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0章 明显的需求错位(1 / 1)一桶布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能说人跟人的悲喜无法相通。

前来拜访的两位院士跟徐大江打死都想不通,为什么解决了这样一个世界性的命题,乔泽反而会不太开心。

哪怕对方是个天才,三人能接受的上限也就是不兴奋,但不该有遗憾。

更别提接下来乔泽并不是无所事事,他所构想的大统一理论还有待研究。

总之办公室里的气氛很奇怪。

很明显徐大江都还没整理好情绪,甚至用上了探询的语气。

对于张明睿跟周良来说,这是问题吗?

成功解决了杨米尔斯质量问题,意味着乔泽证明了在四维时空中存在一组使得杨米尔斯场论的标志性特征存在的解,而且这组解还满足质量存在的条件。

根据燕北大学那边给的情报,乔泽还不止做到这一步,他甚至给出了杨米尔斯场为何一些基本粒子具有质量缺失特性的解释,并给出了验证的物理方法。

真不是张明睿、周良看不起西工大数学院。

就这样一篇论文,不召开报告会,学校找的出有资格主持这场博士毕业答辩的导师吗?甚至学校组织的答辩团队有资格评价这篇论文是否正确吗?

别说西林工大了,全世界也找不出几个有资格同时还有能力审核这篇论文的。

仅有那么几位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的大佬们,现在大概都还在研究乔泽提出的新代数结构。

所以徐大江是怎么有脸问出那句话的?

但让两人诧异的是,乔泽还真就很认真的思考了片刻说道:“简单些,就正常答辩好了。”

上次的报告会规模很大,也很热闹,但给乔泽的观感并不算好。

人多且吵闹,没什么意思。

至于所谓学界的认可,乔泽也并不看重。

报告会上绝大部分人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超螺旋空间代数的推导思路,当加入了超越几何理论,会更为晦涩,何苦为难大家?

但终究还是有人着急了。

“等等,乔泽,我听说你的博士毕业论文课题是杨米尔斯场质量问题吧?”张明睿瞪了徐大江一眼,冲着乔泽温言道。

“嗯。”

“这样的问题必须有一场世界级的报告会啊!不在报告会上把解决问题的过程阐述清楚,并接受同行的提问跟质疑,怎么得到学界的认可?”张明睿苦口婆心道。

“可我为什么需要学界的认可?又或者说谁能代表学界?”乔泽反问了句。

“额?这……”张明睿愣了愣,一时间竟不知道如何反驳。

因为大家都是这样的呀。

解决了一個难题,会迫不及待的公布,然后挑选一个好日子,跟全世界的数学家交流,并争取到认可。

许多特立独行的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都是如此。

哪怕可以不要奖金,不要奖章,但一个命题跟自己的定理被大家所认可,不正是理论数学家所追求的吗?

“学界当然指的是绝大多数学者的统一认知……乔泽,我知道你是骄傲的,但这个认可并不是那种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满意,而是大家能接受你提出的定理,并认定这些定理是正确的。

我知道你的思维模式里可能不在乎名利这种东西,但这种认可意味着你的学术思想能够广泛传播,并推动世界文明在相关问题上的认知向前进步。毕竟这也是你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对吧?”

周良在一旁接过了张明睿的话头,开口补充道。

乔泽摇了摇头,道:“数学表达依托于量子色动力学,论文里给出了验证方法。”

好家伙……

但这似乎的确是个办法……

……

“伱们来有什么事?”乔泽一句话,还是把话题拉了回来。

想到继续劝解大概又属于无效沟通的范畴,张明睿跟周良对了个眼神,决定暂时放弃。

如果能先看看乔泽的论文就好了。

不过问题也不大。

即便乔泽懒得举办报告会,博士论文答辩的过场还是要走的。

总需要有人先帮着审审。

“是这样的,乔泽,两位院士昨天的想法跟你之前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以专门来讨论一下,就是做一份期刊……”徐大江压下心头的情绪,将昨天张明睿跟周良的意思完整的表述了一遍。

其实昨天晚上他就给乔泽发过消息。

把两位院士的意思跟学校的想法,都在微信里说得清清楚楚了。

再过一遍无非是要照顾张明睿跟周良的面子。

虽然徐大江百无畏惧,但也不想被这样两位大佬给记恨上了。

怕乔泽觉得烦,所以徐大江语速很快,而且总结得很精炼,三言两语便把张明睿跟周良的想法说得清清楚楚。

徐大江话音刚落,乔泽便点了点头道:“可以。”

