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3章 盖了帽了,我的老北鼻(1 / 1)人到中年纸老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巴拉敏丁,莫子布一阵恍惚,他也觉得自己真是有两把刷子,竟然能想出招降巴拉敏丁这个妙招。

在了解了全部情况后,莫子布算是相当信任巴拉敏丁了。

很简单,这老小子如果不投靠他的话,就只有死路一条。

什么?你说他可以再次背刺莫子布投向白象王。

别开玩笑了,就白象王这种跟汉武帝、康麻子一样性格的君王。

就算巴拉敏丁反水立了大功,未来也必然会想法办把他整死,巴拉敏丁深知此点,绝对不敢赌。

“将军,我需要看到你的能力,十天内,帮我组建起来最少一万人。”莫子布一般很少在这种时候拐弯抹角,他非常直接的说道:

“你是知道的,白象王的头没有被砍下来之前,我们都不会获得哪怕一点的安全。

我需要保证他不会再去侵略暹罗,而你,没有了白象王,才能在卑谬立住脚。”

“是的,我的王上!”巴拉敏丁听到莫子布如此直白言语,立刻就把心完全放了下来。

“所以,将军。”莫子布把巴拉敏丁扶了起来,“你应该知道,我是有多么慷慨的。

你甚至可以向我再引荐几个有实力的将军,等我们干掉白象王之后,你们可以与苏基将军他们结为联盟。

在我的支持下,共同对抗阿瓦。人多势众了,也才能把富贵,传给子孙。”

说完,莫子布端起一碗酒递给了巴拉敏丁,两人一起喝了一碗酒。

“我想,卑谬及周围的城镇每年五万两白银的包税,这并不过分吧。”

巴拉敏丁更加放心了,他在心里默默算了一下,如果是卑谬及周围二十個城的话,地盘可不小了,在贡榜王朝的话,税收应该有五十万两以上。

莫子布要十分之一,称不上仁慈,但还算是个良心价。

“王上仁慈,不过卑谬可能凑不齐那么多的白银。”巴拉敏丁屁股坐到正确的位置上以后,也开始讨价还价了。

此时对于中国来说,是个不错的时代,大量的白银急速流入中国,甚至还引起了白银流入太多不是一件好事的说法。

但在中国和能殖民的欧洲之外,白银就是一件非常稀罕的事物了。

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产品获得域外的白银,相反还要拿白银去买东西,跟后世那些常年贸易逆差的小国家差不多。

所以五十万两的税收,只是卑谬周围理论收入折合而来,你要他真的拿白银,别说每年五万两了,三万两都够呛。

于是莫子布很痛快的答应了,“每年固定五千两白银,其余可以用粮食、兽皮、蔗糖甚至农奴代替。”

听到莫子布同意,巴拉敏丁带着三个儿子,再次对莫子布跪下叩首,“臣巴拉敏丁,叩拜我王。”

莫子布估计,他这次如果顺利就干掉白象王的话,那么他的影响力,也最多到卑谬就为止了。

同时为免担上太多的责任,莫子布也不准备把勃固以北,卑谬以南这方圆两百公里地盘,纳入到镇缅大将军幕府的控制中来。

于是他就准备建立七八个玩包税制的封臣,每年固定收一批贡赋,遇到小规模威胁,就让镇缅大将军幕府出面帮助应对。

万一贡榜王朝崛起了,就让他们出钱,请华人天兵前去助拳。

地位得到确认的巴拉敏丁速度很快,立刻就联系了几个颇有实力,但一直得不到白象王器重的家伙。

莫子布也立刻一一予以安抚、接纳,明言只要他们能立功,就可以得到册封。

同时,经过严肃军纪之后,莫子布从自己的主力部队中,挑选了一部分能用孟语简单沟通的低级军官、士官数百人。

把他们安排进辅兵中作为军官,掌控住了莫子布从仰光带来并精选的一万二千辅兵。

由此,莫子布的核心主力数量虽然下降到加上英荷军也就两千人的规模,但能进行一定程度上作战的部队却变多了。

。。。。

满清乾隆三十四年,西元1770年,一月二十三,农历腊月二十七。

临近春节,在卑谬一修整就是二十多天的莫子布,终于要出发了。这次,我莫大王就不准备一路抢着过去了。

他要以最快的速度直插阿瓦!

