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点,杨兴武进站后检票上了火车。
现在还没有春运的说法,也没有务工潮,火车上的座位有时都坐不满。
杨兴武把皮箱和尿素袋放在行李架上后
这才坐下跟几个老乡打招呼。
“赵学长,吴学姐你们好!”
“你好,杨学弟,你这是带了什么东西?一个皮箱都塞不下,又放了一袋子。”
吴玉娟看到杨兴武的行李这么多有些好奇。
“也没啥,都是给家里人带的东西,想着半年没回家了,就买了点京城的特产,给家人尝尝!”
“这倒是,去年我刚来学校的时候,也是零零散散的带了一大堆,多亏了文军帮忙!”
“都是应该的,都是老乡嘛!”
“是啊!刚才要不是赵学长帮忙,我都不好上车!”
“嗐,别这么见外。对了,杨学弟,听说你们那边有天鹅,真的假的?”
“好像是有,但是我没咋注意过,就在大黄河坝那边。”
“我要是去玩的话,学弟要是得空的话,还得麻烦你!”
“学长,见外了,等你来了,我肯定带你好好逛逛。”
几人说话间,火车开始启动,西渡黄河,南下中原。
第二天早上火车到站。
杨兴武出站后,与两人告别,在附近吃了顿早饭,买了张火车票坐上去三川的火车。
坐在火车上,回想着昨晚的经历,硬座火车确实太难熬了,比起他去报道的时候,可是遭了太多罪。
好在是冬天,火车上的味道还没那么难闻。
到了三川后已经到了下午,赶了两天的路,都没咋吃饭,他也没什么胃口,出了火车站这才发现。
三川市早已被大雪覆盖,放眼望去,都是一片苍茫。
坐上公交去了汽车站坐车。
雪地里汽车的速度开的比较慢,这下颠簸倒是少了不少。
杨兴武坐在座位上,感受着车子颠簸,有人搭话随口敷衍两句。
下午五点半,在上次呕吐的地方下了车,天色有些暗了。
杨兴武一手提着皮箱,一手扛着尿素袋在雪地里走着。
看着树枝上的积雪,田野里翠绿的麦苗,他的心情格外舒畅。
在雪地走了快一個小时,终于到了村口。
此时的小村很是寂静。
远方归来的游子,看着熟悉的小村感慨万千。
杨兴武提着皮箱向着家里走去,走到家门口,看到熟悉的土坯房,只是里面却没一点亮光,他以为家人睡了,抬手看了看时间,发现还不到七点。
有些疑惑,再一看院子里满是积雪,看到这一幕,杨兴武突然怔住,似曾相识的场景再次浮现眼前,站在门口,静静地看着家里的房子。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寒风吹来,感受到刺骨的寒意,杨兴武回过神后,提着皮箱向西而去。
想起家里给自己寄信的说盖房的事,想必家人应该住进去了吧。
走了没几分钟,一座气派的砖瓦房就映入眼帘。
红砖做成的围墙刷着红漆的大门。
走向前,拍了拍大门。
没等来人却听到一阵狗叫。
“谁啊!”
说着,大门打开从里面探出一个小脑袋,上下打量着杨兴武。
“咋啦,不认识了?”
杨小红听到熟悉的话语,先是有些疑惑反应过来后很是惊喜。
“二哥?二哥,你回来了!娘,是二哥回来了!”
杨小兰丢下杨兴武,就朝着跑回屋朝家人报信儿。
杨兴武看到这一幕,有些好笑,这个小妹还是这么毛毛躁躁。
起身推开大门,刚走进去。
“汪汪汪!”
狗叫声再度响起,杨兴武看着眼前这只小奶狗,顿时乐了。
一只黄色小奶狗正站在门口,朝自己努力的龇牙咧嘴,努力装出一副凶恶的样子,看到杨兴武很是欢乐。
杨兴武想进入院子,狗子一边往院子里跑一边叫唤,声音越发凄厉。
“小黄,别叫了,这是自家人,你要记住了啊!”
