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1章 天命已成(1 / 1)人到中年纸老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岁佛府接近四十万人口,尖竹汶三十万出头,罗勇府也有十几万,加起来就快九十万人口了。

得到了这块地方,郑信终于完成了坐断东南的战略优势,拿到了接近暹罗三分之一的人口。

当他在尖竹汶竖立大旗的那一刻,王气就开始往郑信身上快速汇集了。

。。。。

就在郑信拿下尖竹汶,生擒披耶尖竹汶,斩杀叛徒坤罗摩、蒙宋等人后,缅人攻陷阿瑜陀耶城,杀害阿迦达王的消息,终于传来了。

带来消息的人也很奇葩。

缅军主帅苏基将军的消息获取速度太慢了,他以为披耶尖竹汶在跟郑信对抗,于是释放了一名叫做乃汶猛的泰人中级军官。

披耶尖竹汶在没有因为贴披碧之乱发家之前,是乃汶猛的直属上级,两人关系极好。

于是苏基将军放了这位已经在泰奸军中任职的乃汶猛,让他带着苏基将军亲笔写的劝降信,前往招揽披耶尖竹汶,希望能东西夹击郑信。

结果乃汶猛到达尖竹汶发现已经是郑信的天下了,于是他马上跳反,主动入城跪求宽恕,并把这封信公布于众。

自然,阿瑜陀耶城陷落和阿迦达王、昭法翠死难的消息,都是他带来的。

郑信正找不到借口收拾披耶尖竹汶,立刻宽恕了乃汶猛,乃汶猛也很配合的马上反咬披耶尖竹汶一口,说他早就和缅军有勾结。

于是六月初五,郑信以勾结缅军为借口,将披耶尖竹汶全家处决。

同时,郑信率文武用中国人的习俗穿素白衣服,又以泰人的习惯请来高僧念经超度、泼洒圣水等仪式,祭奠阿迦达王及阿瑜陀耶城死难者。

祭奠仪式完毕之后,早就准备好的文武官员、侍卫百姓拦住郑信不让他离开,求他进位王爵。

郑信坚决推辞,但聚集的百姓越来越多,以至于堵塞了大街小巷。

眼见人越来越多,莫子布担心发生踩踏,于是以百姓安危上奏,请郑信不要推辞。

但郑信好像是有点上头了,还在叫嚷着他是人臣,不能自立。

莫子布知道这会那就不能由着郑信了,当即使眼色给通、郑莫赛、陈联等人。

于是,陈联半推半拉的扶着郑信,往准备好的高台走去。

眼见确实气氛到了,在郑莫赛、通等人的劝谏下,‘不情不愿’的郑信只能宣布接受,但不称国王而称昭。

陈光耀突然回头看了莫子布一眼,这套程序怎么那么熟悉呢?