昨天乔泽收到徐大江发来的信息后,他也思考过这个问题。然后发现这的确是个很好的主意。

倒不是乔泽也想跟西方抢话语权。

只要是新的代数形式,就会有相应新的数学概念。

比如超螺旋空间代数中的螺旋数域,其中数值以螺旋形式存在于空间中。这个数域的基本单位是超越几何学中的“空间螺旋”,它沿着虚数螺旋轴延伸。

在这类数域中,其运算法则受到螺旋路径的影响,比如当两个螺旋数相乘时,其路径会在空间中形成一对新的螺旋,以决定结果的虚数部分和实数部分。

同样在超越几何学中也有一个异度异维几何的概念,在异度异维几何中,空间的维度不仅限于整数,还可以涉及超越维度,其中超越维度的存在由螺旋路径的特殊性质引导。

这就导致了异度异维几何中的对象可能同时具有整数维度和超越维度。比如一条曲线可能在整数维度上是一维的,但在超越维度上展现出某种螺旋性质,但这只是最简单的情况。

还有更复杂的情况是,在异度跟异维两种不同的结构上,几何结构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物理特性。

这也是质量缺口可调的理论基础。

具体展现哪种螺旋性质,又由螺旋数域的计算规则来决定。

看,就这两个新代数跟新几何的最基本概念就出现了一堆的新名词。

螺旋数域、异度异维几何、空间螺旋、螺旋轴、螺旋路径、超越维度……等等。

这些新名词还涉及到新的单位。

比如螺旋数域中,基本单位是一种称为“旋转位标”的特殊数值,表达式为:[ s = r \cdot e^{iheta}]。

涉及到实数部,虚数螺旋轴上的角度,跟虚数部。

至于超越几何学中最基本的单位超越元素就更复杂了。

既包含了最重要的特点超越性质,还有非欧几何性质,同时还具备动态演变的功能,以及跟跟超螺旋空间代数的关联。

因为它们可能沿着超越路径移动,形成特殊的几何演变过程,所以构造出了一批具备特殊意义的函数跟超越曲线。

比如一个最基本的超越元素( T ),其表达形式是( T = t0 + t1 \cdot e^{iheta}),其中( t0 )和( t1 )是实部和虚部,而( e^{iheta})描述了超越路径的方向。

这些开创性的概念跟单位同时又是相互关联的,是真心很难给出完美且合适的翻译。

尤其是其中的异构异维,这个复杂的基本概念乔泽到现在都还没想好该怎么翻译成对应的英文。

难道直接写成Heterogeneous dimensionality?

以上可以理解为异构维度,但这跟该概念本身所想要表达的那种维度构造对应关系完全不同。甚至还不如鲁棒性这种不伦不类的音译翻译。

更别提把所有这些都翻译成英语系学者能快速明白的概念了。

但如果现在能有自己的期刊,对于乔泽来说可以说省事了许多。

他不需要去思考怎么把这些证明杨米尔斯质量问题必须用到的新概念去翻译成英文了。

甚至答辩都可以直接用中文版的。

等论文发到期刊上后,自然有其他人会去帮他操这个心,把这些抽象的概念都翻译得妥妥帖帖。

天才横溢的家伙们多少是有些强迫症的,又或者说偏执。

乔泽自然也不能免俗。他就真已经被异度异维几何这个超越几何学名词该如何翻译成英文,思考许多天了。似乎除了音译之外,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但乔泽又一直认为音译就没了数学上的美感。打心底无法容忍自己给出如此没品的翻译,所以不如交给别人去做这些事。英语母语的国家说不定能找到更生僻的词汇来描述这一美妙的动态数学结构。

好在要真正理解他的论文才需要去认真的研读论文,并弄懂每个概念。如果只是验证的话,只需要总结出方程解的规律就够了。

……

听到乔泽首肯了两人想法,倒是让张明睿跟周良没什么意外。

这年轻人的成果连报告会都可以不开,大概更不会在乎未来把论文发到哪里。

不管是《数学年刊,又或者他们构思中的《数理新发现不过都是一个载体而已。两人怀疑这对于乔泽来说其实没什么区别。人只要真不在乎外界对他的议论跟看法,且身处有法律保障的国家跟地区,是真能做到圈内无敌。

