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之战,徐晃统帅的“冀州兵”大获全胜。
当得知这支“冀州兵”,就是两年前在张角统率下,席卷并州的“黄巾贼兵”之后,天下为之震动!
一年多时间,就将曾经的“贼兵”训练成令行禁止、号令如山的“精锐”,此战打出了徐晃的帅名,连带着在并州同时练兵的张颌,都被推向了热议之巅!
除此之外,参加此战的徐荣、张燕等将,都在白马之战过后,声望名誉突飞猛进,在军中的地位和威望也暴涨,获得了属于他们的名利和地位!
至于赵云、关羽、张飞和吕布等悍将,那自是不用多说,世之虎将、万人不敌之勇的威名,以飓风般的速度席卷天下、威震天下!
白马之战溃败袁绍等二十多万、将近三十万诸侯联军后,徐晃这支兵马再次分兵。
主力部队回归汜水关拱卫刘羽,毕竟这才是他们的真正核心!
赵云等将统帅主力部队回归汜水关。
他们在二十多万大军的包围下,死战这么久,已经是筋疲力尽,处于体力的极限,继续强撑下去,于事无补,反而会给敌人有机可乘。
并且他们还需要护送战死牺牲的将士回归京师,此战张飞和吕布麾下的六千兵马近乎全军覆没。赵云和关羽驰援的一万三千多兵马,死伤过半。
这些可都是随着刘羽一路起家、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原部兵马,如今可谓是损失惨重!
张飞和吕布两将,因为轻敌大意、贪功冒进,以至于六千将士死伤惨重。虽然最后冲锋厮杀、奋勇杀敌,诛杀众多诸侯将功补过,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张飞和吕布被一撸到底,两位身居高位的校尉,如今成为了小兵。
两将没有表达任何不满,甚至捐献家财,抚恤那些战死牺牲的弟兄们!
他们也是自责愧疚,无脸见人!
甚至经此一战后,张飞都舔着脸向关羽讨教《春秋》,立志要成为一名智将、儒将,一位像徐晃、张颌、赵云、关羽这般的将帅之才!
他要亲自为牺牲的弟兄们报仇雪恨!
可惜《春秋》只是治好了张飞因为自责愧疚产生的失眠症。
学渣终究只是学渣!
…
除此之外,徐荣等将打扫战场。
此战除了张飞和吕布麾下六千将士、赵云和关羽驰援的数千将士伤亡。在白马之战最后围攻的时候,也出现了数千伤亡。
当然敌军更是损失惨重!
诸侯联军将近三十多万兵马,此战死伤数万,直接缴械投降者十多万,仓皇逃窜者数万。他们缴获的粮草辎重、武器甲胄、战马等等不计其数!
收获很丰厚!
超级超级超级丰厚!
刘羽下令在白马设置军事重镇,以这里为中转点、桥头堡、跳板所在,虎视关东,可北上幽冀,可南下青兖豫徐,可直抵黄河入海口!
徐荣率兵进行战后的清扫和善后工作,考虑到此战功勋,以及白马属于兖州东郡,正好东郡太守乔瑁战死,刘羽令徐荣顺势接管东郡,为之后挥兵东进当桥头堡。
徐荣大喜过望、激动无比!
他毕竟只是凉州军降将,后面靠着坚定不移的支持刘羽,甚至不惜对反叛的凉州军出手,立下战功,终于登堂入室获得上司徐晃的认可和信任。
在并州练兵的功勋,以及此次分兵包抄孙坚和韩馥后路,最后将两位诸侯擒杀的功劳,竟让他成为了东郡太守。
这意味着,徐荣在刘羽军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让徐荣激动振奋的同时,也对刘羽论功行赏、赏罚分明为之感慨!
像他这种降将,没想到都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刘羽果然是海纳百川,胸襟广阔!
