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章独尊儒术(1 / 1)忘川锦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文帝去世了,太子刘启成为汉景皇帝后,窦广国被授予章武侯称号。然而,窦漪房的兄弟窦长君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很早就去世了。”

“真实版的麻雀变凤凰,也是因为刘启被立为太子的缘故,母凭子贵,在其长子刘启成为太子的同年三月份,孝文帝封立窦姓皇妃为皇后。”

“后来刘恒驾崩,她便是尊贵的窦太后。因为汉朝是以孝治天下着称的,她儿子景帝对她极尽孝心。再后来孙子刘彻即位时,她已是权撼朝野的太皇太后了。”

“窦皇后是无比幸运的人,她不像历代后宫的许许多多争宠的女人,她没有经历宫廷那种明争暗斗的权力之争就得到人世间最高的荣华富贵。”

“这支权杖轻易就落在了一个没有野心的女人身上。窦皇后身份的一步步转变确实取决于她的好运气,也许这是命运对这个年幼时受尽艰辛生活折磨的女人的补偿吧。”

“窦太后是薄太后和吕太后的结合体,因为她既有吕后的政治手段,也有薄太后的仁慈,所以她没有做出专权的这种事,但是在朝廷上她是拥有说话的权力的。”

“窦太后是西汉最后一位拥附“黄老思想”的统治者,在她的影响下,西汉政权能继续由刘邦时期定下的“以民生息”、“无为而治”的精神,虽然“黄老思想”不能够开疆扩土,但是它确实间接地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

“在汉文帝时,就命令儿子景帝和窦氏家族都研读黄老之术,有人对老子稍有非议,就遭到她的惩罚。她喜欢老子的书,不喜欢儒家学说,可是到了汉武帝这,大家都知道,他独尊儒术。”

“到了汉武帝时代,虽然窦太后和汉武帝治国思想不同,但是窦太后很大程度上是支持刘彻的。”

“汉武帝初年,窦太后掌握实际权力,与刘彻观点相悖时,刘彻都要屈服于她,刘彻的皇位归根结底是掌握在她手中的,如果她不支持刘彻,早可以把他废了。”

“窦太后一生虽然看似波澜不惊,而且有点顽固不化,但她却老成持重辅佐三朝,虽然保守却并不专权,对于换儒家思想来说,虽然不满,她也懂得以大局为重,才造就了汉武大帝。”

“老子的理念是什么?人家追求“无为而治”,这套理念放在大汉初期刚刚建立的时候用,非常好,需要休想生息。”

“可是,汉武帝时期,不行!”

“汉武帝继位时,国家正处于战乱和混乱之中,他需要的不是休养,顺其自然,也不需要严厉和法律的统治来治理,然而,儒家提供了一种平衡的观点,强调君主的德行和仁义,以及对人民的关心和教化。汉武帝相信儒家思想可以提供一种合理而稳定的统治方式,可以治国也可以凝聚人心,重建家园,这才有了后面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总体而言,汉武帝最终选择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理论基础,是基于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

“社会稳定和统一、传统文化的延续、儒家学者的影响力以及对不同学派的权衡,都对他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推崇儒家思想,汉武帝试图在统治中体现仁义道德,建立稳定而有序的社会和政权。这一选择对汉朝的发展和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也是窦太后和吕后的不同之出了,两人都是把持朝政,但是窦太后有权但是没野心,吕雉不同,有权也有野心,皇帝想让谁当就谁当,也正因为如此,该皇帝做的事,她不干预,只是有个把握就行,总体来说,我觉得还是挺贤惠的。”

“汉武帝建元六年五月,窦太后驾崩,与汉文帝合葬霸陵。遗诏将自己东宫所有的金钱财富都赐予自己唯一还在人世的女儿,大长公主刘嫖。”

朱元璋:历经三帝,不独权,这贤后之名,该有!

樊梨花:也确实可以称为贤后。

吕雉:哼!

“现发放奖励固体丹一颗,美颜丹一颗(年轻二十岁)甜菜制糖配方,一万颗甜菜!”

武则天:美颜丹?

刘嫖:好东西啊!恭喜母后!

窦漪房:感谢张姑娘,世人谁不爱美,这美颜丹直接让我年轻了二十岁,身体也恢复健康了,真是不错!

刘彻:恭喜太皇太后,这制糖配方,也是不错的。

刘恒:可惜了,我是看不到自家爱妃变漂亮的时候了。

吕雉:二十年!这贤后之名,我吕雉也应该榜上有名吧!

刘邦:呸!你这毒妇怎可配“贤后”之名!

吕雉:我成毒后也是因为你的原因,谁都能说本宫,你刘邦不行!

“来来来!我们继续下一位!”张言希连忙打断上一段话题,她看着这是马上要吵起来了,可是有的时空,两人可都活着呢!

窦漪房:我也想知道下一位哪位姐妹能上榜,这美颜丹应该是专属于我们女子的福音,应该都会有的!

马皇后:这可真是女子的福音了!

孝庄:本宫也应该是榜上的一位吧!

“明朝有两位千古一帝朱元璋,朱棣,同样的明朝也有两位贤后,马皇后必然是榜上有名的,今天要说的是继马皇后的第二位贤后——仁孝皇后徐皇后。”

“明成祖朱棣原配皇后,二人夫妻情深,徐氏她一生简朴,贞洁娴静,美丽与聪慧并存,号称女诸葛,她在朱棣夺位道路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徐氏父亲徐达是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徐氏作为徐达长女,自幼被徐达夫妇悉心教养,不但饱读诗书,更能参与军事,披甲守城,由于明代皇后多出自民间仕宦人家,徐氏更是明朝为数不多的、出身功臣勋贵之家的皇后。”

“徐氏天资聪慧,她的父母也并没有浪费这份天资,其父中山王徐达曾对其母谢氏说:“此女天赋非常,宜以经史充其知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