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6章 总结与未来(1 / 1)人到中年纸老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莫子布还生怕说多了让郑信,特别是他背后的潮州人起疑心。

但莫子布压根没料到,他就说了这么点,潮州人就已经开始警惕他了。

当郑信把洛坤以南许给莫子布的时候,通立刻就站出来反对了,他对郑信说道:

“彼辈对我确有大恩,有恩自当报答。

但莫五张口便说全南洋华人,闭口要谈全南洋华人的太平乐土。似乎这暹罗国是其他华人一起保扶的一样。

但谁都知道,自一百年起,这暹罗就是我们这些潮州人在扶持。

我们为暹罗管理财政,通商贸易,治理地方,连昭披耶河(湄南河)两岸的沼泽,都是我们开垦为良田的。

如今这天赐良机已到,咱们将要收获果实了,这位莫五公子却要借着全体华人自说自话来分好处,哪有那么容易的事!

弟以为,莫五公子说什么全体南洋华人云云,不过是借口,其意在以此为借口,使得河仙粤西佬的势力深入暹罗,兄长不可不察。”

郑信看着涨红面孔的通,很能理解他现在的心情。

因为现在郑信这个小团体中,潮州人和父系纳真占绝大多数。

通这种母系纳真想要站稳脚跟,不被踢出核心圈,就必须要表现的比其他潮州人和父系纳真更加维护潮州人的利益。

不过郑信没没有马上表态,他要看看其他人的反应。

结果不但銮思瓦拉坎这种纳真支持通,就是郑敏成,甚至陈联这种还可以算是华人的心腹,都对通的话表示部分支持。

陈联与莫子布接触的多一些,他站出来说道:“我见莫五公子,为人豪爽又侠气,眼界极为开阔。

治军更是赏罚分明,言必信,行必果,实有人主之风。

我也相信他没有直接上来捡便宜的心思,但此口不可开。

一旦接纳了他,日后其他人以此为借口,纷纷来暹罗要好处怎么办?

故国光是闽粤两省就有人口数千万,小小暹罗岂能满足所有人?”

说白了,在这些潮州人眼中,暹罗如果要落到华人手里的话,那只能是他们潮州人。

他们就没想着把暹罗门户大开,让所有人利益均沾。

他们宁愿捂着,慢慢分给自己的潮州乡党享用,也不会快速打开门户,与其他华人分享。

这有点像什么,做个不恰当但很形象比喻。

可以把暹罗看做二鸦之后的满清,当时是英法出钱出力将我大清打垮的,所以他们跟满清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在满清享受了人上人的待遇。

这些就像是在暹罗的潮州人,虽然他们不是殖民暹罗,但在某些程度上是很相似的。

而现在提出建设全南洋华人乐土的莫子布,就像是打着门户开放幌子的花旗国。

这自然就会引起通、銮思瓦拉坎这样的既得利益者十分不满。

其实这也没什么,就如同陈联所说,暹罗对比起中国并不大,敞开给所有华人的话,光是闽粤华人都不够分。

他们潮州人上百年经营,出力最大,当然最好是圈起来吃独食。

只不过他们这些人都没想到,哪怕是郑信这样的纳真当王,仍然会引来泰人强烈抵触,以至于单靠潮州人,根本压不住。

他们更想不到,满清这样的庞然大物马上就要倒下,英法会变得那么强大,特别是英国,竟然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個世界帝国。

在这种恐怖的实力悬殊下,华人最终沦为了二等公民,不,应该最终变成了豢养的‘肥猪。’

而当所有人都反对的时候,哪怕是郑信,他也没办法一意孤行。

因为他现在的地位,都是潮州乡党集体发力的结果。

他们投资郑信长则快二十年,短也有数年时间了,指望的就是郑信当上暹罗的伊尹、霍光、诸葛亮之后来分好处。

更别说现在郑信想要当暹罗王,那就更需要这些潮州人的支持了。

“通之言,还是过于激进了。

这暹罗咱们潮州人功劳最大肯定是无可争议的,但也不能把暹罗弄成咱们潮州人一家之禁脔。

外来的华人,只要守规矩,未来的暹罗国还是欢迎他们的,这些人就以莫五公子为上限吧。

洛坤以南给莫五公子立足,这是我决定了的,救命大恩,等同再造,怎可不报?

且未来我等与河仙,说不定也要有些龃龉,不能没有人从中斡旋。”

。。。。

而郑信在与心腹商讨的时候,莫子布也在组织麾下军官进行军议,还是专门选的一间有石灰涂抹的白墙,因为可以方便涂涂画画。

莫子布先把芭提雅之战的形势图给画了出来,屋内军官不但陈光耀、武文勇、王无病这种华人、安南人在。

欧洲人布鲁诺中校、雅克上卫、弗德里克上卫、巴蒂斯特中卫等人也都在。

“大家集思广益,都来说说自己的看法,中卫以上军官必须提出一条意见,不要怕说了我不高兴,只要不是乱说,你提的意见越多,我越开心。”

莫子布摆出了虚心纳谏的样子,很快就有人不带拐弯的开口了。

“勋爵,恕我直言,这次战斗中,士兵们确实非常英勇,各连队对于指令贯彻的非常到位,胜利也很辉煌。

但这并不能掩饰,这仍然是一场接近于战争的殴斗,离真正的战争,还远得很。”