如果这人还有着对于这个圈子极为重要且不可取代的价值,理论上是真能为所欲为。

毫无疑问,乔泽把这些要素全占了。

“期刊名可以用《数理新发现,由西林数学研究所出版,科学院数理学部可以成为期刊指导单位,但我的导师李建高教授明年的增补时成为数理学部的一员。”

首肯了两人的建议后,乔泽也开出了条件。

如同往常一般简单直接,然后一锤定音。

跟昨天徐大江提出的条件差不多,两人也差不多认可了。

没办法,这份还在筹划中的期刊本就是建立在乔泽开创的新学说基础之上。

从这一点上说,他们能谈的条件不多。

申请期刊刊号虽然麻烦,但有西林工大出面,也能申请下来。

见两位院士首肯了他的建议,乔泽继续说道:“另外网站上的电子刊先只发中文版。如果其他国家学者需要研究论文,自行翻译成其他语言版本。等年底再出双语刊。”

“等等,电子刊不出英文版?为什么?”张明睿有些懵。

这可跟他计划不同。

没有英文版,怎么快速在全世界打响名气?

最重要的是,这完全没有道理。

以乔泽的英语写作能力,全英语的论文肯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在《数学年刊上发表的论文早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哪怕乔泽懒得写英文版,华科院也有足够专业的人才翻译并润色论文。

即便张明睿野心再大,也完全没想过中文论文能在近些年内成为国际学界成为主流。

学术界已经功成名就的大佬们大都年纪已经五十往上走了,四十多岁都算年轻人了,早已经过了能快速掌握一门外语的年纪。

跟世界主流的表音文字不同,华夏文字属于用一定体系的象征性符号表示语义的表意文字。

简单来说就是这玩意对于没有语言天赋且已经过了最佳语言锻炼年纪的人来说,这种语言体系想从头学起是真难。

偏偏学术性论文需要的专业词汇很多,许多词汇还很生僻。想要准确的翻译,不但需要语言天赋,还要懂得相关的专业术语。就好像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专业词汇,还有专门的学术词典。

所以张明睿是真想不通乔泽为什么会提出这个要求。

这是不想自己的论文快速在学界传播么?

然而他得到的回答很简单。

“超螺旋代数跟超越几何学涉及到之前从未出现过的新专业词汇跟概念太多,英语没有对照的翻译,需要造词。电子版只有中文版本,可以帮助英语系国家学者去自行给出他们所能理解的翻译。等到年底出英文版,就能直接选用他们的翻译。”

想了想,乔泽又补充道:“如果他们需要的话。”

“那……在期刊出版之前,国际版的网站上都不更新吗?”

“可以把标题跟摘要写成英文,论文主体依然是中文。”

“这……”

“你们的计划中,打基础的前几年并不寄希望能有多少国外学者投来的文章。那么一、两年后,超螺旋空间代数跟超越几何学如果被接受了,肯定已经有了相对完整的专业词汇库,到时候就能接受中、英双语的论文,对期刊的推广没什么影响。”

乔泽给出了进一步的解释。

理论上似乎的确没毛病。

但张明睿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这样前期很难被认可啊。”

“需要被认可吗?”

这对话好像有些熟,怎么突然又绕回来了?

“就这样吧。我早上需要把论文整理出来。我想过了,如果转化成英语论文,可能还要花费一些时间,但如果是中文论文,我今天就能提交给导师了。”

乔泽直接下了逐客令。

他是真不想去一个个解释那些专业名词的概念,专业的事情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办。