杨小兰听到小妹的喊声,刚走到院子里听到狗叫声,连忙跑了过来,抱起小黄安抚着。
狗子听到杨小兰的话,当即停下,转而跑到杨兴武腿脚上蹭了蹭,围着杨兴武绕圈,尾巴摇的跟个小风扇似的。
家里人听到杨小红的话,立马跑出了堂屋,看到院子里站着的杨兴武,很是惊喜。
杨兴武看着眼前的家里的一家人。
“嗒,娘,大哥,大妹,小妹,我回来了!”
“哎,回来了,怎么不提前拍个电报回来说一声,让你嗒去接你,下真大雪路不好走,没摔着吧?”
王招娣看到小儿子回来,不由得有些埋怨起来,拽着小儿子看了个遍,又伸手摸了摸杨兴武的脸庞。
王招娣抬起头看着小儿子。
“不错不错,脸上有肉,也长高了不少,我现在都得仰着头看你了。”
杨兴武听到母亲的话膝盖微曲,好让母亲好好看。
“傻孩子,长高了是好事儿,小文快帮你弟拿东西。”
“哎!”
杨兴文看到弟弟回来,连忙伸手接过行李,伸手拍了拍弟弟的肩膀。
“走,进屋说话,院子里怪冷的!”
一家人回到堂屋,杨小红伸手拉着灯。
杨小兰拿着暖壶给二哥沏了一碗红糖茶。
“小武,吃饭没?”
“还没呢?”
“那你等着,娘去给你下碗面条!”
“娘不用了,这大冷的天。”
“没事儿,一会儿的事儿,你陪你嗒说说话!”
王招娣说着就去了灶房,杨小兰连忙过去烧锅。
杨兴武这两天都没咋吃饭,实在是在火车上没什么胃口,也就早上下火车的时候,在附近吃了顿早饭。
端起桌上的红糖茶,一下就喝了大半。
喝完茶,陪着父亲大哥和小妹几人聊天。
王招娣在厨房里忙活着,听着堂屋里的欢声笑语,内心很是开心。
给小儿子下了碗面条,又卧了个鸡蛋,这才端着碗去了堂屋,听到爷仨的笑声,王招娣推门走了进来。
“说啥呢?笑恁响?”
“娘,俺二哥说,他有个同学吃了你做的酱豆子辣着了。”
“啊?真的假的?这也能辣着?”
“没有的事儿,其他人都说不辣,那个舍友是南方的他们不吃辣,这才辣着了,最后我拿茶缸子倒了一茶缸的水,拿起酱豆涮了一下,给他吃,他说辣的正好!”
听到这话,一家人又乐了起来。
“来,快吃面条吧!没啥菜了,吃点酱豆吧!”
杨兴武听到母亲的话,点点头连忙端起碗吃了起来,吃过饭胃里暖和了起来。
杨兴武起身打开了皮箱,从里面拿出一条头巾递给王招娣。
“娘,这是我在京城买的头巾,你戴上试试合适不!”
“合适,合适,肯定合适!以后别瞎花钱了,我还有。”
王招娣看到儿子递过来的头巾又听到儿子的话,笑的很开心,不小心就红了眼眶。
“那快试试!”
“娘,试试吧!”
杨小红看着二哥箱子里的一堆东西,早就眼馋了,也连忙催促母亲。
王招娣拗不过家人,将头巾对折成一个三角形,戴在了头上。
“哇,好看,真好看!”
“娘,你真好看!”
家人的夸赞让王招娣有些不好意思。
杨兴武见状又从箱子里拿出来两个雷锋帽,递给父亲和大哥。
杨兴文刚才看到弟弟这么拉风的穿着,早就想借过来试试。
现在看到后,立马迫不及待的戴在脑袋上。
“嗒,这个可真暖和啊!”
杨春生听到这话也戴在脑袋上试了试。
随后杨兴武又从尿素袋里,拿出一件军大衣和一双雪地靴递给大哥。
“大哥,你快相看了吧!穿上这身衣服,还有这双雪地鞋,绝对相一个成一个!”
杨兴文看到这些东西,激动的接过。
刚才自己还羡慕弟弟呢,转眼自己也有了。
杨兴文当即脱下棉袄就试了起来。
再戴上帽子,还要再试鞋子的时候,被母亲打断。
“好了,改天洗了脚再穿,万一穿臭了!”