因为白象王不是完全没有反抗的能力,慢慢打过去的话,白象王还是能动员出几万人的。

阿瓦又是城防坚固的大城,他的核心精兵太少,搞不好打不下来。

而且现在有了巴拉敏丁等本地人带路,白象王又被他在卑谬停了快一个月的假象迷惑,以为莫子布没有能力继续北上了。

于是,奇袭阿瓦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

出发前,莫子布把李与隆以及几个满洲使者都叫了过来,莫子布假惺惺的跟他们喝了一顿酒。

“老哥,这次可能要你跟兄弟我一起冒次险了。”莫子布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后世的普通话跟此时的北京话有点区别,但真不怎么大,也就是多一点江淮词汇,少了点河北、东北一代词汇的差别。

因为南京官话和马上成型的北京官话,其实是有很大传承关系的。

李与隆听的亲切无比,口音稍微有点奇怪,但比粤语听着可亲切多了。

而且毕竟是官话,讲究的就是一个方正文雅,少了许多‘吊’‘嗨’‘瘟’之类的粤韵风华,确实要文明很多。

而听到莫子布亲切称呼他为老哥,还给他敬酒,李与隆老脸都舒展开了,忙不迭的站起来一顿点头哈腰。

“哎哟,王爷,您可别这么喊,我就一老奴,可当不起王爷这声老哥,该我敬王爷酒。”

两人一饮而尽,李与隆还真是有点感动了。

“王爷您在天南,咱说心里话,没吃一顿大清的皇粮,如今自备兵器甲胄,提数万虎狼,为国效忠几千里,是真忠诚呐!

这不管是谁,就是四九城深受皇恩的那些,最多也就做到这了。”

说着,他看着几个派来的在京八旗,竖起了大拇指问道:“爷们们,咱老李没乱说吧,王爷这份忠心,天下少有呐!”

几个旗人,把辫子往脖子上一盘,集体端起酒碗。

“李爷说的对,王爷对朝廷,对主子,那是真没得说。咱这些祖上几辈人吃养育粮的,那都是佩服得紧,咱们敬王爷一碗。”

几人又喝了一碗,莫子布感叹一声,他妈的,这次要不是为了把傅恒拖在缅甸,让满清精兵被疫病杀死更多。

明面上看,他莫子布,那可真是忠不可言了。

这一路来,莫子布是如何办事的,这些家伙可是看在眼里的。

而且他们跟着莫子布,个个都抢了几百两银子的金银珠宝,自然对莫子布更是敬佩的五体投地。

“王爷可是要去打阿瓦了?你怎么也得带上老奴,咱就算不为了皇上,为了制台大人。

就冲王爷的这份忠心,我这把老骨头,也愿意搭上去,您万金之躯都不怕,老奴怕什么。”

李与隆虽然读书不多,但脑子可清楚的很。

真要一等公傅恒带着举国精锐都被堵在老官屯前进不得,莫子布却从后面捅了缅贼的老巢。李与隆都不敢想这功劳有多大了。

事后,紫禁城的乾隆爷不给他这老奴外放一个盐道、织造司中的肥差,那都叫薄待功臣。

这样一步登天的机会,自然要拿命去搏!

莫子布要的,就是他们这样的认为和态度,因为他不打算接受册封,如此一来,收益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他需要通过这些人的口,把一个忠于我大清又不求回报的忠臣形象,传回到乾隆和满人高层那边去。

为莫子布以后从大陆拉人、购买物资提供便利,最好能让莫子布在十三行中埋一个白手套。

利润当然可以按规矩上缴给乾隆,但这个渠道和剩下的利润,莫子布很需要。

不过,莫子布还担心一个问题,于是让几个满人靠近一点,随后低声说道:

“几位,咱们爷们在这,倒是想着为皇上效力,但我怕老官屯那边儿,坚持不住啊!

经略大人是满洲老臣我不担心,但其他人就不好说了,别等咱们一头撞到阿瓦去,嘿!朝廷大军却已经班师。

那咱爷们的乐子,就大了,搞不好脑袋都得被老缅拿去筑京观。”

“对对对!”李与隆等人一想,只觉得脖子一阵凉悠悠的,他们连连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想,几位爷们哪两个能挺身而出,我给他派十个熟悉地理的本地人,配上好马,先大军一步,日夜兼程北上告诉傅大人。

今儿是腊月二十七,我等大军过了年吃顿饺子,正月初三就动身,正月二十必定到阿瓦城下。

然后最多二十天,二月十二之前,拿不拿得下阿瓦,就有定论了。

请傅大人一定等到二月底,我拿下了阿瓦,则全缅平定,拿不下阿瓦,孟贼也不敢再冲大清龇牙咧嘴的,必定要跪地请降。”

莪莫大王心狠啊!又把日子推后一个多月,如果算上傅恒得到战报,起码是两个月。

啧啧,小两万清军在寒风冷雨和大概率是霍乱的侵袭中,于荒野再呆两个月,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