…
与此同时,张燕统帅两万兵马,直接北上,追杀袁绍、公孙瓒等诸侯溃兵。
双方一追一跑,从冀州魏郡一直到清河国界桥一带,袁绍和公孙瓒联手伏击,在界桥与张燕爆发了大战。
冀州原本是韩馥任职刺史,他是袁氏门生故吏。而袁绍乃是渤海太守,就在清河国一旁。
而清河国中的崔氏等世家大族,同样也是选择站在袁家这一边,虽然没有直接挑明,但却在暗中相助。
这意味着袁绍在冀州的人脉势力很庞大,特别是冀州刺史韩馥战死之后,那些世家大族的势力,毫不犹豫的跳到袁绍这一边,令他顿时壮大!
这种前提下,袁绍和公孙瓒联手在界桥阻击张燕追兵,结果是张燕战略线拉得太长、后勤补给不足,不得已只能选择暂避锋芒退让。
这一退就退到了黎阳!
之后张燕寸步不让,因为如果继续退,就将退出冀州魏郡。这对他们未来挥兵东进,出兵冀州,将失去桥头堡,失去跳板的存在。
而正好黎阳和东郡隔着黄河,对面就是白马,徐荣清扫战场、做着善后工作的时候,同时驰援着张燕,终于令他挡住袁绍和公孙瓒的联手反扑。
双方僵持在魏郡。
张燕和徐荣这些兵马,将扎根在兖州东郡和冀州魏郡,既可以隔着黄河遥相呼应,又可以成为未来挥兵东进的桥头堡和跳板。
这时候,袁绍在麾下谋臣建议下,暗中派遣特使前往汜水关,想要向刘羽臣服,讨要冀州刺史的任命——
只要刘羽以朝廷天子名义下令,袁绍顺势接过冀州刺史任命,等于两人化干戈为玉帛,曾经的一切都可以掀过去了!
袁绍的底气,则是袁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优势!
就冀州这边世家大族,盘根错节、牵连甚广,从击退张燕兵马就可见一斑!
在袁绍看来,他都这么服软臣服了,已经给足了刘羽面子,他顺坡下驴,刘羽与世家的争斗正好可以缓和下来,这也是给双方的台阶下!
袁绍的想法其实很符合逻辑常理——
第一,刘羽不可能杀光世家大族,甚至刘羽麾下就有世家子弟。如此一来,袁绍的服软,也代表着袁家的服软,袁家可是世家魁首,他可以为刘羽稳住天下世家。
第二,刘羽接连作战,在京师镇压汉帝刘协的反扑、面对诸侯联军反攻洛阳八关、后白马交战等等战役,人的精力是有限度的,哪怕刘羽麾下兵强马壮,也需要修生养息。
第三,刘羽接连作战,缴获无数,粮草辎重等清点不说,那些战俘的安排工作也需要小心进行,若是继续分兵追杀,就不怕腹内俘虏哗变反扑吗?
第四,诸侯联军反攻京师时,塞外夷狄并没有放过这个机会。鲜卑、匈奴被刘羽兵马接连横扫击溃,可幽州塞外的乌桓,却生龙活虎,并且借机生事。
如今的幽州刺史刘焉,威望不足以服众。并且在公孙瓒等诸侯抽调兵力“呼应袁绍”、“讨伐刘羽”、“入京会盟清君侧”之后,幽州边关兵力不足。
据说乌桓劫掠辽东、渔阳、朔方等地,当地百姓死伤过大,被劫走的百姓就有数十万。为了边关军民的生活着想,刘羽更应该止戈兴仁。
第五,凌冬将至了。袁绍酸枣会盟是一年多前,诸侯联军会盟、反攻京师清君侧,接连败退,战事拉锯一年多。后又在白马交战,时间已经来到中平二年十月初了(185年)。
第六,双方接连交战,京畿重地已经是民不聊生,错过了秋收,百姓们或背井离乡逃离,或苟延残喘,不仅军队需要修生养息,百姓们也需要。为了万民计,更应该停战。
第七、第八……
袁绍的特使给出了整整十个理由,都是在说明他们应该止戈兴仁,这是为了国家社稷、也是为了黎民百姓、更是为了天下苍生!
