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罗这个国家怎么说呢,它与中国人的联系之紧密,远远超过后世所有中国人。
也超过了泰国人他们自己的想象。
早在十三世纪末,元代地理学家,著有真腊风土记一书的周达观曾出使真腊。
他在记录中谈到‘真腊国,米粮易求,妇女易得,屋室易办,器用易足,买卖易为。’
故他出使真腊时,当地早已有许多唐人在此定居并从事贸易了。
这些唐人还告诉他,祖先数百年前已到此定居。
而周达观特别记述有很多唐人定居的真腊,其实并不是后世的柬埔寨,也不是嘉定一代的湄公河河口,而是湄南河口泰国湾一带的土地。
此时的素可泰王国还在清迈、素可泰城一带的泰北盘踞,他们刚刚摆脱了真腊高棉帝国的控制,国土还未延伸到湄南河河口的泰国湾。
也就是说,除了这里原本臣服于高棉帝国的土著以外,华人实际上比泰国人更早到达湄南河平原。
其实,当年周达观还不知道,或者他知道了也不忍心明说。
他在这里看见的华人,除了少部分是几十上百年前南下的汉人以外,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南宋灭亡前后逃到暹罗湾的。
他们是南洋最早的明香...不对,应该叫汉乡人。
而哪怕之后进入湄南河平原的素可泰王国,以及之后的阿瑜陀耶王朝,其本质都是从云南以傣族为主的各族人南迁形成。
说句自大点的话,泰国这个国家,无论哪一方,从汉族来看,从傣族来看,他都是中国人流落到南洋建立的国家。
正因为有这样的渊源和纽带,暹罗这個国家,清末以前一直都是南洋与中国联系最为紧密的国家。
到了明成祖时期,郑和下西洋,其心腹费信、马欢等人多次出使暹罗,阿瑜陀耶之王也恭敬相待。
费信在记录中说,‘暹罗妇人遇我中国男子爱之,必置酒致待而敬之,欢歌留宿。’
马欢则更加露骨的记述,在这种情况下,“其夫恬,不为怪反为荣,乃曰:‘我妻美,为中国人喜爱。”
稍后,到达暹罗的欧洲探险家也不无嫉妒的记述。
‘国王将不论是暹罗还是海外的一切海上事务和商业事务,都交由华人经理。
他们往往能轻易的被授予官职、爵位,行动更加自由,似乎华人就是超级国民一般。’
到了阿瑜陀耶王朝中期,王朝颁布的律法干脆规定,不准西方人和印度人与暹罗妇女结婚。
华人则不受此限制,不仅可以与暹罗妇女自由结婚,还可以在暹罗境内自由旅行,自由经商。
要知道,此时的暹罗是搞萨克迪纳制这种奴隶制度的,国中绝大部分都是奴隶,只有少量泰人会成为攀,也就是自由民。
奴隶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很多人从出生到死去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而华人则不论男女老少,只要到达暹罗,就会自动成为攀。
而因为奴隶制,导致了本地男子在婚姻市场上处于极低的位置,华人到来之后,往往很快就可以娶妻,且立稳脚跟。
而作为回报,华人为阿瑜陀耶王朝管理财政、治理地方、开发湄南河两岸的沼泽使之成为良田,担任外交官前往母国为暹罗争取大量好处。
明代有记录的二十几次暹罗使臣中,据说超过七成都是华人官员,或者拥有华人血统。
以至于阿瑜陀耶王朝四百多年的历史中,华人除了极少数时间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王室最可靠的臣属和盟友。
这四百多年中,阿瑜陀耶王朝发生过大量的王室火并,泰人族群叛乱,但华人基本没有发生过。
等到了明朝打蔫东吁王朝,间接帮助阿瑜陀耶王朝复国后,这份联系就更加紧密了。
后世说泰国曼谷五成以上的人都有华人血统,这其实是说少了,曼谷九成以上的人,基本都跟华裔混血过。
只分是多还是少,父系还是母系的区别而已。
至于为什么这份亲近没有传递到后世,那还不是中国从1840年以后的衰落导致的,特别是满清后期。
