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9章 岳母的话也得听(1 / 1)人到中年纸老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觉得自己锋芒太露,拒绝了和郑信一起去攻打尖竹汶后,莫子布还真就低调了起来,麾下的兵将也开始轮流放假。

他则每天都跟伯多禄混在一起,逼着鄚子溶学习法语和欧洲历史。

把鄚子溶折磨的苦不堪言,好几次大吵大闹不肯学了,但最后还是胳膊拧不过大腿。

而造成这种需要韬光养晦情况的最重要原因,还是莫子布的实力不够。

他算上水手都只有两千人,战兵不过一千三四,加上坤阿拍耶勃的五百火枪手也就不到两千人。

这点实力,只能击败五千准一线的缅军,连击溃都做不到,所以只能在出多了风头的时候又选择躲避。

要是他有能击败几万缅军的实力,那就压根不用这么做了。

而想起了自己曾经是个化学牲后,莫子布就开始了疯狂的回忆,然后他马上就理解了鄚子溶的痛苦。

莫大龙头穿越前小时候由于家境的原因,一直过的很苦逼,为了实现鲤鱼跳龙门,他几乎是废寝忘食的读书,就差头悬梁锥刺股了。

你要问我莫大龙头为什么这么用功,还只考取了一个普通二本。

那他会告诉你,他读的是一個西部乡镇高中,教学质量闻者落泪的那种。

08年高考的时候,他那一届全校六个班四百出头学生,一共考上了十一个本科。

专科则第一批都没几个,一百多专科生中,大多读的都是那种给钱就能上,只要两百多分的学校。

十一个本科中,别说985、211了,连一个本科第一批的都没有,全是二本。

这就是山旮旯中学的现状,当时年纪大点的老师中,甚至还有高职师专毕业函授本科学历的。

以至于后来经济发展一些,这所高中很快就分流学生后,改成了中专,然后没过几年与县城高职合并,彻底消失。

这种极差的教学环境,导致我莫大龙头初高中学了五年化学,进入实验室的时候却屈指可数。

拼了命考取本科之后,大学里书本知识还能勉强跟得上,到了实验室一看,跟同班同学之间差距极大。

很多实验用具他都是听过,但没见过实物,有的甚至都没听过。

几乎可以说,他跟其他大中城市来的同学,学的是两种化学。

所以莫子布很快就一半自暴自弃,一半确实抵挡不住电脑游戏的诱惑,直接开摆了。

而这也影响到了莫子布现在,简单的说,他做实验的水平极差,对实验需要的器物没多少实体印象,很难复制一批出来。

不过,毕竟苦学了五年,有些知识虽然经过了时间的冲刷,认真想一想,还真能想得起来一些。

他的第一个想法,是想把无烟火药这个大杀器给弄出来。

而无烟火药的一大难点,就是合成氨。

莫子布关上门想了两三天,还真勉强把合成氨的反应式和工艺流程给回忆出来了。

然后他就傻眼了。

因为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合成氨需要用到的汽化炉、变化炉、合成塔、氨储罐等,没一项是能搞得出来的。

想要把这些搞定,恐怕还要从冶炼、材料等其他学科入手,莫子布估计自己就是搞一辈子,可能才会有点头绪。

捏麻麻的。

至于其他,比如诺贝尔的温热法制造硝化甘油,TNT等,他都大概知道制作流程。

但以目前的技术,确切的说,是南洋乃至整个东方的大环境下,根本没法搞出来。

材料、实验、人才、应用、成本一样都解决不了。

不过有两样莫子布可以搞出来,那就是化学性稳定的雷汞和硝化棉。

这两玩意可以制作成枪炮的发射药,可以对目前的燧发枪和加农炮,带来革命式的击发方式变化。

但...,目前你敢把他弄出来吗?

莫子布摇了摇头,答案是不敢。

真把这两玩意给弄出来了,万一传到欧洲,有需求,有资金,有人才的欧洲人,十几二十年内就能搞出枪械革命。

到时候击发枪或者更先进的针刺击发枪,提前几十上百年出现,那欧洲人就牛大发了。

现在燧发枪时代,全世界,特别是东方挣扎一下,还是能对抗的。

但针刺击发枪,那就是两个时代的产物了,恐怕会成为全东方的噩梦,让鸦片战争提前几十年,可不敢这么搞。

这么一看,硝化甘油和TNT也先别想了。

至少在莫子布建立一个成熟中等强国,约等于欧洲的西班牙和北意大利诸国集合体这种规模之前,别多想。

正在这时,郑莫赛老先生笑呵呵的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一个被侍女簇拥的美貌女郎。

莫子布有点印象,好像是披耶罗勇的三个女儿之一。

披耶罗勇这老哥也真是惨,可以投靠当股东的时候,他要顽抗。可以抵抗然后谈条件的时候,他顺滑的跪了。

这...,就太尴尬了,搞到现在虽然保住了一部分家产,但压根没有什么地位。

三个貌若天仙的女儿,一个被郑信嫁给妻子被缅军所杀的郑敏成,一个郑信留着,看样子是想纳了,一个则现在送到了莫子布面前。

没等郑莫赛介绍,莫子布也想起来了。

这个身穿素色泰式传统长筒裙,淡施粉黛却风姿绰约,细细腰肢上方结了两个大大硕果,一走路好像整个上半身都跟着轻轻摇晃的女子。

好像就是那天郑信让他三选一,但莫子布一个没有选的其中一人。

再细细一看相貌,标准的瓜子脸,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绝对是美人,而且并不妖艳。

有点像是后世那个叫娜塔玻的泰国女星,起码是万里挑一的相貌了。

但莫子布此刻正苦恼呢,只看了两眼就挥了挥手。

“叔爷来的正好,我正缺一个喝酒的人呢,此女还是送回吧。”

倒不是不喜欢美女,但莫子布很清楚,这种档次的,不知道多少盯着呢,不适合莫子布现在韬光养晦的客观要求。

再说了,这女的是从郑信府邸送出来的,但郑信却没有半点表示,至少连个气都没通,谁知道这里有什么道道?