…
其实就算没有袁绍的使者,刘羽短时间也不准备挥兵东进。接连大战,军民都需要修生养息,战后善后工作,粮草辎重清点,俘虏安排,功臣封赏等等,都需要进行。
还有就像袁绍所说,在他们两军厮杀交战,塞外乌桓等夷狄劫掠幽州边关,虽然没有袁绍使者说的那么夸张,但确有其事。
种种原因,刘羽都准备暂时停战,修生养息、养精蓄锐。
然而,停战归停战,刘羽为什么要跟着袁绍的步调走?
还以朝廷天子名义,任命袁绍为“冀州刺史”?袁绍想的真美啊!
还为刘羽稳住天下世家,估计袁绍肯定会借机发展壮大、伺机而动,刘羽可不会养寇自重!可不会天真的认为,退让可以换来世家大族的退缩和妥协!
自从刘羽“摊丁入亩”、“普及教育”、“印刷术和造纸术出现以及上百万册书籍问世”、“鸿渐大学、鸿都门学的平民子弟培养计划”等等为政操作之后。
他与世家大族之间,就已经有着不可弥合的矛盾了!
暂时的缓和,不过是换来敌人修生养息,养精蓄锐后,对他更强烈的反扑!
刘羽傻了不成?!
还借朝廷和天子的名义,给袁绍堂堂正正、名正言顺吞并冀州的机会和时间?!
做他的白日梦去吧!
刘羽直接任命张燕为冀州刺史,令他统筹冀州军政官员,对袁绍等反攻京师的乱臣贼子进行逮捕、清扫,如果反抗,可先斩后奏!
值得一提的是,刺史还不是未来的州牧,秩六百石,收入还不如秩二千石的太守。不过刺史可以监察当地百官,有着重要位置,秩禄低但权利重。
并且如今冀州刺史的位置,相当于成为刘羽挥兵东进、出兵冀州的先锋军,自然也是意义重大,并且还拥有兵权,已经相当于州牧。
这自然让张燕为之欣喜若狂、激动不已!
估计很多人都忘记张燕的出身了,他是黑山军贼寇,原名叫褚飞燕,为了感激黑山军首领张牛角的培育之恩和知遇之恩,改名张燕。
张燕祸乱太行山支脉黑山,出身何止是寒微,简直就是草寇,上不得台面的通缉犯。
当初世家大族暗中出手,在刘羽镇压冀州瘟疫之后,前往幽州镇压叛乱的途中,于飞狐陉设伏。
张角率太平道号召绿林好汉会盟,董卓女婿牛辅都暗中参与,还有黑山军张燕等将、白波军徐晃等贼寇。
就是这样的出身,徐晃和张燕最后战败被俘,不得已加入刘羽军中。
张燕一直在徐晃麾下任职,在并州也是屡立战功,可一直缺少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此次诸侯讨羽之战,给了他扬名立万的机会。
如今终于算是媳妇熬成婆,苦尽甘来了!
新任冀州刺史张燕顿时下令,对袁绍和公孙瓒等乱臣贼子进行逮捕清缴,虽然响应者寥寥、敷衍了事者众多,可总归是以朝廷命官的名义下令。
此事顿时令袁绍气愤不已!
袁绍自认为派遣使者服软臣服,已经给足了面子。并且给出了那么多“合情合理”的说辞,刘羽这是“不顾全大局”,这是将天下世家拒之门外了!
一念及此,袁绍顿时发布檄文,声讨刘羽此贼软禁汉天子,同时以“勤王救驾”的名义,自领“冀州刺史”,统筹冀州军政大权,为再次入京“清君侧”积蓄力量。
当然,袁绍只是喊喊口号,目的是为自己正名,为自己“师出有名”获得大义!
