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天还未完全放亮,但村庄里早已经是一片炊烟了。
有依附鸭寮山庄生存的庄客,已经早早地吃完早饭,出门去给地主家种田了。
还有些渔民和老弱妇孺则结伴去海滩边赶海。
初一和十五大潮,最适合赶海。
落潮后海水褪去,裸露出来的滩涂里、礁石上总会藏着各种小惊喜。
什么螃蟹、海螺、蛤蜊、海星等等应有尽有,运气好的话,还能收获卖相不错的海鱼。
大唐上上下下对带壳类的海鲜兴趣不大,但对海鱼是十分有兴趣的。
因为大唐的特色名菜“鱼脍”,就很适合用海鱼。相比内陆鱼,海鱼身上的寄生虫要少得多。
至于带壳类的海鲜,比如蛤蜊这种,还得弯腰费力地掏洞,收获并不一定会多,消耗的能量却不少,得不偿失,所以大家一般不会挖它们。
现代是吃饱了赶海游玩,能有收获就是赚到,根本不指望靠赶海填肚子。
大唐毕竟跟现代不同,饿着肚子找吃的,就要算一算找到的食物够不够抵消耗掉的能量。
苏青青洗漱完,拿了田家柴房放着的一张网兜,循着声音往海边走。
她还没有赶过海呢,虽然面上冷淡,但是一听张氏说到赶海就心动了。
村外不远处有一片很漂亮的白沙滩,已经影影绰绰有不少人。
但更多的人还没开始行动,只坐在家门口,跟隔壁的邻居一边聊天,一边编织渔网,或者大开着门织布。
此时的潮水还没落到最低点,不是最适合的赶海时机,还要再过一个时辰,才是最佳。
苏青青从村道上穿过,引来无数打量的目光。
昨天她进村的时候,就已经引起一波讨论了。
她当时虽然有着落水湿身的狼狈,但衣服的质地和雪白的脖颈与脸蛋,还是让人对她好奇不已,这就不是个会出现在这样穷乡僻壤之地的长相。
农家和渔家的女人、孩子,没有一个皮肤白的。就算刚出生时白嫩,经历风吹日晒也都黑了,没那个条件娇养。
而他们这个小村落靠海,海风日吹夜吹的,更加不可能白得起来。
所以冰肌如雪的苏青青一出现在这小渔村里,自然就引人瞩目了。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来的不是貌美如花的苏青青,只是个寻常的外人,也一样会引发围观的。
古代交通不便,村落与村落之间不常流通,一年到头都不会有什么陌生人进村。
偶尔谁家来亲戚了,大家都会上门看稀奇,有时候赶上饭点,甚至会端着碗,一边吃饭一边站在人家院子里看。
对于周围投来的异样目光,苏青青并不在意。
身为曾经站在聚光灯下任人品评的流量明星,她的内心挺强大的,这点打量的目光算什么。
若是内心不坚韧,她早该在网暴中自尽几百次了。
来到海边,苏青青脱了鞋袜,把两边的裙摆打了个结,露出一截雪白的小腿,然后赤脚踩在沙滩上,向大海走去。
当她的脚裸一没入海水,水神能量再现。
她浑身一激灵,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舒适。
在她周围的浅滩是个什么情况,顿时在她的脑海里显现地一清二楚。
她只发呆了片刻,再次醒过神来,便发现自己的身边围了几个人,都是赶海的少年郎,还有张氏。
“苏妹妹,你也过来赶海了?你以前赶过海吗?”
张氏一边开口问她,一边驱赶那群围着“蜂后”转圈的“工蜂”。
这边十里八乡的姑娘,都因为日晒雨淋、终日劳作而长相粗糙。
像苏青青这样细皮嫩肉的大美人出现在此,自然而然地吸引这一群在乡下已到择偶期的少年郎。
这是人类为了繁衍生息,天生自带的欲望,不以本身条件为转移。
苏青青对这些热烈的、讨好的目光,并不在乎,身为曾经的女顶流、网民评选的国民初恋,她见得多了。
每天对着她喊老婆的人,数以万计,可是一出事,一个个又变成了向她口吐芬芳、恶语相向的键盘侠,脱粉回踩往往是最凶的。
她完全忽略了那群少年郎,只对着张氏回道:“没有。”
说完这句,她忽然俯身,轻轻松松地就从水里抓到了一条通体淡红,皮肤光滑,全身布满蓝色星点的鱼!
这是一条品相极好的七星斑!估摸着能有三、四斤!
苏青青的这一下徒手抓鱼,把张氏和边上关注着这边的一众少年郎,都惊了个目瞪口呆!
这是什么运气啊!
七星斑一般生活在一百米深的海域,浅滩上可不容易见着。
一条三、四斤重的七星斑,拿到镇上或者鸭寮山庄,少说也可以换个三、四百文钱,甚至更多!
虽然现在的钱,跟初唐贞观时期的钱相比,购买力低很多,跟盛唐时期也是不能比,通货膨胀得厉害。
可即便如此,这一条鱼,也已经是寻常壮年在城里卖力做四五天工才有的收入了,怎叫围观者不羡慕?
能这么轻易地抓到鱼,不是苏青青眼疾手快,也不是她抓鱼有技巧,纯粹是因为她释放在水中的水神能量,似乎对水生物有致命的吸引力。
苏青青能感觉到靠近她的这条七星斑对她的亲近之意,仿佛有甘愿成为她盘中餐的觉悟,居然主动地游到了这边海滩的沟壑里。
就好像是向神灵献祭的虔诚信徒一样。
这感觉难以详述,反正很神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苏妹妹,鱼装奴这桶里,放网兜会死。”
张氏递上了自己的木桶,让苏青青装这条七星斑。
而原本她木桶里放着的那几样小虾小贝的收获,则换到了苏青青带过来的网兜里。
苏青青道谢后接过木桶,继续赶海。
她仿佛只是在海滩上漫无目的地闲逛,但其实水神能量一直在海里游荡。
只要不特意以水神能量控制水流和鱼虾行动,消耗的能量就可以忽略不计。
有了水神能量入海,就好像给鱼虾抛下了十全大补丸的饵料一样,它们都会昏头昏脑地自动送上门来。
不长的时间里,苏青青已经摸到了两只像大桃子那么大的八爪鱼、三只大青蟹,数十只螃元蟹和小白虾,以及数不清的小海螺、辣螺、转螺,还挖了不少蛤蜊和海蛎子,可谓收获满满!
晚唐的近海渔业资源有多丰富,那是后世人难以想象的。
当然了,苏青青的赶海还带着作弊器,更是不可以常理度之。
别说现代的渔民,大唐的渔民也没见识过赶海能有这么大收获的啊!
俗话说“捞鱼摸虾,饿死全家”,意思就是靠赶海是不可能活得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