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宪阳很清楚,要完成他向莫子布承诺的,十个月内拉三万客家人下南洋的任务,必须要打通三个关节。
嘉应州知州,嘉应州中的绿营系统,还有取得惠州知府的默许。
首先要每月拉走三四千人,这可不是小数目。
在这個百姓进了县城都要被盘查的时代,没有主政官员的配合,难度极大。
而嘉应州的绿营系统是本地关卡、村镇、渡口的主要掌控者,他们还兼任盘查、探奸等职责。
而且广东的绿营现在还不算腐败,现今清廷的绿营腐败大多在什么地方呢,都在那种既平安无事又没什么钱的地方。
比如曾经鼎鼎大名的陕甘绿营,在西北用兵停歇后,立刻就衰败了下去。
因为此时的陕甘,正是平安无事又没钱的地方。
此外河南、山东、湖北等内地的绿营,也大多成了一滩烂泥。
但广东虽然没什么战事,但由于经常要抽调进驻民族矛盾尖锐的广西,又因为省里还有点钱。
虽然不能像广东水师那样需要给大笔贿赂才能去当兵,但基本的待遇在全国绿营中来说,也是很靠前的,对驻地的控制也还算得上靠谱。
因此不打通这个关节,就别想从绿营控制的大小口岸顺利把人拉走。
至于惠州府上下嘛,那是因为嘉应州不靠海,只能要么从潮州出海,要么从惠州出海。
而现在,郑信当王的消息已经传回潮州了,潮州那边的码头和船自己都不够用,哪有分给客家人的。
井塘寨,现在轮到周公子和两位来自广州的公子,被关押到叶小妹曾经躲藏的小黑屋里面了。
三叔在后面轻轻拉了拉叶小妹的胳膊,叶小妹轻轻一甩,无视了父亲的担忧。
她闪着黑亮亮的大眼睛,崇拜的看着身高与她差不多的叶宪阳。
叶宪阳自然知道这个远房小堂妹的价值,也不赶她出去,反而就是要让小妹看看他们这些南洋回来人的实力。
周公子已经被吓住了,但那两个广州来的公子哥还没被吓住。
或者说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公子哥,而是带着广东有名商号的二代。
打着公子哥的名头,实际上是精明的商人,他们接近周公子,是为了从州衙获得在梅溪沿岸采砂、采矿的特权。
大大的好处在眼前,他们自然不肯松口,这些人的消息也比周公子更灵通,不但没被吓到,竟然还在套叶宪阳的话。
而且,叶宪阳想要让他们承认今次是他们作威作福引起的民变,他们更是打死也不肯。
激起民变这事,那真是可大可小了,有人掩盖子那就是民间殴斗的小事,要是故意在这上面做文章,脑袋都保不住。
“倒是小看你们了,不过两位,认识这个东西吗?”叶宪阳摸出了一个玉雕的弥勒佛令牌。
“你是玉佛山的人?”两位‘公子哥’大惊,脸上终于出现了害怕的神色。
所谓玉佛山,也叫玉佛教,乃是东莞人莫信丰创立的秘密教派,他们披着白莲教的外衣,但内里其实是天地会的。
此时的洪门,在广州乃至整个广东、福建是有很大势力的,几乎每过两三年都要来闹上一场。
大者攻打县衙杀死县令,小者也要杀上十几二十人蹿出海去。
最基本的原因,还是当年满人入广东、福建的时候,因为这两地人反抗太激烈而杀人太多。
但满清政府又无法像在扬州、嘉定那样,把全部老广和褔佬杀绝。
这就留下了人数多达千万,与满清朝廷有血海深仇的余党子孙存在于民间。
特别是广东,在八旗入广州后,他们还跑马圈地,占了大片良田。
要知道整个广东,也就是珠三角算是好地方,有大量上等水田,这种地方人口密集。
七八万旗人占了三四成好田土,那被他们抢走家产的老广们,就只能四处打零工给人做活。
广东商品经济发达,能养活这么多人,所以仇恨的种子又得以延续,代代相传。
不像在河北,被圈地的农夫基本都死于了冻饿,连个给他们报仇的种子都没留下。
而这些老广世世代代带着仇恨,自然不愿意吊满清政府,满清的衙门和旗人,也无法掌控这么庞大的人群。
于是权力出现了真空,几十年来,这些底层的权力真空,几乎都被共尊洪门的黑社会给填补了。