这個师出有名的大义,则是当初曹操携带出来的汉天子的御笔诏书!
冀州出现两个刺史,意味着诸侯讨羽之后的争端,蔓延到了冀州,顿时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但暗中,那些世家大族为了家族延续,则扶持袁绍,抵挡刘羽!
就算这些世家大族也被“诸侯讨羽”的溃败震撼住!也被刘羽发明创造的“大炮”震撼住!可在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下,他们只能选择反击!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实在是因为刘羽的为政方针,要将这些世家大族推向绝路啊!
张燕这位冀州刺史一直在黎阳前线,与冀州袁绍对峙。但刘羽可没有忘记,冀州之后还有一个幽州,正被乌桓趁虚而入劫掠的幽州军民,也需要照顾。
深思熟虑后,刘羽抽调幽州刺史刘焉回京任职宗正,下方太傅刘虞在此任职幽州刺史,并且给他假节钺、可拥兵的权利!
之所以选择刘虞——
一来,他跟刘羽关系密切,属于刘羽铁杆盟友。
二来,当初治理幽州时,刘虞为政宽仁、爱戴百姓,获得极高的名望,正好可以安抚战乱后的百姓。百姓对其也十分认可,可以很快上手幽州军政要务。
三来,刘虞的军政能力都不错,就是为人“圣母”了一点。原历史攻打公孙瓒,一个命令下达,十万大军顿时号召而来,公孙瓒都要吓死了。
谁知道刘虞命令不要惊扰到百姓,不要破坏百姓的房屋,不要踩踏百姓的粮草……以至于十万大军畏首畏尾、束手束脚,最后被公孙瓒率白马义从击败了。
由此可见,刘虞的军政能力、驭下手段、民望民心等等,都是上上之选,可惜行军作战以及圣母心乃是不足和弊端。但刘羽可以派遣干将辅佐,优劣互补!
四来,诸侯讨羽之中,不还有一个北平太守公孙瓒吗?刘羽需要一个信任的人去对付公孙瓒。刘焉显然不行,如此一来刘虞乃是最佳选择了!
刘虞一听到幽州军民遭受乌桓劫掠,也已经坐立不安了。任命下达之后,迫不及待、马不停蹄,直接走马上任。为了避免卷入冀州两位刺史对峙战乱,他是从并州绕道。
这个任命消息传遍天下之后,一直与袁绍联手的公孙瓒,顿时也是脸都黑了!
他其实也觊觎“幽州刺史”,别看秩六百石的工资,还不如他这位秩两千石的北平太守。可问题是,公孙瓒想要继续擢升,需要“刺史”这个履历刷新。
并且随着天下大乱、军阀割据,在诸侯联军讨羽战败溃逃之后,天下各州各郡,显然会出现拥兵自重,各自打着“勤王救驾”反抗刘羽的声势。
而这种前提下,可以监察当地军政官吏的“刺史”,明显等于一州之长,相当于这个州的掌控者。并且公孙瓒拥有精锐兵马白马义从。
如果可以成为“幽州刺史”,他将实际掌控“幽州”!
然而因为刘羽的一纸诏令,曾经的幽州刺史、现任太傅刘虞再次走马上任成为幽州刺史后,公孙瓒的一切算盘完全落空了!
并且公孙瓒也看出来了,刘虞完全就是刘羽安插针对自己,未来自己多了一个顶头上司不说,还将成为一个绊脚石,一个对手!
公孙瓒能忍吗?!
但经历过诸侯讨羽战败、后面白马之战死伤惨重后,他麾下白马义从都锐减到数百,实力大打折扣,已经不如往昔。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对抗刘虞!
最后公孙瓒和袁绍一拍即合,结盟!