谁乐意认你个半奴隶半殖民社会的破烂国家当祖宗啊!一点好处没有不说,还丢人。
甚至后世暹罗为了洗脱身上的中国烙印,还推出了泛泰主义,对我国云南等地提出了领土主张。
咱不说这事恶劣不恶劣,你看是谁推动的就知道了。
它的推动者,就是1934-1957实际控制泰国的大独裁者,陆军元帅披汶.颂堪,因为他有个銮的爵位,所以也被称为銮披汶.颂堪。
而此人的祖先,跟目前跟在郑信身边的銮思瓦拉坎同族,来自潮州。
甚至他父亲都还有中国名字,而他则只知道姓吴,没有取中国名字,这就是个标准的父系纳真。
同时,反对他搞泛泰主义,反对他搞军事独裁的一生之敌,前后三次出任泰国总理的比里.帕侬荣,同样是潮州人,中文名陈家乐。
且在1949年失败后回到故乡侨居二十一年之久,直到1970才去往法国巴黎。
纵观泰国的历史,自出现首相/总理一职后,每一届的正副首相或者总理中,必然就有华人,其中有二十一任首相/总理是有据可查的华人。
这还是父系纳真,母系纳真根本就没被算在内。
正是因为这些情况存在,所以郑信一个华人后裔,才能在未来登上暹罗王位。
也正是因为这种存在,后世暹罗华人才会消失的那么彻底,因为他们几百年来都是这么跟泰人交融在一起的。
历史上如果中国能保持一个沙俄强度的话,泰国根本就不会脱离控制,说不定汉语还会成为官方语言,只可惜。
而莫子布,似乎要成为改变这一切历史走向的人了。
他迎着初升的阳光,率领舰队浩浩荡荡的向东,直奔罗勇。
而在陆上,郑信亲率包括莫子布陆军在内的七千人,也一路旌旗林立的往罗勇城而去。
见到如此规模的队伍,罗勇城的披耶,当即就怂了。
历史上的郑信,由于没有莫子布的接应,没能打出相应的声势,以至于郑莫赛的支援,都是等他辛苦拿下尖竹汶之后才出现。
所以历史上郑信到达罗勇城的时候,只有三千多人,迎接他的,不是罗勇城城主披耶罗勇的跪地求饶,而是阴谋铲除。
好在城中的华人发现了这个阴谋,冒死通知郑信,郑信才能抢先下手干掉了披耶罗勇,顺利进城,打出旗号。
莫子布再一次率领舰队从水路登陆,身后不仅有他的舰队,还有郑信的舰队,一共三十余艘战舰。
而通过罗勇城要塞前,哪怕披耶罗勇已经投降,莫子布还是派陆战队上岸,将岸防炮台守军全部缴械,把那天下令炮击他的军官,一顿棍棒打的死去活来的。
郑信知道莫子布上次被披耶罗勇炮击的事,明白他余恨未消。
于是立刻拉着他走进了披耶罗勇的府邸,不一会,三个身穿泰式长筒裙的小美人翩翩而至。
郑信指着这三人笑道:“此乃披耶罗勇之女,皆未许人,子布若是看得上,可挑其一去洒扫暖床,只要饶了披耶罗勇之罪就行。”
莫子布一看,我去,三个小美人都是那种细枝结硕果类型的,小蛮腰不堪一握,胸前水波晃动。
真是馋啊!
莫子布只觉得内心一阵晃荡,忍不住就要挑选一二,但心里仍然记得自己最初的目标,当即以极大的毅力摇了摇头。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如今缅人大兵压境,生灵涂炭,实在不宜做此寻欢作乐之事,等到光复家国,到时再请世叔多赐美人宝玉。”
“哈哈哈!”郑信大笑,挥手就让这三个小美人扭腰摆臀的下去了。
“子布果然是我道中人,那这几个女子,我就分赐其他人了,你我叔侄再来研究研究如何拿下尖竹汶。”
莫子布只得重重的点了点头,不过郑信好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对莫子布说道:
“你差个人把阿惠送过来吧,我妻儿将要到此,阿惠昔日在我家帮忙带过诗诗,两人关系极好,有诗诗在,阿惠的心情,当要好很多。”
莫子布精神一振,主角终于要登场了!
现在就等用个什么办法,把事情往约为翁婿这方面引了。
而只要郑信允诺了婚姻,那么不说大搞后宫,至少可以结束这种苦行僧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