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7章 拯救大将麴义(1 / 1)花花家的太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邺城。

入夜时分,天穹上星月黯淡,四野晦暗,天穹下的魏公府邸却是灯火辉明。

大堂内,袁绍端坐主位,他的面色不似以往一般从容,而是有些郁闷和不快。

袁绍以下,河北的文武重臣,依着官爵大小而坐,一个两个,神色间显得有些凝重,以至于大堂内的气氛有些迟滞。

文臣中居首的别驾田丰,他心下默然叹了口气,不为别的,只为方才得知的消息-——自河东传来军情,麴义一时不慎,为秦军团团围住,其命危在旦夕也。

‘此意料之中尔。’

田丰对于这桩不好的军情,倒是没有太过惊讶,他早先就对并州的战事不怎么看好,盖因先前高干递回的作战部署,竟是和麴义分别两地,而不是合兵一处。

且知道,秦军文武将士非是庸人,高干和麴义合兵一处都有战败的风险,更何况是二人做了分兵的举动,一向河东、一向太原,相隔山海,策应不及。

只是田丰没有想到,局势竟是沮坏如斯,堂堂大将麴义,竟是为秦军围困,其人一条性命,兼之麴义所部万余兵马,恐将埋没于河东,葬身于异乡。

“明公,当速速救援麴将军。”田丰领先出席,在众人默不作声的时候朗声道。

“一则麴将军被围,或将危及上党,太原郡的战事现下不必再打下去了,高干、张郃等人当即刻南下救援麴将军。”

大堂内沉默半晌,此时袁绍见有人开口,他面色稍稍好了些,颔首道:“高干有书信递来,说他已遣派郭援领着一旅之师先行南下救援麴将军,至于大部人马,为张任、娄发等贼将所紧盯,为保万全,须得慢慢引军而去。”

“高干临机明断,确乎是一员良将。”田丰出声夸赞了一句高干,续而言道:“以臣下愚见,单凭高干、张郃等人前往,恐难以从秦军的重围中拨出麴将军,可着令一员大将,自邺城发兵,星夜赶赴河东救援麴将军,望明公鉴纳。”

“理当如此。”袁绍肯定的点了点头。

说来袁绍对恃功倨傲的麴义并不太喜欢,不过碍于麴义骁勇无当,所故权且用之,想着等到日后四海升平,宇内无患,再去剪除麴义。

可这不代表袁绍会放任麴义为秦军所围杀,毕竟麴义若是死了,一来他损失了一员大将,二来河北民心士气会有所折损,这是袁绍不乐于见到的事情。

‘麴义得救,而且必须成功救下。’袁绍心中有了决断,然后他又神色犹豫了起来,救援麴义是肯定的事情,但派谁去救援又是一件需要斟酌深思的事情。

“别驾,以卿之见,当遣何人前去?”袁绍向田丰垂询起了救兵的人选。

田丰面露犹疑之色,他有个极佳的人选,但却是不太好说出口,说出来容易遭到袁绍的忌讳,到时候说不得推荐的人没选上,河东的战事又因此拖延了。

一念至此,田丰的目光不经意间往袁绍身侧的长公子袁谭身上扫了一眼,他所选定的人选即是袁谭,可袁谭的身份有些敏感,不好说出来。

盖因若是他出言举荐袁谭,弄不好就会陷入嗣君之争的非议中。

若是以往,田丰说就说了,刚直的他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可现下的他明悟了河北的大患是什么,河北的心头大患不在于什么刘璋、曹操,而是在河北的腹心之地邺城当中。

袁绍日渐老迈,身体又不好,袁谭和袁尚,一为长公子,一为袁绍所垂青,私底里传出过袁绍打算立袁尚为嗣的话来,河北的文武为了攀龙附凤,纷纷选边站了起来,在二位公子中挑选了一人投效。

两边的局势已然是势如水火,如果不是袁绍尚在,田丰都担忧袁谭袁尚兄弟间会兵戎相见。

是故,如果这个时间田丰站出来力挺袁谭为将,袁尚一方自然是将之视为田丰站队袁谭的表现,一窝蜂的跳出来反对,须得他人先言,然后田丰附和,搬出中正客观的态度,如此袁尚一方的抵触或许会少些。

侧坐于袁绍身旁的袁谭,似是察觉到了田丰略不着意的目光,他心随意动,起身出席道:“父亲,麴将军为我河北大将,万不可折损于河东,将有堕我河北的军心士气,为父亲所忧。”

铺垫了一二后,袁谭续而畅言道:“谭为人子,当为父亲解忧一二,如此不负人子之孝悌,愿请为将,前往河东救援麴将军。”

袁绍神色间有些欣慰,他对毛遂自荐的袁谭当下感官不错,不过他没有立即应下袁谭的请命,而是扫视堂下,打算听听一众文武的意见:“吾子请命自荐,卿等以为如何?”

田丰开口了:“丰以为遣长公子前往,实是合宜。”

“长公子有统兵之才,昔日讨定青州,又攻打琅琊、泰山,俱是有所斩获,可为明证。”

“而此行救援麴将军,须得都统诸将,而诸将或有旧怨,或是私下里有纷争,料来难以协力救援麴将军,若此行非明公之子嗣居中主持,诸将不得齐心协力也。”

席位更为靠近袁绍的袁尚,闻听到田丰出言赞同袁谭的自荐,又见袁绍有所意动,他身躯微微直起,将要起身去争一争救援麴义的重任。

但当袁尚将要起身之时,只见堂下的逢纪朝着他的方向先是对视了一眼,而后略不着意的摇了摇头,他虽是心有疑惑,可还是遵着逢纪的示意,将身躯慢慢放了下来,没有出席争夺救援麴义的任务。

而袁绍见到众人并不反对,他难得的下了决断,也是事态紧急,容不得他迟疑:“就以显思为帅,督颜良、文丑,兼自太原郡退兵的高干、张郃,一并往河东救援麴义。”

事情有了定论,夜色渐深,众人各自散去。

袁尚这边也离席而去,他疾步快走,在廊下追上了逢纪,向逢纪低声质问道:“逢先生,何故将这般大的一桩功劳让于我兄长。”

逢纪只是微笑,笑意中有着充足的自信:“公子,且静观之,我料定长公子此去,必然徒然无功,大损威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