哦,前番让你三选一,你装清高不要,现在婚事定了,不声不响你就选一个是吧。

穿越前的经验告诉莫子布,除了父女关系不好或者女儿是大龄剩女的以外。

大部分的父亲在宝贝女儿出嫁之前那段时间,心里都是不太舒坦,是失落甚至带着淡淡痛苦的,这时候能不招惹就最好别招惹。

啊?

莫子布话音刚落,郑莫赛顿时就瞪大了眼睛。

他确实是被震惊了,这种档次的,你眼睛不眨就要送回,你知不知道多少人在明争暗抢?

他狐疑的看向了莫子布,先是观察了莫子布的眼睛,确认他没瞎之后,立刻不怀好意的看向了莫子布的裆部。

郑老先生现在深刻怀疑莫子布男性能力有问题,不然绝不至于如此。

站在身边的美人同样先是猛然一惊,她十二三岁的时候,就习惯了男人看她色眯眯的眼神,没想到今天精心打扮,莫子布还能免疫,她也怀疑莫子布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了。

但紧接着她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都不用酝酿感情,眼睛微微一红,泪水在眼眶内转了一转之后,哗啦啦的就流了下来。

这份梨花带雨的楚楚可怜,郑莫赛这种是真的不怎么行了的老头,都看的心中不忍了起来。

美人这个东西吧,一定要实地看,照片没有意义。

穿越前莫子布就曾有一次接受高端的商务招待,平板打开浏览了一圈,就无语了。

就这样的,过来跳支舞喝几杯酒就要两千多?

但真当人到了之后....,莫子布心里想着别总盯着看,这样会显得很土鳖,但眼睛就是控制不住。

等到听说外卖只要五六千....。

咳咳咳,竟然神奇的觉得一点都不贵了。

人,绝大部分时候都是不怎么上镜的,你看照片,看视频,天仙、热巴也不过如此。

但真的走到你面前跟你交流,绝大部分男人都会顶不住,惊为天人。

因为除了真实相貌带来的冲击之外,还有仪态、身材、神态、气质、气味等各方面的加成。

所以郑莫赛看到莫子布这都能顶住之后,那是异常的震惊,但他又必须要完成任务。

一来郑莫赛可以说是现在潮州集团中,对莫子布最为熟悉的人之一,他跟黄文泽和銮真一样,非常看好莫子布。

特别是这次莫子布孤军深入救回了这么多潮州人,还能丝毫不居功自傲后,他更坚定要在莫子布身上投资的想法。

这个由他大嫂亲自训练的美人,就是最好的媒介。

二来,郑信已经跟他透露过想法了,未来郑信是希望莫子布在他的支持下,征服马来半岛诸邦国的。

最好能把荷兰人赶出去,让华人独霸南洋,这可是不比暹罗小的盘子,投资绝对有利可图。

最后,郑信现在眼看要成暹罗救星了,以后大概率要当王,那他身边的位置也宝贵起来了。

目前郑信的正妻也是潮州纳真圈子中的人,郑信当王之后,封她为宫銮铢武里乍。

这位王后出身潮州大族吴氏,汉名萱,论起历史更不得了,她祖宗在潮州圈中,都是根正苗红的始祖级开拓者。

她们吴家的祖宗,是南宋末下南洋的,自称还参加过崖山海战,比现在的暹罗人都更早来到这片土地。

吴氏家族在明代就在暹罗累做大官,成化时期还作为暹罗国使前往明廷朝贡,名唤奈英比亚美。

可以说,吴氏家族要是族谱没有瞎编的话,他们就是暹罗纳真家族的老祖,很可能没有之一。

同时,这位吴萱也是郑信长女诗诗和长子阿水的母亲,也就是说,她是莫子布的岳母大人。

当然,诗诗都十三岁了,吴萱自然也开始颜色老去,肯定是竞争不过现在这些往郑信身边凑的各色美人。

其中对吴萱威胁最大的,就是披耶罗勇的三个女儿。

郑信赐给了郑敏成一个,现在还有两个。

嗯,一个吴萱都顶不住了,要是留下了两个互相打配合,那画面美的吴萱都不敢想。

所以哪怕是给莫子布,给自己的女婿,她都顾不上了。

诗诗确实是她最爱的女儿,但怎么也及不上儿子的地位重要。

于是,郑莫赛只能非常隐晦的向莫子布表达了一下,莫子布立刻就点头同意了。

岳父的情绪要照顾,岳母的更需要。

“那就暂时住下吧!”莫子布点了点头,不过他突然又头疼了起来。

“叔爷,你还是得带回去,就算替我养在你家里边吧。

我这全是粗人,突然出现一个这种娇滴滴的美人,也不太合适,我都是住在军营的,放在外面也不安全。”

郑莫赛这才是惊了,甚至是肃然起敬。

现在能收了,但莫子布仍然没怎么当回事,在这种美色面前,还能坚持不动摇的,郑莫赛没见过。

哪怕就是郑信,郑莫赛都看出来他十分动心,只是在觉得还不是时候,没有下手而已,但已经经常召去伺候、谈笑了。

唯有莫子布,那是真不在乎啊!

这份自制力,这份气魄,其志不小!

呵呵,莫子布在心里淡淡一笑,美人确实好,谁都爱,但怎么及得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这种顶级成就的爽感呢。

女人?

女人只会影响我回忆化学公式的速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