杨兴文听到这话连忙停下,拿着鞋子比划了一下,这才心满意足地放下。
杨小红看到大哥高兴的样子,自己早就眼馋的不行。
“二哥,我的呢?我的呢?”
“有有有,都有,别急!”
杨兴武说着从箱子里拿出几本连环画递给了两个妹妹,又给两人准备了两个发卡一个红色,一个粉色。
杨小兰欣喜地接过礼物,杨小红却有点不满意。
“为啥大哥那么多?我就一个发卡,不行我还要!”
“别急,还有呢!”
杨小红听到这话,顿时期待不已。
“还有啥?”
“还有一本寒假作业,我专门在新华书店买的。”
“啊,二哥我跟你拼了!”
杨小红说着一头撞在了杨兴武身上,张牙舞爪的就要打杨兴武,可惜隔着厚厚的棉衣,对于杨兴武来说纯粹就是挠痒痒。
“哈哈哈!”
看到杨小红的样子,一家人欢乐不已。
杨兴文把衣服、鞋子、帽子放好后,又回来帮着弟弟整理东西。
整理完东西后,一家人看着一摞摞的老高的点心匣子,有点吃惊。
“咋买这么多?”
王招娣看到杨兴武买这么多不禁有点心疼钱。
“娘,这是京城的八大件,以前皇上吃的,这不想着带回来给你们尝尝吗?
这些我都算好了,舅舅姥爷姑姑他们都有,还有徐老师和杨老师的,舅姥爷那边我也买了,本来不想买,想到都送了,不给他也不太好。”
“你长大了,其实不用买这么贵的,这一盒不少钱吧!”
王招娣小儿子的话欣慰不已。
“嗐,娘没多少钱?你就别问了,”
“行,你自己有决断就好,咱们这边的点心匣子一斤也得一两块,这京城的一盒估计有一斤?
这些起码就是二三十,以后别这么浪费了,你还在读书,没必要带这么好的东西!”
王招娣说着说着就忍不住说教起了儿子。
“娘,我晓得的,你放心,也就今年这一次,给大家伙儿尝尝鲜,你要是实在觉得亏的慌,不如咱们拆开,一家分两个!”
杨小红听到这话,顿时眼前一亮,小脑子转了转就有了想法。
这样一来,家里还能剩下不少,到时都是她的。
“对啊,二哥这法子不错!”
“你这小妮子,也不知道跟谁学的这么精,既然买了就按盒分吧!”
王招娣拿出一盒点心匣子,递给杨兴武说道:
“你回来了,去你爷哪里说说话,就回来睡吧!”
“哎!”
杨兴武接过点心匣子,又拿起几份礼物,杨兴文看到后,连忙帮忙两人一起出了家门。
趁着村外的雪,两人走到了爷爷家门口。
“爷、奶、二叔、二婶、我来看你们了!”
“二哥,你回来了?快进屋走!”
杨兴龙听到声音,跑出来开门。
两人跟着杨兴龙进了屋,兄弟俩个把东西全都放到桌子上。
杨开山一家人正准备睡觉,听到杨兴武声音又回到堂屋。
“小武回来了?乖孙呦!来让奶看看,老二家的,快去沏碗红糖茶。”
孙春妮听到婆婆的话,连忙倒水沏茶,端着碗放到了桌子上。
刘翠花听到杨兴武的声音,一张老脸笑的很是开心。
杨开山看到孙子回来了,连忙喊道:
“小龙拉着灯,煤油灯就别点了,灯泡亮堂些。”
杨兴龙听到爷爷的话,连忙吹灭火柴,伸手拉了一下拉线,黑漆漆的屋里,顿时亮堂起来,杨兴武站在昏黄的灯光下,朝着众人喊道:
“爷、奶、二叔、二婶、小龙、小虎、小豹、小凤!”
一大家子人看到杨兴武的衣着装束,纷纷惊叹不已。
“小武穿上这身衣服可真俊呐!”
刘翠花拉着杨兴武的手,又伸手摸了摸孙子的脸。
“是啊!小武明天要是穿这身出来,肯定是咱庄最俊的俊后生!”
