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章(1 / 1)半串吊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火车奔跑的动静,把应天坊市的百姓们都引了出来。

他们看着那头上冒着白烟,缓缓停下的大家伙,啧啧称奇。

“这是什么东西,还能自己跑起来?”

“这东西这么长,我看着……里边好像坐着人?”

这时,又有消息灵通之人开始站出来发言。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这个大铁家伙名叫火车,是西郊制造局的曹大人命人打造的,说是可以拉着一千个人日夜不停的跑上万里!”

顿时,人群炸开了锅。

“亲娘嘞,跑上一万里!”

“这火车也没有马,难不成是里面的人在拉?”

“跑上一万里,那里面的人不得累死了。”

此时的普通百姓本就没念过两本书,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们第一次见到的火车是怎么跑起来的。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之时,曹玮率先从车厢内捂着鼻子跳了出来。

“下车啦!”

尔后,应天的百姓们就见到,长长的车厢里面开始不断有人从里面鱼贯而出,就好像是无穷无尽一般!

见到这一幕,所有人都张大了嘴巴,“这,这真得有一千人了吧?”

朱元璋也在朱雄英的搀扶下出了车厢,两人都脸色自若,洪武大帝的体格还是硬朗。

在朱元璋身后的百官队伍里,有十来人都是东倒西歪,尽管已经下了火车,还是热不住一阵阵胃里的翻江倒海,不时就要捂上嘴巴干呕几声,狼狈不堪。

朱元璋指了指那些晕车的官员,问曹玮,“他们这是怎么回事?”

曹玮答道:“回陛下,火车不必马车那般私密,一截车厢有数十人,空气不便流通,一些身体疲弱之人会出现头晕恶心是正常现象,片刻之后就没事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又看向面前的火车。

这次蒸汽火车能承载千人的能力,是众人实打实看到眼睛里的,谁也不会再说什么“奇技淫巧”之类的话。

火车在铁轨尽头的巨石两尺前停住,朱元璋看到这里,再次开口问曹玮:“火车到了轨道的尽头,该如何折返回去?”

这是個实际问题,火车总不能一次只能跑一个方向。

曹玮轻笑着回答,“回陛下,只需在这轨道的尽头多铺设一个环形,火车便能顺着调转车头,朝来的方向而去,只是此次铺设这七八里的轨道已经是紧赶慢赶,没有多余的时间来铺设环形轨道……”

环形轨道,也称灯泡环或U形轨。

最初的火车,无论是蒸汽火车,还是内燃机,都不支持双向行驶,火车就必须要解决在到达终点之后掉头的问题。

而最初的掉头方式,是将火车车头拆卸下来,再放到车厢的另一端安装,或者是设立一个铁轨机车转盘,省去了来回折腾车头的繁琐工序。

但这些方法都太过耗时耗力,一辆火车进行掉头工作,其他火车就得在后面等着。

于是后来便有了灯泡环,U形铁轨,火车只需要顺着轨道转上一圈,就能顺利掉头。

这次在皇城外到制造局的铁轨已经是赶工加点搭建出来的,没有多余的时间去铺设环形轨道。

自然而然的,这次蒸汽火车的掉头方式就只能使用最原始的方法:将车头拆卸下来,挪到车厢的另一头去。

之前宋平等人在铁轨搭建完成后试运行,也是用这个办法给火车掉头。

顺着曹玮一边讲,一边比划手势,朱元璋大概明白了曹玮所说的意思。

既然火车掉头不是问题,那就一切都好说了!

这蒸汽火车,就可以尽快投入到实用中去!

到时候,大明全国各地,就可以说是四通八达,再也没有政令不通之处!

地方派军、增援边疆、赈灾……这些事搁以前都是十分耗费时间的麻烦事,但如果将火车在大明全国推行开来,就能省下大量的人力物力!

好啊!咱的大明越来越好了!