现在还算好点的,天地会的实力只在小商贩、底层伙计、鱼市、菜市、码头工人这里面。
等到二三十年后,整个珠三角所有衙门的衙役,绿营的士兵都成了天地会成员,要给黑社会拜码头认契爷,不然他们就混不下去,那才叫可怕。
而虽然乾隆十七年(1752),莫信丰在东莞起事失败被杀,但他创立的玉佛山却没被剿灭。
到了现在,又成了珠三角天地会第一大黑帮。
这样的势力,莫子布自然不会放过,虽然这些搞社团的,没有人统合根本搞不成大事,起义肯定是别指望他们了。
但是搞情报、传递消息、散布谣言、走私紧俏货物到河仙,刺杀某些不跟河仙合作的基层军官、捕头,还是很有用的。
在收到林通对于广州天地会的分析之后,莫子布立刻把李献文手下的二号人物黄忠仝,派到了广州。
此人虽然是川人,但跟李献文之前,就是江湖大豪,如今粤语也学的相当流畅了,带兵打仗不行,联络江湖豪客还是很在行的。
就在叶宪阳从广州回嘉应州之前,黄忠仝已经跟番禺、南海、东莞、顺德、新安六县的天地会大豪歃血为盟了。
约定莫子布每年为他们提供经费五千两,一旦他们在大陆上犯事了可以往南洋跑,莫子布保证他们的身家性命和富贵。
而他们则保证,每年给莫子布走私超过两万两银子的精铁、硫磺等战略物资,并招募最少一百名石匠、木匠、纺织工等有技术的百工到河仙。
至于这些百工是真的招募的,还是他们绑票来的,莫子布不管,他只要人。
看到玉佛山的信物,两个行商公子哥蔫了,他们不怕衙役、巡检什么的,大不了就是被勒索点钱。
但是得罪了玉佛山的人,那就麻烦了,这些人是真的能要他们的命,不,还能要他们全家的命。
就珠三角这鱼龙混杂的情况,由熟悉本地地理的玉佛山党徒带路,找几个山贼海盗上岸绑几个人沉到黄浦水道里面去,那还不是轻轻松松的。
此时,井塘下寨外面突然传来了嘈杂的脚步声,芳柏来了,芳柏来了的呼声此起彼伏。
来者方面阔口,虽然穿着长衫但走进路来龙行虎步,好似一个江湖人。
而在他身后,起码数十个精壮汉子身穿劲装,手持长刀如同侍卫。
这种长刀,实际上就是宋代朴刀的延续。
把一截长柄杀猪刀或者柴刀用一根大木棍接上,这样外出的时候可以拆分以免违规,真遇到危险了装上就能变成长兵器。
有些人杰,哪怕还没有进入到他擅长的道路上,但也早已锋芒毕露了。
罗芳柏就是这样的人,十几岁时就是整个嘉应州客家少年心目中的带头大哥了。
等到现在,虽然生活相对贫困,但罗芳柏好打抱不平,处事公允,各地好汉子都愿意听他指挥。
以至于随便一挥手,就能聚集起数十人,极有声望。
要是莫子布在这,他应该就能知道为什么罗芳柏无法考中举人的原因了。
你还是个秀才就有这么大的声望,还是在广东这种有造反传统的地方,要是当了举人,有了官身那还得了!
因此只要广东巡抚,广东提学眼睛没有瞎,就不可能让罗芳柏考中举人。
叶宪阳嘿嘿一笑,“三位,还不赶紧签字画押。
告诉你们,再犹豫片刻,罗芳柏一来,我就把你们交出去,让他带着几百人把你们押到州城,那时候再求饶,可就来不及了。”
周公子一听,直接软到了地上,两个豪商公子哥也脸色惨白的点了点头。
。。。。
叶宪阳在打量着罗芳柏,罗芳柏也在打量着叶宪阳。
跟叶宪阳不知道罗芳柏是谁不同,罗芳柏还是知道叶宪阳的。
嘉应州下南洋的人现在还不多,叶宪阳家族算是先行者之一。
加上他们是在吉兰丹挖金矿的,所以故乡很多人传说,说他们挖到了金山,赚了大钱。
看着罗芳柏跑了二十里路,带了几十人来为井塘的乡亲张目,叶宪阳大为感激,同时也知道罗芳柏的名声是怎么来的了。
这可是知州的公子,一般人碰到了躲都躲不及,罗芳柏还能大张旗鼓的来主持公道,可见确实是个有侠义气的好汉子。
而罗芳柏看到叶宪阳骑着高头大马,公然带着精钢雁翎刀,甚至还有火铳,心里说不羡慕那是假的。
他虽然读书,但骨子里还是江湖大豪那一套,对叶宪阳这种生活还是很向往的。
“原来尊驾就是石扇堡的芳柏,哈哈,久闻不如一见,我在南洋,可经常听见你的大名啊!”