好像某个人就任龙头的时候,也来过一次。

莫子布赶紧瞪了陈光耀一眼,让他转过头去。

昭这个词,在暹罗语中就有王的意思,但又不完全等于王,有点类似中国历史中比皇帝低一点的天王这個词的意味。

自此,郑信开始被人称为披昭达或者昭达信,华人内部称之为郑昭或者郑王。

一等登台完成了仪式,郑信立刻就开始大封群臣。

众臣议功,都公推莫子布为第一。

这话怎么说呢,芭提雅一战,莫子布救了郑信一行人,阿瑜陀耶一战,莫子布又救回了快三千潮州人。

这些人还是知道感恩的,都力推莫子布,郑信本人也倾向莫子布,于是他就成了第一功臣。

郑信没有食言,他册封莫子布为披耶安戴。

安戴在泰语中是指南部、南方,披耶本意是某地之主的意思,在暹罗等同于国公。

但郑信的本意,是封莫子布为昭披耶的,但现在不是拉玛一世的曼谷王朝,在曼谷王朝昭披耶几乎被封滥了,但现在没有。

如果说披耶在暹罗是不能世袭,但可以开府建牙的国公。

那么昭披耶就是可以世袭、可以开府建牙的半独立大公甚至郡王了。

而现在,郑信自己都还不过是个昭,莫子布怎么敢接受昭披耶的爵位。

于是极力推辞下,他最终获封披耶,全称披耶安戴,意为南部之主,按照欧洲人的习惯,则可以称为南方大公了。

至于莫子布的属下,郑信则表示莫子布可以自行报上来,銮以下的爵位只要莫子布同意,他都可以册封。

当接过象征披耶的权杖和宝剑时,莫子布终于长长出了一口气。

这大半年来,他来回征战,战死士兵三百多,队伍打的几经重组,多次他自己的安全都受到了极大威胁,但在今天,终于得到了回报。

在郑信的支持下,他终于得到了自己的地盘。

虽然有些地盘还没完全打下来,但总计有十万平方公里左右,约等于浙江省大小。

人口五十多万有点少,但是上面金矿和锡矿丰富,各大河流两岸也能开垦不少良田,开发潜力巨大。

除此之外,莫子布还可以向西收回被缅军侵占的丹那沙林,控制同安人叶丰昌当女婿的吉打苏丹国,向南可以收回曾经是暹罗臣属的吉兰丹苏丹国。

更重要的是,莫子布现在一直是背着通缉犯身份的,广南国一直在通缉他,这让会安的明香人和河仙的亲族,一直背负了较大的压力。

而现在,莫子布成了暹罗的披耶安戴,那就可以光明正大出来活动了。

会安和河仙也可以上书广南朝廷,现在你可别找我们要人了,要人你找暹罗要去。

同时,荷兰人要是还想打北大年的主意,那他面对的就不单单是莫子布本身,而是暹罗国。

这也是历史上华人在马来半岛生存的依靠之一,在满清完全不能指望后,很多华人,都是背靠暹罗国在马来半岛立足的。

同样,泰国最后能挖走马来半岛上这一大块土地,也离不开华人的支持。

暹罗这个大腿虽然细了点,但总是三百万人的南洋大国,足以给予现在只有两千兵马的莫子布,足够的庇护了。

通站在郑信背后,隐蔽地用羡慕嫉妒恨的眼神看着莫子布。

他多次建议郑信不要册封莫子布为披耶安戴,册封一个披耶洛坤就足够了,剩下的地方可以多封一些銮爵,用来加强控制。

这两者可是有很大区别的,披耶安戴管的是南方,包括洛坤、高头廊、宋卡、北大年、吉打、吉兰丹、丹那沙林在内都可以管。

但披耶洛坤就要小得多,只能控制洛坤一地。

这也是披耶安戴按照暹罗规矩,应该是要叫昭披耶安戴的原因。

不过通失败了,郑信的想法很简单,洛坤以南这些地盘,就是暹罗历史上也很难实控,自从倭人山田长政把原本洛坤王全家杀了之后,就是如此。

暹罗政府扶持过华人昭孟,提拔过孟人披耶,安抚过马来苏丹,但效果都不好,叛乱仍然此起彼伏。

既然如此,那不如让自己的女婿,一个非常能打的华人去直接统治。

这样一来暹罗朝廷就只需要找莫子布收贡赋,不用浪费一兵一卒,不用投入天量军费,简直一举两得。

特别是未来的昭披耶安戴,肯定会是自己的外孙一系继承,何乐而不为呢。

但其实,通的策略才是一个君主正确的选择,莫子布甚至都忍不住叹了口气。

要是他是郑信的话,现在绝对就只会给个披耶洛坤,这就足以酬功了。

至于高头廊、宋卡等地,莫子布并未实控,也不太好去强行要求吴让、庄春德等人臣服,郑信完全可以等日后莫子布立功之后,再慢慢封给他。

现在直接一步到位了,看似对莫子布恩宠极重,短时间可以拉拢人心,但是未来呢?

还有这么多仗要打,未来莫子布又立大功了,你怎么封?

把巴蜀府也封给莫子布吗?那样就要喧宾夺主了啊喂。

果然,莫子布觉得郑信隐隐有种苻天王的美,这种感觉是没错的,他不太能处理好与亲近的关系,感性总是在关键时刻大于理性。

。。。。

册封完莫子布后,郑信册封披阇耶罗阇也就是郑敏成为披耶碧武里,这是郑敏成父亲的爵位。

册封通为銮育甲越多罗,郑莫赛受封为銮阿派帕里。

但高级爵位的册封就到此为止了,郑信本人也才称昭,没有成为暹罗王,封的多了难免有爵位不值钱的意味。

当然低一些的坤、万等爵位还是封了一些出去。

而当郑信自立为昭,声称要收复阿瑜陀耶,为阿迦达王报仇之后,行情立刻就开始飞速上涨,原本大量旁观者,开始下注。

六月初,漳州裔华商陈森前来投靠。

陈森的父亲是阿瑜陀耶王朝管理王库的披耶,多次作为暹罗贡使到北京朝见。

陈森及其兄弟几人在缅人包围阿瑜陀耶之前,正在经营暹罗与柬埔寨的贸易。

现在‘正好’打听到郑信在尖竹汶自立,于是赶紧前来投靠。

陈森有大小商船三十二艘,最大有两百吨,舰队总排水吨位超过三千吨,有大炮六十余门,各色火枪近千枝。

船上装满了白米、鱼肉、腊肉、果干多达八百吨,还有水手七百五十人。

陈森把这些全部捐献给了郑信,粮食充做军粮,水手编为水兵,商船改做战船,郑信立刻投桃报李,任命陈森为华民政务大臣。

紧接着,潮州纳真,华商黄古也来投靠,献上大船十五艘,丝绸九百匹,炮十五门。

并承诺可以为郑信经营暹罗到广州的贸易,所得利润全部充做军费。

六月底,潮州华商林武派人前来投靠,他是昭披耶河口著名的大豪商,垄断了昭披耶河上下数十公里的四成渔猎。

原本老巢在吞武里,缅军来了之后,他就搬到了河口。

林武承诺,可为郑信解决一万士兵的粮草,以及提供运输的牲畜三千头,直到郑信不需要为止。

及至七月中,各地潮州人和潮州纳真闻讯蜂拥而至。

短短一个月时间,郑信就得到了大小战船近百艘,孔武有力的丁壮两万五千,粮食数千吨。

这些潮州人有钱的就出钱,有船的就出船,能上战场厮杀的就出人。

八月十五,郑信借着中秋节在尖竹汶大摆宴席的时候,已经大势已成。

有战船一百五十艘,兵卒三万五千,野战炮六十门,火枪手一万以上,战象百头,在实力上远远超过了缅人留在暹罗的镇守军。

至此,就连关注暹罗战事的欧洲人,也开始以‘郑昭,暹罗的新国王’来称呼他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