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7章 东园盛会(1 / 1)无相黄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7章 东园盛会

胡应麟摸不着头脑,好奇问道:“你们笑什么?”

徐树丕笑着说道:“这油印之法正是建阳开创的,如今三吴的油印作坊还全要从建阳的工厂里进油墨和蜡纸呢。”

王文龙解释说道:“当时是为了推广瓜菜代需要快速印刷传单,我才把油印的方法公开来,也想不到如今都被拿去印了劣书。”

胡应麟惊的目瞪口呆,连忙仔细询问了瓜菜代的前因后果。

胡应麟也是游历各地见过民生苦楚的,听闻具体情况后他脸色一变,连忙说道:“不想原来油印术的发明是如此过程,照这说来蜡版油印术真是利国利民,还是我目光短浅了。”

这年代的读书人都讲究“太上者立德,中者立行,下者立言”。

最好的儒生应该能够教化百姓,也就是当个好官;次之者应该身体力行的遵从儒家规矩,即是在乡间留下贤达的名声;而像他们这些闻名天下的文人,虽以文章名于世,但是却自觉只是“立言”而已,是最下之者。

而相比王文龙能够教化百姓种瓜菜代,让百姓渡过灾荒,已经是立德的水平,自然会获得文人的交口称赞。

话题到油印书,王文龙趁机宣传自己用蜡版油印术刊行的《旬报》,又跟大家分享《俗世奇人》的小说内容,然后便厚着脸皮向众人索要文章。

大家都哭笑不得,但还是同意都拿出几篇小文给王文龙拿去《旬报》刊登。

作为《旬报》的总编辑,王文龙这次北上可是尽职尽责,连前两天离开的徐光启他都没放过,在船上就逼着徐光启写了一篇以此时人的视角介绍平面几何学的文章,徐光启为了不负王文龙的重望将文章几经删改,内容深入浅出,这篇科普文多半能引起一些读者对于几何学的兴趣。

……

王文龙在东园住下,等待了几日,吴山社众人也纷纷赶来。

三天之后,袁宏道终于回到江苏,一下船就被在码头上等待的徐树丕家仆拉往东园聚会,而东园众人听闻袁宏道即将到来,在场众人终于能够开席。

袁家三兄弟都是此时性灵派的领袖,可惜今天回来的只有袁宏道,长兄袁宗道已经去世,而他的弟弟袁中道也留在顺天等待科举。

没错,别以为徐光启从松江府调去南京科举就算厉害,袁家才叫真有实力,他们直接把袁中道送到顺天府去考试。

北方的科举难度和南方几乎是两个级别,而且顺天还不在北方的科举大省山东,在北方都属于科举轻松地区,出生湖北士林的袁中道到顺天去考举人,成功率不知要比在南方高多少,能活活让冯梦龙等江南士子羡慕死。

当然,顺天的科举移民难度也更高,袁中道为了去顺天科考得坐两三年的科举移民监,但是相比于能得到的好处实在不算什么。

众人在东园之中先开宴席吃喝,到正午时分袁宏道终于被滑竿急急忙忙送到东园,这时宴会上酒量小的已经喝的有了几分醉意。

袁宏道和众位老友一一见过,他也是在京城憋坏了,突然看到这么多吴中名士,脸上无比高兴。

王文龙上前笑道:“袁中郎,早闻兄台大名,如今总算见面。”

袁宏道听着叶昼则介绍,眼前发亮道:“王建阳!哎呀,今日总算见到,建阳兄的《葡萄牙国史》和《天演论》我几乎翻烂,只苦于见不到兄台亲面。”

他对于王文龙的作品颇为赞赏,拉着王文龙就滔滔不绝的谈论起来,而且对于海外掌故分外感兴趣。

王文龙丝毫不怯,有着时代眼光优势做背书,哪怕袁宏道是此时文坛的一大领袖,王文龙旁征博引谈论起来也能不落下风。

两人高谈阔论,很快众人的兴趣也被吸引而来,颇有几人好奇的端着酒杯在两人身旁听王文龙说话。

众人为王文龙的风采所惊讶,而交谈几句后王文龙也发现袁宏道的确极有人格魅力。

这人出生此时的顶级家庭,背景好、有实在能力、又是一个闲云野鹤的性格醉心于山水之间,而且他的家教极好,喜欢折节与众人相交,因为自己的家世文采也不需要故意显摆,为人颇为低调。

想想一个顶级富n代,性格和善,文采斐然,见识广博,怎么会不招人喜欢?