乔泽相信如果西方学界真的重视他的理论,自然会找到合适的译者去对论文进行全文翻译。

如果不重视的话,他也没什么损失。

换了半年前,他大概还不会这么懒,即便为了克雷研究所开出的百万美元奖金,他也会选择先把英文版本写出来。但自从他不缺钱后,拿奖金的心思也淡了。

路秀秀现在根本不缺钱花,至于他自己都还没到用钱的时候。在西林工大这段时间,他根本找不到用钱的机会。

真要用钱的时候,那百万美金也没什么大用,很鸡肋。

反正终归是属于他的,别人也拿不走。

而且哪怕西方学术界始终不认可乔泽也无所谓,不会耽误他的项目研究进度。更别提对于物理验证来说,华夏的物理学家也不是做不了。

能进入CERN的华人物理学家不少,总有能验证的。

退一万步说,即便CERN不允许进行验证也没关系。

华夏自己的对撞机“超级陶粲装置”也差不多该试运行了,用来验证他的理论也足够了。

无非就是前期积攒的数据太少了,想要找到规律需要的时间长了些,可能要浪费些能源而已。

所以在乔泽看来习惯于使用英语的所谓世界主流学界是否认可,真没有两位院士想象中那么重要,甚至完全没必要在乎。

大不了自己先玩着,反正他对于所谓学术交流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强烈。

……

“难怪乔泽不想做报告,他甚至不愿意把成果写成一篇英语论文。”

走出三层小楼后,张明睿神色复杂的回头看了一眼三楼半开的小窗,忍不住念叨了一句。

这次心情依然很复杂,但跟昨天又不太一样。

“可能主要还是上次报告会的确没办好,我得做检讨。”徐大江陪着笑说道。

总不能让乔泽担责。

这种锅徐大江还是愿意背的。

张明睿收回目光,瞥了徐大江一眼,沉声道:“徐院长,乔泽可以任性,你们可不能任性啊。报告会可以不开,但博士论文答辩请哪些教授来,你们还是得帮乔泽好好把把关。”

“那是,那是……就是如果答辩用中文论文的话……”

“我们会在科学院帮你们找专业的同声翻译。”周良知道徐大江要说什么,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感谢科学院的支持。”徐大江陪着笑脸说道。

不错,又能省下一笔。

说起来能够应付这种学术会议的专业同声翻译可不好请。

钱是一方面,关键是这种人才太稀有了,给钱也不一定能请的到。

“你也劝劝乔泽,别那么执拗。起步阶段,如果能得到更多学者的认可,对他也有好处。跟外界关系好些,也更容易拿到本来就该属于他的奖项。”张明睿提点了句。

“哎……”

徐大江长叹了口气道:“不瞒两位院士,我不是没劝过啊!我也想乔泽能把阿贝尔、菲尔兹、沃尔夫这些奖项都拿了,最好能直接拿个大满贯。但乔泽看法不同啊。以前他还想拿奖,但现在他好像对这些兴趣真不大。”

“哦?为什么?”周良问了句。

“不知道,他没说过,反正并不热心。我总感觉乔泽除了想让我们李教授能尽快成为院士外,对其他的荣誉都不太上心。可能他思考的东西跟我们不一样吧。”

徐大江摊了摊手,无奈状。

“别自恃身份,多跟那个小苏聊聊嘛,侧面了解乔泽的心理状态。”张明睿提点了句。

“对对,您说的对!”徐大江笑着点了点头,根本懒得辩解了。

他啥时候自恃身份过?

跟苏沐橙聊的不少了,但在小苏同学的想法里,思路更激进。

“徐院长,有没有一种可能,乔哥对这些不感兴趣,是因为这些东西本身就配不上乔哥呢?这么想是不是觉得奖不奖什么的,其实并不重要了?”

不过这些话,他是不会跟两位院士说的。

没必要。

……

伴随着两位院士回京,乔泽博士毕业论文已经完成的消息也传开了。

对此,华夏学界许多人甚至没有感觉到震惊……

大概是习惯了。

其中有部分功劳属于李建高,是他一直在跟身边那些教授科普,乔泽思考这个问题已经很久了,很多年了,所以现在能做出来并不奇怪。

接受了乔泽的确有着远超天才的数学天赋之后,也是能理解的。

毕竟人家天才不过是小学的时候开始学微积分,而他在小学的时候已经开始思考李群。

大家都在等着这篇博士论文最终定稿。

能尽快看到乔泽的这篇论文。

只有李建高看着乔泽装订好专门给他送来的毕业论文时只觉得头大。

虽然从招了乔泽进入师门,听着乔泽确定了毕业选题之后,他就知道这一天必然会到来。

只是太快了,还没做好准备。

“其实不用走这个过场,你这论文我看不懂。”

只有两个人,作为导师,李建高一如既往的实在,看着手中这起码有六十多页的论文,他甚至不想翻开。

“没事,李叔,导师学术评语已经写好了,在后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