟河套背靠大明,投靠大明好处实在太多,当初土默特部不过是一个小部落,就是因为归顺了大明,短短二三十年,就从一两万人口发展到了二十多万,成了蒙古第一大部落,也是最富庶的部落。

确实,如今前套的土默特各部几乎都在观望,尤其是卢象升带着十万明军杀出长城后,让许多部落都生出了想要归顺大明的想法,只是后来皇太极带着大军抵达,这才让各部落的首领暂时作罢,想要继续观望。

当初林丹汗西迁攻打他们土默特部时,要是明军敢出长城增援,他们的大汗卜矢兔又哪里会投靠女真人?

………

大明京师。

此刻年仅二十七岁的崇祯帝,脸上已经布满了疲倦与憔悴,全然不似二十几岁的青年人。

看着手中的奏疏,崇祯帝的眉头不由皱了起来,是越看越恼火,最后狠狠的将奏疏拍在了桌上。

不由的崇祯不怒,当初卢象升上奏请战时,说的那叫一个漂亮,什么千载良机,不但能重创建奴,还能一举收复河套。

今后再也不用担心建奴绕到草原叩关而入,朝廷可以一心一意的围剿反贼。

话里话外还表示无需朝廷调拨钱粮兵马,仅凭宣大三镇兵马粮草就足矣,崇祯帝这才同意冒险出兵,甚至是默认了林家军割据河套,暂时可以不称臣。

可现在倒好,五万建奴变成了二十万,速战速决,也变成了僵持到冬季,还要朝廷一月之内押运五十万石粮草过去。

如今正值青黄不接,朝廷一时半刻,上哪里去凑这五十万石的粮草?

尽管知道这不能怪卢象升,要怪只能怪建奴又增兵,这才让河套的战局出现了变数,但此刻崇祯帝心里对卢象升依然产生了不满,感到自己被忽悠了。

不过崇祯也知道,如今十万边军已出长城,两军相遇,若是没有足够的粮草,恐怕又会重蹈一次萨尔许之战的惨败。

所以也只得强压下心中的不满和怒气,将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召了过来。

“杨爱卿,这是卢爱卿八百里加急传来的奏疏,河套战局有变,你先看看…”

崇祯帝命太监先将奏疏递给一旁的兵部尚书杨嗣昌。

对于卢象升竟然越过兵部和内阁,直接将奏疏递到内廷,杨嗣昌也是非常不满的,这明显就是在防他这个兵部尚书。

而整个大明的督抚中,目前也仅有卢象升和洪承畴两人有这样的殊荣,可以不经内阁六部,直接将奏疏递给崇祯。

当然这种得罪内阁六部的事儿,信奉中庸之道的洪承畴自然是不会干的。

杨嗣昌接过奏疏,一目十行的阅读起来,是越看越心惊。

“杨爱卿,依你之见,此时若让卢爱卿将大军撤回长城,可行否?”

显然崇祯帝还是想让卢象升直接退回来。

因为目前朝廷根本就负担不起十万大军长期滞留在草原,但又担心贸然下令,会导致局势失控,这才想要先询问一下杨嗣昌这个兵部尚书的意见。

“回陛下,卢总督的奏疏乃是两日前发出的,按照奏疏上所言,此时两军恐怕已经相距不远了,待到旨意抵达,两军多半已接战,贸然撤军实在太过凶险。”

纵然心中对卢象升有种种不满,但杨嗣昌并没有因私费公,而是如实说道。

显然比起前几任的兵部尚书,杨嗣昌还是很有大局观的,也知道轻重。

“如此说来,这一场大战已经不可避免了?”

“爱卿认为我十万将士,可否抵挡得住建奴十五万大军,并坚守到入冬?”

崇祯帝先是眉头一皱,然后再次问道。

显然,崇祯由于心中对卢象升已经有些不满了,所以对他的话也产生了怀疑。

“回陛下,若局势正如卢总督说的那般,我十万边军据营死守,只要粮道畅通,想要坚守到入冬,并非难事。

只是臣担心归化那边会出现变数,一旦那林家军到时无法在归化拖住建奴的五万援军,恐怕…”

杨嗣昌小心的说道,说到这里还偷偷打量了一下崇祯帝的脸色。

果然崇祯帝的脸色顿时就黑了下来。

想到卢象升竟将十万明军的安危,寄托到一伙贼军身上,心里对卢象升就更加的不满了。

但木已成舟,也只得看向一旁的户部尚书问道:“张爱卿,户部现在还剩多少钱粮?”

“回陛下,夏粮还需一月才能押解至京,如今户部府库早已无钱无粮。”

“啪!”

崇祯帝再也忍不住爆发了出来,一巴掌狠狠的拍在了龙案上,怒声道:“去年三响加秋粮,整整三百万两银子,五百万石粮食,这才入库几月就全没了,钱粮都去哪里了?”

“陛下,今年初,光是辽东各军就押解了两百万两军响,三百万石粮……”

户部尚书像是早就习惯这种场面似的,不紧不慢的扳着手指头给崇祯算起了账,算的那叫一个分文不漏,合情合理。

最后崇祯帝也只得无奈的挥挥手,一屁股跌坐在了龙椅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