袁宏道和王文龙说了一会儿话就被朋友拉走,众位名士有的跟着袁宏道走开,有的则在王文龙身旁继续交谈。

这一次吴山社的大聚会,文豪济济一堂,在东园山水之间摆下筵席,觥筹交错,旁边还有徐家的家班歌伎几十人组成的乐队驻唱。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今日吴山社到场的名人颇多,曲坛盟主沈璟、诗坛盟主胡应麟、藏书家王圻是在场的老一辈。

小辈有沈璟的徒弟吕天成,建阳王文龙,刻书家凌蒙初,评论家沈德符,还有叶昼则、冯梦龙、袁无涯、陈继儒、徐树丕、席浪仙等年轻人。

在临川的汤显祖、在南京当官不能来的谢肇淛、焦竑、在河南写曲子的王骥德也全部有诗文送来应和。

沈璟喝的醉醺醺找到王文龙,给王文龙使个眼色。

王文龙笑着问道:“先生何事?”

沈璟指指他笑着说:“我家宜修这半年来多曾询问你的消息,问你写作之事、风评如何等等。”

王文龙点头,小心问道:“她可露出口风?”

老先生摇摇头:“我也曾询问,但她复甚为简短,只是每次询问她又多问了些伱的问题,多半是女孩害羞之故。”

沈璟这几个月一直在为王文龙塑造风流名士的形象,却没想到把方向越引越歪,他在沈宜修脑海中塑造出来的王文龙形象和真实的王文龙相差万里。

小姑娘几乎把王文龙误解成一个绣花枕头,而且形象还被沈璟这老头的形容越绣越花。

这老头儿实在不适合做传话人,以后若是让沈宜修见到真实的王文龙,别说王文龙其实人才不错,只怕当沈宜修发现王文龙是个正常人都会大为吃惊。

而沈璟还在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的工作按部就班做得相当成功。

其实沈宜修询问王文龙背景,然后扯开话题的方法,和王文龙前世敷衍那些给他介绍女朋友的长辈,所用办法一模一样。

但王文龙和沈璟说婚约之事时还没有出魏天爵的事情,现在他却是想到如果自己跟沈家定下婚约回去怎么和李国仙交代?

王文龙心中有鬼也没有多想,连忙转了话题问沈璟:“怎么澹园先生没有来参加今日文会?我还想拜见他呢。”

“他身子不爽,是以今天没来。”沈璟解释说道。

王文龙点点头。

澹园是焦竑的字,焦竑也是三吴大家,吴山社元老,而且人就在南京,今天本来应该到场的。

王文龙心中明白焦竑没来也多半不是因为什么身子不爽,而是心灰意懒不想出门。

焦竑在历史上的身份是个大藏书家,但其实他十几年前就中状元,之后从翰林院编修当到皇长子侍读,身份无比显赫,其实是在党争之中落了下风才被丢到南京。

朝鲜之战时阁老沈一贯和张位一起帮助隐瞒辽东巡抚杨镐丧师酿乱的内情,欺骗朝廷,而当时援朝军事赞画丁应泰和焦竑等人就是和杨镐对抗的。

丁应泰主动揭发杨镐罪行,焦竑等人响应。

却没想到丁应泰根本没有搬动沈一贯等人,现在沈一贯还是阁老,而焦竑等人则被报复,焦竑从皇长子朱常洛身边的侍读被丢到南京做司业。

甚至后世有些学者认为后来李贽之死也与朝堂之中针对焦竑的斗争不无关系。

李贽是焦竑好友,弄死李贽本身并没有多大意义,目的可能很大程度是为了震慑焦竑。

此时的焦竑虽然和三吴文人交好,但是常年称病不出南京,显然已经伸出隐逸之心,等几年之后好友李贽再被杀鸡儆猴般的弄死,焦竑将彻底对于官场心灰意冷,从此窝在南京专心藏书读史。

这年代三吴经济繁荣,但是在政治上却不是真正中心,往往成为朝堂斗争失败者或是隐逸者的蜗居之处。

沈一贯能够保证自己在内阁的位置靠的是三吴浙党,焦竑斗争失败之后跑到南京藏书,东林大佬们也窝在南直隶讲学,一众在京城搞风搞雨的人物,但其背后智囊的居住之地、斗败下野隐居之地却往往聚集在南方的三吴。

身处这个时代,和这些人物相交往,王文龙有一种进入历史书的感觉。

话不多说,此时王文龙正就坐在一桌史家席间。

焦竑没来,但焦竑的好友管志道却到了,他是隆庆年间进士,如今已经辞官归隐快十年,在家闲云野鹤的研究经史。

此时管志道正在念董其昌寄回来的信,读了两句颇为惊讶:“那河南漳德府城真挖出甲骨,建阳此功不小!”

王文龙忙谦虚说道:“还是依靠玄宰公出力,我不过是起了个头而已。”

抱歉,来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