朱元璋转头看向身旁的朱雄英,把这样的大明交到朱雄英手里,他心满意足。

“陛下,是否还要乘火车回制造局那边?”曹玮问道。

朱元璋的驾辇还在制造局。

朱元璋想了想,最终点点头。

火车对于所有的大明人都太新奇了,即便是朱元璋也愿意多尝试一番。

曹玮当即招呼一众匠人,忙活着将车头拆卸下来,又集众人之力,将车头装在了车厢的另一头。

车头很重,但也架不住人多,只用了一刻钟,在将近七八百名匠人的合力之下,顺利完成调转车头的工作。

接着,所有人再次争先恐后的进入车厢,只是那些会犯晕车之症的官员被无情的留了下来。

车厢内的异物在简单清理过之后味道小了很多,但如果让他们再来一次,就真让人遭不住了!

火车朝着制造局的方向再次出发,众人渐渐适应了这种感觉,直到火车在制造局旁边停下,所有人没了第一次的不适之感,都再一次在心中惊讶于火车那强悍得负重能力,和不亚于疾驰的马车的,风驰电掣般的速度。

朱元璋下了火车,拉着朱雄英登上驾辇。

一直在这里等待的太监总管一声“起驾回宫”之后,驾辇开始朝着皇宫缓缓行进……

朱元璋坐在驾辇上,笑着对身旁的朱雄英说道:“坐过了火车,才感觉这驾辇也太慢了些,咱都想让火车直接开到咱的御书房去。”

说完,不等朱雄英开口,他却先哈哈大笑起来。

“这个曹玮,真是个宝啊!”

这次朱雄英连忙点头,“钟田侯的智慧渊博似海,英儿在他身旁当真是收益匪浅,有他在,大明一定能越来越好。”

朱元璋咧嘴一笑。

这孩子,虽然离开了曹府,心里还是挂着曹玮呢……

回到皇宫,朱元璋也没再进行朝会,而是将户部尚书赵勉叫到了御书房。

“微臣参见陛下!”赵勉进入御书房,规规矩矩的行礼,脸色憔悴。

前两天赵勉的老丈人刘三吾因罪入狱,自己的妻子刘氏也被牵连抓了起来,虽然此时还没有行刑,但死与不死也没什么区别了,赵勉便一直被此事困扰,心神不宁。

朱元璋抬头看向赵勉,“赵勉,咱抓你妻子一家入狱,你可怨咱?”

赵勉抿了抿嘴,“微臣不敢,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既然岳丈犯了罪,陛下下令处置也是理所当然。”

此次朱雄英回归,不光是黄子澄刘三吾几人因罪入狱,就连皇孙朱允炆都闹了个下落不明。

那可是皇孙啊!本应该是大明权势最顶尖的那拨人,现在呢?恐怕和路边的乞丐也差不了多少!

连皇孙都如此,足以看出朱元璋对此时的重视态度,区区一个刘三吾三族被诛而已,谁也不能说朱元璋的半点不是!

朱元璋沉着脸点了点头,他不管赵勉这话是真心还是假意,他只需要赵勉能尽职尽责做自己的事。

毕竟,赵勉不是曹玮,这个世界上也没有那么多的曹玮……

赵勉只是一个户部尚书,他若是做的不好,有大批的人等着接替他的位子。

再者,皇帝之于自己的属下,就应该让他们感到畏惧!

“你能明白这个道理就好,任何人都不能阻挡在大明未来的道路上!”朱元璋点头说道。

“今天西郊制造局那边的火车你也见了,技术已经成熟,可以在大明全国推行,此事,铁路轨道的铺设是重中之重!”

“你是户部尚书,掌管全国疆土,便由你派人去完成此事,此事做的好了,咱重重有赏。”

赵勉一拱手,“臣遵旨!”

“若无其他事,臣便告退了。”

朱元璋应了一声,在赵勉要退出御书房之时,他又说了一句。

“钟田侯是个大才之人,全国铺设铁路也是他最初提出来的,你可以去找他商议一下。”

赵勉一躬身,退出了御书房。

此时,一直处在朱元璋身旁的朱雄英开口道:“皇爷爷,既然你让户部开始规划大铺设大明的铁路轨道,何不在此之外,让全国各地官员再次核查一遍土地、田地?此事可与户部那边协同共进。”

自从朱雄英回到皇宫,朱元璋便开始教他批阅奏折,一整天大部分的时间,两人都是形影相随。

朱元璋转头看向朱雄英,目光之中意味深长,“英儿为何想要这么做?”