叶宪阳也出来打招呼了,“知州公子和闹事的几个外地佬已经被我擒住,他们愿意赔偿损失。”
罗芳柏拱了拱手,这说起来是叶家的事,只要叶宪阳办妥了,他也就没必要再出手,于是当即提醒道:
“那就好,阿兄还得注意让他们签字画押,免得被反咬一口。”随即罗芳柏也有些小期待的问道:
“阿兄久在南洋,如何能听得贱名,莫非是在说客气话?”
叶宪阳哈哈大笑,此时的罗芳柏两次乡试失利,已经意识到科举这条路他可能走不通了,但又不知道该干什么,内心很是迷茫,还是很在意这点名声的。
“芳柏太过自谦了,我这可不是说客气话,而是南洋有位大豪杰十分欣赏芳柏为人。”
说着,叶宪阳靠近了罗芳柏一点,低声说道:“我说的这位,可不是一般的豪杰,而是咱们汉人在南洋的一位大王。
芳柏若是有空,就在此住一晚,你我好好谈谈。”
罗芳柏惊讶的看着叶宪阳,汉人在南洋,有一位大王吗?
好像那些潮汕佬在说郑家有人成了暹罗王,可他一个潮州人,怎么会听说自己这么个客家人?
叶宪阳说道这里,也不再继续说了,因为叶家的乡亲们涌了过来。
他们看着叶宪阳的骏马、钢刀和火铳,感受着他刚刚一挥手就是五两银子的豪气,纷纷叫嚷道:
“阿阳哥,听说你们在南洋挖到了金山,发大财了吧!”
“大哥,听人说咱汉人只要去了响螺(暹罗),就给钱给地给妹仔是也不是?”
“听说潮州郑家有人当了暹罗王,阿哥你没弄个王当一当,让咱客家也跟潮州人一样,下南洋当官当老爷呢。”
叶宪阳哈哈大笑,美的鼻涕都冒泡了,楚霸王那句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绝对是至理名言。
叶宪阳被莫子布吹捧过,但他一点也没昏头,保持了相当的警惕性。
但面对亲人乡党的巴结和吹捧,他已经飘飘欲仙了,当即大手一挥:
“我说有金山,你们肯定不信,金山哪是那么好发现的,但看了这个,你们就该相信了。”
叶宪阳走到他的坐骑旁,把一个褡裢扯开,里面露出了白花花,带着暗淡光芒的大小银锭。
罗芳柏倒吸了一口凉气,这里面怕不得有一二百两之多。
此时乡间相当贫困,别说大锭银两了,就是成色好点的铜钱都没多少。
众人哪见过这个阵仗,顿时眼睛都直了。
叶小妹巴巴的过来靠近叶宪阳,捏了捏手里已经褪色的红绳,眼睛里直冒金光。
“阿阳哥,这是多少钱啊?不得有二十两?”
“二十两?哈哈哈哈!”叶宪阳大笑,“我的傻妹仔,这是二百两!”
“二百两?”叶家的,温家的,罗芳柏带来的各都图汉子,集体惊叫出声,这一下,他们有些相信了,叶家人去南洋真的挖到金山了。
“三叔,你是读书人,能写会算,今日我叶宪阳富贵还乡,要请全万安都的乡亲吃饭。
你算算要多少猪羊,敞开来买,就在咱井塘开席,连吃三天!”
三叔瞪大了眼睛,“好阔气,我的侄儿,咱万安都可有三千多人,你全请,不得一两百口猪,连吃三天,你这二百两雪花银可就没了!”
叶老六知道机会来了,当即拍了拍他马上的褡裢,豪气的叫道:
“这算什么,三叔你尽管安排,不就是几锄头的....咳咳咳。”
叶宪阳故意拍了叶老六一巴掌,好像提醒他不要乱说的。
而这一下,直接把所有亲人乡党的心,都给吊了起来。
什么样的地方能几锄头几搞到二百两银子,南洋真的有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