这一世,因为冀州刺史韩馥战死,世家大族拥立袁绍,他自然而然接收韩馥的原班底势力,根本没有出现与公孙瓒谋划冀州的事情。
如此自然也没有因为说话不算话,与公孙瓒兵戎相见,爆发界桥之战等等大战,还延续着“诸侯讨羽”时的盟友关系。
此时同仇敌忾,并且带着“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心理,结成了坚定不移的战略同盟关系!
袁绍答应帮助公孙瓒对付刘虞,帮助他夺下“幽州刺史”的位置!
诸侯讨羽的争端,自然而然蔓延到幽州。
幽州与冀州毗邻,世家大族同样是盘根错节、错综复杂,再加上当初幽州萧家被刘羽抄家,世家大族唇亡齿寒、兔死狐悲,顿时暗中加入袁绍和公孙瓒的战略同盟!
刘虞走马上任,估计要面对很尖锐且危险的局面了。
幽冀也因此动乱起来。
……
白马之战结束之后,赵云等将率“冀州兵”主力回归汜水关拱卫刘羽,徐荣清扫战场,张燕率军北上追杀袁绍、公孙瓒,而南下也有部队呼应北上的张辽。
——徐晃亲自带兵两万南下!
当初白马之战轰轰烈烈进行的时候,徐晃、徐荣、张燕分兵,从汜水关、白陉、滏口陉以东侧、北侧方向包围南下,而轩辕关的张辽,也从南侧率兵北上包围。
南阳太守袁术、徐州刺史陶谦、广陵太守张超、豫州刺史孔伷、长沙太守孙坚等诸侯,在轩辕关败退后,后撤到陈留,最后想要北上。
在这里他们分兵,孙坚前往汜水关驰援韩馥,后面被徐晃和徐荣前后夹击包抄战败而亡。
而袁术等其他诸侯,先是解决了兖州刺史刘岱大军后,原本要与袁绍会盟,但却被张辽背后包抄,不得已只能与之交战。
对比“白马之战”的轰轰烈烈,这边的战事就没有那么直接,多以“游击战”为主。
因为张辽麾下只有五千兵马,而袁术等诸侯兵力起码有十万!
张辽其实不应该离开轩辕关,他是轩辕关守将。
但刘羽看到徐晃率兵十万包抄,觉得是天赐良机,令张辽挥兵出关,对诸侯大军形成包抄,令诸侯们四面楚歌。
不过刘羽也知道张辽兵力不足,既要分兵留守轩辕关,又要出兵北上,最多不过只有五千兵马可以抽调。
因此给张辽的任务,阻挡为主!若是事不可为,可暂避锋芒,无须强求!
张辽乃是并州“武举”状元出身,如今身居要职,乃轩辕关守将。
此战意义重大,因为诸侯讨羽声势浩大,天下侧目,只要借此立功,必定可以再上一步!
可张辽并没有贪功冒进,不像张飞和吕布为了立功,最后反被诱敌深入、身陷重围了。
身为未来的“五子良将”之一,张辽如今或许还没有成长到巅峰,但行军作战卓越、战略眼光极强,他深知强行交战不妥,采用游击战。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张辽将这十六字真诀,发挥的淋漓尽致。以至于令袁术等诸侯联军,进退不得!
眼看着僵持下去,“白马之战”爆发并且诸侯败亡的消息传来,以至于令袁术等诸侯难以置信!
袁绍、曹操、刘备、韩馥、孙坚等诸侯总计三十万兵马,在白马设伏诱敌,最后反而被击败了?!
刘羽哪来的兵力?!
但不管他们如何难以置信,都需要为自己寻找后路了。
撤兵!
袁术等诸侯果断撤兵,袁术是南阳太守、陶谦是徐州刺史、张昭是广陵太守、孔伷是豫州刺史,他们都属于黄河以北的封疆大吏,立刻南下逃离。
这时候张辽再次阻挡,面对着只想着撤离的诸侯,依旧利用“游击战”十六字真诀拖延时间,终于拖到了徐晃率兵两万驰援而至。
两军交战于陈留封丘一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