布鲁诺中校现在没有多少实际指挥权,他原本打算直接指挥荷尔斯泰因的弗德里克上卫等日耳曼人。

但这些日耳曼人并不希望被法国人指挥,莫子布也没有强行干预,所以布鲁诺中校到现在,还是个光杆司令。

现在他的工作,是担任莫子布参谋军官团的参谋长,负责协助莫子布制定各种军事计划,安排后勤等等。

跟莫子布接触多了,这个法国人也了解了莫子布的脾气,非常敢于大胆发言。

而且他确实对莫子布以及其他军官、参谋提升作战理论,增加对欧洲一流军队的了解,有很大作用。

而听到布鲁诺中校这么说,一票打了大胜仗,正在自得的军官马上就忍不了了。

他们拍桌子、踢凳子的,好像要冲上来把布鲁诺中校打一顿似的。

只不过,莫子布一句话没说,只冷冷看了他们一眼,一个个立刻都蔫了下去,但还是有些不服。

莫子布冲着布鲁诺一挥手,“布鲁诺你继续说,这里就是你的军衔最高,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布鲁诺咳嗽了一声,看着一票脸带愤怒的东方军官,心里也很无奈。

他现在眼看着就是个光杆中校了,还不赶紧在某些方能展现能力,立稳脚跟,以后恐怕就要被扫地出门了。

“勋爵,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目前不管是缅军还是我军,都只有燧发枪和野战炮这两样武器。

哪怕就是野战炮,也只有平射的加农炮,没有可以曲射的榴弹炮。炮弹中只有实心弹,没有霰弹,没有开花爆炸弹。

就跟别提可以几个士兵携带的小型榴弹炮,装药量巨大可以用来击破敌军方阵的火箭炮,以及猎兵专用的线膛枪,甚至是骑兵。

这些装备和兵种的缺失,注定我们与缅军进行的,是一场不完整的战斗。

比如在上次的战斗中,我军兵少,只能排成单薄的大横阵,如果缅军有装备大量霰弹,恐怕光是火炮,就能把我们打崩溃。”

本来陈光耀等人还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但听了布鲁诺中校的话,脸上的表情瞬间就消失了。

陈光耀站起来说道:“龙头,确实是这样,咱们展开大横阵的时间太早了,缅军有霰弹的话,我们的确无法靠近。

而且此次战斗,我也感觉到了,当形成三四百人的大横阵之后,连队军官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

他们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士兵,以至于最后一次齐射完毕,士兵就失去了控制。”

武文勇也站起来说道:“咱们还是得拥有骑兵,不然步兵展开之前无人保护,行军途中没有耳目,而且...。”

武文勇吸了口气,有点压低声音的说道:“北河可是有骑兵的,人数还不少。

咱们如果没有骑兵,纵然火铳多,但一被骑兵看住就会失去机动能力,非常危险。”

北河就是安南北边的郑主,广南阮家称被郑主控制的北方为北河。

莫子布想要打回安南,目前可算是吊在昆仑山堂上下眼前最大的胡萝卜了。

之所以这些人死心塌地的跟着莫子布,都是指望莫子布能打回安南,乃至一统安南的。

那可是七百万人口,外加不亚于暹罗的富庶领土,在这样的地方当王当老爷才能有滋有味。

不然真就在洛坤以南给几十万马来土著当王,他们肯定没有现在这样大的动力。

武文勇的话,很快吊起了大多数人的兴奋,陈成吉也说道:

“此次作战,下官发现火炮对步兵方阵的威胁非常大,但要取得不错的攻击效果,也需要相对抵近射击。

这样的话,如果咱们有一支轻骑兵队伍,就可以快速驱赶乃至杀死炮兵,为线列步兵进攻扫清障碍。”

雅克上卫点了点头,“勋爵,这个意见很不错,我们在欧洲的时候,除了处于空心方阵中的时候以外,炮兵都比较害怕骠骑兵的袭击。

特别是匈牙利的骠骑兵,他们是马扎儿人后裔,异常凶悍。”

“我建议勋爵在东方还是要注意冷兵器队伍的组建,因为南洋的工业规模,根本无法承受欧洲那样铅弹不要钱般的发射。

同时南洋的地形也多山地、从林,气候偏湿还多雨,也限制了火器的使用,因此适量使用冷兵器部队,是非常不错的补充。”

众人回头一看,发言的是伯多禄,最近伯多禄回了一次印度,去帮助法国稳定殖民地局势和跟不列颠人谈判。

莫子布大笑着迎了上去,“主教,没想到你这么快回来了,一定是带来了好消息。”

伯多禄笑着说道:“我将与勋爵联合的方案报上去之后,国王陛下、红衣主教和内阁要员们非常感兴趣,都期待勋爵能够尽快派出使团,前往巴黎。”

还真是一个好消息,法国外援目前可以说是莫子布最渴望的大腿了,没有他们,很多事情以莫子布现在的实力,都没法进行。

特别是针对荷兰,莫子布需要立刻得到法国的保护,并以书面形式确立,不然他始终要担心被巴达维亚偷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