孙春妮听到婆婆的话也附和起来。
几个堂弟们看着二哥的这身装扮也是羡慕不已。
杨开山走到杨兴武跟前,看着半年不见的孙子,出去读书回来就跟变了个人一样,笑的合不拢嘴。
“看来京城挺养人,来快坐下,给我说说京城的事儿!”
“好,奶、二婶,你们把桌子上的东西先收起来。”
几人听到这话,这才留意起桌子上的一堆东西。
杨兴虎刚才就看到了桌子上的这队帽子很是眼馋,现在听到二哥说话,当即就想拿起来试试。
“咋这么多东西,你还读书呢?咋瞎花钱!”
“奶,没事儿,这都是学校发的津贴。
来,这是我给你和二婶买的头巾,你快戴上试试!”
刘翠花听到这话,连连摆手。
“别瞎花钱了,退了吧!”
杨兴武无奈先把一条头巾递给了孙春妮。
“二婶儿,你试试。”
“中!”
孙春妮没扭捏,接过后将头巾对折了一下,戴在头上。
刘翠花看着儿媳妇儿的样子,心里羡慕不已。
杨兴武又把另一条头巾叠好,要给奶奶系好。
“好了,我自己系,你呀!笨手笨脚的。”
刘翠花嘴里埋怨着孙子,心里乐开了花,拿过杨兴武手里的头巾,自己重新戴好。
“奶,真好看!”
“去,没大没小的。”
杨兴武听到这话,又走到桌子上,拿起一个靛蓝色的帽子,戴在杨开山头上。
“爷,你试试这个帽子咋样,冬天有点冷,春秋戴很不错的。”
杨开山听到孙子的话,伸手拿下脑袋上的蓝帽子,这个东西他可是眼馋了好久看到孙子拿出来后,他顿时就笑开了花。
“中中中!”
杨兴武又把四个雷锋帽给了二叔和三个堂弟,三个小小家伙笑的很是开心。
杨兴武看着最小的堂妹,招了招手。
“小凤,还认识莪吗?”
杨小凤听到这话,顿时扭头跑到了母亲身边。
“你这孩子,你二哥跟你说话呢?咋不理人啊?忘了夏天你二哥带你,带你吃爬叉了?”
“二婶儿,小凤还小,就别说她了,过几天就熟悉了,来小凤,到二哥这来,二哥给你带了京城的大虾酥,很甜的,来尝尝。”
杨小凤听到母亲的话,探出脑袋,看了看杨兴武,发现杨兴武在看她,连忙又把脑袋转了过去。
杨兴武看到这情况,也没勉强,可能是这身衣服吓到了小妹,想到这里,杨兴武把发卡和糖果都塞到了杨小凤手里。
最后又拿出一盒京八件递给奶奶。
给一家人又说了一遍这糕点的来历,听到一大家子惊呼不已。
随后又坐在一起,给爷爷奶奶讲起了在学校的生活,看了天安门、紫禁城、爬长城之类,听到一家人向往不已。
“爷奶,二叔二婶,等过几年,我带咱们一大家子都去京城看看!”
听到这话,杨兴龙几个堂弟心动不已,在他们这边没有人能拒绝京城的诱惑。
大人坑小孩子一个最常用的伎俩就是:
看京城不?
小孩要是说看的的话,大人就揪着小孩的耳朵,托着脸,转上几圈儿。
停下再问看到了吧?
要是说没有还会被揪着继续转圈,村里的小孩子们都被缺(坑)的不轻。
现在听到自己二哥说这话,再加上先前看过二哥寄过来的照片,杨兴龙越发相信二哥不会缺自己。
“好啊,小武越来越有出息了。”
“是啊!”
一家人夸赞着杨兴武,刘翠花看了看门外的夜色。
“小武坐了两天火车,有啥事儿明儿再说!”
听到这话,一家人连忙催促杨兴武回家睡觉。
兄弟俩从爷爷家出来后,趁着雪折射出来的光回到了家里。
王招娣打了盆热水,让儿子烫了烫脚,就催促杨兴武赶紧上炕睡觉。
烫完脚,躺在炕上,感受着火坑的温度好久不睡炕突然有点不太适应。
昨晚一宿没睡好,又奔波了两个百天,回到家里感受着家里的温暖,心灵的寂静。
不一会儿就睡着了,鼾声响起时,是游子对故乡最深的眷恋。