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回淮阴
“大哥,这么做不妥吧?”
“刘宣人还怪好的嘞。”
张飞瞪大了眼睛,声音又有些压不住了。
刘备赶紧伸手捂住张飞的嘴,
“翼德你小声点,我说你这性子就是太急,为兄是那样的人吗?”
关羽张飞齐摇头:“当然不是。”
“那大哥把我们叫来,还这么私密的,是有什么事?”
刘备不再墨迹,直接道:
“那我就直说了,我们既然得了寿春,那之前归袁术所有的资产,是不是得归我们。”
“按道理说,应该都是我们接管,”关羽回道,“不过刘县令数千兵马驻扎,这两天用掉一些也正常。”
刘备道,“只是正常的用度,自然无事,可万一要是刘宣明日要把东西带走呢?我们拦还是不拦?”
“呃~”张飞挠了挠头,“这点我却是没想到。”
“寿春是袁术的都城,东西应该不少吧。”
刘备点点头,“不管多少,那也是我们拼命得来的。刘宣既然已经答应退出寿春,那么明天他走的时候,就不能带走这里的东西。”
“二位贤弟,,明白为兄的意思吗?”
关羽张飞恍然大悟,“明白。”
关羽借着道:“既然如此,那大哥,今夜我便派亲卫守住四门。”
刘备满意的笑道:“云长此举,正合我意。”
说着拍了拍张飞的肩膀,“翼德,就心思细腻这一点,你得多跟云长学学。”
一夜过去,城中平安无事。
刘宣的人马在皇宫中吃完早饭,便集结准备回淮阴。
浩浩荡荡的队伍走到寿春南门,只见刘备三兄弟已经在南门等候了。
刘宣笑着招呼道,
“劳烦玄德公和两位将军亲自在城门相送,刘宣受之有愧啊。”
“哪里哪里,”刘备见礼道,“备有幸得入寿春,还要感谢刘县令居中调停,今日刘县令班师回淮阴,我岂能不来相送。”
说着,刘备伸长脖子朝刘宣的军队望去,
浩荡的队伍塞满了整个主街。
每个士兵手上都只有武器盾牌之类。
除了后方的辎重队押着不多的粮草,一切都正常的很,
刘宣并没有带走寿春的物资。
“兄弟们都在这了?”刘备问道。
“都在这了,”刘宣笑道,“我既然说了要交出寿春,自然是要带走所有兄弟的。”
看到刘备和张飞眼睛不时的往后方瞟去,刘宣便问道,
“玄德公可是要找什么人?或是什么东西?”
“啊不不不,没有没有,”张飞头甩的飞起,“我就是看刘县令这队伍雄壮威武,多看两眼罢了。”
刘宣笑笑,并没有多言,
“如此,刘宣就告辞了。”
说着,刘宣催动马匹径直出了城门。
刘备三人一直看着刘宣的队伍走出城门。
后面的辎重队经过时,
张飞笑着拍了拍粮草车,见里面都是战马吃的草料和其他辎重,
尴尬的笑道:“兄弟们辛苦了啊。”
刘宣真的没有的带走任何东西?
这下轮到刘备陷入自我怀疑了,或许,真的是自己想多了。
关羽在一旁道:“大哥,昨夜四门都是我的人在守,的确没有人驻守。”
刘备沉思了一下,翻身上马,
“走,我们去宫中看看。”
三人直接骑马到了皇宫府库,
只见府库还上着锁,门口却没有任何人守卫,
刘备左后找不到开锁的人,心急之下抽出腰间宝剑,
一剑斩断铜锁,推门进了府库。
空荡荡的府库里,什么也没有,
刘备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一言不发快速骑马到了武库,
武库中仅剩一点点库存,而且是品质比较次的盾牌刀剑之类。
果然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自己占领了寿春,却没有得到寿春的资源。
没有钱,没有武器。
而且寿春经过袁术这一年来的折腾,城中百姓家几乎没有可以招募的男丁。
刘备有些欲哭无泪的感觉。
沉默良久,刘备再次昂起头,眼中重新泛起自信的神采。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
“我刘备既有天命护佑,区区这点困难算什么,想我们涿郡起兵时,兵不过数百,也无安身之所,”
“如今已占有小沛,寿春,势力纵横数百里,岂不大有可为?”
刘备望向关羽张飞道,
“二位贤弟,伱我三人兄弟同心,其力断金,即便从头再来,又有何惧?”
关羽张飞面色激动,“愿为大哥效死!”
。。。
刘宣率军回到淮阴,赵丽娘带着一众亲卫在城门迎接。
身后,秦立,李林和沈富三位淮阴大佬也在城门口恭候着。
刘宣一战攻克寿春,斩杀袁术,覆灭大成朝廷,
此事已经早已经传到淮阴,
城中百姓皆喜气洋洋,三位大佬更是坚定了抱紧刘宣大腿的主意。
刘宣进了县衙,屏退左右独自来到府库中。
将隐秘的角落里的钱财宝物全都卸了出来,
府库中顿时塞得严严实实,
那可是一座都城的财富,区区县府当然是分分钟装满。
出了府库,刘宣叫来赵丽娘,
“丽娘,你带亲卫营去把府库中银钱清点一下吧。”
赵丽娘领命而去。
刘宣估计这么一大屋子财物,亲卫队一百人估计也得许久才能点清,
便来到户曹徐冲的官署。
之前徐冲配合刘宣一起破了淮阴城瘟疫的案子,
刘宣便觉得此人是个办实事的官,
当了县令之后,仍让徐冲掌管户曹,并且相关的一应事物也让徐冲主管。
徐冲见刘宣到来,受宠若惊,当即拜道,
“县令刚从寿春征战回来,便来户曹司视察,真是我辈楷模。”
刘宣摆摆手,
“并非视察,我来是有些事要了解一下。”
徐冲从案上拿起几本册子对刘宣道,
“县令有什么问题尽管提便是。”
刘宣让徐冲领路来到户曹仓库,边走边问道,
“今年的官佃收成如何?”
徐冲立刻打开其中一本册子翻了几页,
“回县令,今年有官佃约两千户,租种官田约三万亩,眼下秋收已经完成,各地佃租都已交齐,合计收租不到一百五十万斤。”
“才这么少?”刘宣有些诧异的问道,他知道这个时代的官佃收租是很高的,
基本上和佃户是对半分,甚至还要多点。
可是三万亩下来,收租不过一百五十万斤,也就是七百多吨。
而每户佃农一年种下来,手里剩下的粮食平均不到700斤。
每亩产量不过一百斤左右而已。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根本原因还是生产力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