“钟田侯曾经说过想要为大明续命五百年,就要根治土地兼并,做到土地公有制,英儿觉得,此事宜早不宜迟,早做打算总是好的。”

朱元璋目光欣慰的点点头,他的大孙子已经初步有了一个国家统治者该有的居安思危心态,这很好!

“成,咱也正有此意,只是一直没空拟出个章法来,既然英儿你这么说,那便由你试着拟一个章法,若是可以,咱就让户部那边开始跟各地官员开始准备。”

朱雄英知道这是朱元璋对他的一次考验,郑重的点了点头,“孙儿知道了。”

另一边。

曹玮在制造局忙碌了半晌过后,便回到了家中。

虽然他已经是二品钟田侯,有护军之责,但朱元璋一直没给他分配具体的职位的任务,他便只剩负责监管制造局,有时开海局那边他也会过去帮忙。

现在曹玮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想要再折腾些什么出来,时间也不允许,索性就踏踏实实的躺平,享受这最后几天大明钟田侯的生活。

“小玉,来给老爷捶捶腿。”曹玮回到曹玮,在大堂坐下,朝丫鬟小玉喊道。

经过这些天时间,曹玮和府中的大多数下人都已经熟悉,小玉负责曹玮的起居饮食,两人更是熟稔几分。

一边给曹玮捶腿,小玉一边歪着脸说道:“我今天出去买菜,听人说老爷造了个火车,能带着一万多人跑,老爷可真厉害!”

“咳咳……咳……”

曹玮差点被自己一口水呛死,“咳,你这是从哪听来的?”

“人们都在说,他们还说是亲眼看到的,有一万人从火车里面下来,数都数不清呢。”小玉说的煞有其事。

曹玮无奈的笑着摇摇头,这便是三人成虎吗?

仅仅半天的时间,事情就已经传成了这样子……

“老爷,你说我们能坐一坐那个火车吗?”小玉又问道。

曹玮目光有些发散,

“能,肯定能……等大明全国铺设了铁路,你们都能去坐火车,小玉你家是云南那边的对吧,到时候你们坐着火车经常回家看看了……”

小玉欣喜问道:“真的?”

曹玮又点了点头,他明显感觉到小玉手上的力道加重了几分。

他把火车研造出来,也算是给大明的百姓们做了件好事。

只不过,那一天他自己多半是看不到了……

自己离开大明,是直接消失吗?要不要通知英儿一声……

赵勉找到曹玮的时候,是第二天。

【回归倒计时:04天13时18分31秒】

下了早朝,曹玮一路到了制造局,没一会儿,赵勉就跟着找了过来,带着一大堆的大明各地堪舆图。

说清楚来意之后,曹玮也没有拒绝赵勉的求助。

以目前来看,赵勉这厮也挺惨的,可怜人那。

赵勉前来找曹玮,是想和曹玮商议一个比较完善的方案。

毕竟想要在大明全国铺设铁路,可不是嘴上说说,全国各地有多少地形险阻?

就算铁路建设初期,只兼顾一些重要城镇,在这之间搭建铁路,所要经历的山川胡泊一样也不少。

遇到山,铁路要绕开,因为现在大明还没有挖掘隧道的成熟技术。

遇到河流,是否能架桥修路?这也要根据实地勘测的情况下结论。

还有设计铁路路线的时候,碰到城镇阻隔,又该如何处置……

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个的去解决。

曹玮和赵勉翻了半天的堪舆图,比比划划才将铁路的主要干线大概划分出来。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地势多平坦,将河南设为铁路主要枢纽最为合适,”曹玮用笔在堪舆图上划了一个圈。

赵勉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曹玮揉了揉眉心,放下手中的笔,“剩下的,就需要实地勘测了,没有实际数据,我们说的再多也只是纸上谈兵。”

赵勉收起堪舆图,再次感谢了曹玮之后离去。

看着赵勉的背影,曹玮又是一阵空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