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若鱼思考的是,到如今贝藻间养确实被证明是成功的,自己也靠这个赚到了钱,可是以后呢?还能一直赚钱吗?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无论自己再怎么低调,也还是会有人知道自己赚了不少,很快就会有人跟风养海带,养贻贝。
上辈子自己从县城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二千年了。
那时候村里打渔的已经一个都没有了,要不就是开自己的小船出去拖网,赚不了几个钱,不成气候,要不就是去给远洋的船做帮工。
也只有养殖,村里的王家还在做,而且做的挺大,村里的渔民几乎都在给他打工。
既然沙海村有做成养殖的先例,至少说明这里的水域环境是适合的。
与其让王家做大,不如自己先做大。
想做成规模,一个人肯定不行,顾都顾不过来,不如和家里人一起做。
大哥家出了嫂子娘家的事,现在肯定缺钱,一定同意,而且这几个月和大哥接触下来,姜若鱼发现大哥其实很喜欢养殖。
二舅哥虽然不缺钱,但自己已经有养殖成功的经验,让他来养他可以照葫芦画瓢,正好符合了他谨慎的性格。
爹就不用说了,自己早就发觉,爹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两个舅哥还要强,眼光也独到,肯定会支持自己。
总的来说,老丈人一家都很靠谱,自己和他们合作也放心。
毕竟这年月,请人别人打工,别人是会磨洋工的,但是拉人入伙,大家利益绑在一起,别人才会尽心尽力干。
也不是姜若鱼不相信家里人。而是这么做,免去了那些麻烦,又确实能带动家里的经济收入,一举多得。
不过前提是,明年的贻贝和海带养得好,这样大家才有分成。
除此之外,姜若鱼也想扩展一下自己的业务,不仅仅是搞贝藻间养。
这玩意虽然被证实可行,但是也吃天气,强台风来了,估计收成也会对半砍,再加上跟风养的人肯定也多,不够有保障。
他琢磨着,搞点室内养殖的东西才行,不过具体养什么,还没定下来,最好,有时间能去市里一次,问问凯哥的意见。
当然,现在这还只是他的想法,暂时还不想说出来,今天只说贻贝和海带入股的事。
姜若鱼提出自己的提议后,看张家父子三人都没有说话,于是追问,“你们觉得怎么样?”
张贵明还是觉得这样不妥,一边虽然是他的儿子,但另一边也是女婿啊,明显女婿吃亏的事,自己要是不说话,也太不像话了点。
“若鱼,这样你太吃亏了。不管我们出多少钱,都应该让你先拿出一部分的利润,剩下的我们再分。”
张建国和张建设也同意,“是啊,若鱼,你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我们不占你便宜。”
王桂香在旁边听着,没有说话,不好开口啊,帮哪一边都不好,索性不吱声。
倒是张晓莲说,“爹,哥哥,你们不用有顾虑,这也不是什么吃亏不吃亏,只要一家人齐心,赚的只有多没有少。”
她这么说,倒不是因为向着娘家,而是昨天晚上,姜若鱼已经和她商量过了,她也知道了姜若鱼的想法,所以支持他。
姜若鱼也补充说,“是啊,不需要算得那么清楚,不管你们出多少钱,就等额算比例,盈亏都自负。当然,希望你们能多拿一点出来,这样,我的本金压力能小点嘛。”
“你再考虑下,这样,分配的事,大家都再想想。”张贵明还是坚持之前的说法。
女儿女婿可能一时脑热这么说了,但是万一以后觉得吃亏,那时又不好改口,时间久了,形成一股子怨气,堆在心里,容易引发家庭矛盾。
还是想清楚比较好,离下苗还有一段时间,这件事也不急。
姜若鱼见状,只有同意,先把这件事放下,到时候再说。
“爹,如何分配比例的事,缓两天商量可以。不过养殖水域的扩张,这件事,还是要早点去和村里说下才好。我怕去晚了,有人眼红我赚钱,会多加阻挠。”
张贵明认同姜若鱼的考虑。“你说的是,等会吃完饭,我们就去你二爷爷家,先和他商量,看他怎么说。”
现在村里还不兴养殖,而且王家刚刚还亏了钱,估计还没多少人盯上那些水域。
等到姜若鱼赚钱的消息被村民知道了,难保没有那些眼红的,也想去分一杯羹,到时候想村里批地方下来,怕是难了。
既然决定扩大养殖水域,那就早点去说比较好,这很重要。
张贵明又对两个儿子说,“正好这几天,你们都和自己家里的商量下,能拿出多少钱入股,过几天我们再来碰头。”
“好。”张建国和张建设都同意。
要拿出一大笔钱,自己一个人肯定是不能做主的,自然要回去商量好。
……
午睡完后,姜若鱼和张贵明出发,去了张有祥家里。
“二伯,你在家吗?”张贵明还在院子外,就喊了起来。
不过屋里没有传来二爷爷的声音,反而是二伯母,“是贵明啊,进来吧。”
二伯母看见是张贵明父子,忙招呼着进来。
“你二伯不在家,去镇上开会了。”
“啊?那他什么时候回来啊。”
“说是要开个大会,和支书一起去的,明天下午才回来。”
“支书也去了啊?行,那我明天再来找。”
既然想找的人不在,张贵明和姜若鱼也没多打扰,转身就准备走了。
“多坐一会啊。”二伯母挽留道,“若鱼,听说你养的贻贝和海带都卖出去了,赚了多少啊?”
“……”
姜若鱼一阵尴尬,怎么来个亲戚家,也会被问到这个事。
姜若鱼正为难,不知道怎么开口回答呢,张贵明先回道,“二伯娘费心了,卖是都卖出去,不过也没赚多少。”
二伯母见张贵明也不直说,也没有再追问,只是说了句,“赚了就好,王家的还赔了呢。”
“是若鱼运气好。”张贵明客气说。
说话的功夫,翁婿俩到了到了门口,和二伯母道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